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之间的纷争,到底是个人恩怨还是权力斗争
玄武门之变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权力斗争

玄武门之变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权力斗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权力斗争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
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684年,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间斗争的转折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场权力斗争的背景、经过以及对唐朝政权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背景唐高宗李治是唐高祖的曾孙,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政绩卓越。
然而,由于娶了充满野心的武则天为妻,他逐渐沉迷于酒色之中,政务日渐荒废。
与此同时,武则天聪明机智,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对高宗的掌控力逐渐扩大,逐渐获得了一部分朝廷和宫廷的实权。
二、玄武门之变的经过1. 密谋与筹备武则天对唐高宗的统治逐渐厌倦,开始构思篡夺权力的计划。
她与亲信的李义山和武三思等人一起密谋,设立玄武门之变的计划。
2. 玄武门之变爆发公元684年7月2日,武则天和李义山等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那天晚上,武则天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率领军队围困了玄武门,将唐高宗囚禁在宫中。
与此同时,武则天以复国元勋的形象,出现在宫廷之中,并通过掌握唐高宗的储君权和赞成权来维持她的统治。
3. 武则天称帝玄武门之变后,武则天迅速稳定了政权,通过收买官员和调兵遣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于690年称帝,建立了武周朝。
三、权力斗争对唐朝政权的影响1. 统一政权的维持武则天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取了唐朝统治权。
她聪明智慧,善于运筹帷幄,使得整个国家政权能得以维持,避免因唐高宗的无能导致的混乱。
2. 引领唐朝往辉煌巅峰迈进武周朝的建立标志着唐朝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武则天秉承着唐朝治理国家的优良传统,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在她的统治下,唐朝达到了辉煌巅峰。
3. 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成功地打破了女性在政治领域被边缘化的局面。
她的权力斗争和统治为后世女性在政治上争取平等权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玄武门之变是唐高宗与武则天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这场变故最终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进程。
长孙无忌,法学家走不出历史怪圈

长孙无忌,法学家走不出历史怪圈冤案主角: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他辅佐李世民创建唐朝,制定唐律,对唐朝的繁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唐太宗死后,长孙无忌继续辅佐唐高宗李治。
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他被诬陷谋反、免除官爵而流放黔州,最终被逼迫自缢。
冤案特点:长孙无忌为唐朝的繁荣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但是,他为了争夺权力,弃自己倡议的法律思想于不顾,网络罪状陷害了很多不同派系的大臣。
最终,因得罪武则天,他反噬苦果,被人陷害而死。
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处长大,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高士廉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他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并把长孙无忌的妹妹嫁与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相识,结了姻亲后二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反隋到建立唐朝,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
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皇位继承权争夺。
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军功引起太子李建成的忌妒和不安,他与齐王李元吉采取各种手段迫害李世民,包括重金收买或铲除李世民的部将。
在此期间,长孙无忌始终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日夜规劝李世民诛杀太子与齐王,最终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同帮助李世民谋划玄武门兵变,成功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公元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庙号太宗。
唐太宗即位后,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
但长孙皇后一再劝阻他吸取汉朝吕氏、窦氏等外戚专权的教训,长孙无忌自己也一再请辞。
太宗不听,执意拜长孙无忌为宰相,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
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小心,不像历史上许多外戚依恃女儿或姐妹“椒房之宠”,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
他以盈满为戒,反复恳请太宗批准他辞去宰相要职。
太宗不得已,让他辞去了尚书右仆射,而拜开府仪同三司。
联盟贞观后期,唐太宗心骄志满,魏征多次提出批评劝告,唐太宗口头接受,行动难改。
长孙无忌为什么拒绝唐太宗的提拔,结局还是那么惨

长孙无忌为什么拒绝唐太宗的提拔,结局还是那么惨本文导读:虽功高盖世却不贪恋权力,多次明确拒绝唐太宗的提拔,是个头脑清醒的明白人。
然而,这样的一个明白人,后来却因得罪了一个女人,而落得自己被处死,家人被流放的悲惨结局!长孙无忌出生于公元594年,河南洛阳人,出身显赫,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外公是北齐乐安王高劢。
但他的身世却不太美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妹妹都不受异母兄孙安业待见,被孙安业赶出家门。
他是舅舅高士廉抚养大的。
高士廉也不是一般人,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六。
高士廉出身也很显赫,祖父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他本人任过隋朝的高官。
但因得罪隋炀帝被发配岭南,直到李靖灭掉在岳阳称帝的萧铣才回到中原,成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策划过玄武门之变。
作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长孙无忌也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
所谓“天策府”,是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攻下洛阳,大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后。
因战功显赫,他爹李渊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大权,封他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在洛阳开府而整的玩意儿。
被他网罗在府里的,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杰出人物,包括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秦琼、柴绍、罗士信、史万宝、李勣、刘弘基等牛人,当然也包括长孙无忌。
这些牛人,只不过是雄心勃勃的李世民50人庞大随从集团的一部分。
雄心勃勃并不等于野心勃勃。
实际上,据《资治通鉴·唐纪七》,李世民最初并无把太子李建成弄死、取而代之的打算。
是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太大,太子李建成疑心生暗鬼,自以为威胁到了他的地位。
极度不安之下,便想消除这个可能的威胁,勾结齐王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想把他弄死为快。
作为李世民的幕僚,长孙无忌等人相当忧虑,甚至有点恐惧,因为李世民一旦倒霉,他们都得倒霉。
但首先把心里的担忧说出来的,不是长孙无忌,而是房玄龄。
他对长孙无忌说,这哥俩如今水火不容,炸弹一旦爆炸,炸飞的就不仅仅是秦王府,整个国家都会被炸成碎片,咱们应该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这样才能家国无虞。
历史论文

论说武则天的政治一生2012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班胡祥芝 631203040235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残忍,聪明,她一生都在权力之中,权力对她有无穷的吸引力。
看她是如何将权力放入囊中,又是巩固自己我地位,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又是如何的棋逢对手,吐出了不属于她的天下。
武则天,一位传奇人物,从生到死,机关算尽,梦尽人灭。
武则天的一生惨淡与辉煌,她一手导演,却又有不少人推波助澜,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关键词:武则天,权智,勇气,红颜乱世,专政,称帝,朝臣,反对一、预留政治伏笔1.武则天的父母联姻武则天的父亲武稷是一个商人,母亲杨氏是隋朝隋观王杨雄的侄女,武则天身上流着商人和贵族的混合血液,既保留着对权利的强烈欲望,也有果断倔强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
武稷做木材生意,在山西结识了李渊,虽没有参与李渊在太原密谋起事之事,但当李渊成为皇帝之后,武稷仍然被封为十四名“元从功臣”之一。
武稷的前妻在十四岁的时候去世,李渊便忙着为他续弦,希望能够政治联姻,便把隋观王的侄女杨氏嫁给武稷,然之后杨氏也被封为荣国夫人。
而唐太宗之后召武则天入宫可不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看重的是她的身份——杨氏之女。
⑴武则天还有几个哥哥(武稷前妻之子),杨氏却只有一个女儿,未生有儿子。
这本是一个官僚家庭,这使家庭矛盾日益加重,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嫡庶之争,更体现在杨氏自身觉得有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在当时是无法让人容忍的。
武则天就是在这种士、庶矛盾激烈的家庭中度过,这为她之后的权智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打下了基础。
这种矛盾在武稷死之后得到了升华,武则天不甘心在武氏兄弟的“庇护”下生存,女子刚强有为,不甘寂寞的风气感染着她,她不愿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也许那时,她就开始为她的前途谋算。
当时风气,她的身份,她所处的环境也许就决定她的未来,她的家庭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她不甘寂寞,对权势的渴望和她果断倔强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这为武则天往后不择手段争取权利,一步一步实现她的计谋打下了基础,同时,武则天也可能就开始为她以后的道路准备了。
揭秘武则天和长孙无忌之间的较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揭秘武则天和长孙无忌之间的较量导语:长孙无忌是太宗朝的首辅,高宗的亲舅舅,是高宗被立为太子,后为帝的铁杆支持者。
他极力推荐李治为太子,正是看好他的懦弱和对政治的不感兴长孙无忌是太宗朝的首辅,高宗的亲舅舅,是高宗被立为太子,后为帝的铁杆支持者。
他极力推荐李治为太子,正是看好他的懦弱和对政治的不感兴趣。
一旦太宗去世,高宗为帝,他将是大唐帝国的实际操控者。
实事上,高宗即位后,无忌确实是朝中的无冕之帝王,高宗只不过是他的傀儡而已。
永徽二年,武则天被高宗接回后宫立为才人。
生太子弘后,又被晋升为昭仪。
此时,武昭仪已经是高宗的专宠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失宠,使她离皇后的位置越来越近。
这时,只要长孙无忌不阻难,武昭仪的皇后桂冠唾手可得。
但是,武则天清楚的知道,要想废掉王皇后,立自己为后,道路还很遥远。
长孙无忌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他是王皇后的铁杆后台。
于是,武则天以高宗作靠山,实际上,高宗此时也想摆脱无忌的政治阴影,借武昭仪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正式拉开了与长孙无忌的较量。
一是怀柔无忌失败。
永徽五年,在小公主死时,高宗发出了“皇后杀我女”的呼号后,皇后的位置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程度,高宗已经有了废后的意愿。
但是,长孙无忌象一座泰山一样,压得高宗不敢轻易提出废后的主张。
七月,高宗与武昭仪为了获得长孙无忌的支持,想用怀柔政策去感动这位泰山舅父。
他们便一起行幸到昌化坊东南的无忌的住宅,并带去了丰厚的礼品:十车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无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在酒过一巡,气氛正欢之时,高宗又借兴赏赐无忌的最小的三个儿子各为散朝大夫(从五品)。
无忌再三拜辞,在旁的武昭仪不失时机的微笑着说:“舅父再三拜辞,倒是显得有些无。
贵为一代国舅 他又是如何遭人陷害 走向死亡的呢

贵为一代国舅他又是如何遭人陷害走向死亡的呢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立马就对曾经反对自己的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打压。
那么作为丞相的长孙无忌又是朝中元老,武则天又是怎样对付他的呢。
自从武昭仪当上皇后之后,长孙无忌顿感失望于是选择在家休养生息,种种草,养养花。
闲的时候呢写一写字,陶冶一下情操,享受一下内心的安宁。
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可以说是著作等身。
但是命运又岂会放弃捉弄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建立的新的朝廷之中,长孙无忌就是那个不会听命于自己的人。
但是长孙无忌做了三十年的丞相,在朝中拥有一些雄厚的人脉网,所以要想把长孙无忌弄倒,又岂是一件易事。
武则天深知这点,所以她一直在伺机等候,然后等到一个完美的时机出来,猛咬一口,将敌人置之于死地。
于是武则天先将长孙无忌身边的党羽一一铲除,长孙无忌在宫中所剩的残余势力也就所剩无几了。
只剩了了长孙无忌孤独的一个人。
这时候出了一件小事情,韦季方和李巢结交权贵,这个时候武则天看到了这件事情的利用价值。
她觉得可以把这件事情深挖下去,然后就会牵扯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人,那就是长孙无忌。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高位的人想害一个人是很简单的,只要我有着想要陷害你的心。
我就总归有一天能抓住你的把柄。
于是武则天就派遣自己最大的心腹许敬宗去审理这个案子。
许敬宗何许人也啊,他也深知武则天想要得到的结果。
于是就怀揣着武则天的希望去审理这个案子,他对两人进行严刑拷打,并声称只要两个人供出长孙无忌,那么你们两个人也会好受一些。
但是这个韦季方胆子也小,他知道长孙无忌地位之高权倾朝野,他这种小人物怎么敢高攀这样的人呢。
于是他就想自杀,但是呢,更惨的是,他自杀也没成功又被救回来了。
这日子过的可真是生不如死啊。
最后许敬宗就借这个油头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不然这样一个小人物怎么会想着自杀呢。
这个时候,许敬宗又把案子梳理了一下,然后得出结论事情不止这么简单。
皇上长叹一声,对于自己的亲舅舅,怎么敢忍心杀他呢。
萧墙之祸的典故

萧墙之祸的典故
萧墙之祸是指唐朝时期宰相萧墙被废黜和杀害的事件。
萧墙原是唐中宗的世子储位。
然而,由于当时朝廷内部发生权力斗争,武则天废黜了唐中宗,自己登上了皇位。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决定处死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萧墙。
据传说,武则天以参加饭宴做幌子,派人把萧墙关进了一间绞肉房,然后命令人们将房间的门窗封死,将绞肉机开动。
当时,萧墙无法逃脱,最终被绞成肉泥。
萧墙之祸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暗杀事件之一,也反映出当时唐朝朝廷内部的残酷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质。
这一事件也被一些文人墨客用来写作诗歌和小说,成为了文化典故之一。
长孙无忌之败:职业经理人“明星化”的悲剧

永徽六年(655年),长安的后宫掀起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这场风暴不仅令后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帝国政坛造成了强烈冲击,导致长孙无忌强力构建的单边政治格局开始瓦解,使得高宗朝廷首次出现了君权与相权势均力敌的博弈局面,并且最终导致了长孙集团的垮台,这位超级明星人从巅峰彻底跌落。
后位之争中的君臣博弈这一切,都源于王皇后与武昭仪(武则天)的后位之争。
王皇后与武昭仪的后宫之战很早就打响了。
永徽五年,武昭仪刚刚生下的女婴无端暴毙(有学者认为是武则天自己扼死的),李治将王皇后视为主要嫌疑人,一心想把她废掉,另立武昭仪。
但长孙无忌一直替王皇后撑腰,令李治无可奈何。
永徽五年底,李治携武昭仪专程到长孙府上进行“贿赂”,可长孙无忌却始终不肯点头,李治和武昭仪只好愤然离去。
到了永徽六年六月,失去耐心的武昭仪对王皇后发动了一次致命打击,控告她和母亲柳氏暗中施行“厌胜”之术。
所谓“厌胜”,就是民间所说的扎小人,用泥巴或木头雕塑某人形象,然后刺心钉眼、系手缚足,诅咒其早日死于非命。
按照《唐律》,敢玩这种巫术的人应按谋杀罪减二等论处,倘若诅咒的对象是至亲长辈,则不可减罪,依律当斩。
没人知道武昭仪的控告是否属实,总之李治未经调查就迫不及待地把王皇后之母柳氏逐出了皇宫,并把王皇后的舅舅宰相柳奭贬为远地刺史。
王皇后因此陷入了势单力孤的境地。
紧接着,李治又挖空心思地发明了“宸妃”的名号,准备册封武昭仪,让她向皇后之位再靠近一步。
按照唐制,后宫的一品妃历来只有贵、淑、德、贤四名,如今特设一个“宸妃”,显然不合旧制。
于是,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韩瑷和来济当即在朝会上与李治面折廷争,坚持认为“妃嫔有数,今别立号,不可。
”李治迫于压力,只好收回成命。
此时的李治强烈地意识到,如果不能利用此次“皇后废立”事件向超级明星人长孙无忌发起挑战,夺回自己的权力和尊严,那他永远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因此,李治决定向长孙集团宣战。
然而,在此刻的大唐公司,整个高级管理层几乎都是长孙的班底,李治手下只有一个李勣,要想打赢这场仗,就必须快速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则天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成为高宗的皇后是她走向成功巅峰最重要的一步,
然而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被高宗的舅舅,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的阻拦,为什么长孙无忌
要和武则天过不去呢?是因为他预先就识破了武则天的野心?还是另外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
秘密?
立谁做皇后,这看起来是皇帝的家务事,但是实际上看起来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事件,尤
其是在涉及到它背后的利益集团的纷争时。
关陇集团作为影响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几百年的军
事豪强集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北周、隋、唐三朝的开国皇帝均出自这一集团,关陇集团也掌控着国家的政权。
但是到了唐高宗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渐渐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靠军功起家的关陇集团受到了另外一个集团的挑战,他们就是山东豪杰集团。
山东豪杰集团包括房玄龄、李
积、魏征等人,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为唐朝开疆拓土,是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则天也属于山东集团,她虽是寒族出身,但是从地域来讲也是山东集团,所以受到了山东集团的支持。
所以当高宗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受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权贵的百般阻挠,他们以不合礼法(武则天曾经是太宗的才人,应该算高宗的小妈)为由,阻止高宗立武后,但是最终长孙无忌被武则天所击败,武则天如愿以偿的被封为皇后,为日后登上皇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击败长孙无忌之后,武则天刻意打击关陇集团,重视科举选才,将关陇集团的势力一步步的逼出朝廷中心,最终伴随着武则天的称帝,关陇集团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所以,长孙无忌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并非出于礼法的考虑,也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因为关陇集团和新兴的山东集团之间的斗争,为了维护关陇集团的利益,长孙无忌必须阻止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关陇集团不可避免的崩溃,而武则天也一步步的走上了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