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作者:陶永强丁旭王明强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1期[摘要]软开关PWM技术集谐振变换器与PWM控制的优点于一体,既能实现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又能实现功率管的恒定频率控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与传统PWM 硬开关变换器相比,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小,仅仅增加了一个谐振电感,成本和电路的复杂程度没有增加。

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PWM变换器就是软开关PWM技术中的一种拓扑,它适用于中、大功率直流一直流变换场合。

[关键词]软开关技术谐振原理电源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84-01引言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猛,直流开关电源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

如今,笨重型、低效电源装置已被小型、高效电源所取代。

为了实现电源装置的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减小体积和重量,必须实现开关电源的高频化。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不仅减小了功率变换器的体积,增大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性能价格比,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瞬时响应速度,抑制了电源所产生的开关噪声,从而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软开关发展应时而生以前的开关电源大多数采用脉宽调制技术(PWM),称为“硬开关”(HARDSWITCH)电源。

硬开关和软开关是针对开关管(MOSFET)来讲的,硬开关是不管开关管(DS极或CE 极)上的电压或电流,强行开或关开关管,当开关管上(DS极或CE极)电压及电流较大时开关管动作,由于开关管状态间的切换(由开到关,或由关到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会造成在开关管状态间切换的某一段时间内电压和电流会有一个交越区域,这个交越造成的开关管损耗称为开关管的切换损耗。

软开关是指通过检测开关管电流或其他技术,做到当开关管两端电压或流过开关管电流为零时才导通或关断开关管,这样开关管就不会存在切换损耗。

一般来说软开关的效率较高(因为没有切换损);工作频率较高,PFC或变压器体积可以减少,所以体积可以做的更小。

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原理简介

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原理简介

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原理简介开关电源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电源供应方式之一,具有高效率、小体积、轻便等优点。

而软开关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源开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中,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软开关技术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软开关技术是一种在开关电源中用于控制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的技术。

传统的硬开关技术存在开关管开关速度慢、开关过程中会产生电压和电流的冲击等问题,而软开关技术则通过合理的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机,以减小开关过程中的冲击,提高开关效率。

软开关技术主要包括零电压开关技术(ZVS)和零电流开关技术(ZCS)。

其中,ZVS技术是通过在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时将电压降至零来实现的,而ZCS技术是通过在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时将电流降至零来实现的。

在软开关技术中,ZVS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原理是利用谐振电路使得开关管在导通和关断时电压降至零,以减小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冲击。

具体来说,当开关管导通时,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使得电压逐渐增加;而当开关管关断时,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释放能量,使得电压逐渐降低,直至降至零。

通过合理设计谐振电路的参数和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机,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减小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冲击。

与ZVS技术相比,ZCS技术在某些场合下更为适用。

ZCS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谐振电路使得开关管在导通和关断时电流降至零,以减小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冲击。

具体来说,当开关管导通时,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储存能量,使得电流逐渐增加;而当开关管关断时,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释放能量,使得电流逐渐降低,直至降至零。

通过合理设计谐振电路的参数和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机,可以实现零电流开关,减小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冲击。

总的来说,软开关技术通过合理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机,以减小开关过程中的冲击,提高开关效率。

ZVS技术和ZCS技术是软开关技术中常用的两种实现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软开关技术可以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小对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损伤,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电磁干扰和提高整体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解决方法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解决方法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可以通过在输出整流管上串联一个饱和电感来抑制,,饱和电感Ls与二极管串联工作。饱和电感的磁芯是用具有矩形BH曲线的磁性材料制成的。同磁放大器使用的材料一样,这种磁芯做的电感有很高的磁导率,该种磁芯在BH曲线上拥有一段接近垂直的线性区并很容易进入饱和。实际使用中,在输出整流二极管导通时,使饱和电感工作在饱和状态下,相当于一段导线;当二极管关断反向恢复时,使饱和电感工作在电感特性状态下,阻碍了反向恢复电流的大幅度变化,从而抑制了它对外部的干扰。
差模干扰抑制器通常使用低通滤波元件构成,最简单的就是一只滤波电容接在两根电源线之间而形成的输入滤波电路(如图6中电容CX1),只要电容选择适当,就能对高频干扰起到抑制作用。该电容对高频干扰阻抗甚底,故两根电源线之间的高频干扰可以通过它,它对工频信号的阻抗很高,故对工频信号的传输毫无影响。该电容的选择主要考虑耐压值,只要满足功率线路的耐压等级,并能承受可预料的电压冲击即可。为了避免放电电流引起的冲击危害,CX电容容量不宜过大,一般在0.01~0.1μF之间。电容类型为陶瓷电容或聚酯薄膜电容。
ID=2πfCYVcY
式中:ID为漏电流;
f为电网频率。
一般装设在可移动设备上的滤波器,其交流漏电流应<1mA;若为装设在固定位置且接地的设备上的电源滤波器,其交流漏电流应<3.5mA,医疗器材规定的漏电流更小。由于考虑到漏电流的安全规范,电容CY的大小受到了限制,一般为2.2~33nF。电容类型一般为瓷片电容,使用中应注意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CY与引线电感的谐振效应。
1.2 输入电流畸变造成的噪声
开关电源的输入普遍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型整流电源。,在没有 PFC功能的输入级,由于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和滤波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二极管的导通角变小,输入电流i成为一个时间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电流。这种畸变的电流实质上除了包含基波分量以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这些高次谐波分量注入电网,引起严重的谐波污染,对电网上其他的电器造成干扰。为了控制开关电源对电网的污染以及实现高功率因数,PFC电路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SIMetrix在“开关电源及其软开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SIMetrix在“开关电源及其软开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SIMetrix 在“开关电源及其软开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完善专业的知识结构、配合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开关电源及其软开关技术”这门课程。

该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 的后续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其综合性、工程性和实用性很强。

目前,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但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电路工作原理及其波形进行描述和分析,学生仅凭听讲还是很难深入理解。

第二,在本科生中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在市场上很难找到针对该课程的实验装置,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很好的验证。

第三,开关电源的硬件开发是一项知识面要求宽、难度大又危险的复杂技术工作,受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等因素限制,在这方面不能做过多要求,因此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引入SIMetrix 仿真工具。

借助该仿真软件,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在课堂外对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以及进行一些设计应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实践能力。

一、SIMetrix 仿真软件介绍特点一:包含丰富的器件模型。

模型库不仅包含了理想的电路元件,同时还提供了比较通用的、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和各类应用广泛的集成电路控制芯片,在此基础上足以构建完整的开关电源系统。

特点二:先进的测量功能。

波形可通过选择检测器然后点击原理图生成,或在原理图上放入固定的检测器生成,可在仿真后甚至仿真时查看波形,非常方便。

特点三:强大的波形处理功能。

为波形分析提供RMS、frequency、-3dB、FFT等40多种函数,选择这些函数可获得计算结果并显示在波形旁边。

特点四: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包括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噪声分析、传输函数分析等,每种分析功能下又提供多种扫描模式,如频率扫描、器件扫描、参数扫描、模型参数扫描、温度扫描、蒙特卡罗扫描等等。

基于软开关的24V开关电源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软开关的24V开关电源的设计与仿真


重降低 了效率. 而采 用 软 开 关 不 对称 半 桥 可 以 降低
开关 损耗 , 通过 提 高开关 频率来 减 小变 压器 的体 积. 此外 , 开关不 对 称半桥 还能 减小 线路 的电磁干 扰 . 软 软开 关不 对称 半桥 利用 寄生 电容 和变压 器 漏感 谐振
]构 卜图 惺撤 L 控源 制整 电体 路结 r电 _ 一 联
、 z \S
图 2 全 桥 整 流 滤 波 电 路
当S 与 S 导通 时 , w 电压 为正 半周 , V 对 D 、 V 加正 向电压 , D V 导通 , D V 、 D 电路 中构成 w。 、
V U。V D 、 、 D 回路 , L。 形成上 正下 负 的半 波整 在 ,上
2 电 压 ( 1 . 4V 图 )
流 电压 ; S 当 。与 S 导 通 时 , 。 w。电压 为 负 半 周 , 对
V 、D D。V 加正 向电压 , D。V V 、 D。 导通 , 电路 中构 成
W。VD。 U。V 回路 , U。 、 、 、D 在 上形 成上 正下 负 的另 外半 波整 流 电压 . 出电压 由原 边上 正下 负 的正 输
3 0V 的直流 电压 加 在半 桥 变换 器 上 , 脉 宽 调 制 0 用 电路 产 生 的 P WM 波 去 驱 动 功 率 M0S E 开 关 FT
管 , 功 率变压 器 的次级 得 到准方 波 电压 , 经 过整 在 再 流滤 波及 反 馈 控 制 后 可 在 输 出端 得 到 稳 定 的 直 流
●J
』+ { 一 “

1 2 1 开 关 电 源 总体 结构 4V/ A 2
2 1 开关 电源包 括 主电路 、 动 电路 、 4v/ 2A 驱 控 制 电路 、 护 电路 、 助 电路 等 部 分 _ . 入 2 0V 保 辅 3输 ] 2

开关电源中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分析

开关电源中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分析

开关电源中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8-07-18T16:07:04.763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1期作者:严骅[导读] 摘要:软开关技术是目前开关电源领域中的研究重点,软开关技术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电源领域的发展,并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本文针对开关电源中软开关技术的概念进行解读,并针对其具体的应用展开分析。

摘要:软开关技术是目前开关电源领域中的研究重点,软开关技术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电源领域的发展,并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本文针对开关电源中软开关技术的概念进行解读,并针对其具体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开关电源技术的革新,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体积小,轻便的开关电源,这是开关电源的一个发展趋势。

软开关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发展起来的,它符合现代人要求开关电源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的各个领域。

同时软开关技术还提升了开关电源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一、软开关电源的概述软开关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源技术,它更加符合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是开关电源的一次创新。

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在电压为零的时候,开关管是通着的,当电流为零的时候,开关管是关闭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开关,避免在多次的开关中,因为电流及电压的变化而造成损害。

同时,软开关的电路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增加了小电感、电容等原件,可以有效的降低开关损耗和噪音,让开关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在传统的通信电源中,常常会出现空开跳开、模块不均流、保险管断开、防雷器故障、整流模块退出的问题,而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与传统的开关相比,软开关设备体型小,在以往的通信电源中,电容、滤波电感、变压器的重量与体积占据着交稿的比例,降低了电路效率,容易引发电磁干扰问题,而软开关的体积小,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

TI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TI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TI开关电源基础知识目录1. 内容概览 (3)1.1 电源的重要性 (4)1.2 开关电源的概述 (5)2.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6)2.1 开关型转换器的基本结构 (7)2.2 电流连续和电压连续型转换器 (8)2.3 开关频率的选择 (10)3. 开关电源的类型 (11)3.1 反激式转换器 (12)3.2 正激式转换器 (14)3.3 桥式转换器 (14)3.4 半桥转换器 (16)3.5 推挽转换器 (17)4. 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 (18)4.1 系统级设计 (19)4.2 输入和输出电压的选择 (20)4.3 开关频率和占空比的确定 (21)4.4 主开关和滤波器的选择 (22)5. 关键组件和工作原理 (24)5.1 主开关 (26)5.2 次级侧整流二极管 (27)5.3 输入和输出滤波电感 (28)5.4 输出滤波电容器 (29)5.5 反馈网络 (31)6. 设计举例与案例分析 (31)6.1 反激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3)6.2 正激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4)6.3 桥式转换器设计实例 (35)6.4 半桥转换器设计实例 (37)6.5 推挽转换器设计实例 (39)7. 电源效率与负载调整率 (40)7.1 效率计算 (42)7.2 负载调整率 (43)8. 开关电源的设计注意事项 (43)8.1 EMI抑制措施 (45)8.2 热管理 (46)8.3 电磁兼容性与安全 (47)8.4 封装与稳定 (49)9. 现代开关电源技术 (50)9.1 软开关技术 (52)9.2 多相电源 (53)9.3 高频转换器技术 (54)9.4 变频技术 (55)9.5 数字控制技术 (56)10. 测试与调试 (58)10.1 工作频率和占空比的测试 (59)10.2 输出电压和波形的测试 (60)10.3 效率和负载调整率的测试 (61)10.4 EMI和噪声测试 (63)11. 结论与展望 (64)11.1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65)11.2 未来研究方向 (66)1. 内容概览开关电源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其高效、节能、小巧等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

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软开关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技术方案
3、零电压切换软开关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开关切换前将电压降至零,实现平 滑切换。其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但存在控制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等问题。
技术方案
4、零电流切换软开关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开关切换前将电流降至零,实现平 滑切换。其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但存在控制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等问题。
内容摘要
结论与展望:本次演示通过对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得出了其在 改善电力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和降低谐波污染方面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软开 关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 重要意义。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如设备成本较高、占 地面积较大等问题。
开关电源技术的分类
开关电源技术的分类
开关电源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工作原理,开关 电源可以分为硬开关和软开关两种。硬开关电源是通过开关器件的通断来实现电 源的开关,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但缺点是开关器件的通断过程中 会产生很大的电流和电压冲击,容易导致电磁干扰和机械应力等问题。软开关电 源则是通过谐振、准谐振或直流叠加等技术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关,从而避免了 硬开关电源的这些问题。
背景
背景
软开关技术是一种在开关切换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使开关器件的 电压和电流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实现平滑切换的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软开关技术得到了广泛和研究。然而,现有的软开 关技术方案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控制策略复杂、成本较高等,因此需 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完善。
内容摘要
智能软开关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智能软开关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 电能质量管理和设备保护等方面,提高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建 筑智能化领域,智能软开关技术可以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智能照明、能源管理 等功能,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开关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开关电源中的硬开关和软开关是针对开关晶体管而言的。

硬开关是不管开关管上的电压或电流,强行接通或关断开关管。

当开关管(漏极和源极之间,或者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及电流较大时,切换开关管,由于开关管状态间的切换(由导通到截止,或由截止到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在开关管状态切换的某一段时间内,电压和电流有一个交越区域,这个交越造成的开关管损耗(开关管的切换损耗)随开关频率的提高而急速增加。

开关管的切换损耗与开关管的负载特性有关:
若是感性负载,在开关晶体管关断时会感应出尖峰电压。

开关频率越高,关断越快,该感应电压越高。

此电压加在开关器件两端,容易造成器件击穿。

若是容性负载,在开关晶体管导通瞬间的尖峰电流大。

因此,当开关晶体管在很高的电压下接通时,储存在开关晶体管结电容中的能量将以电流形式全部耗散在该器件内。

频率越高,开通电流尖峰越大,从而会引起开关管的过热损坏。

另外,在次级高频整流回路中的二极管,在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有一个反向恢复期,开关晶体管在此期间内接通时,容易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显然频率越高,该冲击电流也越大,对开关晶体管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最后,做硬开关运用的开关电源中,开关晶体管会产生严重的电磁骚扰。

随着频率的提高和电路中的di/dt 和du/dt增大,所产生的电磁骚扰也在增大,影响开关电源本身和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开关器件(开关晶体管和高频整流二极管)工作频率的提高。

近年来开展的软开关技术研究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和硬开关工作原理不同,理想的软关断过程是电流先降小到零,电压在缓慢上升到断态值,所以关断损耗近似为零。

由于器件关断前电流已经下降到零,便解决了感性关断问题。

理想的软开通过程是电压先降到零,电流在缓慢上升到通态值,所以开通损耗近似为零,器件结电容的电压也为零,解决了容性开通问题。

同时,开通时,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已经结束,因此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不存在。

软开关技术还有助于电磁骚扰水平的降低,其原因是开关晶体管在零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和在零电流的情况下关断,同时快恢复二极管也是软关断的,这可以明显减小功率器件的di/dt和du/dt,从而可以减小电磁干扰的电平。

一般来说软开关的效率较高(因为没有切换损);操作频率较高,PFC或变压器体积可以减少,所以开关电源的体积可以做到更小。

但成本也相对较高,设计较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