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
熊彼特以来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上)

熊彼特以来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上)引言演化经济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演化过程。
熊彼特是演化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创新者的利润”和“创新者的租金”等概念,对经济学理论的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熊彼特以来的角度,综述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熊彼特的贡献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熊彼特提出了创新者的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者能够通过创造新产品和生产方式获取额外的利润和租金。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会打破原有的经济平衡,引发经济的不稳定和变革。
他将创新者比作“企业家”,并提出了“创新者的利润”和“创新者的租金”的概念。
熊彼特认为,创新者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租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熊彼特的贡献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经济学的演化过程,并逐渐形成了演化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
演化经济学试图通过对经济系统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行为的研究,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演化和变化。
演化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系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行为会产生经济结构的演化。
演化经济学主张将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个体的选择行为和制度的演化是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会通过学习和适应的方式来进行行动。
个体的选择行为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他们会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和经验进行选择,以期达到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目标。
演化经济学将个体的选择行为视为一种“进化”过程,个体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学习,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演化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遗传算法”,它模拟了生物进化中的“变异、选择、复制”过程,用于解决经济系统中的优化问题。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第一部分:关于演化经济学1. 演化经济学简介演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与生物进化相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经济行为的演化过程,以及企业、市场等经济组织的进化机制。
演化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多种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
2. 现代流派的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现代流派主要包括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其中,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心理学的关系,它主张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考虑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制度经济学更加强调了制度在经济演化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经济体系的演化是由制度的变化而导致的。
3. 创造性综合的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创新综合出现在新兴研究方向中,主要包括行为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复杂性经济学。
其中,行为制度经济学将两者的研究相结合,强调制度在人类行为方面的影响,同时,这种结合有助于深入理解从制度和个人行为方面影响市场和企业的演化过程。
生态经济学则是将经济研究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态领域,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复杂性经济学强调在经济组织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复杂性。
4. 演化经济学的价值体现演化经济学是一个应用价值非常广泛的学科。
它帮助解释经济制度与组织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市场和企业的演化机制,甚至包括科技发展演化的过程。
演化经济学不仅是在学术研究上有所贡献,还在企业战略制定及国家和政府政策制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5. 演化经济学的思考与未来演化经济学的未来是光明的。
如今,在技术、人类社会、政治上的不断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演化经济学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未来的演化经济学需要探索更为复杂和动态的演变过程,建议注重长期发展和适应性,反映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积极拓展与其他领域的互动。
第二部分:演化经济学的案例分析1. 汽车产业的演化经济学在汽车的演化历程中,在技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不断变化影响了汽车市场和企业的发展。
从汽车的诞生到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汽车制造、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演化过程。
第六讲经济学的演化与演化经济学

1. 21世纪的经济学去向何方?
• 自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后100年间,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呈现出急剧狭窄 化和形式化的趋势。20世纪最后30年,这 门学科已经遭受数学形式主义的蹂躏,经 济学家们不去把握和解释真实的经济结构 和经济过程,而是潜心去建立与现实相去 甚远的模型。
1.1经济学形式主义的局限
• 放弃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而进行形式主义的理论训 练,使得经济学家失去了判断与理解实践问题和 复杂情况的直觉能力。这使得经济学在重大的经 济转型和危机面前束手无策,比如石油危机、东 欧剧变和亚洲金融危机。
•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学理论在这一时期没有发 展。许多理论已经公诸于众,许多新定理得以证 明,进行了无数的回归分析。这些都是数学带来 的进步,这是不能忽略的。但关键问题是,主流 大学经济学系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当今世界的 紧要问题上。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智力资源 没有实现最优化配置。
• 从前述新古典经济学的四个根本缺陷可以 看出,新古典经济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把“社会”、“文 化”、“道德”等新古典经济学所缺乏的 因素嫁接到它身上去。问题是该理论的核 心部分存在着不可救药的缺陷,这就需要 经济学的核心发动一场革命,位于正统经 济学中心的瓦尔拉斯式的机械论假定,必 须被取代。
• 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1:新古典经济学是不 了解市场。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不是 市场,而是各种选择序列中给定的个人偏 好的结果。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家而言,他 们这个学科的一切就是研究有关始终如一 的选择及其结果。这个学科本质上不是在 研究市场,至少在财富和制度的意义上是 这样。
• 新古典经济学缺乏有关财产、合同、交换 和市场等恰当的概念。当它试图讨论交换 和市场时,叙述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各人获 得的效用的增加,而不是在法律制度框架 内产权的转移。当制度出现时,新古典理 论则主要是在制度为效用最大化的个人提 供的激励、信息和限制的意义上来讨论。
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

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一、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三、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四、演化经济学的超越五、演化经济学的应用近年来,经济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派别——演化经济学。
在这个新兴的学派中,研究人员借鉴了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将其扩展并应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和分析框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演化经济学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和理论框架的形成。
同时,也将给出五个案例,以展开相关分析,更好地说明演化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性。
一、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立足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反思之上。
演化经济学主张,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与生物进化中类似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思维方式和产业模式涌现,而这种变化也会反映在企业的行为中。
演化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不断演化的,经济主体也会不断地进行选择,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基因”,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学主要涉及两方面的视角:一是从产生差异的细节角度出发,也就是如何研究市场和企业行为中变异、选择和适应的过程;二是从宏观视角考虑市场的结构与演化。
考虑到演化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无法一一列举相关的理论框架。
但总体来说,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包括了基因型与表型、遗传算法和复杂适应系统三个核心概念。
其中,“基因型与表型”是将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在经济学中,“基因型”可以看做是企业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策略和行为,而“表型”则反应市场中不同的“生态位”,即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不同位置。
“遗传算法”是一种利用模拟自然选择过程进行优化和搜索的高效计算方法。
在演化经济学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行为的模拟和评估中。
“复杂适应系统”是演化经济学视角下市场的一种重要描述。
这种系统的组成要素非常复杂,包括正反馈、负反馈作用等等,是经济领域中非常精妙的一种机制。
演化经济学理论梳理

演化经济学理论梳理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领域,它将达尔文的生物学演化理论引入到经济学领域,试图通过探索经济体系中的进化机制来解释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在演化经济学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对经济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和制度演化的研究来揭示经济体系的内在机制,并寻求在此基础上为经济政策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制度演化、技术演化、企业演化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进行梳理。
1. 制度演化理论制度演化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经济制度的演化规律以及这种演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演化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变革,经济制度会逐渐变得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制度演化的理论框架下,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制度变迁的机制、制度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制度的变革和重构等问题。
道格拉斯·诺思等学者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现有的制度结构会对未来的制度演化产生影响,因为新的制度变迁需要克服既有制度的惯性和阻力,这就导致了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性”。
制度演化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相应的制度变革和重构。
在技术演化的理论框架下,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机制、技术变革的传播和扩散以及技术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等问题。
克里斯蒂娜·菲格赖尔等学者提出了“技术扩散”理论,认为技术的演化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推动,还依赖于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这种传播和扩散会促进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演化。
在企业演化的理论框架下,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企业行为的演化机制、企业战略的变革和调整以及企业演化对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等问题。
理查德·尼尔森等学者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经历创业、成长、成熟和衰退等不同阶段,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战略和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进的读后感

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进的读后感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一系列的学派、理论和历史背景演进而来。
演化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经济学理论,旨在揭示经济演化的本质规律,给经济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视角。
本文将就经济学的演进和演化经济学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其进行一些思考总结。
一、经济学的演进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亚当史密斯主导的古典经济学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领导着一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政府介入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新理论。
20世纪后半期,新经济学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因素纳入经济学范畴,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游戏论、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这些理论为经济学的多元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二、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演化经济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由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弗朗西斯·克里克、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与凯文·卡罗等人发起,其思想可以表述为:“经济系统是一个演化的生态系统”。
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系统的演化类似于动物生态系统的演化,它们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规律。
三、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思想1)演化经济学的思想源于进化思想和生物学,认为经济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的演化思维模式,是以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适应性进化为核心的演化过程。
2)演化经济学主张从方法论上将经济系统看作一个自然态势,拒绝逻辑演绎、静态均衡等传统观念,强调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
3)演化经济学关注的是复杂的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演化规律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重视金融市场、创新、社会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探究复杂经济系统的基本演化规律。
四、我对演化经济学的思考演化经济学的思想是一种新的研究经济的思考方式,其理论构造和方法论正如一个全新维度的开拓。
我认为,演化经济学对于揭示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量的问题和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解释经济危机、泡沫破裂等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涉及社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多种理论。
它旨在用进化的观点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新的经济分析和政策。
它探讨的相关问题包括经济行为的演化历史,市场竞争的演化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景气度的演化过程。
1、演化经济学的概念演化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问题和政策的新兴学科,它结合了进化论和经济学,旨在使用进化和遗传学的观点来研究经济问题。
它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社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多种理论。
它的发展受到科学家们的持续关注,并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以研究经济问题和政策为目标的学科。
2、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演化过程为基础的经济理论。
它借鉴了进化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关注经济行为的演化历史,以及经济行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它的研究表明,经济行为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并受到人们的决策影响。
3、演化经济学的应用演化经济学已经被用于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如市场竞争、投资决策、社会结构和行为等问题。
此外,它还被用于研究经济景气度的演化过程,以及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受到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建议。
它的理论框架也被用于研究和改善商业决策、市场竞争、投资策略、社会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4、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前景演化经济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的理论框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但仍有很多有待探索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模拟经济行为的演化历史,以及如何应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改善商业决策和投资策略。
此外,演化经济学也可以用于研究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从而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在未来,演化经济学将继续发展,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多有效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建议。
演化经济学理论梳理

演化经济学理论梳理演化经济学是一门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它将进化生物学的思想引入到经济学领域,通过对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演化经济学理论梳理是对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和观点的整理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框架。
本文将从演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演化经济学理论概述。
一、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二、演化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演化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都是在不断演化变化的。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漱膜选择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演化动力学等概念,解释了经济系统的非均衡性和历史依赖性。
演化经济学强调了不确定性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经济主体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演化经济学还强调了制度环境对经济演化的影响,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
三、演化经济学的相关概念1. 演化动力学演化动力学是演化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它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演化规律。
演化动力学认为,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演化是在动态环境中不断发生的,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非均衡状态和历史依赖性。
演化动力学的核心概念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规划算法等,通过这些概念来解释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演化过程。
2. 经济漱膜选择理论经济漱膜选择理论是演化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主要研究经济系统中的漱膜选择机制和漱膜选择过程。
经济漱膜选择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漱膜选择的机制,即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通过这一机制,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不断演化变化,最终会形成适应性更强的经济系统。
3. 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是演化经济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研究经济系统中历史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贾 根 良 内容提要 “新奇”是划分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标准,它否定了所谓“新古典演化经济学”的提法。
按照这个标准,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是由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利学派和“调节”学派所构成。
本文认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四大流派所承继的传统近二十年来已发生了很大的嬗变,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就为我们的创造性综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而目前的这四大流派基本上仍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着,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如果能在新的框架下相互杂交,这将有可能在理论上产生重大的创新。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新奇 现代流派 创造性综合作者贾根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纳尔逊和温特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标志,现代演化经济学已诞生二十年了。
在这二十年间,演化经济学经历了强有力的复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目前,系统地整理演化经济学已有成果的时机业已成熟。
一、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标准之争目前,演化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标签。
正如霍奇逊所指出的,在当代经济学中,许多经济学分支和流派都声称他们的方法是“演化的”,这包括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利学派、进化博弈论和“桑塔费”①复杂理论等。
在演化经济学领域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法国“调节”学派也自称是演化经济学的重要流派。
1998年,Bob Jessop 在一篇回顾性质的论文中,开篇就指出,“大约二十年间,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复苏中,更一般地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调节方法得到了喝彩”②。
更值得注意的是,G owdy ③提出了以阿尔奇安、费里德曼和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这种观念。
对于那些把演化经济学看做是与新古典①②③G owdy ,J.,Topics i n evol utionary economics ,Spring 2001,lgowdy @ .Jessop ,B.,Twenty Years of The Regulation A pproach ,Sociology Department ,Lancaster University ,2001.Source :http ://ncs /sociology.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9页。
经济学相对立的经济学家来说,“演化”这个概念在使用上的混乱无疑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正如生物学家莫诺在一次讲演中所指出的,演化理论(另)一个奇怪的方面是每个人都认为他理解了它。
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试图对演化经济学加以定义,并在90年代中期导致了演化经济学的划分标准之争。
1995年9月,在荷兰举行的“比利时—荷兰后凯恩斯研究协会”第十六届年会上,霍奇逊和维诺曼就演化经济学的划分标准问题展开了争论。
霍奇逊指出,演化经济学家们典型地被他们的智力史所迷惑,如纳尔逊和温特在他们的著作(1982)中忽视了凡勃伦开拓性的工作,虽然他们现在纠正了这个过失。
但在霍奇逊1993年出版了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著作《经济学与演化》之后,Langlois ①等在他们涉及学科历史的论文中仍在忽视凡勃伦。
为了弄清“演化”概念的含义并认真考虑这个概念的历史,霍奇逊1993年曾按照“系统发生论”和“个体发生论”的标准对使用演化方法的经济学家进行分类②。
在这次会议上,他又提出了另一套分类的四个标准,这就是:(1)本体论标准,是否强调演化过程中的新奇性和创造力;是否强调不确定性、路径依赖和时间不可逆。
(2)方法论标准,是否采用简化论的做法。
由于方法论个体主义是简化论的主要表现,所以,简化论与否也就是是否强调在个体之上存在着突现的制度等结构特征。
(3)时间标准,在承认渐变的同时,是否考虑突变的重要作用。
(4)隐喻标准,是否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或者是否反对主流经济学的机械隐喻。
从这个标准出发,霍奇逊认为,只有凡勃伦、康芒斯、罗金、纳尔逊、温特、霍布斯甚至凯恩斯等包括在内③。
与霍奇逊对演化经济学严格划界的做法相反,维诺曼认为,演化经济学不应限制聚集在其旗帜下的经济学流派的数目,他反对把演化经济学看做是与新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任何东西相对抗的这种看法。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对“正统经济学”中的“演化经济学先驱”进行了考察,这包括“(新)奥地利学派”④、“社会生物学家”和“芝加哥经济学家”。
在“正统经济学”的这三个分支中,只有“(新)奥地利学派”致力于替代新古典经济学,其他两个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捍卫者。
其中,“芝加哥经济学家”就是指G owdy 提到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奇安等,这些“芝加哥经济学家”运用“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理论,论证了经济演化过程可以产生新古典的结果。
维诺曼指出,用自然选择论证理性决策决不是与进化生物学相异的,费里德曼对新古典行为假定的“仿佛”理解反映在社会生物学家道金斯有关论述中⑤,“芝加哥经济学家”的论述最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是与演化经济学相异的。
因此,维诺曼认为,演化经济学不应排除新古典经济学,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新古典演化经济学的存在。
他最后的结论是,演化经济学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在了核心地位,演化理论可以被看做是经济变迁的一般理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其特例。
按照维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①②③④⑤Vromen ,J.J.,Evol utionary Economics :Precursors ,Paradigmatic Propositions ,Puzzles and Prospects ,in Reijnders ,J.(ed ),Economics and Evolu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7,p.46.笔者并不同意把“(新)奥地利学派”列入“正统经济学”的范围,因为长期以来它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者。
Hodgson ,G.M.,Economics and Evol ution and the Evol ution of Economics ,in Reijnders ,J.(ed ),Economics and Evolu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7.Hodgson ,G.M.,Economics and Evol ution ,Polity Press ,nglois ,R.N.,Everett ,M.J.,W hat Is Evol utionary Economics ?in Magnusson ,L.(ed ),Evolutionary and Neo -Schumpeterian Approaches to Economics ,K luwer ,1994.诺曼的这种看法,演化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关系犹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所以,按照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维诺曼也应该承认,演化经济学仍可以被看做是经济学的“范式革命”。
笔者认为,维诺曼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思想发展的包容性和某种连续性,反对用经济演化理论完全替代新古典经济学。
然而,新古典传统的“芝加哥经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化经济学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讨论如何定义演化经济学。
笔者认为,魏特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作为社会经济演化的一个恰当概念,正确地评价新奇的突现及其传播的关键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①。
福斯指出,由多西、纳尔逊、温特和魏特等所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学所关注的就是已存结构的转变和新奇的突现及其可能的扩散。
但新古典经济学是与此不同的。
我们知道,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新奇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个人的创造性和选择,它是人类有目的行为的结果。
如果存在真正的选择,社会个体相互之间在偏好上必须是非同质的,个人偏好也必须是可变的。
而新古典经济学所讲述的是一个在给定偏好和目标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已经预先机械式地被决定了。
我们不难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为什么要把这种新古典行为讽刺为“理性傻瓜”。
新古典经济学是自相矛盾的,虽然它自称为“选择的科学”,但实际上有目的的行为和选择在其理论体系中是没有地位的,它无法容纳个人的创造性和新奇行为。
因此,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对立就在于其本体论假设上的不同,当演化经济学对世界持有新奇和变异不断突现的开放宇宙观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如理性最优和代表性行为者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新奇和变异不断突现的开放性过程。
简言之,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其理论体系能否抓住新奇对经济系统的关键意义。
按照新奇这个本体论标准,芝加哥经济学家就必须被排除在演化经济学之外。
阿尔奇安在其经典论文《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中指出,最大化行为没有必要用行为者的动机来论证,而是“进化”的竞争力量将使接近于最大化模型所预测的企业生存下来。
在阿尔奇安看来,我们不需要关心企业的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决策,他认为这与解释“自然选择”的竞争过程无关。
因此,阿尔奇安虽然指出了把标准的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不确定性情况时所存在的困难,但他明显地看低了有目的行为这个概念的理论地位。
对费里德曼来说,虽然明显地独立于阿尔奇安,但他在其经典论文《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也求助于“自然选择”论证了以下两个论点:第一,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第二,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仿佛”是在使其利润最大化,无论他们是否有意这样做。
贝克尔更是相信用“自然选择”论证最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以至于他后来声称,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科学分析的唯一基础。
然而,正如罗斯彼所指出的,他们当中甚至没有一人暗示过经济学家们应该研究一下选择过程的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据此,罗斯彼对这三位经济学家拙劣的生物学类比提出了系统的批评②。
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早已指出,芝加哥经济学家运用“自然选择”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捍卫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维诺曼等所提出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这种观念是不能成立的,它混淆了《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①②Loasby ,B.J.,Selection Processes i n Economics ,in Dopfer ,K.(e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rogram and Scope ,K 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2001.转引自Hodgson ,G.M.,Economics and the Ret urn to Mecca :the Recognition of Novelty and Emergence ,Structural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8,1997,p.406.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