初中音乐丰收之歌教案

合集下载

丰收之歌的教案

丰收之歌的教案

丰收之歌的教案教案标题:《丰收之歌》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丰收之歌》,使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和农作物丰收的喜悦。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和表演活动加强他们的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播放《丰收之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情感。

2. 歌曲学唱: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逐句学唱。

3. 歌曲表演: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歌词进行合唱,并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舞蹈来配合歌曲表演。

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例如:农民播种、浇水、收割等,并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农民、农作物、太阳、雨水等,通过对话和表演再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6.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与《丰收之歌》相关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农作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民劳动和丰收的思考和讨论。

2. 歌曲欣赏:播放《丰收之歌》音乐,让学生静听,让他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

3. 歌曲学唱:逐句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逐句学唱。

4. 歌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歌词进行合唱,并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舞蹈来配合歌曲表演。

5.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再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7.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与《丰收之歌》相关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

8.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 《丰收之歌》音乐录音或视频。

2. 农作物的图片。

3. 学生创作作品的展示板或投影仪。

丰收之歌-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丰收之歌-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丰收之歌-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收之歌,并掌握其基本节奏和歌词。

2.学习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声音发出的正确方式、歌曲调子的掌握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琴一台。

2.课堂需要放映机、投影仪以及音响设备。

3.复印相关歌曲资料。

三、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为学生演示唱歌姿势、发声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

教师提醒学生要有稳定的呼吸和强有力的声音,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2. 歌曲学习(30分钟)1.为学生播放丰收之歌录音,并给学生展示歌词。

学生可以跟随录音一起唱歌。

2.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听录音,注意节奏变化和对白部分的演唱形式。

学生可以结合歌曲资料,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意义。

3.学生需要记住歌词并试着高唱。

3. 歌曲表达(50分钟)1.学生分组排练,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演唱。

2.学生分别自主选择自己要演唱的乐器,比如口琴或打击乐器等。

3.表演时应注意:•保持正常的呼吸和发声方式。

•注意声音质量和强度的控制。

在需要突出的地方加强力度。

•注意音乐表现和感性表达力。

4. 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拓展音乐想象力和音乐表现力。

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对歌曲的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并练习自己的演唱技巧,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希望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注意学生练习演唱的时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丰收之歌》教案1

《丰收之歌》教案1

《豐收之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充分の感受秋天の收穫與喜悅之情。

2、能夠正確の理解歌曲の情感態度。

3、熟練地演唱表演音樂《豐收之歌》。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の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熟悉節奏型,可以熟練の打出節奏。

2、能夠按節奏型熟練地朗誦歌詞。

3、理解體會豐收の喜悅,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用具:多媒體、PPT課件、電子琴。

教學目標:1、讓學生充分感受秋天の收穫與喜悅之情。

2、指導學生學唱、表演《豐收之歌》,可以完整の理解歌曲のの風格和情緒。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の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豐收喜悅。

1、導入。

今天老師聽到學多在歡呼下雪了,那是因為冬天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重新回到春天,開始溫故流覽一年四季の美好畫面。

2、欣賞四季圖畫。

師:在欣賞之前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關於顏色の遊戲,大家連連看他們分別屬於哪個季節吧?(金黃色、五顏六色、雪白色、濃綠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力求學生用顏色去充分の感受季節の變遷)師:同學們非常棒!接下來讓我們迫不及待の看看四季の景色吧。

(播放幻燈片)3、今天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這個謎語關於一個季節中の某種植物,大家來猜猜吧。

(出示謎語)生:是玉米,是秋天の玉米!師:大家回答の非常好!今天老師就要要帶領大家到田野到村莊去看那金黃の玉米,去看那豐收の秋天。

(出示豐收圖片)4、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の新課《豐收之歌》中來吧。

二、新課學習導語:秋天の田野、果園是那麼迷人,我們の農民伯伯唱著豐收之歌從遠處走來了。

1、播放豐收之歌視頻師:同學們初步聆聽了《豐收之歌》大家能告訴老師,歌曲の情緒嗎?生:歡快、熱情2、按節奏誦讀歌詞三、學唱歌曲《豐收之歌》1、師:你覺得怎樣唱才能表現人們喜獲豐收の情緒?2、再次播放視頻:學生再次聽賞歌曲《豐收之歌》,進一步掌握歌曲の演唱風格。

第二单元音乐《丰收之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丰收之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9、让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一遍,注意我们的声音要柔美,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
三、拓展教学。
1.师:刚才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歌曲,但是这还不足以表达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老师啊,特别的想演唱歌曲,看看老师还加进了什么来表现人们丰收喜悦的情绪呢?
(师边唱边跳)
问:老师加了什么?(动作)你们也可以加入一些动作来表现歌曲。都可以用那些动作呢?
师:让我们把这些动作编入歌曲当中来完整的表现歌曲,注意我们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跟音乐做动作,教师行间指导)
2.同学们跳得非常好,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如果我
们全班同学一起跳集体舞,气氛阿,会更加的热烈。在跳之前,老师先教给你们一个舞步,看老师做(师范做并讲解)一起来
3.围成两个圈拉起手边唱边跳。
5.学唱最后八小节。
(1)唱一唱与前八小节不同的地方。
(2)后十六分音符替代了小附点节奏,吐字要清晰。
6.学生跟范唱完整默唱歌曲
7.学生跟琴完整唱歌曲。
8.教师问学生:号子中出现两处三拍子的节奏,如改成二拍子,会给人怎样的感受?
9.教师分别组织学生唱唱两种不同的拍子。
10.师:同学们,我们也来用一领众和的形式唱唱歌曲。
四、师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听:《喜洋洋》
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喜洋洋》的创编活动,并能大胆地当众表演。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带高兴的情绪表演。
难点:自由的创编。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6篇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6篇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6篇《丰收之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2、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进行简单的创编实践活动。

3、在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懂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唱歌曲。

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互动。

2、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难点: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师:上课之前老师说出四种颜色请同学们判别初、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师:同学们非常棒!播放视频1、视频播放结束了,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2、学生回答,教师综述: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了很多水果,有香蕉、草莓、橙子,苹果、葡萄、桃子,几个小朋友还共同制作了一颗水果树,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

在丰收的季节里除了会收获很多水果外还会收获一些什么东西呢?接着老师在播放几张图片,我们看到了沉甸甸的谷穗、枝头累累的果实、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田野到村庄丰收的景象,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音乐。

2、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教案范例:课题:丰收之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和唱出《丰收之歌》的歌曲内容。

2. 了解农民在丰收时的喜悦和对劳动的付出的称赞。

3.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 《丰收之歌》的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图片展示农民收割庄稼的场景。

3. 大班/小组拼图游戏所需的农作物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歌曲欣赏(5分钟)1. 利用录音或视频播放《丰收之歌》。

2. 让学生静听歌曲,培养对歌曲的感受。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歌曲中的主题是什么?”、“歌曲是为了赞扬谁的辛勤努力?”、“农民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喜悦?”等。

Step 2: 歌曲学唱(15分钟)1. 播放歌曲的第一句,引导学生跟着唱。

2. 逐句教唱,带动学生全曲慢慢练习。

3. 分段反复练习,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Step 3: 图片展示(10分钟)1. 展示农民收割庄稼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3.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理解和看法。

Step 4: 大班/小组活动(10分钟)1. 将准备好的农作物图片混合打散,放置于教室不同角落。

2. 组织大班或小组的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将图片按正确顺序拼合。

3.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们拼合的是什么作物?”、“农民在什么时候收割这些作物呢?”等。

Step 5: 小结(5分钟)1. 小结学习内容,并回顾所学的歌曲和相关活动。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受和尊重之情。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家自主练习歌曲。

2. 鼓励学生观察农田,了解更多农业劳动和丰收的知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田,深入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学唱的表现,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

2. 大班/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完成情况。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作者:潘朝阳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01期一、设计理念《丰收之歌》是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希望的田野》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唤起学生对田野、对农村、对收获、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关注,在赞美田野、欢庆丰收的音乐声中受到启迪,在丰收锣鼓颂扬劳动的乐声中受到鼓舞,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1)演唱、欣赏有关丰收的音乐,感受丰收的喜悦。

(2)初步学习切分节奏,体验参与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1)歌曲《丰收之歌》。

(2)切分节奏学习。

(3)音乐欣赏《丰收锣鼓》。

四、教学重点从多首作品中体验丰收的欢乐,感受表现丰收的不同音乐风格。

五、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学习。

六、教学实录(1)导入:由题目得知,这是一节反映农民喜获丰收的音乐课。

有新疆民歌、小提琴曲《庆丰收》、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等。

首先笔者设计了一个比较适宜的开头,背景音乐为小提琴曲《庆丰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辨认一下。

师:我还准备了一组词语,葡萄满串、金橘飘香、麦浪滚滚、果实累累,从这些物品和词语中我们联想到两个字,那是什么?(丰收)以小提琴曲《庆丰收》作为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下请学生识别一些农作物,即花生、辣椒、大蒜、扁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着,我在准备的葡萄满串、金橘飘香、麦浪滚滚、果实累累一组词语中,让学生从这些物品和词语中联想到两个字——丰收。

简略介绍刚才听到的一首西北风味的表现丰收的音乐《庆丰收》,提问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七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加之现场农作物展示,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算是开了个好头)(2)学习歌曲《丰收之歌》:我采取了自弹自唱、边唱边打手鼓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从歌词中找出有关新疆的地名(伊犁、哈密)、特产(麦子、稻谷、马奶子葡萄、哈密瓜),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新疆,使学生产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初中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初中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初中丰收之歌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丰收之歌的主题,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理解丰收之歌的主题,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合唱部分的配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丰收之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丰收之歌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丰收的感悟,激发对丰收之歌的兴趣。

二、教学歌曲(20分钟)1. 教师播放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音乐术语的作用。

3.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合唱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

2. 学生相互配合,教师指导合唱技巧。

3. 全体学生合唱,教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丰收之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丰收之歌,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二、深入学习歌曲(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2. 学生讨论歌曲的艺术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三、合唱练习(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2. 学生相互配合,教师指导合唱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丰收之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丰收之歌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在合唱部分的配合程度。

3.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丰收之歌的主题,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