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 第五单元 周长北师大版 (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  第五单元  周长北师大版 (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 第五单元周长北师大版 (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周长的含义,知道周长就是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2)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能够解决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含义(1)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2)周长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 2(2)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3. 实际问题中的周长计算(1)根据图形的形状选择合适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计算。

2. 教学难点:(1)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周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相关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4. 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强调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答案是否正确。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二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学案-陈红

二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学案-陈红

主备教师:陈红使用班级:学生姓名:17、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自主学习提示】1、拼读课文下面生字三遍。

2、读课文三遍,第一遍,圈出生字,标出段序,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第二遍,将课文读通,读顺;第三遍,提出自己感兴趣和不理解的问题。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上拼音,写出音序和部首,并组两个词语。

【自主学习检测】一、我能组词。

无()含()庐()冷()银()吴()念()炉()岭()根()二、我知道诗中字词的意思:望:生:遥:疑:组长检查:☆☆☆☆☆【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识字,探究识字方法。

2、指名读古诗。

3、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训练反馈】(当堂检测)2、我能说出诗句的意思:(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组长检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体会布局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述的景象;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自主学习提示】1、熟读诗歌。

2、读了古诗,故事中有哪些色彩?写了哪些景物?【自主学习检测】组长检查:☆☆☆☆☆【合作探究】读诗想象,感悟体验反复诵读首联、颔联,感受景物目的:抓住始终景物,感受自然之美(1)始终景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色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黄翠白青(用相应的彩色粉笔板书中间黑板)(2)诗中的黄鹂、白鹭有多少?他们有何动作?两个一行(hang)鸣上(3)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说说这两联的诗意,比比谁说的更生动。

【训练反馈】(当堂检测)我能圈出下列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背诵古诗,完成本课“课课练”。

第五单元课题3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3学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准备】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3)镁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4)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6)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学习研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00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个人思考,组内交流)1.通过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分为哪几步?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据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的质量?[学法指导]1.步骤和方法:(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2.注意事项:①设的是某物质的质量,且不能写单位g;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准确无误;③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上,已知量与未知量写在下,且要对应;④列比例式时,要一一对应;⑤运算过程中单位统一,始终带单位进行计算;⑥计算过程书写要规范化:设——写——列——解——答;⑦比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⑧计算中所用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释疑解难]1.化学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的办法(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计算关键点。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要认真下笔,必须写正确。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要掌握配平方法,配后一定检查。

(4)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要认真计算。

(5)没有统一单位。

计算中要统一单位。

初中化学计算中主要用到质量单位(吨、公斤、千克、克),体积单位(米3、升、毫升)。

学案1: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学案1: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了解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3.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感受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高效课堂史料研析史料阅读: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说“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问题设置:此说法对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

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

——摘自2011年6月《社会纵横》材料二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也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知识梳理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

《夏天里的成长》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

《盼》写“我”有了一件长着两只袖简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点儿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表达了“我”渴望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了解了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两个要点∶一是要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二是要围绕中心意思,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练习∶判断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体现中心意思。

《习作例文》中的《爸爸的计划》《小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出示一组汉字,想象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2.单元重点(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以及主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作者围绕“夏天是方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瓜藤、竹林、高粱、稻秧、甘蔗等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水、瀑布、河、铁轨等没有生命的物质也长的事例来写,这些事例真实地体现了中心。

《盼》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盼下雨、找借口出去、想象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等几件事,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

(2)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中作者在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时,分三个方面描写夏季万物迅速生长的状态。

因不同方面的事物在夏季里表现出的状态不同,所以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他们在夏季里的不同生长状态进行生动描写,体现生长讯速的中心意思。

《盼》一文作者在描写盼望下雨时,将不同的心理体验形象化,具体体现“盼”的心情。

3.课文重点梳理(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围绕着“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写了动物、植物、山水、铁轨、柏油路以及人的生长与成长,表现了夏天万物生长的季节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告诉我们也要赶在恰当的时候尽量地用力地长。

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

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马、恩、列、毛、邓)【单元线索】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由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

(3)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4)邓小平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单元知识归纳、提升】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辟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贡献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不断探索的一生。

第五单元课题1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现象。

【导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化学反应,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的用文字表达式写下来。

(个人思考,组内交流)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90页至91页,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友情提示:白磷燃烧的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只有40℃2.找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加以记忆。

[思考交流]1.方案一中,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2.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3.如果天平在反应后不平衡,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4.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观察与思考]课本第93页讨论中的三个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3页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因为,重新组合,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讨论下列各项,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原子的质量⑧分子的种类⑨分子的质量[知识拓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比原镁带的质量增加了”,“蜡烛越烧越小,最后消失”怎样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

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物质的组成。

如: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SO2和H2O,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S、H两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阅读并交流讨论]阅读课本93—94页化学方程式,讨论以下问题:1.找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并了解。

2.以碳和氧气反应的为例,思考一下,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得到哪些信息?3.C + O2 CO212∶16×2∶12+16×212 ∶ 32 ∶ 44以上化学方程式我们读作:我们还知道: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学案2 6和7的加减法

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学案2 6和7的加减法

预习指南: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温故知新1.口kǒu算suàn。

2+3=1+2=3+1=2+2= 4+1=1+4=5+0=3+2=新课先知2.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上。

(1)从小女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从小男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加法算式。

(2)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1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

(3)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5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减法算式。

3.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下。

(1)左边有( )个红色的笑脸,右边有( )个粉色的笑脸,求一共有多少个笑脸,用( )法计算,写出加法算式是( )或( )。

(2)一共有( )个笑脸,去掉( )个红色的笑脸,剩下( )个粉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去掉( )个粉色的笑脸,剩下( )个红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

同理,可以根据另外两幅图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预习检验4.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每日口算5+1=6-1=4+2=7-4=6-4= 6-5=7-0=2+4=7-2=3+3=参考答案1.534455552.(1)515+1=6151+5=62(2)656-1=5(3)616-5=123.(1)42加4+2=62+4=6(2)6426-4=2246-2=44.3+4=74+3=77-3=47-4=35.7-2=57-5=2每日口算:65632176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5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

【单元剖析】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殖民者开始了他们的殖民活
动,西欧殖民者通过罪恶的贩奴活动和对殖民地财富的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却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困和落后。

殖民
国家在殖民地野蛮的经济掠夺和政治上的高压政策,激起了拉丁美洲、亚洲等
殖民地野蛮反抗,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其中
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最为典型。

【单元重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三角贸易”和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的情况;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单元难点】“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的后果与影响;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思维导航】复习本单元,要注意从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入手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注意掌握本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叙事的逻辑顺序。

【学习格言】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选择】(每题3分,共66分)
1、欧洲人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的目的是()
A、为了开发美洲
B、为了使非洲黑人接受良好的教育
C、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D、为了给美洲种植园主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2、下列有关奴隶贸易的路线,正确的是()
A、亚洲——欧洲——非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美洲——欧洲——非洲——欧洲
D、欧洲——亚洲——美洲——欧洲
3、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4、18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5、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采取种族灭绝的屠杀政策
B、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殖民地需要大批劳动力
C、为了满足种植园经济的需要,大批贩运黑奴
D、黑人奴隶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易逃亡
6、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7、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章西女王
8、在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涌现出的杰出领导人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章西女王
9、拉丁美洲地区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以后,成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为纪念玻利瓦尔,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国名,这个国家是()
A、巴西
B、委内瑞拉
C、玻利维亚
D、巴拉圭
10、19世纪中期,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的典型国家是()
A、日本
B、朝鲜
C、伊朗
D、印度
11、19世纪拉丁美洲与印度出现民族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求结束封建专制
B、人民要求改善生活
C、被压迫民族要求独立
D、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
12、拉美独立运动前夕,大大鼓舞拉美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A、欧洲启蒙运动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13、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国家对外扩张,其中侵占中国澳门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4、通过贩奴活动赚钱最多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5、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深层原因是()
A、子弹涂油事件激怒民众
B、印度人民不堪殖民统治
C、印度邦国争取自己的统治权力
D、人民生活困苦
16、“三角贸易”的起点是()
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
17、南美独立战争中,转战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地的领导人是()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华盛顿
18、下列国家,曾对巴西进行殖民统治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19、侵入我国台湾,被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的殖民者是哪国人()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荷兰
20、殖民头目克莱武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英国人
D、荷兰人
21、在今天的美洲各国都有黑人,他们的祖先生活在()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2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不包括()
A、拉美人民不满殖民者的掠夺
B、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殖民者在拉美的残暴统治
D、新航路的开辟
【列举题】(每个答案2分,共16分)
23、列举新航路开辟后,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四个国家。

(8分)
24、列举两位19世纪反抗殖民统治的代表人物。

(4分)
25、列举新航路开辟后,侵入拉丁美洲的两个国家。

(4分)
【材料分析题】(共1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修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

材料二: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4分)
(3)通过上述材料,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有什么认识?(4分)
【问答】(共6分)
27、用简洁的语言评价一下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