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下知识点整理新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的种子。
-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例如,菜豆种子的子叶比较肥厚,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比较小,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 植物根的生长。
-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 根的作用:一是固定植物,二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植物的根总是向地生长,而且生长速度较快。
3. 植物茎的生长。
- 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花和果实;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植物的茎根据质地可以分为木质茎(如杨树、柳树)和草质茎(如狗尾草、三叶草);根据生长方向可以分为直立茎(如向日葵)、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和匍匐茎(如草莓)。
4. 植物的开花结果。
-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例如,一个桃子就是一个果实,桃核里面的桃仁就是种子。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生命周期。
-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 蚕卵呈扁圆形,紫黑色,像小米粒大小。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黑色,像蚂蚁。
- 蚕幼虫期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长大一些。
蚕在吐丝前会停止进食,身体变得发黄发亮。
- 蚕蛹呈纺锤形,体表有硬壳,颜色为深褐色。
蛹不吃不动,但内部在发生变化。
- 蚕蛾是蚕的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蚕蛾交尾后会产卵,然后死亡。
2.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像鸡、鸭、鹅等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它们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卵、雏鸟(幼体)、成鸟三个阶段。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种子发芽了》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答:(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7.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答: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第二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2.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4.树干、树枝都是茎。
5.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6.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7.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8.研究茎的作用:(1)茎和叶的变化是: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1小车的运动1、推和拉都会产生(),()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2、用力使小车跑起来,小车跑得快慢与力的()有关。
3、小车过桥时,用力的方向是先向(上),再向(前)。
4、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5、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①增大对小车的拉力或推力;②将小车放到接触面平滑的地方;③将小车放到斜坡上。
2玩滑梯的启示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
2、玩滑梯时坡度越陡,下滑速度越(),滑梯越光滑,滑下来的速度越()。
3、拉一个身体重的同学滑行,用的力();拉一个身体轻的同学滑行,用的力()。
这说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摩擦力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摩擦力越()。
4、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足球与草地之间有()。
5、给四驱车加上润滑油,可以使车跑得更快,因为这样做(减小)了车轴之间的摩擦力。
6、摩擦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7、常用的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8、在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因为摩擦力();在水泥路面上行走时,摩擦力相对()。
3跷跷板1、天平是人们根据()制成的。
2、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包括()()()()以及()和()。
3、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夹取。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内,将砝码放到天平的()盘内。
4弹簧里的学问1、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两手握住弹簧,用力向两边拉,拉得越长,需要的力越()。
拉得越短,需要的力越(),这说明,弹簧形状的变化与弹力的()有关。
3、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5、测力计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6、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分析这样应用的好处。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自然界的循环1. 水循环- 蒸发:水如何从地表变成水蒸气- 凝结:水蒸气如何变成云- 降水:雨、雪的形成过程-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2. 物质循环- 描述物质如何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转换-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循环,如洗涤剂的使用和废水处理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植物的器官- 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发育过程2.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植物如何利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3. 植物的繁殖- 种子繁殖的过程- 无性繁殖的例子(如分株、扦插)三、动物的分类和习性1. 动物分类基础- 根据形态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2. 动物的生活环境- 描述不同动物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方式- 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通过保护色、伪装等适应环境3. 动物的行为- 描述动物的觅食、繁殖、迁徙等行为- 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特殊行为,如蜜蜂的舞蹈四、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2. 太阳系- 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基本知识-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3. 天文现象- 月相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的解释五、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重量、体积2. 能量的形式- 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能量转换的例子(如风车、水坝)3. 简单机械- 杠杆、滑轮、斜面的基本原理- 简单机械如何帮助我们省力六、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实验- 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的初步概念2. 数据收集和分析- 如何收集、记录和整理数据- 利用图表展示数据的基本方法3. 结论和反思- 基于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的反思和调整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一个概览。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点也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基础。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归纳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归纳
本文档将归纳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重点,以帮助同学们复和理解课程内容。
单元一:物体与性质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材质、重量等。
- 物体的运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做圆周运动等。
- 物体的变化:形状变化、物质变化。
- 物质变化的条件:加热、冷却、溶解等。
单元二:物体与力
- 力的作用:推、拉、挤、抓等。
- 力的方向和大小:平行力、大小比较、合力和分力等概念。
- 物体受力的效果:静止、运动、形状变化等。
单元三:物体与光
-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折射传播。
- 光的颜色:七彩光谱、原色、混合色。
-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等。
- 光的利用:太阳能、光能。
单元四:物体与水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呈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 水的污染: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止污染的方法。
单元五:物体与环境
-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 节约用电:合理用电、防止能源的浪费。
-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1)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水、试管、植物油
(2)实验方法:A、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C、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4.凤仙花出土后,茎(越长越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往上长。
6.开花了,结果了【家长:组长:】
1.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时,就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凤仙花开花后,就会结出(果实),果实里面有(种子)。
2.刚长出来的凤仙花果实呈(纺锤形),成熟后的果实呈(椭圆形),在成熟的过程中,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家长:组长:】
1.动物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2.(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是(紫黑色)的,形状是(扁圆形),中心处有点(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3)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4)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4.种子变成了幼苗【家长:组长:】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2.凤仙花出土后长出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3.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制造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4.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种植我们的植物【家长:组长:】
1.(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播种的第一步是(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把种子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4.蚕宝宝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5.给小蚕吃的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6.小蚕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能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7.刚孵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很小,多毛,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8.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4.凤仙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3.凤仙花播种时,种子在土中的深度约(1厘米)左右,浇(适量)的水。
4.凤仙花的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花期约(2个多月)。
3.我们先看到了根【家长:组长:】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3.凤仙花的果实长在植株的(茎)上。
7.我们的大丰收【家长:组长:】
1.一株凤仙花大约结(20)个果实,每个果实里大约有(18)粒种子,种下一粒凤仙花种子,大约可以收获(360)粒种子。
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开花)—>(结果)。
3.凤仙花植株的六个组成部分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实验方法:A、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B、将芹菜放入烧杯中;C、观察芹菜的变化;D、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3)实验现象:芹菜变红了,茎的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点。
(4)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茎的作用:(1)支撑植物;(2)运输水分和养料。
3.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科学》三下知识点整理(新版)
———————————————————————————————— 作者:
———————————————————————————————— 日期:
ﻩ
安吉县实验小学三下《科学》学习辅导
班 级:
姓 名:
二O一一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家长:组长:】
答:因为在阳光下,绿色植物的叶能够将水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养料,释放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所以没有被憋死。
8.绿色植物的叶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5.茎越长越高【家长:组长:】
1.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1)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红色水、烧杯
2.蚕的生长变化【家长:组长:】
1.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从蚕卵里出来后,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6次)蜕皮,其中在幼虫时(4次)蜕皮,在茧里(2次)蜕皮。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4.叶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6.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7.密闭玻璃钟罩里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