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初中阶段,学习了浮力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问题在哪里呢?密度、压强、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做起题来让人感到非常困难,原因自然有本部分内容综合性极强,一些基本功我们还做的不够扎实的因素。
但对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大部分同学仅限于一个浮力公式,但对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理解,下面由图说物理带您来重新认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来加深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
图A:浮力是物体上、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浮力的大小是像液体压强那样与深度有关吗?
图B:浮力的大小其实并不是与深度有关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吧!
第一步:认识器材
图C:实验前注意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第二步:测物重并记录
图D: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
第三步:测空桶重并记录
图E: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小空桶的重
第四步:把物体放入水中,收集溢出的水并读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后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图F:收集溢出的水、读测力计示数
第五步:测出收集到的溢出水与小桶的总重并记录
图G:测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量
总结结论
实验中我们得出了四个数据: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4N;
2、物体在水中的“重量”2.5N;
3、空桶的重量0.5N;
4、空桶与溢出的水的总重量2N。
通过对上面数据进行比较,很容易看得出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正好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是不是很神奇呀!
再根据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借助求水的重量的方法,就可以间接地得出浮力公式啦:
F浮=G排=m排g
=ρ液V排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阐述了浮力的性质,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来进一步了解这一基本物理原理的具体表现。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包括一个适合测量体积的容器,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以及一个天平。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进行以下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首先,我们将容器填满水,并将天平放在容器旁边。
然后,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记录下物体在水中的重量。
接着,我们用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通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重复这个步骤,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中关于浮力的描述。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确保容器中的水是充分的,以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其次,要准确地测量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重量,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要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来进行实验,以观察不同情况下浮力的表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进一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物理原理,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总之,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物理原理,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的综合实验教案设计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种综合实验教案设计,它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融合在一起,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两个重要的物理原理。
一、实验目的1.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的基本原理;2.学习如何计算物体容积、密度以及浮力;3.掌握如何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大小与物体完全浸没在流体中时排开的流体体积大小相等,方向与重力相反。
该原理通常用来解释那些在流体中浮起来或沉没下去的物体的行为。
2.浮力定律浮力定律是指当物体放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其所受的向上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方向相反。
浮力是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受到的一种向上的力量,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它就会浮在液体或气体表面上。
三、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⑴实验平台;⑵水槽;⑶游泳圈;⑷金属体积计;⑸实验小球;⑹尺子;⑺螺丝起子;2.实验步骤:⑴将水槽平放在实验平台上,放满水,并将游泳圈放入水槽中;⑵用金属体积计测量实验小球的大小和体积,并计算其密度;⑶将实验小球放在水槽中,并记录浸没的深度,再用尺子测量实验小球的直径;⑷将实验小球捞出来,再用尺子测量游泳圈的内径;⑸用螺丝起子将实验小球固定在游泳圈中,并放入水槽中;⑹记录实验小球固定后的浸没深度,把游泳圈从实验小球上取下;⑺记录实验小球的浸没深度,计算浮力大小,并与预计值比较。
四、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小球的浮力可以通过公式浮力=液体密度×被排开液体的体积×g(g为重力加速度)来计算;2.实验小球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体积=π×(直径/2)²来计算;3.实验小球的密度可以通过公式密度=重量/体积来计算。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要准确,不能出现误差;2.实验小球不能按照重力方向下压,以免影响实验结果;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已经深刻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如何计算物体容积、密度以及浮力的方法,同时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实验并掌握了实验方法,这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不受物体本身重量的影响。
这个原理是由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他的《浮力》一书中提出的。
为了验证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容器2. 水3. 物体,如橡皮球、金属球等4. 一个天平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并将其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
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 将容器装满水,确保水平面接近容器的边缘。
4. 缓慢地将物体放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观察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当物体浸入水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2. 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密度。
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物体会下沉,反之则会浮起。
3. 物体浮在水中的一部分会露出水面,而其余部分则在水中。
4. 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似乎减轻了,这是因为浮力抵消了物体本身重力的部分。
实验原理解析:根据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密度(ρ)可以用公式ρ= m/V 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可以用公式F = ρ* V * g 来计算,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 = ρ_液体* V * g,其中ρ_液体是液体的密度。
由于浮力是向上的,所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方向也是向上的。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
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那么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小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下沉;反之,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大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浮起。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三:阿基米德原理验证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指导老师:倪明学号:班级:物理学2班姓名:日期:2016.6.21一、实验内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二、实验器材J2118型阿基米德演示器,测力计,塑料吊桶,塑料圆柱体,溢液杯,盛液杯三、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讲解;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验重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五、实验难点阿基米德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六、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1并记录其数据;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装适量水后受到的重力G2;3.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装有水的瓶子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瓶子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浮,此为瓶子和水受到的浮力;4.将瓶子中水倒掉并将排出水倒入空瓶中,此时用弹簧测力计测测量装有排出水的瓶子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3,并记录其数值;5.对比G2,F浮,G3值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1.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后可得如下数据空瓶在空气在所受重力G 1空瓶装有适量水后在空气中所受重力G 2空瓶装有适量水后在水中所受浮力F 浮空瓶装有溢出水时在空气中所受重力G 3空瓶和水所受重力G42.数值记录如下表:实验结论:有F 浮和G4作比较可得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瓶子装有水放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等于其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4。
误差分析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空瓶在倒水过程中并不完全干净导致实验结果存有一定误差;2.在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由于使用次数过多,测量存有一定误差;3.在读书过程中存有一定的视觉误差。
数值次数G 1/N G 2/N F 浮/N G 3/N G 4=(G 3-G 1)/N 10.09 0.42 0.42 0.52 0.43 20.09 0.41 0.41 0.51 0.42 30.09 0.42 0.42 0.51 0.42。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康威data网 2020-10-30
阿基米德原理说的是物体的运动受到它的外力的总和的影响,即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变力总和为零才能保持运动,而且这个变力总和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运动方向的。
因此,阿基米德关于物体运动的准则就是:直线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其受外力的总和与运动方向垂直,且总力为零;而当物体受到某一力作用,其运动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力及其方向均不可忽视。
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最常用的实验就是使用超声波。
超声波的发射器是一个标准的“声
电发射源”,而接收器,则是一个由磁场和铁芯组成的“接收器”。
当发射器发射超声波时,其频率和路径受发射器里磁场不同方向的影响,所以发射器会受到它周围磁场产生的推力,而接收器也会受到周围磁场作用产生的拉力,周围磁场的方向同发射器和接收器
产生的推力和拉力刚好相反。
超声波在周围磁场作用下,发射器和接收器会受到磁场的双重影响:一是发射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前的推力,接收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后的拉力;二是因磁场的影响,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会受到磁场产生的力,这个力把它们拉得更近,超声波发出和接收的更加严密。
这样,就能观察到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论知识。
由此可见,阿基米德力学的实验,是观测磁力在物体受到激励后所具有的作用,也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受到推力后的运动轨迹,其结果一定是符合阿基米德理论的,这也证实了物体运动的变量和它所受的受力的变力总和有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物体真实重量
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数值为m1。
2. 确保天平的准确性,进行零位调节。
3. 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
4. 通过吊钩将物体固定在容器中,并保持悬浮状态。
5. 在空气中再次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2。
实验二: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净重
步骤:
1. 将已测得的m2值填入计算公式F = m2 * g中,得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
2. 用容器接收物体排除的液体,称量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记录为m3。
3. 将液体质量m3代入计算公式F = m3 * g中,得到液体的重力。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应等于排除的液体重力,即F(浮力) = F(液体重力)。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
果,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重力值,并进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过程无误,物体所受浮力应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数字化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重点。
人教版教材中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再将重物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同时会在溢水杯水嘴下方的小烧杯中得到溢出的水;称得溢出的水的重力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相同,则得到阿基米德原理。
为得到连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更直观地找到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将利用实验室中的焦利氏秤和力学传感器设计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以图像形式呈现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找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利用实验室的焦利氏秤、力学传感器、电子天平和自制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一原理。
【实验仪器】:焦利氏秤、铁架台(两个)、PASCO力学传感器两个、自制溢水杯、纸杯、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滑轮、重物【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会通过溢水杯滴到纸杯中,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和勾住纸杯的传感器因为浮力的产生和排水量的增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数据变化曲线。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装置图正确连接实验仪器,在自制溢水杯中加入水,使水面与吸管上端口平齐。
2.打开计算机桌面的“DataStudio”软件,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3.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焦利氏秤的标尺向下移动,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4.将焦利氏秤换成由铁架台和滑轮组装成的支架,如图二所示,重新建立实验活动,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用手拉动绕过滑轮的线的一端,使重物下降,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F1;空中称物重F2;水中称读数F3;称小桶和水的重力F4)
结论:(当F2-F3=F4-F1时结论成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2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来源:学科网]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g取10 N/kg)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g,塑料球的体积V=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29),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3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4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