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各种文言知识检测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各种文言知识检测及答案复习进程

《祭十二郎文》班级姓名一、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③所谓天者诚难测2、幸:①皆不幸早世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省:①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5、孤:①吾少孤②零丁孤苦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6、长:①吾少孤,及长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③长吾女与汝女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②将成家而致汝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②死而有知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⒒比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12书①汝去年书云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⑦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13.: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②诚知其如此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其信然邪?其梦邪?⑤又可冀其成立邪⑥其又何尤?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⑧敛不凭其棺二、词类活用业其家:莫如西归中年兄殁南方毛血日益衰而视茫茫传之非其真邪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成家以致汝乃能衔哀致诚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三、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零丁孤苦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4、敛不凭其棺四、古今异义的词1.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②今2.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②今:3. 吾去汴州去:(古义)(今义)4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今义)5 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今义)6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几何:(古义)(今义)7.然后惟其所愿然后:(古义)(今义)8.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今义)9. 志气日益微志气:(古义)(今义)五、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其又何尤何为而在吾侧也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吾佐戎徐州吾又罢去汝从于东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⒎固定句式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一、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⒒比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并列,挨着)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较)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和…比较)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及)12书①汝去年书云(写信)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表)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书画)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祭十二郎文》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测试题1.找出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孥:nǔ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嗣:sìC.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丧:sàngD.窆不临其穴窆:fá2.找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丞相薨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死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泽:恩惠、恩泽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墓地3.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殁不能抚汝以尽哀D.敛不凭其棺4.指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汝来省吾,止一岁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B.省徭役,减征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5.指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亦未知其言之悲也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C.吾其无意于人世矣D.其无知,悲不几时6.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D.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7.找出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B.既又与汝就食江南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D.是年,吾佐戎徐州8.下列各句括号里,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项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 )③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A.矣也矣也邪B.也矣也矣乎C.乎也也矣乎 D.也乎也矣邪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0.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B.少者强而夭殁,长者衰而全存乎?C.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D.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1.一词多义辨析①致A 乃能衔哀致诚表达B 致敬亭于幕府送达C 将成家而致汝使……来 D 何意致不厚招引,引来E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取得,得到 F 老妇前致词传达,表达G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兴致,情致②就A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到B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上任C 指物作诗立就完成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接近,靠近③之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B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主谓之间C佯狂不知所之者到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事情E 告汝十二郎之灵的④始A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当初,最初(初次) 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开始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曾经D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才E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才⑤舍A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离开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C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客舍D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行军三十里为一舍E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舍 F 屋舍俨然房舍2.理解文化现象①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叔父②告汝十二郎之灵灵位③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已死去的父亲④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⑤明年,丞相薨唐代二品以上的官员死⑥万乘之公相万辆兵车,极言富贵1.一词多义辨析:①其A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 B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那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他的 D 齐国其庶几乎或许E 汝其善抚之一定②信A 其信然邪?其梦邪?真实,确实 B 愿陛下亲之信之相信C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讲信用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E 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③然A 呜呼!其信然矣!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B 虽然,我自今年来这样C 吴广以为然是的,对的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过,但是④穷A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穷尽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尽C固将愁苦而终穷不得志D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阻塞不通,与”通”相对2.词类活用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动----名②遇汝从嫂丧来葬动---名灵柩③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形----名④其传之非其真邪形---名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动---使动⑥入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动⑦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形---名⑧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形---动3.区别古今异义:①明年,丞相薨第二年②去年,孟东野往上一年③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松动④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凭借⑤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⑥其无知,悲不几时没有灵魂多少时间①书A 汝去年书云写信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表E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书画 F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祭十二郎文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应答)之耳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解析】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留居”,“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①⑦指示代词“那、那些”;②⑧人称代词“你的”;③⑤副词,表反问语气;⑥连词,假如;⑨副词,表揣测语气;④⑩人称人词“他、他们”。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邪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解析】A项,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数学领域的一分支。
B项,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D项,古义,把……当作是……;今义,认为。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C.左右欲刃.相如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解析】D项是名词作状语,A、B、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5.2.2 祭十二郎文 Word版含解析

祭十二郎文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ɡ)所怙.(hù) 子嗣.(sì)B.衔.哀致诚(xián) 万乘.之公相(shènɡ)丞相薨.(hōnɡ) 斗斛.(hú)C.其余奴婢.(bì) 冀.其成立(jì)兄殁.南方(mò) 遽.去(jù)D.令守汝丧.(sànɡ) 长.吾女(zhǎnɡ)辍汝而就(chuò) 尚飨.(xiǎnɡ)项,“丧”应读“sān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耳C.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项,“比”意为“近来”,“凭”意为“临”;B项,“应”意为“应付”;D项,“既”意为“不久、后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①⑤/②⑦/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③⑤⑨/⑦/④⑩项,“其”的意义和用法依次为:代词,那、那些/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代词,他、他们。
4.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惟兄嫂是依②何为而在吾侧也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④其又何尤⑤吾佐董丞相于汴州⑥不知问家人以月日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③④⑥D.①④⑤/②③⑥为宾语前置,③⑤⑥为介词结构后置。
《祭十二郎文》答案学习资料

《祭十二郎文》答案《祭十二郎文》(一)通假字1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2、皆不幸早世(世通逝”。
)3、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坟墓。
)(二)、古今异义1当不复记忆复。
2、明年,丞相薨一年。
3、吾去汴州到别的地方。
4、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学的简称。
5、吾与汝俱少年的孩子。
6、而齿牙动摇复古义:再,又明年古义:第二年去古义:离开。
今义:重复,往今义:今年的下今义:从所在地几何古义:过不了多久。
今义:几何少年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年少动摇古义:牙齿松动。
今义:不稳固,不坚定7、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成长立业。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四)•词类活用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远,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莫如西归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3、吾书与汝日 书,名词动用, 写信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客,名词用作动词,视,动词用作名词,视力。
6、恐旦暮死 早晚名词作业,名词用作动词,继承 ……的事业 夭,动词用作使动词,使 夭亡。
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 长,养育。
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 惟依 兄嫂(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宾语前置句,应为 尤何”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 于汴州佐董丞相(4)从嫂归葬河阳 省略句,应为 从嫂归葬于河阳” (5)未可以为信也 省略句,应为朱可以之为信也” (6) 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句,应为 为何”五、把握感情(一)感情问题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情) 问题2、本文有 至情之文,千秋绝调”之誉,其蕴含了那些情?请结合文章 内容具体回答,尽量用原文句子为例证。
(明确: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探究案:1韩愈和十二郎之间的感情深厚到怎样的程度?虽为叔侄关系,实为兄弟情谊。
2、 第二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你认为是什么是?“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 “抚汝指吾”的细小 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 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 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
祭十二郎文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祭十二郎文(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克:能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继承……的家业C.敛不凭.其棺凭:凭借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2.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汝来省吾,止一岁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图久远者,莫如西.归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B.将成家而致.汝C.恐旦暮..死D.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
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拓展(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2015《祭十二郎文》检测练习

《祭十二郎文》检测练习姓名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其信然.邪(……的样子)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邪..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信也..D、未可以为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惟兄嫂是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十二郎文》各种文言知识检测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班级姓名
一、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
②诚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
2、幸:①皆不幸早世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4、省:①不省所怙
②汝来省吾
5、孤:①吾少孤
②零丁孤苦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③长吾女与汝女
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
②将成家而致汝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
②死而有知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⒒比
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12书
①汝去年书云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
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⑦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3.: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诚知其如此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
⑥其又何尤?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⑧敛不凭其棺
二、词类活用
业其家:
莫如西归
中年兄殁南方
毛血日益衰
而视茫茫
传之非其真邪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成家以致汝
乃能衔哀致诚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三、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2、零丁孤苦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4、敛不凭其棺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①古:
3
②今
2.少而强者不可保
强者①古:
②今:
3. 吾去汴州
去:(古义)
(今义)
4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义)
(今义)
5 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古义)
(今义)
6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古义)
(今义)
7.然后惟其所愿
然后:(古义)
(今义)
8.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义)
(今义)
9. 志气日益微
志气:(古义)
(今义)
五、文言句式
4
惟兄嫂是依
其又何尤
何为而在吾侧也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吾佐戎徐州
吾又罢去
汝从于东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⒎固定句式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5
一、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6
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⒒比
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
7
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并列,挨着)
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较)
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和…比较)
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及)
12书
①汝去年书云(写信)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
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表)
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书画)
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指<<尚书>>)
⑦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文字
13.: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8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这,代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
汝又不果来果:实现
业其家业:继承……的事业
东亦客也客:做客
②名词作状语
莫如西归西:向西
中年兄殁南方中年:在中年
9
毛血日益衰日:一天天地
③动词作名词
而视茫茫视:视力
惟其所愿:愿望
传之非其真邪传:传来的消息
④使动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夭:使......夭折
成家以致汝成家:使家成致:使......来
长吾女及汝女长:养育,使……成长,
⑤形容词作名词
乃能衔哀致诚诚:诚意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白:白发
⒍形容词作动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全:保全
三、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10
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六、古今异义的词
1.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①古:青年男子。
②今:十岁左右
到十五六岁。
3.少而强者不可保
强者①古:强壮的人(生理上)。
②今:坚
强的人(心理上)。
4. 吾去汴州
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地
方到别处去
5. 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
下一年
6. 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7. 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8. 未可以为信也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9.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义)多少(用于反问)
10. 其无知,悲不几时
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11.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
12.然后惟其所愿
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13.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14. 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
15. 志气日益微
志气:(古义)精气神(今义)为求上
进的决心和勇气
16.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既:(古义)不久,后来。
(今义)已经,既然。
也可作连词,与“且,又,也”等副词呼应
17. 汝来省吾,止一岁。
止:(古义)留居。
(今义)停止;阻拦;到......截至;仅,只。
七、文言句式
⒈宾语前置
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是")
其又何尤(应为:"其又尤何")
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为何而在吾侧也")
⒉状语后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吾佐戎徐州(省略“于”,应为:“吾于徐州佐戎”)
⒊被动句吾又罢去(译为:我又被罢免)
⒋省略句
汝从(吾)于东既(吾)又与汝就食江南
⒌感叹句呜呼!其信然邪
⒍反问句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⒎固定句式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其......其......其......”构成选择疑问句,译为:“是......还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