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课件

合集下载

炭疽杆菌病ppt课件

炭疽杆菌病ppt课件
14
绵羊和山羊:常发生最急性型炭疽,表现脑卒中症状, 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有时出血, 很快倒地死亡。
马:常取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牛症状相似,急性者有 腹痛症状。
犬及其他肉食兽:一般呈严重的胃肠炎及咽炎症状。也 有在唇、舌及硬腭等粘膜发生痈性肿胀。
15
猪: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有的因咽部炭疽,咽喉 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 不振。症状严重时,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 息而死。多数表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宰后可 见下颌及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等有病变。肠炭疽常伴 有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腹泻。败血型极少。
17
脾肿大,质软,呈紫黑色(R. W. Blowey等)
18
诊断
初诊:临诊特点和流行病学 注意:病畜死后疑似炭疽病例,禁止剖检
确诊:实验室检查 镜检:采病极期或死亡尸体的血液或其他材料,涂 片染色,见有多量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粗大杆菌, 可诊为炭疽。
19
分离培养:
病料:新鲜病料;污染的材料,如毛发、骨粉等 需要制悬液,加热65度10分钟或60度30分钟,
后,可通过粪便散布病原。
10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主要是: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水)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11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点:
一般呈散发 可呈地方流行性
在炭疽杆菌严重污染地区,畜群又未预防接种 本病无季节性,但夏季发生较多
畜舍的地面、墙壁、运动场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热 碱水喷洒,按1L/m2溶液,连续消毒3次,每次间隔1 h。 禁止人畜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使用病畜乳、 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再进行一次 终末大消毒,解除封锁。

炭疽介绍PPT培训课件

炭疽介绍PPT培训课件

临床表现
皮肤炭疽的典型表现为迅速坏死的无 痛性痈,伴局部化脓性淋巴结炎;吸 入性炭疽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可 迅速出现昏迷和死亡;肠炭疽可表现 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前者症状 较轻,后者病情凶险,常并发败血症 和感染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皮肤损害的分泌物、呕吐物、粪便、 脑脊液等标本中可检出炭疽杆菌。
炭疽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因病情严重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
题。
社会经济影响及防控策略
社会经济影响
炭疽疫情爆发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炭疽患者 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费用。
防控策略
加强炭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炭疽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动物检疫和监管,防止动物炭疽传播给人类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炭疽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方式进入人体后,在 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毒血症。炭疽杆 菌还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和炭疽性脑膜炎等严重并 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患病的草食动物,如牛、羊、马等, 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但职业人群如 牧民、农民、屠宰工人等由于接触患 病动物的机会较多,因此感染风险更 高。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疫情爆发 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PART 0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病原学研究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根 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方案
对于重症患者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采 用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等联合 用药方案。
辅助治疗措施应用
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 持酸碱平衡等。
局部处理
皮肤炭疽病灶切忌挤压,可用 1:2000高锰酸钾液或双氧水冲洗
后,敷以抗生素软膏。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定义和病原 学特点
炭疽杆菌的形态、培 养特性和抵抗力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 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特点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的症状和体征
新发和再发疫情的应对能力预测
加强炭疽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和建 议
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个人 防护和消毒措施
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 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加强防控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提高应对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2
3
研究气候变化对炭疽病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毒素产生
炭疽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荚膜多糖、外毒素A和水肿因子等。其中,外毒素A 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致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外毒素A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 细胞死亡。此外,水肿因子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这些毒素共同作用, 导致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皮肤坏死等。
与其他皮肤感染性疾病鉴别

炭疽诊疗方案PPT课件

炭疽诊疗方案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4-01-09
炭疽诊疗方案
目录
• 炭疽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及措施 • 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炭疽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炭疽杆 菌芽孢或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感 染。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 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训 练,促进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同时,提供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 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
随访观察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了解病 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THANKS
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炭疽杆菌特 异性基因片段,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诊断辅助手段
X线检查
对于肺部炭疽,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有助于诊断。
CT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诊断提供依据。
超声检查
对于皮肤炭疽,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病变的深度和范围。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
炭疽的临床表现与一些其他疾病相似,如肺炎、败血症等。因此,在诊断时需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疾病的 可能性。
不同类型炭疽的鉴别
根据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炭疽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等类 型。在诊断时需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炭疽,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炭疽培训》课件

《炭疽培训》课件

传染性
炭疽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病原 体而传播。
对环境的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炭疽病可以破坏动植物的生态环 境,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污染水源和土壤
炭疽病菌可以在水源和土壤中存 活,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农业损失
炭疽病可以破坏农作物, 导致农业经济损失。
旅游业受损
炭疽病的爆发可以影响旅 游业,降低旅游收入。
对疫区进行消毒和灭菌
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和灭菌,消灭 病原体。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建立应急组织
成立专门的应急组织,负责炭 疽病的应急处理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炭疽病的传播特点和地区 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 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 处理能力。
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并 按照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
医疗费用增加
炭疽病的爆发会增加医疗 系统的负担,增加医疗费 用。
03 炭疽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炭疽病的危 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
范意识。
定期监测
对可能存在炭疽病的环境和动 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
加强动物检疫
对进出口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 ,防止炭疽病的传播。
05 结论与建议
对炭疽病的认识与重视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染菌程的加速,炭疽病的传 播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引起各国 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炭疽病在历史上曾造成大规模的疫情 ,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

炭疽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炭疽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炭疽病的特点
炭疽病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环 境下迅速传播
炭疽病的 预防
炭疽病的预防
选择抗病品种,培育耐病农作物品 种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和良 好通风
炭疽病的预防
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遵循 使用规范
炭疽病的 防治措施
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清 除病害源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害防治
炭疽危害及预 防PPT课件
目录 炭疽危害 炭疽病的特点 炭疽病的预防 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炭疽病的应对措施
炭疽危害
炭疽危害
炭疽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真 菌病害 炭疽病可以引起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炭疽危害
炭疽病对农业生产和经济造成 重大威胁
炭疽病的 特点
炭疽病的特点
炭疽病菌主要通过病原菌携带 和空气传播 炭疽病菌侵染作物后,会引起 疮痂、溃疡等症状
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注意农田排水,把握适宜的湿 度控制
炭疽病的 应对措施
炭疽病的应对措施
发病初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 病害的扩散 配合地区农业部门进行统一防治, 避免交叉感染
炭疽病的应对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 活动,降低发病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炭疽的特征与症状
如何识别炭疽病症
炭疽的预防与 控制
炭疽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预防措施 公共卫生措施
炭疽的预防与控制
政府应对炭治疗与研究
目前的炭疽治疗方法 新的炭疽研究进展
炭疽的治疗与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和希望
炭疽科普宣传 活动
炭疽科普宣传活动
炭疽科普宣传活动的目的 如何参与炭疽科普宣传活动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炭疽科普宣传 炭疽的特征与症状 炭疽的预防与控制 炭疽的治疗与研究 炭疽科普宣传活动 炭疽的应急处置措施 炭疽疫苗的研发 炭疽的社会影响与宣传
炭疽科普宣传
炭疽科普宣传
什么是炭疽? 炭疽的传播途径
炭疽科普宣传
炭疽的危害与预防
炭疽的特征与 症状
炭疽的特征与症状
炭疽的感染方式 炭疽的症状和体征
炭疽科普宣传活动
推广炭疽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性
炭疽的应急处 置措施
炭疽的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炭疽事件的应急处理步骤 如何报告和调查炭疽疫情
炭疽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炭疽疫苗的研 发
炭疽疫苗的研发
炭疽疫苗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炭疽疫苗的研发进展
炭疽疫苗的研发
未来炭疽疫苗的展望
炭疽的社会影 响与宣传
炭疽的社会影响与宣传
炭疽的社会、经济影响 炭疽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炭疽的社会影响与宣传
如何提高炭疽防治的公众意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2024版炭疽防治培训PPT课件

2024版炭疽防治培训PPT课件

2024/1/27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们学 会了如何进行炭疽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
28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员们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 力。
2024/1/27
学员们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现场初步处置方法
01
02
03
立即隔离
将疑似炭疽病患者与健康 人群迅速隔离,减少传播 风险。
2024/1/27
初步救治
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如 止血、包扎伤口、保持呼 吸道通畅等。
采集样本
在严格防护措施下,采集 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样本, 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测。
20
报告程序及时限要求
立即报告
发现疑似炭疽病例后,应 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及上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完善疫苗接种制度
02
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包括疫苗采购、储存、运输、接种
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
03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炭疽疫苗的认识和接种意愿,同时
解答公众关于疫苗接种的疑问和担忧。
17
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监管
加强动物检疫
对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的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炭疽病畜 进入食品链。
2024/1/27
26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加深了对炭疽病的认识和理解
2024/1/27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炭疽病的 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和诊断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员们认识到炭疽病的危害性 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称臭皮病、烂皮病、串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危 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 重病果园常常是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因病毁园 现象时有发生。
二 、症状 Symptom
主要危害主干、主枝。有溃疡 型和枝枯型两类:
1. 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主 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表面红 褐色、水浸状、略隆起,后 皮层腐烂,常溢出黄褐色汁 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 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 缩下陷呈黑褐色,边缘开裂, 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在雨 后和潮湿情况下,小黑点可 溢出橘黄色卷须状孢子角。 如果病斑绕枝干一周,则引 起枝干枯死。
2. 枝枯型: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及剪口、 果台、
干枯桩和果柄等部位。病斑红褐色或暗褐色,形状不规 则,
边缘不明显,病部扩展迅速全枝很快失水干枯死亡。后 期病
部表面也产生许多小黑点,遇湿溢出橘黄色孢子角。枝 枯型
症状在弱树上尤为明显,也可导致枝条死亡。
与干腐病区别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也可危害主干。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
主讲教师:史洪中 副教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请勿拷贝,2003R©
第十三章 果树病害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重要果树病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 2. 苹果树皮腐烂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3. 苹果果实腐烂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4. 苹果叶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5. 苹果根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6. 梨黑星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7. 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8. 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根腐病和根朽病
梨轮纹-粗皮病
根癌病
桃树流胶病
三. 叶部病害
苹果褐斑病
斑点落叶病
锈病
苹果白粉病
梨黑星病
梨火疫病
火疫病
葡萄霜霉病
桃缩叶病
褐斑穿孔病
霉斑穿孔病
细菌穿孔病
桃穿孔病
枣锈病
四. 全株性病害
枣疯病
葡萄病毒病
生理性病害---缺铁
第二节 苹果树皮腐烂病Apple Canker
苹果干腐病
三、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为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为壳囊孢Cytospora sp., 属半知菌亚门。
2. 病原菌形态
图8-1 苹果树腐烂病菌
左:1.着生于子座组织内的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右:1.子座剖面示子囊壳 2.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3. 病菌数量:果园中病死树多,或将病树、病枝在果园 中堆积存放,导致果园中的病菌基数大,发病重。
4. 果园管理: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尤其是缺肥或偏 施氮肥,修剪不力和过度,不注意果园卫生,其他病 虫害发病较重,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5.气候条件:一般来说,腐烂病的发生与雨日、湿度、 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各种气候因素中,冻害与该 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冻害使树体抗病性降低,树体发 生冻害之年,往往是该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三、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
1. 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 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 源。病斑中的病菌可存活4年左右,同一块病斑释放孢子 的能力可持续一年半之久。
2. 传播:次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 便可排放出大量孢子。由于孢子常与胶质物一起形成孢子 角,所以必须先通过雨水冲溅分散而后随风雨进行大范围 传播扩散。另外,孢子也可黏附在昆虫体表,随昆虫活动 迁飞而带菌传病。
五、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中心;以减 少果园菌量为基础;辅助于及时治疗病斑等项措施,进 行综合治理。
1.增强树势
①合理施肥:施肥量要足,肥料种类要全,提倡秋施肥。 ②合理灌水:秋季控制灌水,有利于枝条成熟,可以减轻冻害
;早春适当提早浇水,可增加树皮的含水量,降低病斑的 扩展速度。 ③合理负载:及时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 ④合理修剪:尽量少造成伤口,并对伤口加以处理和保护;调 整枝量,勿使果园郁蔽。 ⑤保叶促根:及时防治叶部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
霉 心 病 菌 : 粉 红 单 端 孢 Trichothecium roseum, 链 格 孢 Alternam moniliforme 等多种真菌
苹果炭疽病菌 苹果轮纹病菌
苹果霉心病菌
三、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1.炭疽病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上的病果、僵果、果台、干 枯的枝条、病虫危害的破伤枝条等处越冬,也能够在梨、葡萄、刺槐 等寄主上越冬。
3.病斑和病树治疗
①刮治:刮刀将病组织彻底刮除并涂药保护。如腐必清,防腐灵, 绿风95,黄腐酸盐,农抗120等。注意:彻底将变色组织刮干净, 往外再刮0.5cm左右;刮口要圆滑,尽量缩小伤口,有利愈合;选 择具有铲除作用、无药害和促进愈合作用的药剂。
②割治:用刀先在病斑外围切一道封锁线,然后在病斑上纵向切割 成条,刀距1cm左右,深度达到木质层表层,切割后涂药治疗。
结果小年树营养充分,树势壮,发病轻;大年树营养缺乏 ,树势衰弱,发病重。
2. 伤口:腐烂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尤其是带有死亡 组织的伤口最易遭受侵染。长期不愈合的剪口、锯口 往往会成为发病的中心。因此,果园中的伤口多少及 伤口状态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修剪不合理,枝干上伤 口较多,或修剪伤口不加处理和保护的果园发病较重 。
传播:次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进行初次 侵染。
侵入:分生孢子落到果面上萌发产生芽管、附着胞和侵入丝,经伤口、 皮孔或直接穿过表皮侵入果实。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再侵染:果实发病以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生长季节不断 出现的新病果是病菌反复再次侵染和病害蔓延的重要来源。
2.轮纹病
注意:刮皮不能过重,深度在1mm左右,刮后树干呈现“黄一块,绿一块” 。刮皮后不能涂刷药剂,更不能涂刷高浓度的福美砷,以免发生药害, 影响愈合。过弱树不要刮皮,以免进一步削弱树势。
③休眠期喷铲除剂。苹果树落叶后和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可直接 杀灭枝干表面及树皮浅层的病菌。比较有效的药剂有40%福美胂 、石硫合剂、95%精品索利巴尔等。
2.果园卫生,减少病菌
①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死枝,及时刨除病树,修剪下来的枝干要 运出果园等项果园卫生措施都能降低果园菌量,控制病害蔓延。
②重刮皮。5~7月,用刮皮刀将主干、骨干枝上的粗翘皮刮干净的措 施称为重刮皮。重刮皮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将枝干表面和树 皮浅层的潜伏病菌刮除;二是刺激树体的愈伤能力;三是新形成 的皮层2~3年内不产生落皮层。
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整形,紫红色,表面湿润,常溢出 褐色汁液。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干缩凹陷成黑褐色 病斑。病健交界处开裂,病皮翘起或剥离,病斑表面 有纵横裂纹,是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
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密集细小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潮湿条件下,从小黑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严重时,许多病斑相连,树皮干枯死亡,整枝干缩枯死 。
此病发生轻重与树势强弱、树干伤口、气候条件、果园管 理、病原数量等因素有关。其中树势强弱是决定因素。
1. 树势: 树势强壮时,抗侵入及抗扩展能力强,病菌处于潜 伏状态,虽然树体带菌但很少发病;树势衰弱时,抗扩展 能力急剧降低,潜伏病菌迅速扩展蔓延,导致该病严重发 生。
幼龄树壮,发病轻;老龄树相对较弱,发病重。
发病高峰
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一般一年有两次高峰,即春季发 病高峰和秋季发病高峰。
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3-4月份。
秋季高峰:一般在7-9月。此时花芽开始分化,果实 加速生长,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 病斑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一 个秋季高峰。
四、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③包泥:用黏土加水成泥,糊住病斑并用塑料膜严密包扎的病斑治 疗方法称为包泥法。只要操作适宜,治愈率可达95%以上。注意 :泥要黏; 包要严;保持2~3个月。
④ 桥接:
第三节 苹果果实腐烂病 Apple fruit-rot (Anthracnose/Ring Rot /Core Rot)
苹果烂果病种类很多, 河南省主要是轮纹病、 炭疽病、霉心病、青 霉病、褐腐病等,常 年造成较大损失。个 别年份烂果率高达 50%以上。
二、症状 Symptom
1.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 头大小的淡褐色小斑点,圆形,边 缘清晰。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 变成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略凹陷。 由病部纵向剖开,病果肉变褐腐烂, 具苦味。病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可 烂至果心,与好果肉界限明显。后 期病斑上出现稍隆起的小粒点,常 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潮湿时溢出绯 红色黏液。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其中,病枝 上越冬的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杨柳、刺槐、桃等树 上的枝枯病菌也是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状腐烂的重要侵染来源。由 于果实上发病期晚,腐烂脱落快,落地后很快分解,病果上很少 生成子实体,所以病果不能成为侵染来源。而菌丝在枝干病斑中 可存活4~5年,春天,病菌遇雨后即开始大量散发分生孢子。4~ 9月均能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来源。
2.轮纹病
果实: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 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有红褐色晕圈,稍深入果肉
,随后很快向四周扩展,典型病斑表面具有明显的深 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病部果肉腐烂。初期病斑表面不 凹陷。严重时全果腐烂,常溢出褐色黏液,有酸臭气 味。后期少数病斑的中部产生黑色小粒点,散生。失 水后干缩,变成黑色僵果。
枝干: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斑点,边缘翘起,形成 粗皮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