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版教案1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5篇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5篇小学语文《半截蜡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送情报()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儿子搬走()爱国主义为儿端走(成功)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课外:练习册中P58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义:厄运:厄,困苦,灾难。
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从容:不慌不忙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重难点·关键篇二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2课时半截蜡烛教案篇三知识技能目标:1、读读记记“解释、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11篇)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11篇)《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篇一《半截蜡烛》教学反思:《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课文情节扣人心弦,跌宕多姿。
课前,考虑到课文故事发生在离学生生活时代比较遥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对当时的战争背景知之甚少,会影响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备课时,我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同时自己也特意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二战的资料,数据,上课时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了当时的背景,知道法国人民进行的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正义之战,为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课上,我着重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这句话,感受蜡烛与一家三口的生命息息相关。
第二,我在课堂上突出了文中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与敌人巧妙周旋的句段,采用说话练习:"当( )的时候,( )心想( ),于是就( ).可以看出( )." 通过抓重点词,有感情朗读等形式,加深学生的感悟,使他们深刻的领悟到母子三人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镇静从容,机智勇敢,并在他们感悟之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明确中心,母子三人在敌人面前之所以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完全是出自于他们那颗崇高的爱国之心。
在本课最后,我采用"颁奖"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如果你要给这次战争胜利者颁奖,你认为谁的功劳最大你最欣赏谁同学们经过积极的交流讨论,认识到一家三口都功不可没,体会他们在整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文章更为完整,是整堂课更加缜密。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整堂课学生的感悟,理解及朗读都很到位,只是整个课堂仍是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了一个个环节的学习任务,课堂上仍是以老师为主导。
《半截蜡烛》教案[共5篇]
![《半截蜡烛》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64fff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2.png)
《半截蜡烛》教案[共5篇]第一篇:《半截蜡烛》教案《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描述“绝妙的主意”;2.根据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矛盾冲突,把握小说情节,并运用“交替讲述”的方式讲述故事。
3.体验紧张心理,关注人物命运,激活英雄情节。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学生展示预习单:提示“截”中的斜钩要有力,范写、练写。
2.概括主要内容。
3.伯诺德夫人利用这半截蜡烛想到了一个怎样的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二、交替讲述故事情节1、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这篇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呢?这些人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板书:(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这3个人物我们可以说是正面人物。
另三人是……?板书:(三个德国军官)反面人物2、反面人物的作用是给正面人物制造麻烦的。
而正面人物是来解决麻烦的。
制造麻烦、解决麻烦的故事才精彩。
反面人物三个德军制造了什么麻烦?正面人物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又是怎么解决麻烦的?快速浏览3——7自然段,边读边画关键词,然后填写情境图。
展示:点燃蜡烛再次点燃蜡烛夺回蜡烛拿出油灯吹灭蜡烛搬柴生火取走蜡烛上楼睡觉端走蜡烛一个制造麻烦,一个解决麻烦,这就叫冲突。
于是就会发生情节。
板书:冲突、情节。
3、怎样把这种冲突、情节讲清楚,办法是“交替讲述”。
先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再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
这样一来一回的描写就叫做交替叙述,这样,小说才有条理。
现在请同学们交替讲述故事的情节。
生讲故事(用上关联词)4、这个故事牵动着你的心,读的时候心情怎样?(紧张)心吊上去,再落下来,再上再落,如坐过山车。
这就叫“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三、深入研析故事情节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在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1、再读3——7自然段,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作简要批注。
(2)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半截蜡烛》的教案(精选5篇)

《半截蜡烛》的教案(精选5篇)《半截蜡烛》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半截蜡烛》的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截蜡烛》的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三、演一演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6)布置任务。
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
小学五年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抓主线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方法:主线引导,点线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课前:聊天谈话,蓄势。
一、背景展开,情感积淀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段发生在二战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护蜡烛1、伪装情报2、方法是否万无一失,绝对安全?危机降临了……三、抓住细节,感悟形象1、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整体感受。
2、交流:感受紧张氛围。
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危机在一步步逼近:怎么办?是生,还是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A、屈服——被奴役,任人摆布——不愿意B、反抗——殊死搏斗,鱼死网破——被消灭C、周旋——虚与委蛇,不断寻找转机——?伯诺德母子是怎样做的呢?4、、默读课文3——7自然段,划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默读课文学习。
2)交流:A、母亲化解危机;B、危机再一次来临;C、情况更加急迫;D、再次化解危机。
小学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优选备课教案三篇(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优选备课教案三篇《半截蜡烛》发生在二次大战期间,故事的主人公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优选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优选备课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三)演一演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6)布置任务。
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6篇

半截蜡烛教案《半截蜡烛》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编辑Waner为大家分享的6篇《半截蜡烛》教案,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半截蜡烛教案篇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表演,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读悟、表演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已经有了了解,下面我们接着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完成一件事当好导演、选好演员大家看行不行。
(同学们欣喜若狂,齐声答道:行)师:当好导演、演员的要求:1、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要通过自己的口、手、脸表现出来。
2、公正评价二、初读课文,谈出感受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人物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悟一悟,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批注。
生:(自读、勾画,相互交流)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生:每个人在敌人面前都表现得非常镇定,机智,他们都想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生:每个人又在极力去争蜡烛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生:同意。
师:谁有补充?生:文中每个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而成功的只有杰奎琳一个。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理在文中因什么而发生变化?生:因半截蜡烛的燃烧、变短而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每个人都可生:练习(读书品味,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动作、表情)师:谁来试一试生一:我来扮演伯诺德夫人(边做动作、边说话)组织评议,生1、动作不够准确,表情太呆板。
生2、伯诺德夫人紧张的神情没表现出来。
请大家再读一读文中的语言,自己在下面模仿一下。
生二、再来试试(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师:引导再议,好!(特别是盯着蜡烛、紧张的神情表现得好)生三、我来演杰奎琳(娇声娇气地说话,做动作)生四、我来演德军中尉(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师:引导评议指导,放课文录音,想象德军强盗的可憎可恨。
《半截蜡烛》的优秀教学设计(最新8篇)

《半截蜡烛》的优秀教学设计(最新8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时安排】1课时课。
【前准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师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3、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
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 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
(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
(“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再演一次。
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
评价。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
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
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预习内容】:半截蜡烛
【课时安排】:共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送情报()
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
1、合作表演课文中的故事。
2、《与课堂同行》第6课作业。
【教学反思】
8、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
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
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预习内容】:半截蜡烛
【课时安排】:共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送情报()
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
1、合作表演课文中的故事。
2、《与课堂同行》第6课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