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迟希新报告 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完整版)学习迟希新报告心得体会

(完整版)学习迟希新报告心得体会

(完整版)学习迟希新报告心得体会《新教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与自主发展》学习心得今年假期,我通过网络学习了全国知名德育专家迟希新博士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新教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与自主发展”。

虽然报告的时间不长,但给我的感受很深。

迟教授给我们讲了新时期班主任需要哪些特殊素养、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主导者等内容。

一所学校里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最多的人,和学生矛盾冲突最多的人,是学生终生最难忘人之一。

因此,班主任的显型教育和隐性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人格塑造者,又是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直接导师。

所以,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同等重要。

我们要把握教育规律,通晓教学原则;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重视青少年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注重提升、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结构。

基础性能力:了解学生能力,沟通交流,组织管理;发展性能力:自我规划,独立研究,终身学习能力;拓展性能力:与他人合作研究能力,班级文化建设的能力。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内涵不言而喻。

只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怎样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处理问题冷静客观,因为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要尝试了解,不要急于批判。

要有同理心,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听,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倾听,有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最好的学生?迟博士根据他多年的研究指出,会学习、善于反思、健康快乐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他分析了“SAB 式学习”,不学习的人、无效学习的人及有效学习的人,迟博士分别将他们有趣地比喻为“蜘蛛”、“蚂蚁”及“蜜蜂”,他号召大家不要像“蜘蛛”整天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也不要像蚂蚁只知照搬,不会消化;而应该学做“蜜蜂”,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学习,更会创造。

听迟希新教授讲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体会

听迟希新教授讲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体会

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
——听迟希新教授讲座有感
潘市镇盘古教学点王呈全
疫情当前,学生“停课不停学”,我们老师也不能闲着,在做好防疫工作之余,还得充充电。

3月5日晚,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做的《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的精彩直播讲座。

迟教授讲的“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并不陌生,所讲的路径应该说大多数人也懂。

但为何能与几万观众产生共鸣呢?不得不佩服迟教授的旁征博引,生动的案例。

听着迟教授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旁征博引”,我不禁豁然开朗:我要“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清早,一个园丁走进花园,竟然发现一大片的花草树木都奄奄一息,了无生气。

惊讶之余,他问榕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榕树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他无法像松树那样高大雄伟。

松树也沮丧地告诉园丁它想自我了断,因为他不像苹果树那样,能结出可口的果子。

但是一旁的苹果树也在抱怨,说他自己不能像槐树一样,浑身散发着芳香。

最后,园丁来到花园的一角,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只见它生机盎然,一身绿意。

“你为什么在如此消沉的环境中仍能昂首挺立着?”园丁好奇地问。

不起眼的小草快乐地回答:“我知道自己不过是株小草,但我决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朵最好的小草,于是,我也就很快乐啊!”
是的,我甘愿做一棵“小草”,只要能衬托的出一朵朵艳丽的祖国“花朵”,那我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

这就是最好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迟希新讲座心得(通用5篇)

迟希新讲座心得(通用5篇)

迟希新讲座心得(通用5篇)迟希新讲座心得篇1迟希新讲座心得在参加迟希新的讲座后,我深感启发和收获。

讲座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学生成长和发展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讲座一开始,迟希新就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教育是什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思考,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这个观点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双向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接下来,迟希新讲解了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都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迟希新的建议是,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课程和教学。

此外,迟希新还讲解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认为,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潜能,我们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讲座的过程中,迟希新还分享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总的来说,参加迟希新的讲座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成长为有价值的人才。

同时,我也会将讲座中的知识和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此外,讲座中迟希新的幽默风趣和生动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观点,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

最后,我要感谢迟希新先生在讲座中分享的知识和经验。

他的讲座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

教师培训个人鉴定(26篇)

教师培训个人鉴定(26篇)

教师培训个人鉴定(26篇)教师培训个人鉴定(精选26篇)教师培训个人鉴定篇1__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听了北京教育部迟希新教授和__进校几位教师的讲座,经过2天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收获颇多。

这次培训的资料丰富多彩,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职业道德修养和多媒体上机操作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经过认真的培训和自我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4日上午,迟希新教授讲授了“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师”。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工作务实、业务扎实等几个方面就能够了。

但随着自我工作六年来的不断学习与总结,经过专家的讲授,我在思考: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尤其是应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更应当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为自我充电。

一、做学习型的教师在如今知识爆炸、信息更新加剧的社会现实中,也许我们有繁忙的工作,有琐屑的世务,也许我们身体疲惫,心力交瘁,也许我们迷于娱乐,忙于社交,可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应当以书本为伴,以读书为乐。

而读书,不妨读得杂一些。

不一样风格、主题的阅读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广博的视野,这样教学中才更有底气。

同时仅有爱读书、会读书的教师才会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

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是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在阅读中思考才让我们幸福欢乐的教育生命得到强大的支撑!我想,我要做读书学习型的教师,在阅读中成长着、幸福着。

二、做反思型的教师如果日复一日,教学却不及时反思,我们的教学将进入一种麻木的“教书匠”状态。

如果我们不坐下来思考一下,那么我们太容易随波逐流,如果我们不坐下来思考一下,那么我们做了许多徒劳无益甚至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工作而自我却不明白。

“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仅有思考能帮忙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仅有思考能帮忙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

迟希新讲座心得

迟希新讲座心得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本身的教育修养职业理想和职业幸福是时下人们关注颇多的两个词语,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老师来说也概莫能外。

那么,职业理想的确立对教师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教师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克服职业倦怠,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

3月5日晚7时30分,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永州市万名教师网络直播培训”。

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迟希新的专题讲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

首先,迟教授满腹诗书,文化底蕴深厚,引经据典,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在讲座中信手拈来各种古文经典名句。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人生四大惜事:少无良师,长无益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

”其次,迟教授教育知识专业,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的职业理想与如何在朴素的教育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教师本身的教育修养问题。

“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教育修养,体会快乐,收获幸福。

”“在发展中体会快乐,在尽责中收获幸福,在朴素的教育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远远不够的。

我们反问自己,是不是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们自己是否有不断学习不但修身的习惯。

如果自己都不懂学习,怎么去做学习的促进者?如果连教师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怎么谈职业幸福感?加强自己的教育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有足够能力和德行,才能教好了书,才能教好学生,才能认同职业,才能有职业幸福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无法比肩迟教授,但需要不断震醒自己、洗涤自己、超越自己,蜕变自己。

希望自己在今后能够像迟教授说的那样:“在教书育人的朴素生活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做一个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专业老师;做一个恪守职业规范有职业尊严的老师”。

听迟希新教授报告有感

听迟希新教授报告有感

听迟希新教授报告有感听迟希新讲座有感听《迟希新教授讲座》有感笔挺的黑色中山装、艺术家气质的发型、和善的眼神和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话,这就是迟希新教授带给我的第一印象。

无疑,这是一种大家风范,没有什么所谓的“学术架子”,也没有什么高高在上、让人感觉不可接近的清高。

然而,这只是初印象,听完他带给我们的“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向”讲座,我愈加佩服这样一位有着“教授”头衔的教育专家,因为他的很多思想完全处在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角度,让我深切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下面我说一说我的主要感悟与收获: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并分层评价。

例如,迟教授所给我们列举的孔融让梨的教学案例。

针对教师的提问,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选择,为什么?因为孩子所成长起来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与思想熏陶自然不同,尤其是“双独”家庭的孩子,你让他们有一种“乐于分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这无疑是一项很难的育人工程。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你不能从他们的成长环境来入手来分析问题,凭什么要求他们要像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的孩子一样有着“先人后己”的精神呢?再例如迟教授所给我们讲的“了解与尊重”这篇课文的教学案例。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有四件礼物,你喜欢哪件?可以选一件。

A金钱B健康C事业D家庭(大致如此,不确切。

)不同的孩子的选择自然是不同的,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老是处在了我们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是不是不停的质问他们:你们怎么可以选择财富呢?如果没有了健康我们是不是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了呢?你们怎么可以选择事业呢?没有了家庭你就没有了避风的港湾,还怎么去完善事业?而教材中的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孩子的选择不一定符合您的期盼,但是您对孩子的尊重,可以使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其次,请重视显性教育,也别忽略隐形教育。

教育,并非只是我们课堂上的传业授道解惑也,还有我们所带给他们的“教师效应”,还有我们所应该对他们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8篇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8篇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8篇体育教师培训总结篇1我有幸成为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荣幸地获得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合川教师进修学校安排的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集中培训的专家讲座,又有网路研修,还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

三天的集中培训里分别聆听了,迟希新博士题为《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重庆师大晏清才教授题为的《学校发展规划》、重庆教委高教处处长徐辉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西南大学副教授于波题为《行动研究与教育实践改进》、四川沐川县特级教师叶俊芝题为《做一名快乐的教师》、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鸿教授题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的6位专家的讲座,讲座深刻体现了大师成长之路与风范,诠释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指明了方向。

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超凡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几点深刻体会:通过此次培训,我的教育观有了更大程度的转变。

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会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善于给学生留白,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促使学生发挥他们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掌握新的育人手段,熟练掌握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新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的知识________渠道广阔、时间迅速,教师如果不拓展学习的渠道,不间断地加强学习,难以跟上学生的需求;现代教育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现代教师,必须得具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

听迟希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迟希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迟希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青州市庙子小学冯静这次潍坊市骨干班主任培训会议上,聆听了迟希新老师一次关于主题班会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迟希新博士的讲座,主要有四大块组成:班主任为什么要研究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有怎样的内涵和特征?主题班会与设计理念有怎样的关系?设计和实施主题要遵循哪些要求?以下几点给我的感触最深。

一、冰山模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说班会的作用时提出的。

班会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是打造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冰山,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模型,它水上和水下之比是一比九,可见隐性德育的重要性。

而主题班会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

这一比喻让我深刻认识到,开展主题班会的重要性。

学生的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出来的。

在主题活动活动中,让学生有参与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二、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主题酝酿—组织实施—总结。

开一次成功的班会,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主题,不能空洞,过程一定要合理,在结尾要师生共同体悟,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三、主题班会设计原则:计划性、创新性、整合性、针对性。

针对性三个字:近、小、实,切忌:高、大、空。

所定目标太高,范围太大,空洞无实效,这是我们在开班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后要引以为戒。

四、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开放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在召开的方法上是灵活的,可以是宣讲、讨论或辩论,可以是表扬与批评,也可以是竞赛或科技文卫等活动.在会议地点的选择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室内,可以延伸到室外,校外及社会与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好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教育课,离不开最优化的组织表现形式,即选择合适的班会类型。

五、选择班会的主题,就是确定教育的目的,确定会议的灵魂。

因此,开好主题班会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就是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主题教育要有针对。

要从本班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确立主题,就是要突出本班学生思想教育的特色与特点,要反映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典型思想问题.这就像治病要对症下药,只有“药方”对路,治疗效果才好.六、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存在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主题,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挫折心理、孤独心理、性心理等方面的疏导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与自主发展》学习心得
今年假期,我通过网络学习了全国知名德育专家迟希新博士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新教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与自主发展”。

虽然报告的时间不长,但给我的感受很深。

迟教授给我们讲了新时期班主任需要哪些特殊素养、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主导者等内容。

一所学校里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最多的人,和学生矛盾冲突最多的人,是学生终生最难忘人之一。

因此,班主任的显型教育和隐性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人格塑造者,又是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直接导师。

所以,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同等重要。

我们要把握教育规律,通晓教学原则;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重视青少年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注重提升、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结构。

基础性能力:了解学生能力,沟通交流,组织管理;发展性能力:自我规划,独立研究,终身学习能力;拓展性能力:与他人合作研究能力,班级文化建设的能力。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内涵不言而喻。

只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怎样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处理问题冷静客观,因为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要尝试了解,不要急于批判。

要有同理心,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听,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倾听,有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最好的学生?迟博士根据他多年的研究指出,会学习、善于反思、健康快乐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他分析了“SAB 式学习”,不学习的人、无效学习的人及有效学习的人,迟博士分别将他们有趣地比喻为“蜘蛛”、“蚂蚁”及“蜜蜂”,他号召大家不要像“蜘蛛”整天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也不要像蚂蚁只知照搬,不会消化;而应该学做“蜜蜂”,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学习,更会创造。

不管我们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到最好。

既然做了班主任,就要做一个高素质的班主任:做一个会学习的班主任,做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做一个健康快乐的班主任。

而班主任的快乐法则有六:目标驱动、纵向比较、适时遗忘、入世融通、责任分解、学会放弃!
让我们——拥有思想与智慧;提升境界与追求;倾注激情与执着,让我们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2018/8/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