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实验
轴承实验报告

轴承实验报告轴承实验报告引言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用于支撑旋转机械的轴。
它们承载着重要的机械负荷,同时也承受着摩擦和磨损。
为了确保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轴承的性能评估和实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的轴承,评估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了两种常见的轴承类型: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通过滚动元件(如钢球或滚子)来减小摩擦的,而滑动轴承则是通过润滑剂来减小摩擦。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分别测试这两种轴承的摩擦系数、寿命和可靠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台面,确保实验环境清洁无尘。
2. 安装滚动轴承:将滚动轴承安装在实验设备上,并确保其能够自由旋转。
3. 测量摩擦系数:通过施加一定的力矩,使滚动轴承旋转,并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所需的力。
根据所施加的力矩和测得的力,计算出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
4. 测试寿命:通过连续施加一定的力矩和转速,观察滚动轴承的运行时间,直到其失效。
记录下滚动轴承的寿命。
5. 安装滑动轴承:将滑动轴承安装在实验设备上,并确保其能够自由旋转。
6. 测量摩擦系数:通过施加一定的力矩,使滑动轴承旋转,并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所需的力。
根据所施加的力矩和测得的力,计算出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
7. 测试寿命:通过连续施加一定的力矩和转速,观察滑动轴承的运行时间,直到其失效。
记录下滑动轴承的寿命。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和寿命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低,这是由于滚动元件的存在,可以减小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2. 滚动轴承的寿命较长,这是由于滚动元件的分布,可以均匀分担负荷,减小磨损。
3.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高,这是由于润滑剂的存在,无法完全消除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4. 滑动轴承的寿命较短,这是由于摩擦和磨损的积累,导致轴承失效。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答案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答案滑动轴承实验报告答案引言: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影响其工作性能的因素。
本报告将对滑动轴承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加深对滑动轴承的理解。
实验目的:1. 掌握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了解滑动轴承的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 分析滑动轴承工作时的摩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滑动轴承实验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套、轴承外壳、轴承盖等组成部分。
实验方法是在轴承内壁涂抹润滑油,然后在轴上施加不同的负荷,通过测量轴承温度和摩擦力来分析轴承的工作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包括轴承温度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轴承温度与负荷大小成正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增加,轴承温度也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负荷增加会导致轴承内部的摩擦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负荷大小来选择适当的润滑方式和材料,以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
2. 润滑油的选择对轴承性能有重要影响: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润滑油进行测试,发现不同润滑油的摩擦力和温度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这说明润滑油的选择对轴承的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润滑油,以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3. 轴承摩擦力与轴承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有关: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的轴承进行测试,发现它们的摩擦力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会影响轴承与轴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轴承时,需要考虑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对轴承摩擦力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轴承温度与负荷大小成正比,润滑油的选择对轴承性能有重要影响,轴承摩擦力与轴承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有关。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测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3. 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形成过程和现象。
4. 分析轴承在不同载荷和速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二、实验原理滑动轴承是利用液体动压原理,通过在轴承和轴颈之间形成油膜,减小摩擦和磨损,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实验中,通过测量油膜压力分布,可以分析轴承的润滑性能和工作状态。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滑动轴承实验台2. 轴承加载装置3. 润滑油泵4. 压力传感器5. 数据采集系统6.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台安装好,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
2. 添加润滑油,确保油量充足。
3. 启动润滑油泵,调节转速至预定值。
4. 打开轴承加载装置,逐步增加载荷。
5.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转速、载荷、油膜压力等。
7. 改变转速和载荷,重复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轴承的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状。
在轴承中心区域,油膜压力最大,随着距离轴承中心的增加,油膜压力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液体动压原理使得油膜压力在轴承中心区域达到最大值。
2. 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轴承的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呈线性形状。
在轴承中心区域,轴向油膜压力最大,随着距离轴承中心的增加,轴向油膜压力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轴承受到轴向载荷,使得轴向油膜压力在轴承中心区域达到最大值。
3. 载荷对油膜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载荷的增加,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均呈上升趋势。
这是因为载荷的增加使得轴承受到更大的压力,导致油膜压力增大。
4. 转速对油膜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转速的增加,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均呈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转速的增加使得油膜厚度减小,导致油膜压力降低。
六、实验结论1. 滑动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和线性形状。
实验一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一 滑动轴承实验滑动轴承实验台使用简介本实验台用于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主要利用它来观察滑动轴承的结构及油膜形成的过程,测量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通过测定可以绘制出摩擦特性曲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和测定其承载量。
一、实验台结构简介与工作原理1. 该实验台主要结构见下图所示:图1—1 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简图1-操纵面板 2—电机 3-三角带 4-轴向油压表接头 5-螺旋加载杆 6—百分表测力计装置7-径向油压表(7只) 8-传感器支承板 9-主轴 10—主轴瓦 11-主轴箱 2。
结构特点该实验台主轴9由两个高精度的深沟球轴承支承。
直流电机2通过三角带3带动主轴9顺时针旋转,主轴上装有精密加工制造的主轴瓦10,由装在底座里的无级调速器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轴的转速由装在面板1上的左数码管直接读出。
主轴瓦外圆处被加载装置(未画)压住,旋转加载杆5即可对轴瓦加载,加载大小由负载传感器传出,由面板上右数码管显示.主轴瓦上装有测力杆,通过测力计装置可由百分表6读取摩擦力△值.主轴瓦前端装有1~7号七只测径向压力的油压表7,油的进口在轴瓦的21处。
在轴瓦全长的41处装有一个测轴向油压的油压表,即第8号油压表。
二、主要技术参数试验轴瓦 内径d=70mm 长度B =125mm粗糙度(旧标准7 )材料 ZC uSn5Pb5Zn 5 加载范围 0~1000N (0~100kg) 百分表精度 0.01 量程(0-10mm ) 油压表精度2。
5% 量程0~测力杆上测力点与轴承中心距离L=120mm 测力计标定值 K=0。
098N/△ 电机功率 355W调速范围:3~500rpm试验台重量:52kg该实验台的操作面板如图1-2所示。
图1-2实验台面板布置图1-转速显示2—压力显示3-油膜指示4-电源开关5-压力调零6—转速调节7—测量键8-存储键9-查看键10-复位键三、电气装置技术性能1.直流电动机功率:355W2。
滑动轴承实验

滑动轴承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计划学时:1一、实验目的1.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与现象;2.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3.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4.测定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和绘制摩擦特性曲线。
二、实验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一)滑动轴承实验台1.实验台的构造实验台的构造如图所示。
实验台的传动装置由直流电机1通过v带传动2驱动轴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无级调速器实现轴4的无级调速,轴的转的转速由数码管直接读出。
图4-1 滑动轴承实验台2.轴与轴瓦间油膜压力测量装置轴由流动轴承支承在箱体3上,轴的下阗部泡浸在润滑油中。
在轴瓦5的一径向平面内沿周向钻有7个小孔,彼此相隔20每个小孔联接一个压力表6,用来测量该相应点的油膜压力,由此可以绘出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沿轴瓦的一个轴瓦的一个轴向剖面内装有两个压力表,用来观察有限长度内滑动轴承沿轴向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
3.加载装置油膜的径向压力分布曲线是在一定的载荷和一定的转带下绘制的。
当载荷改变或轴的转速改变时测出的油膜压力值就不同,所绘出的压力分布曲线的形状也不同。
本实验台采用螺旋加载,转动螺杆7可改变载荷的大小,所加载荷之值通过传咸器用数码管数字显示,直接在实验台的操纵面板上读出(取中间值)。
4.实验台主要参数(1)轴的直径d=70mm(2)轴瓦的宽度B=125mm(3)测力杆长度(测力点到轴承中心距离)L=120(4)测力计(百分表)标定值K=0.098N/格(5)加载系统初始载荷W=40N(轴瓦重量)(6)加载系统的加载范围0~1000N;调速范围3~500r/min(7)油压表量程0~0.6Mpa(0.025Mpa/格)(8)润滑油,夏季用L---AN46(30号机油)、动力粘度n40=0.04lPa.S:冬季用L---AN22(15号机油),动力粘度n40=0.020Pa.S.5.摩擦系数f测量装置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随轴承的特性数ήn/p值的改变而改变。
滑动轴承实验之一

实验16 滑动轴承实验之一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轴颈将润滑油带入轴承摩擦表面,由于油的粘性(粘度)作用,当达到足够高的旋转速度时,油就被带入轴与轴瓦配合面间的楔形间隙内形成流体动压效应,即在承载区内的油层中产生压力。
当压力能平衡外载荷时,轴与轴瓦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油膜。
这时轴的中心对轴瓦中心处于偏心位置,轴与轴瓦之间处于完全液体摩擦润滑状态。
因此这种轴承摩擦小,轴承寿命长,具有一定吸振能力。
本实验就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动轴承的动压油膜形成过程与现象,通过绘制出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与承载量曲线,深刻理解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1.观察滑动轴承的动压油膜形成过程与现象。
2.通过实验,绘出滑动轴承的特性曲线。
3.了解摩擦系数、转速等数据的测量方法。
4.通过实验数据处理,绘制出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与承载量曲线。
二、设备和工具图16-1 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如图16-1所示:它由底座1,箱体2,轴3,轴瓦4,压力表5,加载砝码6,加载杠杆7、8,测力百分表9,测距杠杆14,测力弹簧片10,控制面板11,Ⅴ型传送带12,直流电机13等组成。
实验台有关数据:1.轴瓦:材料—ZQAL9—4表面粗糙度—1.6宽度—B=75mm2.轴:材料—45#表面粗糙度—0.8直径—d=60mm3.电动机:型号—130SZO2额定功率—P=355W额定转速—n =1500rpm4.V 带传动:型号—O 型内周长—L =l120mm根数—Z =2中心距—a =350mm传动比—i =3.1755.润滑油:牌号—45号机油粘度—η=0.34(s Pa ⋅)6.加力杠杆比:42.6277.测矩杠杆力臂长—L =160mm测力弹簧片刚度系数—K = N /格(见实验机上标牌,每个实验机均不相同)三、实验原理轴瓦4与测矩杠杆14联成一体,压在轴上,直流电动机13通过V 型传动带12驱动轴3旋转。
箱体内装有足够的润滑油,轴将润滑油带到轴与轴瓦之间。
滑动轴承实验

滑动轴承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计划学时:1一、实验目的1.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与现象;2.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3.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4.测定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和绘制摩擦特性曲线。
二、实验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一)滑动轴承实验台1.实验台的构造实验台的构造如图所示。
实验台的传动装置由直流电机1通过v带传动2驱动轴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无级调速器实现轴4的无级调速,轴的转的转速由数码管直接读出。
图4-1 滑动轴承实验台2.轴与轴瓦间油膜压力测量装置轴由流动轴承支承在箱体3上,轴的下阗部泡浸在润滑油中。
在轴瓦5的一径向平面内沿周向钻有7个小孔,彼此相隔20每个小孔联接一个压力表6,用来测量该相应点的油膜压力,由此可以绘出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沿轴瓦的一个轴瓦的一个轴向剖面内装有两个压力表,用来观察有限长度内滑动轴承沿轴向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
3.加载装置油膜的径向压力分布曲线是在一定的载荷和一定的转带下绘制的。
当载荷改变或轴的转速改变时测出的油膜压力值就不同,所绘出的压力分布曲线的形状也不同。
本实验台采用螺旋加载,转动螺杆7可改变载荷的大小,所加载荷之值通过传咸器用数码管数字显示,直接在实验台的操纵面板上读出(取中间值)。
4.实验台主要参数(1)轴的直径d=70mm(2)轴瓦的宽度B=125mm(3)测力杆长度(测力点到轴承中心距离)L=120(4)测力计(百分表)标定值K=0.098N/格(5)加载系统初始载荷W=40N(轴瓦重量)(6)加载系统的加载范围0~1000N;调速范围3~500r/min(7)油压表量程0~0.6Mpa(0.025Mpa/格)(8)润滑油,夏季用L---AN46(30号机油)、动力粘度n40=0.04lPa.S:冬季用L---AN22(15号机油),动力粘度n40=0.020Pa.S.5.摩擦系数f测量装置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随轴承的特性数ήn/p值的改变而改变。
哈工大宋宝玉机械设计-29滑动轴承实验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利用油膜形成机理演示仪验证动压油膜形成机理:
2.观察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与现象:
利用油膜形成过程电路图观察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
电源
指示灯
轴启动
轴瓦
轴
润滑油
油池
毫安表
开关
轴转数提高 指示灯灭掉 毫安表指针回零 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
* 当轴没转动时,轴和瓦接触,合上开关,较大电流流过指示 灯和毫安表,指示灯很亮,毫安表读数较大。
* 当轴刚启动时,轴与轴瓦之间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力矩 很大的,测力杠杆一端的测力计千分表有较大的读数。
* 当轴慢慢转动时,形成部分润滑油膜,使轴与瓦接触面积减 小,电路中电流减小,指示灯亮度减弱。毫安表读数变小。
* 随着轴的转速逐渐提高,形成很薄的油膜将轴与轴瓦分开, 受加工精度的影响,轴与轴瓦表面上的微观不平的尖峰会不断 瞬间接触,电路中产生瞬间电流,瞬间电流很弱不足以使指示 灯发光,指示灯灭掉,此时可观察到毫安表指针有摆动现象。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台结构简图、 实验台工作原理、实验已知条件及原始数据、思考 题。
2. 两条特性曲线绘制在同一图中,两条径向油膜压力 分布曲线绘制在同一图中,每一条曲线上要标注实 验条件(如载荷),曲线绘制在作标纸上 。
谢谢
5.绘制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当油膜完全形成时由左向右依次记录油压表压力值,根据 测出的油压值按一定的比例线段绘制出滑动轴承径向油膜 压力分布曲线。
.
四、思考题
1.动压油膜形成的机理(要素)是什么? 2.当滑动轴承转速升高时,径向油膜压力有何
变化? 3. 当载荷改变时,径向油膜压力有何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表二径向油膜压力值记录
表号 1
2
3
4
5
6
7
载荷(N)
1386N ( 100r/min
1746N ( 100r/min
1746N ( 300r/min )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图十八 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1386N
1
2
3
4
5
6
7
8
1746N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图十七 滑动轴承特性曲线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实验课用到的滑动轴承实验台 首先我们来介绍实验台结构
图六为实验台实物照片,图七为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六滑动轴承实验台
图七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九 轴瓦
图十 油压表
请同学们看图九,图十,实验台上右边轴瓦径向每隔22°30´ 钻有直径1毫米的小孔 ,轴瓦上
共钻7个小孔,每个小孔通过油管和油压表相联,当滑动轴承轴和瓦间形成动压油膜,油膜
压力可通过油压表进行测量。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表一液体摩擦状态下转速n 、电流I、电压U、摩擦系数f、特性系数λ记录
载荷W (N )
转速n
( r/min)
电流表 读数 (A)
电压表读
数
摩擦系数f
(V)
特性系数λ
02 实验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液体形成动压应具备三个条件: 1.液体具有一定粘度; 2.液体具有足够的流速; 3.液体从收敛间隙大口流进,小口流出。 那么如何来验证液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可以形成动压?我们可以利用液体形 成动压演示仪来验证液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可以形成动压。下面我们来介绍 演示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请同学们看图六,图七,我们来介绍滑动轴承实验台结构。实验台上金属板围成一个油池,油池中装有45号润 滑油。在润滑油液面之上固定安装两块包角为180°轴瓦,一根轴放置在两块轴瓦之上,轴和轴瓦构成两个半瓦 结构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工作时所需润滑油由油泵和油管供给。实验台上电动机通过浮动联轴节带动轴转动, 轴转动起来时,将润滑油带入轴与轴瓦之间 。
电机调速器
联
轴
节
滑动 轴 承
润滑油
油池
图八 滑动轴承实验台组成
供油 油泵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实验台工作原理 1.动压油膜压力的测量:图九是轴瓦实物照片、图十是油压表实物照片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电
电
流
压
表
表
测量 电机 测量 电机 输出 电流 输出 电压
码盘
对光管
测速
转速显 示仪表
启
动
摩
加 油擦
油
载 压系
膜
系 测数
形
统 量测
成
系量
观
统系
察
统
系
统
直流电动机 调速
机械设计
滑动轴承启动摩擦系数测量
图十二滑动轴承启动时摩擦系数测试系统
图十三滑动轴承启动时摩擦系数测试示意图
请同学们看图十二、图十三,测量滑动轴承启动摩擦系数时,要将轴右移,使轴与联轴节
脱离,落下加载杠杆,加砝码,将小钢轴插入轴上小孔,顺时针旋螺杆,将称钩钩住小钢
轴,逆时针旋螺杆,读出弹簧秤最大显示值,换算为牛顿,代入公式(1)可求出滑动轴
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目的
1
验证液体形成 动压机理;
2
掌握滑动轴承 摩擦系数的测 量方法,绘制 滑动轴承特性 曲线 ;
3
测量滑动轴承 动压油膜压力, 绘制滑动轴 承 径向油膜 压力 分布曲线 。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f =318I·U /( n·W) (2)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确定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
图十五 观察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电路
(a)油膜未形成
(b)油膜形成
图十六观察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当轴的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在轴和轴瓦间形成 动压油膜,油膜压力可由实验台上的压力表测量。 滑动轴承轴上载荷是砝码质量经加载杠杆系统放大 后作用到轴上。实验台采用直流电动机做为原动机, 电动机利用控制箱上的电机调速器来实现电动机无 级调速。轴的转速测量是利用码盘和光电转速传感 器测量,然后由控制面板上的数字式显示仪表显示。 实验台上电子弹簧秤用于测量滑动轴承启动时摩擦 力。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电流表、电压表用来测量 电动机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油膜指示灯、毫安 表用来确定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计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实验报告要求有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结构文字介绍和示意图、工作原理 文字介绍和示意图、测试原理文字介绍和示 意图、已知条件、原始数据、相关计算公式、 实验曲线、思考题等。 2.曲线要求绘制在坐标纸上。两条特性曲线 绘制在同一图中,两条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 线绘制在同一图中,每一条曲线上要标注实 验条件(如载荷、转速等)。
机械设计
砝码加载杠杆放大系统
图十一 砝码加载杠杆放大系统 请同学们看图十一,轴上所加载荷是砝码质量经加载杠杆系统二级放大后作用到轴上。
加载杠杆系统放大系数为i,砝码质量为Q,加载杠杆系统自重为G,则作用到轴上的全
部载荷w为:iQ +G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请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滑动轴承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滑动轴承实验课有五个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一.观察液体形成动压过程,掌握液体形成动压机理。 这部分实验内容 第一.启动液体形成动压演示仪,调节螺旋测微仪,使上下金属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收敛间隙,观察 油管中油柱; 第二.调节螺旋测微仪,改变上下金属板间倾角大小,观察油管中油柱高度变化; 第三.调节电机调速器,改变液体流速,观察油管中油柱高度变化。 实验内容二.求滑动轴承启动摩擦系数。实验时,实验台加上砝码,将弹簧称称勾勾住小钢轴,逆时 针旋螺杆,测量和记录弹簧秤最大拉值,将最大拉值带入公式(1),求出滑动轴承启动时摩擦系 数。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图一为演示仪实物照片,图二为演示仪结构示意图
图一 液体形成动压演示仪
图二 液体形成动压演示仪结构示意图
请同学们看图一,图二,我们来介绍演示仪结构和工作原理。演示仪上,有机玻璃围成一个油池, 油池中装有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在润滑油液面之上水平安装两块金属板,两块金属板之间存在 一定间隙。在上板之上,十字交叉钻有两排小油孔,每个小油孔都和一个油管相连。一条环形钢带 上半部分安装在两块金属板之间,下半部分浸在润滑油之中。当演示仪上电动机带动环形钢带运动 起来时,环形钢带会带着润滑油以一定流速连续不断流经两板之间间隙(右口流进,左口流出)。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
National basic teaching base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
机械设计
图三 液体具备三个条件形成动压 图四 收敛间隙倾角增大动压增大 图五 液体流速增大 动压增大
实验过程中,调节演示仪上的螺旋测微仪,使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收敛间隙(右口大,左口小), 这样具有一定流速润滑油就会在收敛间隙之间产生动压,产生的动压,会压润滑油沿上板油孔和油 管上升,润滑油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不动,这时,每个油管里的油柱高度可确定每个油孔位置上的 压力;调节演示仪上的螺旋测微仪,改变两块金属板间收敛间隙倾角大小,润滑油在收敛间隙之中 产生的动压发生变化,相应油管中的油柱高度随之改变;调节控制箱上的电机调速器,改变电机和 环形钢带的运行速度,则润滑油流经收敛间隙流速改变,润滑油在收敛间隙之中产生的动压发生变 化,相应油管中的油柱高度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