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外汇交易中的行为金融模型考核试卷

外汇交易中的行为金融模型考核试卷
C.小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新闻的影响
D.小公司通常具有更高的风险
13.以下哪些偏差与投资者对历史信息的过度依赖有关?()
A.后视镜效应
B.代表性启发式
C.可得性启发式
D.自我归因偏差
14.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表现出自我归因偏差?()
A.投资成功时的过度自信
B.投资失败时的外部归因
C.投资成功时的外部归因
C.投资者在市场恐慌时买入,在市场乐观时卖出
D.投资者在市场恐慌时卖出,在市场乐观时买入
20.在外汇市场中,以下哪个现象体现了交易日效应偏差?()
A.投资者在周末更倾向于进行交易
B.投资者在工作日更倾向于进行交易
C.投资者在特定交易日(如月初、月末)出现交易高峰
D.投资者在交易日与休息日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行为金融学中的情绪偏差?()
A.过度自信
B.确认偏误
C.后视镜效应
D.货币的时间价值
7.在外汇市场中,以下哪个现象体现了过度自信偏差?()
A.投资者经常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B.投资者过于依赖技术分析
C.投资者在亏损时能够及时止损
D.投资者在盈利后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8.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投资者在面对信息时的有限注意力现象?()
A.只关注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
B.对所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C.忽视重要信息,关注次要信息
D.平均分配注意力到所有信息
9.在外汇交易中,以下哪个现象体现了后视镜效应偏差?()
A.投资者过于关注历史数据
B.投资者过于关注未来预测
C.投资者在亏损时及时调整策略
D.投资者在盈利后过于自信
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行为金融学中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考试试题(doc 8页)

行为金融考试试题(doc 8页)

行为金融考试试题(doc 8页)一名词解释1.拇指法则2.代表性启发法3.可得性启发法4.锚定与调整启发法5.启发式偏差 6.赌徒谬误7.有效性幻觉 8.关联幻觉 9.框定依赖 10. 损失厌恶 11.后悔厌恶 12.心理账户 13.行为金融 14.心理学 15.个性16.气质 17.性格 18.行为学 19.算法20.启发法 21.黑天鹅事件 22.禀赋效应23.处置效应 24.二问答题1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2 ?3 锚定可导致哪些偏差?4 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5 为什么依靠可得性进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6业务与互联网的相关度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更名前后都为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第二类为更名之前该公司同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更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第三类为公司将业务从与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改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第四类为在更名前后,公司核心业务都与互联网没有关系。

以更名的时间为第0天,那么,更名前后不同时间区间内样本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统计如下:公司更改名称后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从表中可以发现,更名以后,所有公司的市值都出现了变化。

从总体样本看,无论公司更名前后是否与互联网有关系,更名后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市值的增加具有长久性,其中第一类和第四类公司,即更名前后都与互联网有关或都与互联网无关的情况,更名带来了稳定的价值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更名,在更名前后的短期内获得正的超额汇报,而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却出现负的超额收益,特别是第二类公司更为明显。

问题:(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三类和第一、四类公司的系统性差异?(2)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更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这些引起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是否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心理共同的作用?其中的理性预期可能是什么?非理性因素可能是什么?(3)试举出这种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

行为金融试题

行为金融试题

行为金融试题试卷一一、术语解释(5)×4')1.动量效应2.偏好反转3.框定依赖4.处置效应5.拇指法则二、简短回答问题(4)×6')1.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2.简要描述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特征?3.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损失厌恶会导致捐赠效应?三论述题(2×12’)1.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可能接受或拒绝有效市场假说吗?为什么?2.分别描述bsv、dhs、hs模型并比较。

四、案例分析(2)×16')1.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自1990年12月中国上海和深圳股市成立以来,已经将近20年了。

股市的起伏也给大多数投资者带来了太多的欢乐和悲伤。

股票市场的财富创造效应吸引了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截至2022年底,中国股市有1625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超过12兆,股票交易账户超过1亿个。

2022成交金额达到5831亿元。

然而,股市的繁荣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图1-2中的股价与上市公司加权每股收益的对比分析表明,中国股价的走势与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波动无关。

图1上证综指与股票每股收益关系图图1-3中的数据显示,在1996-1997年、1999-2001年和2022-2022年中国股市的三个牛市中,市场换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在其他时期,换手率都出现了下降。

图2上证综指与上证a股换手率关系图从2022年4月到2022年5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疯狂的阶段。

以2022年4月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政策为导火索,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中国股市迎来了又一轮良好牛市。

在经历了几年的萧条之后,中国股市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22飙升至2022。

在此期间,月度股票回报率继续为正,投资者的股票回报率继续上升。

尤其是自2022以来,上海综合指数已从2700点以上上升。

虽然年中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但仍突破了当年的6000分。

2022,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股市经历了深度下跌,上海综合指数最低达到1600点以上,市场价值严重缩水,月度股票收益持续负向,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

行为金融学_中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行为金融学_中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行为金融学_中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期望效用理论建立在决策主体偏好满足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假定的基础之上,下列哪一个不是这些公理化的价值衡量标准的假定条件答案:对称性2.阿莱悖论验证了什么效应?答案:确定性效应3.人的大脑存在“快系统”与“慢系统”两套判断与决策系统,下列哪一个是快系统的特征答案:下意识的执行4.有人在掷骰子时想掷出“双六"心中就在想“六、六、六”,口中也唠叨出来,用手逐渐加力捏骰子。

这反映了哪一种非理性偏误答案:控制幻觉5.汽车广告里描述该车每公里省多少油,而不告知每升油能跑多少公里。

这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哪种心理效应答案:框架效应6.成语“敝帚自珍”反映了什么心理偏好答案:禀赋效应7.关于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价值函数分为盈利和损失两个区域,盈利区域为凸函数,损失区域为凹函数8.对“股权溢价之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是答案:短视损失厌恶9.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解释,下列不正确的是答案: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可能是长期不正确的10.下列哪些研究证据或事实支持了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答案:大部分共同基金并不能获得超过市场基准收益的回报11.如果投资者偏好现金股利,则公司支付高股利可以答案:提高公司股票价格12.关于主动型投资策略与被动投资策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巴菲特是被动型投资策略的代表人物13.关于"羊群行为"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答案:羊群行为是一种完全非理性的行为,不具有降低成本或增加收益的作用14.下列不属于“赢者诅咒”的表现是答案:投资项目后出现亏损15.下列哪些因素导致经理人恶性增资现象?答案:损失厌恶16.有效市场假说成立需具备哪些前提假设答案: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非理性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是随机的,非理性策略相互抵消市场上的理性套利者能够消除非理性投资者产生的误定价17.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案:检验相同资产的交易价格是否满足一价定律检验在无信息的条件下,资产价格是否发生异动检验在有信息的条件下,资产价格是否正确、及时的反应检验市场上是否存在超额收益18.对一价定律的基本内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案:一价定律依赖于理性套利者的无风险与无成本的套利交易一价定律充分反映了有效市场的观点即资产的价格总是等于价值一价定律是指两个具有相同回报(即价值相同)的资产应该具有相同的价格19.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公司的并购活动?答案:损失厌恶投资者情绪从众心理20.以下哪些属于违背一价定律的市场异象答案:AH股长期溢价母子公司谜团荷兰皇家石油和壳牌的股价21.判断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无信息的股价异动答案:川普当选,A股“川大智胜”出现异常上涨行情雾霾天气,股票市场普遍下跌领导人视察某上市公司,该公司股价立刻上涨22.AH同时两地上市的股票长期溢价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总体来讲,A股股价相对于H股股价长期溢价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市场分割局面的改善有利于溢价率的减小23.下列哪些反映了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答案:投资者以高于基金面值的价格购买新发行的基金基金折价率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当封闭式基金即将到期或转变为开放式基金时,其价格会向资产净值趋近24.关于博傻机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博傻过程中物品的真实价值已经不再重要即使明白存在泡沫,投资者依旧会高价交易资产博傻过程总会出现更傻的人接手交易物品25.下列投资案例中,哪些属于资产价格对信息反应不足答案:某公司发布盈利公告,市场在随后的1个月内出现持续上涨现象上市公司喜欢在周末发布差的盈利公告26.关于新闻媒体在市场交易中的角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媒体可能强化某一观点并进行乐观报道媒体可能通过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进行选择性报道媒体可能营造市场非理性繁荣或恐慌的氛围27.关于“反应不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案:投资者被过去的凸显信息所锚定投资者对最新的信息视而不见28.下列哪些描述符合“过度反应”现象答案:引起了股价的超涨或超跌投资者过于重视最新的信息而轻视了以往的信息29.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群体行为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正反馈机制从众心理博傻机制30.在投机性泡沫后期,市场会出现哪些现象从而引起泡沫破裂答案:投资者的投资者盲目相信资产价格会持续上涨,选择加杠杆购买资产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预期回报率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财富增长率不同资产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资产出现脆弱性市场普遍弥漫着乐观、狂热的情绪,实体经济虚拟化倾向严重31.基于有效市场理论,股票的价格已经反映所有市场可用的信息,因此不存在超额收益答案:正确32.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始终不变。

行为金融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行为金融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行为金融工程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决策往往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市场信息B. 个人情绪C. 社会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行为金融学中常见的认知偏差?A. 过度自信B. 代表性启发C. 风险规避D. 锚定效应3. 行为金融学中,"前景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丹尼尔·卡尼曼B. 罗伯特·席勒C. 理查德·塞勒D. 保罗·萨缪尔森4. 以下哪项不是行为金融学中常见的市场异常现象?A. 股票溢价之谜B. 市场泡沫C. 市场效率D. 过度交易5.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策略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利用市场情绪进行投资B. 避免在市场情绪高涨时买入C. 忽视市场情绪,坚持价值投资D. 利用"羊群效应"进行投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主要区别。

2. 描述行为金融学中的"过度自信"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3. 解释行为金融学中"损失厌恶"的概念,并讨论其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行为金融学对于理解市场波动和资产定价的重要性。

2. 讨论行为金融学在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并给出具体案例。

附加题(10分,可选做)1. 假设你是一名行为金融学专家,你将如何设计一个投资策略,以利用行为金融学原理来提高投资回报率?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 请确保你的答案清晰、准确,并尽可能详细。

- 请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以便评分。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题,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

外汇交易中的行为金融现象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外汇交易中的行为金融现象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A.经济周期
B.利率变动
C.政治稳定性
D.市场监管政策
13.以下哪些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应对损失厌恶现象?()
A.长期投资策略
B.风险分散
C.定期审查投资组合
D.避免频繁交易
14.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外汇市场的后悔厌恶现象?()
A.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
B.投资结果的反馈
C.投资者倾向于避免损失
D.投资者倾向于追求确定性
3.针对外汇交易中的市场风险,阐述如何利用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10分)
4.分析损失厌恶心理对外汇交易策略选择的影响,并给出在风险管理中应如何考虑这一心理因素的对策。(10分)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D
4. D
5. B
6. C
7. C
8. D
9. C
10. C
C.政策变动
D.投资者情绪的波动
7.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外汇交易中的过度交易?()
A.过度自信
B.短期交易策略
C.高风险偏好
D.市场信息过载
8.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外汇交易的信用风险?()
A.选择信用评级高的交易对手
B.限制使用高杠杆
C.增加保证金要求
D.避免与小型金融机构交易
9.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市场情绪?()
2.外汇交易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_______。()
3.为了降低外汇交易中的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应该采取的策略是_______。()
4.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对损失的痛苦大于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的倾向称为_______。()
5.期权保护是一种通过购买_______来对冲投资组合风险的方法。()

最新行为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行为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论述题:1、什么是预期效用理论?你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此理论?请举例说明(15分)2、你是否有过过度自信的情况?请列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过度自信的例子;假设投资者有过度自信的倾向,会接受有效市场假说吗?为什么?(20分)3、试用前景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并加以分析(15分)4、你是否经历过庞氏骗局?请列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庞氏骗局的例子;有人说现在我国的养老金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0分)二、材料题(30分)张先生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10几年,有一定的操盘经验。

但其持有的5000股A股票却令他十分头痛,这只股票是在整个股市相对高位上买的,长期被套,大盘涨的时候,它的涨幅却很小,大盘跌的时候,它却跌得比谁都快。

终于,在一个他认为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决定把它割肉卖掉。

他按照即时的价格B填好卖出5000股A股的单子,摁下“确认”键,电脑显示操作成功。

长期以来令他困扰不已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从此以后,这只股票无论是涨还是跌都与我无关了。

正当他感到无比轻松的时候,仔细一看却确猛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账上的A股由原来的5000股变成了10000股!原来他把卖单填成了买单!还好,他买入A股后,该股票价格并没有很大的波动,基本上在他刚刚买入的位置上。

他因为是证券公司的大户,得到了万分之五的低交易费率,在他的感觉中,交易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也就是说,他既可以几乎无成本地把刚买入的5000股马上卖掉,以纠正自己的操作失误,也可以按原计划把打算卖掉的5000股加上不小心买进的股票合计10000股全部卖掉。

但事实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什么也没有操作。

人们问他为什么买错了股票却不纠正错误?他说:看看再说吧。

问题:1、既然B是张先生之前估价A的卖出价,那当价格B不经意地成为买价时,却也能够认同,难道张先生对于股票的估值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么?2、张先生为什么会坚持持有不经意间买到的股票?他原来要卖掉的股票为何因为一个操作失误而改变初衷?3、他这样对股票买卖价格自相矛盾的估值是由何种心理因素导致的?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行为金融学试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行为金融学试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5×4’)1. 动量效应:也称惯性效应,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2. 偏好反转: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偏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逆转的现象。

3. 框定依赖: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4. 处置效应:投资人为了避免后悔,会倾向继续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

5. 拇指法则: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

二简答题(4×6’)1.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1)对结果的先验概率;(2)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3)对偶然性的误解;(4)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5)有效性幻觉;(6)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2. 简述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的特征?(1)封闭式基金溢价发行:当发起人募集封闭式基金时,基金往往溢价发行,其溢价幅度大约为10%;(2)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从交易开始之后的约120天之内就会下降,其交易时折价超过10%,并且通常就一直保持折价交易;(3)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大幅波动,交易的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波动;(4)当宣布封闭式基金清算或者转为开放式基金时,基金价格会显著上升,折价变小,但直到最终清算或转为开放式基金之前,仍会有小部分的折价留存下来。

3.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有哪些特点?价值函数有如下四个特点:(1)价值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2 价值函数是定义在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利得和损失,它是一条以参考点为原点,以收益为自变量的单调递增函数;(3)价值函数呈S 型,即在面对利得时是凹函数,体现出风险厌恶的特征,而在面对损失时是凸函数,体现出风险偏好的特征;(4)价值函数在损失部分的曲线要陡于收益部分的曲线。

4. 为什么说损失厌恶导致禀赋效应?许多决策是在两种方案间的选择:维持现状,或者接受一个新的方案(新的方案在一些方面有利而在另一些方面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拇指法则2.代表性启发法3.可得性启发法4.锚定与调整启发法5.启发式偏差6.赌徒谬误7.有效性幻觉8.关联幻觉9.框定依赖10. 损失厌恶 11.后悔厌恶12.心理账户13.行为金融14.心理学15.个性16.气质17.性格18.行为学19.算法20.启发法21.黑天鹅事件22.禀赋效应23.处置效应24.二问答题1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2 ?3锚定可导致哪些偏差?4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5为什么依靠可得性进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67 为什么理性是有限的?8.简述行为金融学发展历程。

三案例分析公司更名会导致价值的增长吗?有个成语叫“人如其名”,说的是一个人的本质往往和他的名字相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名字会从某种程度上对这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朝暗示的这个方向演变。

那么,公司的名称是不是对公司的未来预期收益产生影响呢?公司改了名称是否意味着其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20 世纪 90 年代,网络股繁荣的时候,美国股票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公司将公司的名称改为互联网有关的名称。

他们是为了达到“司如其名” 吗?这些公司新的名称为.com(例如 )或者为.net(例如 ),或者在新的名称中加入 Internet 这一词汇(例如 Internet Solutions for Business Inc.)。

有学者(谁?)对1998 年6 月-1999 年8 月间更改名称的 95 个公司更名后市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将这些公司按其业务与互联网的相关度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更名前后都为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第二类为更名之前该公司同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更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第三类为公司将业务从与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改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第四类为在更名前后,公司核心业务都与互联网没有关系。

以更名的时间为第 0 天,那么,更名前后不同时间区间内样本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统计如下:公司更改名称后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从表中可以发现,更名以后,所有公司的市值都出现了变化。

从总体样本看,无论公司更名前后是否与互联网有关系,更名后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市值的增加具有长久性,其中第一类和第四类公司,即更名前后都与互联网有关或都与互联网无关的情况,更名带来了稳定的价值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更名,在更名前后的短期内获得正的超额汇报,而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却出现负的超额收益,特别是第二类公司更为明显。

问题:(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三类和第一、四类公司的系统性差异?(2)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更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这些引起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是否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心理共同的作用?其中的理性预期可能是什么?非理性因素可能是什么?(3)试举出这种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

一名词解释行为金融信息加工心理学实验经济学金融学态度感情纳什均衡理性人贝叶斯法则同质期望性有限理性同一价格法则二问答题1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行为经济学具有哪些特点?4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什么?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5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6请举例说明人类心理和行为会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并进行。

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是否与人类的某些心理或行为特征有关系。

谈谈你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证券市场自其诞生以来就是一个震荡不安的地带,从 1929 年的股市大萧条到 70 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再到 1987 年美国的“金融地震”,以及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加强。

每一次的危机周期中,股票市场上的股票指数都经历了一个先节节攀升,进而急剧下滑的曲线。

从 2000 年到 2008 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的季度涨跌幅变化图,我们看到美国股市所经历的剧烈震荡。

在中国刚刚过去的三年里,股票市场也有这样一段疯狂的经历。

以我国 2005 年4 月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的提出为导火线,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股市迎来了又一轮大好牛市。

在经历了数年的萎靡不振之后, 2006 年至2007 年中国股市峰回路转,一路飙升。

尤其是自2007 年年初以来,上证综指从 2700 多点节节攀升,一度突破 6000 点大关。

截止到2007 年11 月22 日,沪深两市账户已新增 5600 万,达到 13500 万户,与 2006 年相比,几乎增加72%。

然而,进入 2007 年11 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出现了调整性的下跌,上证综指还一度跌破 5000 点关口。

2008 年股指持续走低,甚至年底已经跌破 2000 点,市值严重缩水。

从 05 年到08 年沪深 300 股指的涨跌幅变化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以 07 年6 月为转折点前后巨大的反差。

中国股市神话般的“跌宕起伏”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股市怎么了,股市一路飘红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虚假的繁荣呢,在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情况下,对投资者,包括散户和机构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华尔街的“投资奇才”Bernard Baruch 曾说过:“股票市场波动印证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是数百万人对这些事件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的认识。

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

”所以,以投资者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问题:从以上的案例,你是否认为金融危机以及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是否与投资者的心理及行为有关系?关系大吗?为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第 1 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行为金融: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学科。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复杂行为的科学。

实验经济学: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

金融学:研究如何确定资产的价值并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决策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如何获得资本资源、使用资本资源及管理资本资源。

态度:某环境下,对某一相应现象的强烈心理趋向。

感情:指决策者的心理状态。

纳什均衡: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理性人:在决策时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并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的人。

贝叶斯法则:又被称为贝叶斯定理、贝叶斯规则是概率统计中的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即先验概率)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

同质期望性:所有的投资者对资产和未来的经济趋势具有相同的客观评价。

有限理性:人们在认知与判断上存在很多局限性,其活动受到自身的心理活动、个人情绪的影响。

同一价格法则: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上同时进行交易时必然价格相同。

二问答题1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针对“处理信息”这个问题时,标准金融学假定投资者能够正确、恰当地使用统计工具,而不依赖于经验法则。

行为金融学却认为交易者依赖启发式处理数据,但由于经验法则是不完善的,所以基于它们所形成的预期带有各种偏差。

(2)在决策问题的形式是否会影响最终决策这个问题上,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会因形式的不同而干扰其决策,投资者作为理性人将洞察各种不同形式,认识事物本质所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行为金融学认为交易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理解会受到决策问题构造形式的影响,其决策是依赖于问题的形式的。

相对于标准金融学假定投资者的“框定独立”,现实投资者实际上是“框定依赖”的。

(3)行为金融学认为启发式偏差和框定依赖将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市场不再有效。

相对的,标准金融学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使是市场中存在少数非理性人,每种证券的价格与基本价值保持一致。

2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回报原则。

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2)激励原则。

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3)强化原则。

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强烈地要求实施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

相反,如果某类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的惩罚,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3行为经济学具有哪些特点?(1)其出发点是研究一个国家中某个时期的消费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其研究集中在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绩;(3)它更重视人的因素。

研究分析经济活动的心理过程。

4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什么?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理性人”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

行为金融学认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会犯错误;(2)在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起作用的,而非传统金融理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最终将被赶出市场,理性投资者最终决定价格。

5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针对“处理信息”这个问题时,标准金融学假定投资者能够正确、恰当地使用统计工具,而不依赖于经验法则。

行为金融学却认为交易者依赖启发式处理数据;但由于经验法则是不完善的,所以基于它们所形成的预期带有各种偏差。

(2)在决策问题的形式是否会影响最终决策这个问题上,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会因形式的不同而干扰其决策,投资者作为理性人将洞察各种不同形式,认识事物本质所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行为金融学认为交易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理解会受到决策问题构造形式的影响,其决策是依赖于问题的形式的。

相对于标准金融学假定投资者的“框定独立”,现实投资者实际上是“框定依赖”的。

(3)行为金融学认为启发式偏差和框定依赖将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市场不再有效。

相对的,标准金融学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使是市场中存在少数非理性人,每种证券的价格与基本价值保持一致。

6请举例说明人类心理和行为会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投资者都喜欢购买自己本地区公司的股票,认为自己了解的信息比其他投资者多。

实际上,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会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本地投资者并不能通过此信息获得超额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