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江市城市供热情况的调查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对部分市县供热管网建设成本进行实地调研的通知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对部分市县供热管网建设成本进行实地调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05.09•【字号】黑建城[2013]58号•【施行日期】2013.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对部分市县供热管网建设成本进行实地调研的通知(黑建城〔2013〕58号)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鸡西市、黑河市、伊春市、海林市建设局(“三供两治”主管局)、财政局:按照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黑建城[2013]42号)要求,依据财政部拟下发的《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13]44号),为摸清供热管网新建、维修、改造单位建设成本,考虑城市建设规模、城市地域特点等因素,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决定对哈尔滨市等5个市及海林市已竣工或在建供热管网单位建设成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研内容(一)全面了解2011年和2012年已竣工或在建供热管网单位(每公里)建设成本构成情况。
建设成本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
要分别按照新建、改造和维修供热管网三种方式反映分年度已竣工或在建供热管网单位(每公里)建设成本构成情况。
同时,填报供热管网单位建设成本构成情况表(见附件1-附件6)。
(二)重点了解2011年和2012年已竣工或在建供热管网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情况。
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工程造价形成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
要分别按照新建、改造和维修供热管网三种方式反映分年度已竣工或在建供热管网单位(每公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构成情况。
关于报送牡丹江地热能开发利用

关于报送牡丹江地热能开发利用储备项目情况汇总省发改委:牡丹江地热开发为全省“十二五”矿业“八大矿产开发基地”之一。
从2008年起,牡丹江市通过国家勘探资金和招商引资渠道,依托黑龙江省勘探一院、北京地热开发研究中心、海林市中鑫天虹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牡丹江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家勘探企业,开始对牡丹江地热基地进行勘探工作,经勘探牡丹江周边地域存在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面积约为425平方公里,地热区域5个,分别是宁安镇一带50平安公里,海林至宁安海林农场一带50平方公里,牡丹峰、老黑山、江南一带225平方公里,莲花湖一带50平方公里,穆棱市八面通50平方公里。
结合我市各种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综合分析,牡丹江具备了地热形成的主要条件;同时从我市勘探成果看,我市地热属于中深层地热类型,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阔。
现将我辖区内地热能开发利用储备项目情况梳理汇总,具体情况如下:牡丹江市佳鑫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牡丹江周边进行了勘探,拟在牡丹江朱家屯、宁安市渤海上官村、穆棱市八面镇和海林秦家4个区域建设中深层供暖及综合利用项目。
一、牡丹江朱家屯地热项目基本情况(一)地热资源情况1、勘探地点:朱家屯地热位于市区西南,行政区划西安区管辖。
勘查区面积10km2,保护区面积8km2,布井区面积:2km2,勘查区地理信息东经:129°33′45″- 129°36′00″,北纬:44°32′30″- 44°33′30″。
2、采用取芯施工设备:施工主要设备有XY—44型钻机、250型泥浆泵、液压塔。
实际完成井深595.70米。
3、施工结果:物探结果显示,本地区的地热田储热构造同样是流体构造,呈椭圆柱状。
终孔595.7米,因地层松散及施工原因造成塌孔,测井530米测温度为17.3度。
在515米处出现三次喷水情况,第一次11月7日喷出少量气体,时间为35分钟;第二次11月8日喷出大量气体,时间为28分钟;第三次11月9日喷出气体最大,时间为42分钟,水柱高达16米,施工过程中气体喷发超过井架,气味非常刺鼻,工具被抛出17米高,并且喷水含大量气体(臭味)和少量石块。
牡丹江市实现科学合理开发地热资源

四是 群 众 意 志 有 体 现 。 局 党 组 在 “ 会 ” 立 过 程 该 两 建
对 两 宗 成 两 事 会 , 原 本 以行 政 建 制 为 单 元 的 干 部 职 工 , 以 新 的 中 , “ 会 ” 旨 , 员 提 名 , 项 制 度 拟 订 等 具 体 内 使 又 组 织 形 式 凝 聚 起 来 , 而 在 组 织 上 更 严 密 、 具 代 表 性 容 , 终 坚 持 紧 紧 依 靠 群 众 , 泛 听 取 党 员 干 部 职 工 意 从 更 始 广
新 闻 动 态
融 国躯0固国 盟 蹿痢嗣国 恳铜 ) ) 臼国
牡丹江市实 现科学合理开发地热资源
近 日,牡丹 江市 地 热勘 查 开发 市 地热 资 源 的勘 查 ,推 进 镜泊 湖 地 征 , 照 《 划 》下 步牡 丹 江 地 热开 按 规 , 领 导 小 组 组 织 专 家 深 入 镜 泊 湖 复 兴 区旅 游 业 建 设 起 到 积 极 作 用 。 发 分 三 个 阶 段 进 行 :一 期 工 程 设 计
村 、 ? 镜 自小 镇 和 海 林 等 地 现 场 调 研 ,
在 此 基 础 上 ,专 家 通 过 对 前 期 在 温 春 — — 镜 自湖 地 区 进 行 地 热 普
对 该 市地 热 资 源勘 查 工作 进 行 研 究 普 查 所 获 取 的 各 种 资 料 的 综 合 分 查 。在 温 春老 黑 山 、 泊湖 北 门 、 镜 镜
( 颖) 周
扩 大 民主 监 督 规 范 权 力 运 行
伊春局建立党员 会和职 议事 议事 工 会
检 职 9 月 1 日 , 春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召 开 党 员 议 事 会 和 职 使 监 督 权 、 查 权 和 建 议 权 ; 工 议 事 会 代 表 全 局 干 部 伊
供热工作督察情况汇报

供热工作督察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工作安排,我对供热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供热设备运行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和检查,供热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现明显故障和安全隐患。
各供热站点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供热效果良好。
二、供热管网情况。
对供热管网进行了全面排查,未发现漏水、堵塞等问题。
在供热管道维护方面,存在一些老化和磨损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供热管网的正常运行。
三、供热服务质量。
在与用户交流中了解到,部分用户对供热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不满意情况,主要集中在供热温度不稳定、供热时间不准确等方面。
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四、供热安全管理。
对供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供热设备周围存在杂物堆放、消防设施未能及时检修等情况。
建议加强供热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供热安全。
五、供热工作人员素质。
在与供热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到,部分人员对供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建议加强对供热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六、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供热设备和管网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老化和磨损问题;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加强供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供热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七、总结。
供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温暖生活,必须高度重视。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我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加强对供热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努力,确保供热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广大用户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以上就是我对供热工作督察情况的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签名)。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牡丹江热电总公司赵鑫赵安平摘要:本文从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两种形式的双热源联网供热的试运行和生产运行实践开始,叙述其联网供热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出多热源联网供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供热和环型管网。
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热网的调节。
关键字:多热源联网供热环网调节1 前言牡丹江热电总公司从1991年铁南区热网投产以来实验并实施了两热源联合向同一热网供热。
两热源联网供热从我们有限的实践活动来看我们认识和供热同行相同,认为该模式可以优化生产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实践出发叙述一下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相关的问题。
2 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多热源系统情况2.1 铁南区热网早期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考虑及试运行铁南区热网工程是国家计委(86)1871号文件批准的国家重点项目。
该项目引进了芬兰的先进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被列为我国“三北”地区供热示范项目。
此项目原设计总供热面积为237万m2。
原设计三个热源联网供热:在图1中的D热电厂主热源,供热能力118MW,另一个热源T0 是利用原木材厂蒸汽锅炉和新建换热站组成调峰锅炉房热源,供热能力为42MW 。
第三个热源供热能力为42MW,由于没有建设,所以图中没有画出来,城市热网供回水温度为120℃/70℃。
该铁南热网工程于1991年10月投入使用。
在此采暖季12月和1月份进行了热电厂热源D和木材调峰换热站T0的联网供热试运行,各种工况的试运行成功完成。
2、2铁南区热网现有二热源情况由于上述的木材调峰锅炉房不能征用,而热负荷不断地增长,于是1993年就着手选址,进行可研。
1994年图1中的T1西城调峰锅炉建成,它在铁南区西北部,可以和热电厂主热源D 对置向铁南区联网供热。
到2001年初,热电厂供热能力为200MW,西城调峰锅炉的供热能力为300MW。
总供热面积为500多万m2。
牡丹江市城市供暖热价制定经验总结

的热用 户并没有实际影 响 , 主要 作用是报
停用 户对供热成本中固定成本给予 的补
偿 。 因 此 , 固定 成 本 占总 成 本 的 比 例 , 一 般
以不超过 30 % 为宜 。
牡 丹江市供热公 司近 几年报停用热
的 比例平均在
13 % 一 15 % ,
其 中大 部分报
停原因是新建住宅没有售 出房屋 ,若除去
几 点 建议 :
1 .
超 高加 价
。
对非居 民用热实行超高
加价 制度 。 一 是应该 实行按实测 高度 计
费
二
,
是最
多加百
分之
百
,从理
论
和
实际
耗能都说不 通 , 超 高加价应该没 有上 限 。
2 .
两 部制热 价 中基 本热价不 应超过
3 0 % 。 基 本热 价 所 占比例 大 小对 正 常 用热
每个供热企业 分别下 文 ,下 文前 召开 该供
热 区 居 民 非 、 居 民 用 热 户 座 谈 会 . 搭 建 供
热 、 用 热 、 政 府 主 管 部 门 二三方 对 话 平 台 。 根
据座谈会反 映的供热质量差 、居 民意见大
等 问题 要 , 充 分 发 挥 价 格 的奖 优 惩 劣 调 节
采暖面积 ( 即供热使用 面积 ) 为收费标
准,
该
收
费
面
积
可以表ຫໍສະໝຸດ 述为“:
构
成
墙
壁
建筑 主体 , 内墙 四 周 环 绕 , 水 平 投 影 面
积” 。
若热用 户难 以 准确确定 自己住宅 的
建筑 面积 、使 用 面积 、 套 内面积 ,可 以按
关于供热情况的专项调研报告

关于供热情况的专项调研报告供热系民生,冷暖总关情。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冷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按照主题教育“攻坚调研”的通知要求,我紧紧围绕便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集中问题,特别是在供暖温度不达标、故障维修不及时等方面,我多次深入一线、查阅资料,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及工作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针对我区供热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我会同区住建局深入供暖企业及街道、小区、居民住户等*余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次,细致排查供暖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问题,明确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供暖基本情况我区冬季供暖共涉及*个小区、*栋居民楼、*万户居民及辖区企事业单位。
现有供热企业*户,其中*主要负责*区域;*主要负责*区域;*主要负责*等区域。
(二)诉求办理情况*已组建“区供暖办理反馈意见群”,每日统计自排查办理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居民诉求,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专线诉求共*件,全部按时反馈,办结率*%,满意率投诉量集中在*区,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热温度不达标。
二、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一是热源布局不均衡,造成供热质量参差不齐O部分热源企业远离城市中心, 加之*部分居民小区供暖管线存在堵塞、老化等问题,部分棚改小区楼前供暖阀门、立杠阀门、管路自动放气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失效,出现冷热不均现象。
同时,“冬病夏治”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冬季供暖期经常出现供暖管线抢修、维修情况,致使居民诉求增加。
二是管网规划不统一,造成管网改造提升困难。
供热管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存在管网重复建设、重复开挖的问题。
同时,供热、燃气、雨污水、电力、通讯等管线信息更新不及时,权属关系复杂,对供热管网的维修、管理造成较大压力。
三是监管体系不完善,造成供热服务水平落后。
供热企业、物业服务在处理群众供热诉求时反应迟缓,加剧了群众对供暖问题的不满情绪。
关于城市供热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城市供热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供热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供热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环境和能源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了解城市供热问题的情况,本文展开了一项调查,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思考。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包括有关居民对城市供热质量的评价、对供热费用的满意度以及对供热公司服务的意见等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供热质量还比较满意,但对供热费用普遍感到偏高,且对供热公司的服务有所不满意。
这说明目前城市供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其次,我们分析了城市供热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首先,城市供热问题的根源在于能源资源的供给不足。
大部分城市的供热系统主要依赖燃煤锅炉,这既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污染,也加剧了能源浪费。
因此,我们建议在城市供热中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
同时,还应加强供热系统的优化管理,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另外,供热费用高昂是城市供热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供热公司通常会根据居民的使用面积和用量来计费,这就导致了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高额的供热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引入差别化的供热费用政策,根据居民的经济状况和能源消耗情况来确定费用标准,从而实现供热费用的公平合理。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供热公司服务的监管。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家供热公司的竞争,但也给居民带来了选择难题。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对供热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并建立投诉渠道,让居民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城市供热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供热质量、费用高昂和公司服务不足是目前城市供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引入差别化的供热费用政策,公平合理地确定费用标准;加强对供热公司服务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牡丹江市城市供热情况的调查加入日期:2012-6-5城市供热是关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千家万户冷暖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为全面反映我市城市供热基本情况,研究分析供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快破解近年来因煤炭等原材料涨价给供热企业带来的经营难题,让党和政府的关怀走进市民的“心窝子”,让寻常百姓住进舒适的“暖屋子”,近日我们在对全市供热成本进行监审的基础上,对重点供热企业生产经营1.76复古传奇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我市城市供热的基本情况(一)总体情况。
我市城区现有房屋建筑面积3424万平方米,供热建筑面积267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建筑面积256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集中供热面积1798万平方米、非住宅集中供热面积770万平方米,分别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比例为70%、30%。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75%。
目前既有住宅建筑及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安装605万平方米,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比例为23.6%,其中,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568万平方米,占城区集中供热住宅面积的比例为31.6%;非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37万平方米,占城区集中供热非住宅面积的比例为4.8%。
截至今年10月,我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31万平方米。
其中,新建建筑并网面积73万平方米、分散锅炉并网面积58万平方米。
我市现有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等三种供热方式,供热期从10月15日起至次年4月15日止。
供热价格分为面积计费价格和计量计费价格。
面积计费价格分为三个档次,分散锅炉31元/平方米、区域锅炉35元/平方米、1.76复古传奇热电联产37元/平方米;计量计费价格由基础热价和计量热价组成,其中,基础热价为11.1元/平方米(按面积收费价格的30%),计量热费价格0.1359元/千瓦时。
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供热收费分别按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收取。
(二)按照供热企业性质划分城市供热基本情况。
我市城区现有供热企业40家,按企业性质可分为国有、外资(合资)和民营三类。
一是国有供热企业2家——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热力公司、铁路房产维修处,供热建筑面积802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30%,供热能力1480万平方米;二是外资或合资供热企业2家——佳日热电公司、捷能热力公司,供热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4.4%,供热能力160万平方米;三是民营供热企业36家,供热建筑面积1752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65.6%,供热能力2038万平方米。
在民营供热企业中最具规模实力和代表性的企业是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供热建筑面积1413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53%、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55%,供热能力1680万平方米。
(三)按照供热方式划分城市供热基本情况。
我市供热企业按供热方式可分为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小锅炉三类。
一是热电联产供热企业共3家——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佳日热电公司,供热建筑面积2168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81.1%、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84.4%,供热能力3100万平方米;二是区域锅炉供热企业6家——新华、捷能、华威、广龙、新荣、铁路等热力公司,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15%,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15.6%,供热能力435万平方米;三是分散锅炉供热企业31家,供热面积103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3.9%,供热能力103万平方米。
(四)供热管网建设情况。
我市城区共有供热管网1369公里,其中十五年以上老旧供热管网608公里,占供热管网总长度的44.4%。
近三年来我市投资31300万元,新建管网36公里;投入3286万元,维修、改造管网10.35公里。
管网建设、维修及改造共计投入34586万元,其中:由供热企业筹融资26572万元,占76.8%,财政拨付供热配套费8014万元,占23.2%。
(五)分户供暖情况。
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建设部《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以及《牡丹江市供热分户改造管理试行办法》,我市自2006年起对辖区内采用串联方式的居民楼供暖系统进行改造,实行单户控制,为分户计量创造必要条件。
截至2011年10月,城区供热分户已改造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占居住供热面积的47.27%;未改造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占居住供热面积的12.3%。
分户供暖改造资金来源采取政府承担一点、供热企业承担一点、住户承担一点的方式筹集,我市城区供暖分户改造共计投资31450万元,其中企业出资21250万元、住户承担10200万元,出资比例为68%、32%。
城区总计分户供暖面积达到1578万平方米,分户供暖率达到87.7%。
从运行效果看,改造后供热系统失水率比较低,有力于进行热调节,促进了热费收缴。
(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建科[2007]159号)、黑龙江省建设厅《关于推进新建采暖建筑和供热工程热计量工作的意见》精神,我市先后出台《牡丹江市推进供热计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牡丹江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意见》、《新建建筑实行供热分户计量的通知》、《新建建筑供热计量验收办法》、《牡丹江市供热计量表检定若干问题的通知》、《牡丹江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供热计量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装置的准入标准,规范了既有建筑计量改造和新建建筑的安装管理。
2008年我市开始推进供热计量工作,以供热企业为实施主体,选取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小区安装供热计量及温控装置,当年完成供热计量面积82.6万平方米。
2009年结合国家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我市选取民政小区、新陆家园等57.2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全面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工程。
2010年我市加快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步伐,先后完成了滨江城市花园、华隆城市花园等66.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的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
我市共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361万平方米,2010—2011年供热期全部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
同时,我市积极开展新建、既有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试点工作,鼓励机关、学校等公建单位自筹资金实施供热计量改造。
2010年完成了市交通局、市第一中学、市第六中学、市阳光外语学校等单位共计1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2010—2011年供热期全部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
上述公建单位通过休息时间(夜间、周末)调整温度控制,减少了用热量,既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热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成上述供热计量改造,我市共投入15355万元,其中国家和省投入1535万元、地方投入420万元、企业投入13400万元。
经测算,实行供热计量后用户可节约热费7%-10%左右。
(七)本地区煤炭价格情况1、企业平均煤价情况。
2007年以来,我市煤炭价格持续飙升,供热企业5000卡动力煤出厂价从2007年的274元/吨涨到2011年的563元/吨,五年间每吨上涨289元,涨幅达105%。
5000卡动力煤到厂价从2007年的301元/吨涨到2011年的642元/吨,五年间每吨上涨341元,涨幅达113%。
2、重点企业煤价情况。
我市的主要供热企业牡热电公司5000卡动力煤出厂价从2007年的280元/吨涨到2011年的600元/吨,五年间每吨上涨320元,涨幅达114%。
5000卡动力煤到厂价从2007年的320元/吨涨到2011年的650元/吨,五年间每吨上涨330元,涨幅达103%。
(八)2011年冬季供热期运行情况。
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市长办公会议研究供热事宜,在市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归集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保障冬季供暖。
其中:供热企业补贴2000万元,分散锅炉并网1000万元,新建项目并网2000万元,供热计量改造1000万元。
今年先后完成华侨小区等12片分散锅炉并网改造,58万平方米近万户群众享受到优质优价的集中供热,同步拔掉小烟囱28座,烟尘污染城市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采取“12345”联动受理群众投诉、测温组直接入户测温等有效措施,保障供热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今冬供热运行总体态势较好,实现了安全、平稳、可控的基本目标。
一是供热储煤总量充足。
今冬供热期前已储存煤炭74.5万吨,占供热期用煤量的51.4%,高于省定30%标准。
目前,各类供热企业继续按计划有序组织周转用煤进场,今冬供热用燃煤有保障。
二是供热达标率高位运行。
四个测温组累计行程5800公里,走访用户3.1万户,去除家中无人、不开门等因素,实际测温7540户,并登记造册。
经供热企业、测温组长、热用户三方签字确认达标7518户(其中20℃以上5398户),室温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9.7%以上;剩余22户经责令整改,回访达标。
今年尚未发生弃烧、弃管现象。
三是政府补贴全部到位。
2011年全年政府补助特困群体41350户、3534万元,其中:城市低保29640户,每户补贴1110元;农村低保8886户,每户补贴200元;五保户2824户,每户补贴200元。
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还将对困难企业离休人员发放供热补贴70万元,近期发放到位。
二、供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分散小锅炉供热单位基本上都是作坊式,个人承包经营性质,没有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收入、成本及盈亏情况无法准确提供。
我市城区供热以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二发电厂、佳日热电公司3家热电联产供热企业为主,新华供热公司、捷能供热公司、华威供热公司等6家区域锅炉供热企业为辅。
本次调研我们重点选择了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二发电厂、佳日热电公司等3家热电联产供热企业和新华供热公司1家区域锅炉供热企业,其供热面积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90.2%。
(一)供热企业经营收入情况。
我市4户供热企业近五年经营总收入为284111万元,按收入来源分:热费收入215466万元,占75.84%;电费收入49092万元,占17.28%;政府补贴2303万元,占0.81%;新接管网收入5034万元,占1.77%;其他收入12126万元,占4.30%。
按年度分:2007 年51192万元、2008年52221万元、2009年53111万元、2010年75234万元、2011年1-10月52353万元。
经营收入2010年比2007年增加24042万元,四年增长51.34%,年均增长14.81%。
(二)政府对供热投入情况1、对供热企业补贴投入情况。
近五年来,我市政府补贴供热企业21646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达20111万元(供热补贴6134万元、城市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12341万元、供热并网改造1216万元、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地方配套投入420万元),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中央投入15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