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建筑结构材料力学性能
建筑结构结构材料力学性能.

在规定的循环次数(200万次)和荷载变 幅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动态应力称为疲 劳强度。
材力“疲劳极限” 经历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
坏之最大应力。
6.徐变(蠕变)与应力松驰
在温度和作用应力 不变的情况下,应变或 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 象称为徐变(蠕变)。
在温度和应变不变 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 而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 松驰。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力学性能
一.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强度指标 (抗拉、抗压)
屈服点 比例极限
强度极限
r 0.2
名义屈服点 冷作硬化
塑性材料
0.2%
脆性材料
钢材的冷加工 冷拉
常 温 ---20d , 100℃---2h
●冷拉(时效)硬化 ●抗拉强度提高 ●塑性降低 ●不提高抗压强度 ●先焊后拉 ●不得作吊环
ak Wk
冲击韧性试验
(a)夏比试件 (b)梅氏试件
4.冷弯性能
冷弯试验示意图
钢筋延伸率及冷弯性能要求
钢筋级别
HPB235 HRB335 HRB400
5
冷
弯 冲头直径
25% 180° 1D
16% 180° 3D
14% 90° 3D
RRB400 10% 90° 5D
5.疲劳强度
结构构件在变幅(△ = max-min)一定的 循环荷载作用下,当达到一定的循环次数n时, 便发生脆性破坏,且破坏应力远小于s或b, 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曲线
冷拔
●截面变小长度增长 ●抗拉抗压强度提高 ●塑性显著降低 ●无明显屈服点
-曲线
2.塑性指标 ◆延伸率
l1 l0 100%l0<来自%为脆性材料 ≥5%为塑性材料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资料

三、钢筋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一). 粘结力
胶合力
钢
筋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主要作用
带肋钢筋的机械咬合力 > 光圆钢筋的机械咬合力 注意:钢筋表面的轻微锈蚀也增加它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2)粘结应力分析 (以拉拔试验为例)
由试验可知: (1)最大粘结应力在离开端 部的某一位置出现,且随拔 出力的大小而变化,粘结应 力沿钢筋长度是曲线分布; d P (2)钢筋的埋入长度越长, 拔出力越大,但埋入长度过 大时,则其尾部的粘结应力 很小,基本不起作用; (3)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 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4)带肋钢筋的粘结强度高 于光圆钢筋,而在光圆钢筋 末端做弯钩大大提高拔出力
P
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
长的现象被称为徐变。
二、混 凝 土
2. 混凝土的变形
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影响徐变的因素
•应力: c<0.5fc,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线性徐变 0.5fc<c<0.8fc,非线性徐变 c>0.8fc,造成混凝土破坏,不稳定 •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越大 •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 •骨料越硬,徐变越小
解:1、直径为28mm>25mm,锚固长度需乘以修正系数取1.1;
2、 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 有箍筋,锚固长度需乘以修正系数取0.8;
3、实配钢筋较多,需乘以1/1.05
故:
la lab 1.1 0.8
fy ft
d
1 360 0.14 32 663m m 1.05 2.04
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直径为28mm,求纵 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建筑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6
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
中强钢丝的强度为800~1200MPa,高强钢丝、钢绞线的为 1470 ~1860MPa;钢丝的直径3~9mm,外形有光面、刻痕和螺旋肋三 种。另有二股、三股和七股钢绞线,外接圆直径9.5~15.2 mm。 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均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多功能性 可以制得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混凝土,基本上能满足所有不同工
程的要求。
可加工性 可以按照工程结构的要求,浇筑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整体结构或
预制构件。
和钢筋的兼容性 钢筋等有牢固的粘结力,与钢材有基本相同的线膨胀系数,能制
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
低能耗性 能源消耗较烧结砖及金属材料低,能耗大约是钢材的1/90。
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55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孔敞肩式石拱桥桥长5082m宽约9m为拱上开洞既可节约石材且可减轻洪水期的水压力它无论在材料使用结构受力艺术造型和经济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3.1 建筑钢材
钢材在建筑工程中与其它结构材料相比所具有的特性: 1.轻质高强 2.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抗拉强度高 3.可焊接、铆接、易于装配 4.外表轻巧、华美、具有光泽 5.易腐 6.耐火性差
1
1、建筑结构常用的钢材类别
(1)结构钢材种类:
碳素钢
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
低碳钢(含碳量少于0.25%) 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 高碳钢(含碳量在0.6%~1.4%)
第三章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指标

第一节 结构材料基本要求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
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区别:前者为可逆变形,后 者为不可逆变形。 材料塑性性能是决定结构或构件是否安全可靠的重要 参数之一,可以通过测量材料伸长取断面收缩率或冷弯 性能来确定材料的塑性性能。
第一节 结构材料基本要求
一、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
工程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是通过力学性能指标 来实现的,而力学性能指标又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的。 结构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弹性、塑性、 冲击韧性与冷脆性、徐变和松弛等。
第一节 结构材料基本要求
(一)强度
强度是材料抵抗破坏能力的指标。
二、其他要求
结构材料不仅要满足强度、弹性、塑性等力学性能方
面的要求,还有满足其他的一些基本要求:
1.协同工作性能
材料的协同工作性能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或杆 件可以融合成一体,共同参与受力和变形,而不会轻易 分开的性能。 如钢材的可焊性、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
以及砌块与砂浆之间的粘结性能等。
能完全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外力消失 后瞬间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即材料的刚度,它是钢材在静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构变形 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弹性范围内,弹性模量为常数,其值等于应力与应 变的比值,即:Es=σ/ε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即越不容易变形。
第一节 结构材料基本要求
(三)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抗冲击而不破坏的能力。
冲击韧性与材料的塑性有关,但是又不等同于塑性,
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
材料的冲击韧性与其内在质量、宏观缺陷和微观组成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主要包括强度、韧性、硬度、塑性等指标。
这些性能对于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对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和塑性进行介绍。
首先,强度是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指标来表示。
强度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破坏能力,适用于承受大外力的场合。
例如,建筑结构中常使用高强度钢材,以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
其次,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材料的延展性。
韧性高的材
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延展变形而不断裂,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能力。
例如,汽车碰撞安全设计中常使用高韧性的材料,以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再次,硬度是材料抵抗划伤和压痕的能力,通常用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指标
来表示。
硬度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损性能,适用于制造耐磨损零部件。
例如,机械设备中常使用高硬度的合金材料来制造齿轮、轴承等零部件。
最后,塑性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通常用延伸率、收缩率
等指标来表示。
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能够在加工过程中较容易地进行成型和加工,适用于复杂零部件的制造。
例如,塑料制品的生产常使用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以满足复杂形状的加工需求。
综上所述,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指标,对于材料的选择、
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强度、韧性、硬度和塑性是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材料,以满足工程需求。
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材料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特性,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塑性等。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因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强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来表示。
不同材料的强度差异很大,例如金属材料的强度通常较高,而塑料和橡胶等材料的强度相对较低。
材料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中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其次,韧性是衡量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韧性高的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延展变形而不易断裂,这对于一些需要承受冲击或振动载荷的工程结构来说尤为重要。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韧性要求较高,以确保飞行器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
此外,硬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划痕和压痕的能力,通常用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来表示。
硬度高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一些对材料表面要求较高的工程领域,例如汽车制造、船舶建造等。
最后,塑性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特性之一。
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这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成形加工的工程材料来说尤为重要。
例如,金属材料的塑性使其能够通过锻造、轧制等工艺进行成形,从而制备出各种复杂的零部件。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不同的材料力学性能对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工程领域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材料力学性能与指标

轧 HRB335(20MnSi)
335
钢 筋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RRB400(20MnSi)
400
HPB235级: fyk = 235 N/mm2 HRB335级: fyk = 335 N/mm2 HRB400级、RRB400级: fyk = 400 N/mm2
(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2)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s
塑性变形对工程结构有何意义? 低强塑性材料好?还是高强弹性材料 好?
e
返回上级目录
1.1.3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s
fu
e
fy
b a
cd
cd段为屈服台阶 df段为强化段
s =Ese
f a为弹性极限 elastic limit
b为屈服上限upper yield strength
(2) 极限强度:fu 强屈比:反映钢筋的强度储备,fu/fy不小于1.25
?? s fu fy
问题:
强屈比越大
越好吗?
e
1.1.3.2 双线性的理想弹塑性关系
Bilinear elasto-plastic relation
s
f
y
Es
1
e y
s Ese s fy
e
e ey e ey
¸¸¸¸¸¸¸(N/mm2) Ö àÀ
C50以上为高强混凝土
条件屈服强度 设计中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 的应力,作为钢筋的强度设计指 标,称为“条件 屈服强度”。
一般取σ0.2 = 0.85σb
返回上级目录
1.1.5 钢筋的冷拉加工
(一)冷拉
把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应力拉 到超过其原来的屈服点,然后 放松,使钢筋应力重新恢复到 零,钢筋发生了残余变形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计划200字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计划200字第一部分:建筑力学基础知识1.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力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学习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1.2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掌握力学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3 建筑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 学习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掌握建筑材料的施工和加工工艺第二部分:结构力学基础知识2.1 结构受力分析- 学习结构受力的基本原理-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结构受力的影响因素2.2 结构设计原理- 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结构材料的选用和设计- 掌握结构设计的施工和加工工艺2.3 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了解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概念- 学习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原则第三部分:建筑力学与结构实践3.1 结构力学实验- 参与结构力学实验课程- 学习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3.2 建筑结构设计实践- 参与实际建筑结构设计项目- 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 掌握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3.3 结构施工实践- 参与建筑结构施工项目- 学习结构施工的实际操作方法- 掌握建筑结构施工的实际技能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学习计划,我将全面掌握建筑力学和结构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实验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我相信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迎来更多挑战和机遇,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专业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ε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几个指标: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 延 伸 率elongation rate:钢筋拉断时的应变,是反映钢筋塑性性 能的指标。延伸率大的钢筋,在拉断前有足够预兆,延性较好
δ 5 or 10
l − l0 = l0
σ
抗拉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一般不用,可反映钢筋的强度储备 (屈强比),fy/fu=0.6~0.7。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2.钢结构用钢材
(2)品种及规格 1)热轧钢板 钢板用符号“-”后加“宽×厚×长(单位为mm)”的方法表 示,如-800×12×2100。 2)热轧型钢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2.钢结构用钢材
3.2 混凝土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2 混凝土 3.2.1 混凝土的强度
2.轴心抗压强度 f c 轴心抗压强度采用棱柱体试件测定,用符号fc表示,它比较 接近实际构件中混凝土的受压情况。棱柱体试件高宽比一般为 h/b=2~3,我国通常取100mm×100mm×300mm的棱柱体试 件,也常用150×150×450试件。 对于同一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
预应力钢丝:主要是消除应力钢丝,其外形有光面、螺 旋肋、三面刻痕三种。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应优先采用钢绞线和钢丝,也可采 用热处理钢筋。
热处理钢筋:包括40Si2Mn、48Si2Mn及45Si2Cr几种牌 号,它们都以盘条形式供应,无需焊接、冷拉,施工方便。
? 立方体抗压强度。
3.1 混凝土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2 混凝土 3.2.1 混凝土的强度
3.轴心抗拉强度 f t 也是其基本力学性能,用符号 ft 表示。 混凝土构件开裂、裂缝、变形,以及 受剪、受扭、受冲切等的承载力均与 抗拉强度有关。
16
150 500 100 150 轴心受拉试验
3.1 混凝土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热轧钢筋 Hot Rolled Steel Reinforcing Bar 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 HPB HRB RRB
Bar Plain Hot rolled Bar Ribbed Hot rolled Bar Ribbed Remained heat treatment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2.钢结构用钢材
(1)钢种和钢号 建筑工程常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
碳素结构钢牌号举例:Q235B
脱氧程度代号:F、b、Z、TZ,其中Z、TZ可以省略
质量等级代号:A、B、C、D 屈服点数值(N/mm2): 195、215、235、255、275 钢材屈服点代号:Q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应优先采用钢绞线和钢丝,也可采 用热处理钢筋。
钢绞线:由多根高强钢丝绞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常见的 有3股和7股两种, 多用于后张法大型构件。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应优先采用钢绞线和钢丝,也可采 用热处理钢筋。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由三部分组成: ⑴混凝土中水泥胶体与钢筋表面的化学胶合力; ⑵混凝土因收缩将钢筋握紧而产生的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 ⑶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力。(占一半以上)
1
x=ε /ε0
3.1 混凝土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2、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下的变形——徐变Creep 混凝土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即使应力不变其应变随时间而不 断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徐变会使结构(构件)的(挠度)变形增大,引起预应力损 失,在长期高应力作用下,甚至会导致破坏。 ◆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是混凝土的组成和配比。骨料(aggregate)的刚度(弹 性模量)越大,体积比越大,徐变就越小。水灰比越小,徐变 也越小。 环境影响包括养护和使用条件。受荷前养护(curing)的温湿度越 高,水泥水化作用越充分,徐变就越小。采用蒸汽养护可使徐 变减少(20~35)%。受荷后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相对湿 度越小,徐变就越大。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本章主要内容
1. 钢筋的品种、规格、力学性能及强度设计指标; 2. 钢结构用钢材的品种、规格、力学性能及强度设计指标; 3.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指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定; 4.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 建筑钢材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种类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4 建筑钢材的选用
2、钢结构中钢材的选用原则 (a)结构的重要性 (b)荷载特性 (c)连接方法 (d)工作条件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2 混凝土 3.2.1 混凝土的强度
水泥+水 水泥胶体 (水泥结晶体和水泥胶块) 石子、沙子 1.立方体抗压强度 弹性骨架 (混凝土)
0.2%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3 钢材的冷加工性能
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可对钢筋进行冷加工。冷拉和 冷拔是冷加工常用的方法 (1)冷拉 冷拉是将热扎钢筋先超过屈服强度到K点,然后卸载沿着KO’回 到O’点,如果此时立即张拉则张拉曲线沿O’KDE。如果停留一 段时间再张拉,则沿O’K’D’E’ 进行,那么屈服点从K提高到 K’点,这种现象叫时效硬化。 为了使冷拉后既能提高强度, 钢材又具有一定塑性,应合理 选择K点。K点对应的应力为 冷拉控制应力,对应的应变为 冷拉率。冷拉只能提高抗拉屈 服强度,不能提高抗压屈服强 度。 3.1 建筑钢材
(2)品种及规格 3)冷弯薄壁型材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2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
◆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Steel bar with yield point fu fy
σ
b a
e f c d
a为比例极限proportional limit
σ =Esε
Es——弹性模量,指钢材在 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b为屈服上限 c为屈服下限,即屈服强度 fy cd为屈服台阶(塑性阶段) de为强化阶段 e为极限抗拉强度 fu ef为颈缩阶段
3.1 混凝土
线性徐变 初应力 σc≤0.5fc 初始应力: 徐变与初应力呈正比 非线性徐变
σc > 0.5fc
当σc > 0.8fc ,徐变发展最终导致破坏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混凝土的收缩 Shrinkage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 收缩。 收缩是混凝土在不受外力情况下体积变化产生的变形。 当这种自发的变形受到外部(支座)或内部(钢筋)的约 束时,将使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甚至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收缩会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产生预应力损失。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2)冷拔 冷拔是将热扎光面钢筋用强力拉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拔丝模孔,使 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冷拔既可提高抗拉强度,又可提高抗压强度。
d1
P
d2
d2
d1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4 建筑钢材的选用
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原因 (a)混凝土结硬后,与钢筋牢固粘结,互相传递应力, 相互变形 (b)钢筋和混凝土具有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当温度 变化时,混凝土和钢筋之间不会产生过大的相对 变形和温度应力 (c)混凝土提供的碱性环境可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 建筑钢材
HPB235 热轧钢筋 HRB335 HRB400 RRB400 钢 筋 钢 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光圆钢筋 变形钢筋 变形钢筋 变形钢筋
强度 塑性 弱 高 非预应力钢筋
强
低
强度高,塑性低 预应力钢筋 强度高,粘结性好 强度高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2.2 混凝土的变形
1、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下的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y=σ /fc 1
B C
A点称为比例极限,OA阶段为弹性阶段 超过A点后,进入第二阶段,至临界 点B,B点对应的应力可作为长期受 压强度的依三阶段,C对应的应力为 fc 在 fc 以后,裂缝迅速发展,应力 在降低,而应变在急剧增加,直到 破坏。
3.1 建筑钢材
第三章
建筑结构材料
3.1.4 建筑钢材的选用
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2)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c)可焊性 要求在焊接后不产生裂纹及过大变形,保证钢筋焊接后的接头 性能良好。 (d)与混凝土的粘接力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力是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过程中, 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作用的主要原因。钢筋的表面形状和粗糙 程度对粘接力有重要影响。
建筑结构材料
3.1.1 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规格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种 热 轧 钢 筋 HPB235(Q235) HRB335(20MnSi)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RRB400(20MnSi) 类 符号 fyk 235 335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