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研究_活页

2020.12
名著导读教学评价表
推广运用
2021.6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名著导读”板块得以延续和发展。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最高水平。阅读名著不但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还可以陶冶情操,愉悦性灵,启人心智,让人终生受益。纵观全六册“名著导读”的内容,其位置、栏目、活动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整体体现了渐进式的原则,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3.整理教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心得、体会,汇集成册。
4.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收获进行汇总,装订成册。
(四)课题结题阶段(2021.3-2021.6)
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1. 调查法:在实验前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理论支撑和可值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本课题组成员均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都参与过不同层级的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研究的过程中均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胡秀华老师为东台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百合花文学社指导老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有理论,有实践,可以在该课题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李建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副组长,语文真阅读推进工作组组长,在前期工作中,积累了不少阅读活动的经验,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李淑林老师曾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并担任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薛飞老师曾担任课题组实验班的教学,多次开放课题研讨课。韩敏燕老师为专职美术老师,热衷于名著阅读,对名著的美育功能有一定的研究,可以丰富课题的研究内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一) (共11张PPT)

(3)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 者为前什边么的这人样所写猜,测而的没内有容一,下为子赵就氏让的赵话氏作来铺说垫?,可以起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态的揭露和讽刺,还有对正面人物的 肯定和歌颂。请你列举出两个正面人物,并说说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严监生 (1)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夸外张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和 《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____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2)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_动__作___、_神__态___角度进行描写。严监生临死时念念
不忘的是__灯__盏__里__点__的__是__两__茎__灯__草____,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__吝__啬___的本性。使
(二)《围城》
钱锺书
幽默
1.《围城》作者________,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_____的语言和毫不
讽刺
方鸿渐
留情的______手法,以主人公________为中心,以
___他__留__学__回__国__后__的__工__作__、__恋__爱__、__婚__姻__等__生__活__经__历_为主线,“从他的眼里看事,
《____________》。
(2)生《儒,林外社史会》没地有贯位穿、全书家的中庭心境人物况和主,要一情节切,而都是发由__生___变___化__而。成虽,表然现的多是年___考___不__日上常生,活但中的还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周句通学 话过道反道映进:了“当学这时这也官未场一必的尽黑最然暗艰。和科难举制的度道的腐路朽。,来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这充分表明了读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摘要:与人教版教科书相比,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名著导读”板块的编排上有很多独有的特点。
在编排的形式上,名著推荐量增加、位置安排更科学、导读标题直指阅读方法;在编排的内容上,名著选文具有经典性,内容安排呈现梯度性,阅读过程注重探究性,推荐读物强调多样性。
为使“名著导读”教学真正地落地、生根,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1)在阅读前应了解学情,做好教学准备;(2)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方法指导,关注阅读过程;(3)在阅读结束后,应进行多元化评价,给予学生合理反馈。
关键词: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编排特点;教学策略“整体而言,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情况越糟。
很多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1]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温儒敏寥寥几句,将我国当前中小学生的阅读弊病展露无遗。
在其文章中,他还表明:“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2]这是当代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呼唤。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少读书、不读书的“语文病”,“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名著导读”的编排上做了许多改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这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与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的目标相呼应。
文章旨在深入分析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板块的内在肌理和外在呈现方式,从中探寻优化“名著导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名著导读”编排的形式特点(一)名著推荐量增加人教版教科书每册设置一次“名著导读”活动,每册推荐2-3本经典名著。
部编本教科书每隔两个单元就安排一次“名著导读”的专题,且采用“1+2”的形式,“1”即一本专门用以指导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探究的主推荐的名著,“2即两本与主推荐的书籍在主题或者文体上相似的名著。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儒林外史》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的一篇名著导读,是我国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僚制度的腐败和儒林士人的丑恶嘴脸。
教材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讽刺文学的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名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文学作品,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讽刺手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有益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儒林外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学会欣赏讽刺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讽刺手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现实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及其作用。
2.难点: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如何从作品中汲取有益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儒林外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与讨论: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文,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作用。
3.分析与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并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4.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七.说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儒林外史》讽刺手法及其作用2.设计思路: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讽刺手法的特点和效果。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20本经典名著导读,赶紧收藏吧!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1)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3)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⑥大战红孩儿,⑦车迟国斗法,⑧女儿国遇难…(4)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1)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⑤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上册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鲁迅2、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
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3、体裁:散文4、内容简介: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
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透视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5、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文章。
二、《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1、作者:吴承恩(明)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精彩情节点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5、孙悟空形象: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6、猪八戒形象: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7、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8、资料链接:《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较多,其中以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最为成功。
蒋大为演唱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风靡全国。
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深深地扎根于观众心中。
七年级下册三、《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1、作者:老舍2、体裁:长篇小说3、故事梗概:祥子来自农村,如同骆驼一样健壮,坚忍。
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教案

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作者。
2.了解名著的概况。
3.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感悟其精神内涵。
4.把握名著的精彩片段,抓住细节阅读。
5.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会批注和读书卡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方法板块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本有好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说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是说读书可以帮助写作。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是说读书让人成长,增长智慧。
现代人则认为“不锻炼便没有体能,不读书便没有智能。
不阅读的民族便谈不上有民族之魂”。
是说读书可以强国。
读书有这么多好处,你喜欢读书吗?今天,同学们给老师带来怎样的惊喜呢?我……同学们读了这么多作品,谁能把你最喜欢的名著推荐给大家。
听你这么说老师都想读一读,你们想不想?那拿起书本去阅读吧,相信你会从中收获很多快乐,看来大家和老师一样都很喜欢阅读,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把你的阅读快乐和收获传递给身边的人,好不好?二、今天我们重点交流6篇名著分别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童年》《骆驼祥子》下面我们谁来和大家说说这几篇名著的作者和他的故事。
……很好很详细,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老师不知道的呢,看来这名同学知识很渊博,我还想给大家补充一下,(要记住作者的国别)(一)多媒体:板块之一:“七嘴八舌”话作者。
师:同学们可以七嘴八舌地从“人、时、地、事、评”五个方面说说作者,《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水浒传》

名著导读《水浒传》《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作品简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白话为主体的长篇小说,相比较《三国演义》而言,更加口语化,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
因为《水浒传》的空前成功,也带动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进一步繁荣。
除了开创长篇小说白话为主体的先河之外,《水浒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首先就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能刻画出内容更加复杂的性格,人物性格因环境而形成,同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同时又能够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情节的设置上,《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第三个方面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第四,在艺术结构方面,与内容相适应,前七十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梁山好汉”,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的。
他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很多出身下层的好汉,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像李逵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得出来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这些造反的逆反分子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所谓“站在上层”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诸位梁山好汉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这句话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象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而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 过火焰山时,应是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2.下面是《西游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职,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擒悟空,被悟空打败。
B.唐僧师徒经过宝象国,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 望岳丈国王,他把唐僧变为狮子。
C.车迟国斗法时,虎力大仙先登坛作法,召来风、云、雾诸神 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8.(2017•连云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 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 八十一次。返回途中渡通天河时,老鼋因唐僧忘了 它嘱托的事情而把他们扔到水里,经卷全湿了;上 岸后又有阴魔化作狂风大雾、雷霆闪电来伺机抢夺 经卷。
9.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 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点拨 九头虫是万圣龙王的驸马,被二郎神的细犬咬掉了头。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 怎样的特点。
前:不服输,性子急。 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6. 《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 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 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 怎么得来的。 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知道涧水的源头,上山一看, 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 我们的大王。”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 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众猴推举为王,后来将“石”字隐去, 称美猴王。
(1)本段文字节吴选承自恩__________(人名)创作西的游《记_________》(作 品)。 罗刹(女2)。“裙因钗为”她指的的儿是子谁红?孩她儿因想何吃“为唐子僧怀肉仇,恨被泼孙猴悟”空?请来的观音 菩萨收做善财童子,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
7.(2017•苏州)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 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 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 行李,却被孙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 人气”的孙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孙悟空在东海 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传》) 示例:猪八戒:优点是能随机应变。孙悟空赌气不跟他回去救师 父,他揣摩孙悟空的心理,编出黄袍怪侮辱孙悟空的话,成功激 怒孙悟空去救师父。 缺点是好吃懒做。途经五庄观,听说有人参果,马上挑唆孙悟空 去偷;途经平顶山,孙悟空派他去巡山,他却钻到草坡睡大觉。
10.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 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 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为他有菩萨心肠,富 于同情心。路遇白骨精时,因不忍孙悟空滥杀无辜而 逼走孙悟空,虽好坏不分,显得软弱,但也凸显其富 有人情味。
第 6 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R版)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1.(2017•山西)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 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作出 很大贡献。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________B。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点拨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旨捉拿孙悟空,二人大战,孙 悟空最终被二郎神降伏。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 打死了万圣龙王和______C__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 了佛宝。
D.经过火焰山时,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 红孩儿被观音收伏,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点拨 应该是把唐僧变成了“猛虎”,而不是“狮子”。
3.(中考•衡阳)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
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 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 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 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 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 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 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 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 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 “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 “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 “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 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 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激将法。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 懂得用心计。
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
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 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 “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 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