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_2013年台风年鉴_封面至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来源:中国减灾时间:2014-03-07[ 大中小] 浏览次数:1082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

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

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害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海燕”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失踪人数1800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人,受灾害影响总人数1410万人,超过36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二、印度洪涝灾害2013年6月12日—27日,印度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数百个村庄受灾。

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维贾伊。

巴胡古纳表示,印度军方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滞留在丛林和偏远的上游地区,共造成约5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美元。

三、印度热浪灾害2013年4月—5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左右,其中,伯朗吉尔等3个地区的最高温度达43摄氏度,桑巴尔布尔地区的温度接近45摄氏度。

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四、中国四川盆地及西北华北地区洪涝灾害2013年7月上中旬,中国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黄淮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普遍有l00毫米—250毫米,是7月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

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造成319人死亡失踪,159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7.6亿元。

五、巴基斯坦洪水灾害巴基斯坦官方称,2013年8月上旬,强烈的季风降雨诱发了从巴基斯坦北部到南部城市卡拉奇的骤发洪水。

截至2013年8月21日,洪水导致234人死亡,共汁1497725人受灾,经济损失19亿美元。

台风

台风

课题:台风一、本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是笔者在“基于网络教学”研讨中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借助与课题有关的网络平台信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完成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现代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

当前的地理课堂应是充分发挥网络优点,教师对广泛的网络和学习材料信息进行筛选,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充分条件,教师进行必需的传授与合适的指导,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拥有科学精神、学会发现与分析、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设计中,阅读并参考了《美国高中地理》。

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1、教学方式采用了网络教学,关注学生发现式学习体验。

2、教学活动关注生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激发情感。

二、教材分析“台风”是高一地理上册中的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的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专题10《季风》之后,在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之前。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全国人口的40%以上,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台风、寒潮和梅雨,广泛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上海正处其中。

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时十分必要的。

课程标准对台风部分要求要求较高,要求学会阅读气旋示意图,是重点知识内容。

学生不仅学习台风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减灾降险的实用价值。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要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关键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1、如何完成学习水平要求简单应用,分析台风的源地、路径、多发季节以及典型台风的天气状况及变化过程。

2、如何完成学习水平要求理解气旋特点,学会阅读气旋示意图的概念。

3、如何真切感受到台风的预报准确和防御的重要性。

教材中从台风的定义、气旋的天气特征,至台风产生的纬度和移动路径,台风对世界的影响,我国台风发生时间、地点,台风的预报和防御。

基于网络教学,为此也对教材做了适当处理,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通过学习活动单,增加学习的差异性和主体性。

三、学生学情分析高中生个性的发展,高中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应急管理年鉴编写方案

应急管理年鉴编写方案

应急管理年鉴编写方案一、编写目的。

应急管理年鉴就像是应急管理这个大家庭的一本年度纪念册,它要把咱们这一年在应急管理方面干的那些大事儿、小事儿,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还有那些值得纪念的瞬间都记录下来。

这样,不管是咱们自己回头看,总结经验,还是给其他关心应急管理工作的人看,都能一目了然。

二、年鉴结构。

1. 封面与目录。

封面:要设计得简洁明了又有吸引力。

可以放一张咱们应急救援的震撼照片,比如消防员在大火中英勇救人的场景,然后加上大大的“应急管理年鉴[具体年份]”字样。

目录:就像地图一样,得把年鉴里的各个板块和对应的页码都清楚地列出来。

按照板块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来排列,这样读者找起内容来就方便多啦。

2. 概述篇。

这是年鉴的开篇,就像电影的预告片一样,要把全年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概括地说一说。

包括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主要工作思路,还有这一年的工作在整个应急管理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可以简单地对比一下上一年的工作情况,让读者对这一年的工作有个初步的了解。

3. 应急事件篇。

自然灾害类。

这里要详细记录这一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像洪水、地震、台风啥的。

先写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就像讲故事一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然后再说咱们应急管理部门是怎么应对的,包括预警发布、救援力量的投入、受灾群众的安置等等。

最后再总结一下这次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启示,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有经验了。

事故灾难类。

比如工厂爆炸、交通事故这些事故灾难,也要按照上面的套路来写。

要突出事故的原因分析,因为这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非常重要。

把我们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救援措施都写清楚,让大家看到我们是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的。

公共卫生事件类(如果有涉及应急管理工作相关部分)像新冠疫情这种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应急管理部门在其中有参与防控、物资调配之类的工作,那就得好好写一写。

写我们是怎么配合卫生部门的,在保障社会秩序、应急物资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013台风年鉴_1303摩羯

2013台风年鉴_1303摩羯

一 第3号强热带风暴 摩羯强热带风暴摩羯是2013年第三个命名的热带气旋。

摩羯诞生于吕宋岛以东洋面,于6月8日12UTC 命名,是入夏后西北太平洋的第一个热带气旋,打破了此前近四个月的沉寂。

摩羯生成后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与10日至11日达到巅峰强度(JMA-45kt,JTWC-55kt)。

随后逐渐减弱并于12日后期降格为热带低压,随后转化为温带气旋,在本州岛以南徘徊数日后消散。

摩羯的活动标志着西太风季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一、生命史简述2013年6月上旬初期,西太的热带洋面主要受盘踞低纬度的副高控制,以晴朗下沉区为主,仅有零星的对流活动发生在副高南侧。

3日至4日,一个范围较大的热带波西移横过关岛进入菲律宾海。

同时,新几内亚岛以北跨赤道气候活跃。

二者结合在菲律宾以东形成一低压环流,大面积的对流活动由此展开。

6日早些时候该系统被注意到并编号为热带扰动98W。

此时东亚高空南支西风由平直转为多波,一短波槽入海后底层迅速锋生,一温带气旋在日本以南发展,在南北两侧的夹击下,近海的副高脊线断裂,副高整体东退,为98W 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98W 以东有高空冷涡活动,南侧覆盖着热带东风急流,北侧则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相接,刚出生的98W 即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全方位高空辐散外流条件,配合良好的低空气旋式汇入,98W 的对流活动迅速而大范围地发展,云图上呈现较完好的螺旋汇入特征,并具有季风低压性质,云系范围覆盖整个菲律宾海,但稍显松散。

98W 持续发展,JMA 于6日后期将其升格为TD,随后JTWC 亦将评级提升为Medium。

98W 结构有所改善,但其LLCC 仍不明确,对流活动呈现减弱收缩。

受到东北方锋面气旋的拉扯,98W 形态调整为东北-西南走向。

并且副高已经退居远洋,98W 的纬度也已越过了副高脊线,其移向逐渐调整为北偏东,来到吕宋岛以东洋面。

7日晚间JTWC 对98W 发布TCFA,随后于8日00UTC 获得JMA 的GW。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1/15)阅读理解第1题很多年前,当信用卡刚刚在国内普通消费者中推广的时候,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是:发达国家的百姓往往习惯于提前支出、提前消费;而在中国恰恰相反,百姓宁愿省吃俭用,也要把钱存下来留作日后他用。

尽管消费理念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们深知,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的不均和制度的相对滞后,让中国人在生活层面缺乏安全感,才是导致中国人储蓄意识较强的原因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不同的消费习惯B.中西方消费理念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C.资源分配不均是中国人不愿提前消费的根源D.缺乏安全感是中国人储蓄意识强的原因之一下一题(2/15)阅读理解第2题现阶段国际互连网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少数国家掌握着资源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如果否认各国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否定各国对本国互联网的主权权利,就会导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网络空间盛行,就会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网络权利置于少数人的掌握之中。

这些年来有一些国家打着人权和网络自由的旗号,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干涉他国的内政,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网络空间的对抗与冲突,更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各国互联网的主权不容否认B.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很不均衡C.干涉他国内政会加剧网络空间的对抗D.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需要互联网的支持上一题下一题(3/15)阅读理解第3题崇拜权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

在内心深处,几乎人人都多少有一些崇拜权威的情结,这可以说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有助于人类的发展,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的生存。

但是,一个社会如果形成了一种过度崇拜权威的风气,则势必迷信盛行,那时讲真话或传播科学知识,反倒有可能成为另类,发展下去,必然是社会的混乱和倒退,形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黑暗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其实是不乏这种教训的。

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4期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龚克坚I姚素香2('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宁夏空管分局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要基于帯规站点观测记录■,分析了2013年11月下旬我国2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冷空乞的源地为新地岛附近的洋面。

先后发生的2次冷空气活动分别为小橹发展型和横槽转竖型,并分别取不同的路径滲响我国。

2次冷空气接踵而至,在第1次寒潮天气全面暴发后1d,由于冷涡南下,横槽建立,继而转竖,第2次寒潮夭气过程自北向南彩响我国,因而造成全国范国内的强降温事件。

于*匕同时,多地•发生大风、暴雪以及中到大雨等天气。

关键词寒潮;天气过程;小槽发展;横槽转竖;2013年11月下旬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4-0166-02寒潮天气是我国冬半年频繁发生的一种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其生命史与超长波、长波密切联系,其冷空气的源地可追溯到极地地区叫寒潮对交通、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已有研究分析了寒潮天气频次和强度的多年变化特征t2-3],评估了模式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旳。

寒潮天气在近年来表现出极端性,强寒潮天气频发tr。

2013年11月下旬,我国经历了连续2股极强冷空气影响,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然而对于该过程的分析较少。

因此,本文针对2013年11月下旬2次接踵而至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旨在由其环流形势得出持续强降温的可能原因。

1寒潮天气概况此次寒潮主要带来显著的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

2013年11月21—22日,降温和雨雪天气在新疆出现;11月24日经过河套上游地区,此时蒙古高压强度达到1052hPa;11月25日则为全国范围内的降温,蒙古高压分裂出的冷空气已到达华南,蒙古高压强度减弱。

11月24-25日,我国东部地区降温均在8~10^0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冷空气的南下、东北气旋的加深,冷空气重新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在这次过程中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着我国。

2013台风年鉴_1304丽琵

2013台风年鉴_1304丽琵

一 第4号热带风暴 丽琵一、生命史简述丽琵的前身是热带辐合带(ITCZ)中的热带云团,在西太副高的引导下,西移至棉兰老岛以东的洋面上时,接上西南季风撮合出底层环流中心(LLCC)。

6月15日早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将其编号为91W。

17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下同),日本气象厅(JMA)对其发布了烈风警报(GW),当日清晨JTWC 亦对其发布了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

之后系统对流逐渐向中心靠拢,摆脱了对流散乱、中心狭长的窘境,于18日凌晨2时被JTWC 升格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4W,早上08时,JMA 编国际号1304,“丽琵”诞生。

然而,“丽琵”却没有像它替代的前辈0616“象神”那样发展得顺风顺水,自始自终它仅仅维持热带风暴的级别,按照台风论坛最佳路径,“丽琵”最高风速为40KT,最低气压992hPa。

从6月19日夜间开始,“丽琵”逐渐受到强风切影响,高底层分离,底层环流在副高引导下快速北上,并于21日早晨并入西风带,完成减弱变性过程。

二、台风特点1. 强度寿命在多姿多彩的2013西北太平洋台风季中,“丽琵”实在不是一个夺人眼球的角色。

根据JMA BST 的数据,以最低气压计,丽琵排在26位(一共31个编号气旋),以TS 及以上强度存在时间计,丽琵为3天,排在第23位,均属下游水平。

丽琵印象:裸奔、孱弱、多核2. 路径概述“丽琵”生于初夏,此时的副高势力不算太强劲,而西南季风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北推进中,所以从预报角度来说路径预报不算太难的事,根据大环流形势以及数值预测基本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报。

事实上在“丽琵”扰动还没出现前,多家数值已经画出了西北偏北走的路径,而且到命名前已经基本定型,所以这次过程也基本在预报员的预料之中。

综观“丽琵”的全程路径,以北上为主。

1303“摩羯”远去后,副高开始西伸,91W扰动时期,因副高阻挡在91W头顶,路径以西北方向为主,当时还曾考虑过是否有一直受副高引导而进南海的情况出现。

防城港市防御台风减灾成效论文

防城港市防御台风减灾成效论文

防城港市防御台风减灾成效论文摘要:本文介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强化日常宣传科普、做好灾前组织动员、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细化完善各项工作方法等,以此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配合。

2013年9月底,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共生成20个台风(此处为热带气旋统称,下同),其中有6个台风直接影响我市。

在防城港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超前部署、科学应对,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级党委政府强化措施、主动防范、合力抗灾,台风防御工作扎实有力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1 基本情况2013年9月底影响我市的台风有6个,其中强台风1个,强热带风暴2个,热带风暴3个。

2013年台风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台风登陆密集,时间较为集中。

6月20日到8月15日共生成6个影响我市的台风。

仅8月份就生成了4个,较去年同期偏多3个。

二是台风近海加强,登陆风力大。

登陆的6个台风中有4个在近海时仍在加强,特别是201311号台风“尤特”进入南海后强度继续加强,直至登陆时最大风力维持在14级。

三是影响区域重叠,局部重复受灾。

受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和五月天文大潮共同影响,6月26日17时28分防城港出现3.44米(黄海高程)高潮位,比预报天文高潮潮位增高0.58米,仅次于1986年7月22日9号台风期间的高潮位3.64米。

受台风“飞燕”“山竹”“尤特”“潭美”短时间内接连登陆影响,我市局部地区重复受灾。

据统计,2013年台风共造成全市4个县(市、区)2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3.16万人,倒塌房屋208间,转移安置人口2.86万人,无人员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56.04万亩,水产养殖损失面积2.59万亩,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工业交通方面损失0.36亿元,水利设施方面损失0.99亿元。

2 防御情况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气候变化的新特点以及防灾减灾的新形式,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超前部署,周密安排,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防台风灾害防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2013 年台风路径分布图,作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
由图表可见,2013 年台风路径“正常”的多,异常的少,没有那种无法归类的奇异台风,1986 年韦恩、2012 年天秤都是这种令预报员头疼 但却让研究者有文章可做的迷途台风,但一年之中出现两个“倒抛物线”台风,即 1312 潭美、1319 菲特,非常少见。与之相对应的是,2013 年 的双台风效应也较少,但本年度最显著的双台风效应:潭美和未命名热带低压 13W 之间的互旋却在东海附近进行,却相当少见,与之相类似的只 有 1970 年的 Fran 和 Ellen。
第一部分 2013 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一、2013,台风新时代?
2005 年,大西洋飓风的猖獗程度创下百年纪录,疯狂三姐妹:Katrina、Rita、Wilma 的强度或影响是前所未有的。美国科学家 Webster 和 Emanuel 在当年风季还未结束时即着手研究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指出:在全球海温增高的背景下,北大西洋飓风呈增多趋势,而西北太 平洋台风呈减少趋势,但与此同时,强台风的数量和比例将会上升。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的长度大体相当,为 25-30 年,每个周期中都有一个高频期,一个低频期,HFP 和 LFP 的时间相差不大,都为 10 年左右。90 年代末开始的低频 期在图中非常明显,这也是 1951 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最不活跃的时段。
频数
距平
多项式 (距平)
‐15
图 1 1951 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台风年生成频数、距平及多项式趋势线拟合图,台风频数数据取自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正因为 2013 年的台风季节的转折意义,加上海燕、菲特、尤特、天兔等一系列强台风的巨大影响,追击台风已达 8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台风 论坛气象爱好者们,决定以不同于气象从业人员的视角,记录下这个年度西北太平洋上无与伦比的台风们。而这个时代丰富可及的卫星、雷达遥 感资料,海量可查的气象数据,日臻成熟的德沃夏克台风强度分析法以及气象爱好者群体越来越充裕的知识储备,让 2013 年台风年鉴的编写成 为可能。我们运用卫星、雷达遥感资料和观测数据对台风进行 6 小时一次的定位,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并参考实测数据评定强度,最终形成一套 台风论坛最佳路径数据集。我们的年鉴在做年际、年代际对比时,仍然主要引用中、美、日三国气象机构的台风数据;但在 2013 年的时间尺度 范围内,优先使用台风论坛最佳路径数据集。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图 2 2013 年台风生成源地对比图,左图为 6 月,右图为 10 月,数据取自中国国家气候中心
本年度,台风编号最集中的海域仍然是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但南海编号台风较多,达 7 个,初始胚胎即在南海形成的“南海土台风” 有 3 个,即 1305 号贝碧嘉、1310 号山竹、1321 号蝴蝶,均较常年偏多。其中,1321 号蝴蝶为近 10 年来最强的南海土台风,按中国中央气象台 数据,巅峰时达强台风强度,并由于其特殊路径,引发重大海难事故。并非台风源地的东海海域今年也生成了一个台风,即 1317 号桃芝,且由 冷暖空气交汇于其中的锋面云尾借助台湾地形涡度生成,甚为罕见,让人联想起 2001 年的怪异台风“百合”。2013 年台风如此高频率的发生于 我国领海,与上文提到的台风源地特点一脉相承,个中缘由还需看下文分解。
然而,始于 2011 年的台风活动转折也非常明显,到了 2013,这个 V 字反转的线条终于冲破地平面,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连续 8 年偏少的局 面已经结束。从这个意义上说,2013 已是台风新时代。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曲线是否会遵循年代际活动的特征,走进新的活跃 10 年;抑或 是再次背离科学家的气候研究,走出新的意外篇章,只能等待时间的验证。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本年度的热带气旋经历了前弱后强,前西后东的转变,其中,前弱后强特点尤其鲜明。虽然上半年热带气旋也偏多,但强度普遍不强,根据 台风论坛数据,最大强度仅为 65 节或 12 级,平均强度仅为 45 节或 9 级,6 个气旋仅 1306 号温比亚达台风强度;而下半年最大强度达 140 节或 17 级以上,平均强度达 75 节或 13 级,25 个气旋中有 16 个达到台风及以上强度。尤其是 9 月 30 日开始,西北太平洋连续生成 8 个强台风及以 上级别的气旋,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台风群发,为 1951 年以来第一次(中国中央气象台数据)。
2013 年台风年鉴 第一部分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本年度,大多数西北太平洋台风在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生成,沿着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路,或西进,或西北,或转向,或北上。然而也有一些台 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生成,径直向东北移动;还有一些台风受冷空气影响,西行阵脚大乱而转向西南移动;更有两个特殊台风,在爬上北纬 25 度的“台风高纬度”后,没有向东北转向,而是调头向西,走出一条倒抛物线,最终都登陆我国华东地区。如果我们定义西进台风为 A1 型路 径,北上台风为 A2,西北行台风为 A3,转向者为 A4,东北行者为 A5,倒抛物线者为 B1,西北转西南者为 B2,可得图表如下:
天兔 帕布 蝴蝶 圣帕 菲特 丹娜丝 百合 韦帕 范斯高 利奇马 罗莎 海燕 杨柳 03c 大西洋 东太平洋 北印度洋
英文版
62 温黛 donaldfan 老干部 BBP tip BBP BBP zhu BBP 没经历过台风 g2ming 金杯 汤圆盟主 mikeliang henry4867 beta 听雨清风 老干部/主板得乐 /yuloucn
日本是 1979 年台风业务实验(TOPEX)的发起国,日本气象厅也是 2000 年以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机构,日本气象厅的台风数据集虽回 避了 TOPEX 以前的台风定强问题,但在其他方面参考性相对较好。我们取日本气象厅的台风年频数数据绘制成图,可清晰地看出: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经历了两个完整的起伏,分别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最近几年。这两个周期
自此,2010 年以来,台风生成数量已经连续第 3 年上升,两位科学家的论断受到挑战。不过这也不奇怪,气候预测向来就跟扔色子一样,最 后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情况比比皆是。早在 1987 年中国学者王志列、费亮就发现,多台风年和少台风年大体存在 20 年的周期变化,一段时 期的下降不代表整个时间尺度上的趋势;2006 年有日本学者不同意 Webster 等人的观点,指出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年频数并无明显的单向的变化趋 势,高强度台风的出现频率也是如此;而中国学者卢秋珍等在 2007 年更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指出,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有明显的周期特征,在 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周期内,一段时间偏多(高频期,HFP),一段时间偏少(低频期,LFP)。
2006-2011,西北太平洋的确萎靡不振,每年平均生成台风 21 个(以区域台风中心正式命名为准),大大低于二战后平均数(26 个),甚至 每年都低于二战后平均,2010 年更是只生成命名台风 14 个,为二战后最少的一年。似乎 Webster 和 Emanuel 的预言是正确的。
不过 2012 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年台风数量达到 25 个,距离多年平均只差毫厘,这也是 2010 以来台风数量连续第二年上升。到了 去年,也就是本年鉴着重叙写的 2013 年,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命名台风数量不仅超过多年平均,甚至创下新版台风命名规则生效以来的新纪 录,成为 1994 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台风最多的一年。2013 年还产生了多个极端台风,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带去严重影响。
35
25
15
5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5
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分布示意表 颜色代表最高强度 绿色-热带低压 蓝色-热带风暴 褐色-强热带风暴 红色-台风 紫色-强台风 黑色-超强台风 数据来源于台风论坛最佳路径数据集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温比亚 苏力 西马仑 飞燕 山竹 尤特 潭美 佩瓦 尤娜拉 康妮 玉兔 桃芝 万宜 天兔 帕布 蝴蝶 圣帕 菲特 丹娜丝 百合 韦帕 范斯高 利奇马 罗莎 海燕 杨柳
年鉴编写组
策划/统稿/总体设计:老干部 最佳路径制作:avril 审稿/编辑:老干部,avril,BBP,zhu 封面设计:zhangzilong1
概述 清松 珊珊 摩羯 丽琵 贝碧嘉 温比亚 苏力 西马仑 飞燕 山竹 尤特 潭美 佩瓦 尤娜拉 康妮 玉兔 桃芝 万宜
老干部 rifleman175 rifleman175 zhu iam 最小值 金杯 hess typhoonfreak 317 诉讼君 风影 zhu 莎莉 zhu mikeliang mikeliang typhoonfreak loppyname typhoonfreak BBP
本年度,中国中央气象台认定的超强台风数量达 7 个,超过多年平均值,是 2006 年以来最多的一年;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认定的五级台 风(cat.5)数量达 4 个,同样超过多年平均值,与 2004、2009 年持平,成为 1997 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根据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数据集,2013 拥 有近 10 年最多的命名台风数量,达到台风(強い)及以上级别的有 13 个,与近 10 年平均值持平,达强台风(非常に強い)及以上级别的有 8 个,与近 10 年平均值持平,达特强台风(猛烈な)级别的有 5 个,与 2006 年并列成为近 10 年特强台风最多的年份;特强台风多,弱台风也 多,2013 年强度在 40 节以下的台风达 9 个,为近十年之最。强度两极分化是 2013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特点之一,这也拉低了平均强度:本年 度洋区平均强度仅为 64.84 节,为近 10 年次低(最低为 2011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