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发酵的制作流程
黄豆发酵做酱方法

黄豆发酵做酱方法以黄豆发酵做酱方法为标题,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制作黄豆酱。
黄豆酱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酱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它可以用来调味各种菜肴,如麻婆豆腐、炸酱面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制作黄豆酱的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黄豆、盐、大蒜、生姜、红辣椒、食用油等。
黄豆是制作黄豆酱的主要原料,可以选择新鲜的黄豆或者黄豆粉。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新鲜的黄豆。
首先,将黄豆洗净,然后用水浸泡6-8小时,使其变软。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2-3小时,直到黄豆变得非常软烂。
然后,将煮熟的黄豆捞出,放在凉水中过凉,使其完全冷却。
接着,将黄豆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盐、大蒜、生姜和红辣椒,搅拌成糊状。
最后,将搅拌好的黄豆糊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盖紧瓶盖,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发酵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得到美味的黄豆酱。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黄豆粉。
首先,将黄豆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
接下来,将黄豆糊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中小火煮沸。
然后,改用小火慢炖2-3小时,直到黄豆糊变得非常浓稠。
接着,将煮熟的黄豆糊放在凉水中过凉,使其完全冷却。
然后,将黄豆糊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盐、大蒜、生姜和红辣椒,搅拌成糊状。
最后,将搅拌好的黄豆糊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盖紧瓶盖,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发酵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得到美味的黄豆酱。
无论使用新鲜的黄豆还是黄豆粉,制作黄豆酱的关键在于发酵的过程。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气温调整发酵的时间。
在发酵过程中,黄豆酱会逐渐变酸,味道也会更浓郁。
制作好的黄豆酱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但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避免受到污染。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食用油调成不同的浓度。
制作黄豆酱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
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可以制作出美味的黄豆酱来调味自己喜欢的菜肴。
记得要注意卫生和食材的质量,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哦!。
煮熟的黄豆怎么发酵做肥料,需要发酵多长时间

煮熟的黄豆怎么发酵做肥料,需要发酵多长时间煮熟的黄豆倒入盆中,用擀面杖等工具碾碎,晾凉后倒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瓶盖拧上即可。
一定要找一个密封性比较好的容器,在封口时不要封得太严实,防止黄豆发酵产生的气体膨胀。
使用时需要在盆土中挖几个小坑,但在挖坑时要离花卉远一些,防止伤根。
一、煮熟的黄豆怎么发酵做肥料1、首先准备适量的黄豆,将它们全部放在锅中煮熟后再倒入盆里面,然后用擀面杖等工具将其碾碎,晾凉后再倒入塑料瓶中,塑料瓶里面要加入适量的水,最后将瓶盖拧好即可等待发酵。
黄豆发酵时还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树叶,这样可以增加肥料的营养。
2、发酵时一定要找一个密封性较好的容器,而且在封口时要注意,不能封得太严实。
如果瓶口封的太严,可能会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出不去就会全部堆积在瓶子里面,在发酵过程中会导致爆炸发生。
一定要把容器放到有光照的地方,在发酵的过程中不要经常移动瓶身,以防影响发酵。
3、使用黄豆水时可以先在盆栽植物的盆土中挖一些小坑,要注意,在挖坑时必须离花卉远一些,防止太近导致花卉的根系受伤。
然后将腐熟的黄豆水倒在挖好的坑里,再用土把坑埋好即可。
二、黄豆发酵需要多长时间1、黄豆大概需要发酵1-2个月左右,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黄豆水都是发酵到这个时间段就可以使用,这主要和当地的温度有关。
一般温度越高,发酵的时间就会快一点,温度越低,发酵的时间就会慢一点。
在发酵时偶尔要将盖子打开进行透气,当黄豆水没有异味的时候就代表发酵成功。
2、黄豆水的作用有很多,由于它本身的微量元素和氮元素较高,所以它对植物的生长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长期使用黄豆水能改善土壤结构,所以黄豆水一般是用来浇灌农作物,让农作物吸收更多的营养。
并且黄豆水还可以作为营养剂,将其使用在生长不好的农作物上能加强生长力度。
3、发酵好的黄豆水在使用时一定要进行适当稀释,黄豆要彻底发酵后才能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烧根现象。
黄豆还可以直接泡水制作花肥,但这样会使味道特别大,如果怕黄豆水味道大,可以用针管抽取后直接注入土中,这样就基本上没什么味道。
发酵黄豆的制作方法

发酵黄豆的制作方法
主料:小黄豆200克200克
辅料:纳豆菌1小条适量、白糖30克适量
1 、取小黄豆200克,取出异物、虫咬、霉变等杂质。
用清水洗净,去除附着在其表面的浮灰。
清洗干净后用纯净水浸泡8小时。
2、将泡好的黄豆,放入蒸锅中,隔水蒸90分钟。
蒸煮是关键,很容易失败。
浸泡过后的黄豆控水后应该是隔水蒸不应该用水煮。
水煮容易导致营养流失,造成纳豆菌没有生长发酵所需的营养物质,会导致发酵缓慢,在规定时间内发酵不成功。
3、制作纳豆很容易感染杂菌,制作用具前务必开水冲烫,开水装入发酵桶10-15分钟。
(必要时用热碱水或白醋清洗,再用开水清洗干净。
)
4、将蒸好的黄豆冷却至40度左右,不烫手为宜。
5、取一条纳豆菌粉。
6 、均匀撒在黄豆中,加入白糖并搅拌均匀。
7、将接种好的黄豆置于纳豆机中发酵16 —20小时,纳豆为喜氧发酵,不要盖最上面的一层密封盖。
8 、夏季时间会短一些,冬季的话还要延长6小时左右。
9、发酵结束后,豆子上会均匀覆盖一层白膜,搅拌后有强韧拉丝。
(一定要将做好的纳豆先放入冰箱内冷藏,使其低温熟成8小时左右以后再食用。
)
10、成品。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黄豆酱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发酵食品。
它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
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食材转化为有益物质的过程,通过发酵加工,可以改变食材的味道、口感以及增加其营养价值,黄豆酱的发酵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主要分为浸泡、石膏熬制、发酵、压制和陈化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浸泡阶段。
选取优质的黄豆,用清水将黄豆浸泡,备用。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12至24小时,这样可以使黄豆解开,充分吸水,方便后续的熬制和发酵过程。
接下来是石膏熬制。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加入石膏粉熬制20至30分钟。
石膏是一种矿物质,具有凝结作用,可以使黄豆酱的质地更加浓稠。
熬制时需要不断搅拌,以免黄豆粘锅,同时也可以加强石膏的均匀分布。
熬制结束后,关闭火源,保持熬制液体的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
然后是发酵阶段。
将熬制好的黄豆放入发酵罐中,加入已经发酵好的豆酱渣或黄酱曲。
豆酱渣或黄酱曲富含各种微生物,是促进发酵的关键。
然后将发酵罐密封好,放置在室温下发酵。
发酵的时间为5-6天,期间需要适时搅拌,以避免豆酱表面产生霉菌。
发酵过程中,黄豆中的淀粉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转化为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等有益物质,使得黄豆酱的口感更加浓郁,营养更加丰富。
接下来是压制阶段。
将发酵好的黄豆酱放入布袋中,用重物压榨,使得黄豆酱中多余的水分被压榨出来。
这个过程可以使得黄豆酱的质地更加稠密,口感更加醇厚。
最后是陈化阶段。
将压榨好的黄豆酱放入陈化罐中,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陈化。
陈化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期间黄豆酱会逐渐变得更加醇香,口感更加细腻。
在陈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还会继续发酵黄豆酱中的成分,进一步提高其口感和营养。
综上所述,黄豆酱的发酵过程经历了浸泡、石膏熬制、发酵、压制和陈化等几个重要阶段。
黄豆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了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等有益物质,不仅改变了黄豆酱的质地和口感,也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黄豆的发酵过程

黄豆的发酵过程黄豆,即大豆,是我国人民饮食中重要的一种食物,它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然而,黄豆本身含有一些抗营养因素,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红蛋白抑制剂、甲氰脂毒素等,这些抗营养因素会影响人体对黄豆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出了黄豆的一种处理方式,即发酵黄豆。
黄豆的发酵过程从古代就有记录。
中国人民在2000多年前已经开始了对黄豆的发酵。
传统的黄豆发酵主要有豆腐、豆酱、豆浆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发酵的好处,发酵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豆的发酵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脱水、脱皮、破碎、发酵和加工。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过程。
首先是脱水。
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水膨胀。
然后将浸泡过的黄豆进行蒸煮,去除豆粒中的脂肪和杂质。
脱水后的黄豆更加容易发酵。
接下来是脱皮。
将脱水后的黄豆用手轻轻搓揉,使豆皮与豆仁分离。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以确保大部分豆皮被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黄豆。
然后是破碎。
将脱皮后的黄豆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细碎处理。
破碎的目的是使黄豆更容易被发酵菌所利用,从而提高发酵效果。
接下来是发酵。
将破碎后的黄豆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发酵剂。
发酵剂一般是一种菌类,如豆酱中的黄酵母菌、酸黄片菌等。
这些菌类能够利用豆中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出有益物质,如氨基酸和有机酸,从而改变黄豆的味道和口感。
发酵过程一般需要5-10天的时间。
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菌类能够正常生长繁殖。
发酵罐也需要保持通风状态,以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促使菌类的发酵作用。
最后是加工。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后的黄豆进行加工处理。
常见的加工方式包括烘干、压榨、制作豆腐等。
这些加工过程可以进一步改变黄豆的口感和味道,使其更适合食用。
黄豆的发酵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酵,黄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得以降解,同时增加了一些有益物质的产生。
黄豆发酵有机肥的正确方法

黄豆发酵有机肥的正确方法嘿,咱来讲讲黄豆发酵有机肥的正确方法。
咱先准备材料,得有黄豆,这黄豆就像是我们制作有机肥的主角。
把黄豆找出来,就像要请一位重要的客人来做客一样。
把黄豆放在水里泡一泡,这就像是给黄豆洗个澡。
泡的时间不能太短,大概泡个大半天吧,让黄豆都喝饱水,变得胀鼓鼓的。
就像黄豆在水里偷偷地长胖了。
泡好之后呢,把黄豆放到锅里煮。
这就像是给黄豆做个小手术,让它变得更软更容易处理。
煮的时候要注意火候,别把黄豆煮糊了。
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就不好吃了。
煮完之后,把黄豆捞出来晾凉。
这时候的黄豆已经变得软软的了。
然后找个大桶或者大罐子,把晾凉的黄豆放进去。
这就像是给黄豆找了个新家。
接下来可以加入一些东西来帮助发酵。
比如说可以加点红糖,红糖就像是给黄豆发酵加了点小调料。
再加入一些发酵菌,这些发酵菌就像一群小工人,能让黄豆更快地发酵。
加入适量的水,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多了就像发洪水,把黄豆都淹没了;太少了黄豆又没法好好发酵。
大概加到黄豆都被水淹住,但是又没有太多水在上面晃悠就行。
然后把桶或者罐子的盖子盖上,但不能盖得太严实。
得留一点小缝,就像给黄豆留个小窗户,让它能呼吸。
不然里面没有空气,黄豆就没法好好发酵了。
把这个装着黄豆的桶或者罐子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
就像人在温暖的环境里会觉得舒服一样,黄豆在温暖的地方发酵得也会更快更好。
可以放在太阳晒得到的地方,但别让太阳直射太久,不然温度太高也不好。
在发酵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去看看。
就像照顾一个小宠物一样,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有臭味太浓或者长了奇怪的东西,那可能是发酵出问题了。
大概等个一两个月,黄豆就发酵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的黄豆已经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
它就像一个营养丰富的小宝藏,可以给我们的植物提供很多营养。
用黄豆发酵有机肥,就像自己动手做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我们的植物。
让我们的植物能长得更茁壮,开出更美丽的花,结出更丰硕的果。
大豆发酵工艺技术

大豆发酵工艺技术大豆发酵工艺技术是一种将大豆进行发酵处理以增强其营养价值和口感的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大豆发酵工艺技术。
首先,新鲜的黄豆经过清洗和浸泡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然后将黄豆进行蒸煮,以破坏黄豆中的酯酶,避免发芽和持续酶解。
蒸煮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调整。
接下来,将蒸煮好的黄豆通过破碎机研磨成泥状物。
将研磨好的豆泥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加入一定量的盐和食醋,进行均匀搅拌。
这一步是为了增加发酵物的酸度和调节味道。
将混合好的料放入发酵容器中,压实,确保没有空气进入。
然后将容器移到恒温室,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5-40摄氏度)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需要保持密封状态,避免外界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
发酵时间根据发酵物的酸度和味道要求,一般为2-3天。
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细菌和酵母,通过发酵物质的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产生的酸,让黄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行分解和转化,产生有益的物质。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的豆泥进行搅拌和过筛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溶性固体颗粒。
然后将搅拌好的豆泥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
这一步是为了杀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细菌和酵母,同时增强食品的稳定性。
蒸煮之后,将蒸煮好的豆泥进行冷却。
然后将其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冷藏保存。
发酵豆泥可以作为调料使用,也可以制作成豆腐或豆瓣酱等其他豆制品。
通过大豆发酵工艺技术,黄豆中的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得到了分解和转化,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发酵豆制品具有丰富的氨基酸、有益菌群、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益,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消化功能,同时还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总的来说,大豆发酵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管理,可以产生出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豆制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豆子发酵的方法

豆子发酵的方法豆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豆子的发酵可以增加豆子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本文将介绍几种豆子发酵的方法。
一、豆腐豆腐是一种常见的豆制品,是将黄豆浸泡、磨成豆浆后,加入凝固剂凝固而成。
豆腐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对女性健康有益。
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黄豆的选择:选择新鲜、干净、无虫害的黄豆,洗净后浸泡12-24小时,直到豆子膨胀变软。
2. 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用搅拌机或豆浆机磨成细腻的豆浆,过滤掉渣后倒入锅中。
3. 煮豆浆:用中火将豆浆煮沸,不断搅拌,以防止煮沸时豆浆溢出。
将豆浆倒入碗中,放置30分钟左右,待豆渣沉淀后,将上层的豆浆倒出。
4. 凝固:将凝固剂(如石膏粉、醋)加入豆浆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待凝固后切成块状。
5. 豆腐的保存:豆腐最好在冰箱中保存,可放置3-5天。
如果要长时间保存,可以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在冰箱中冷冻,可保存1-2个月。
二、豆面豆面是将黄豆磨成豆粉后,加入水和盐,揉成面团,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豆面的制作过程如下:1. 磨豆粉:将干净的黄豆磨成细粉。
2. 揉面团:将豆粉加入适量的水和盐,揉成面团。
3. 发酵: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其发酵,一般需要6-8小时。
4. 烤制:将发酵好的豆面擀成薄片,放在烤盘上,用小火烤制,翻面后再烤。
5. 切片:将烤好的豆面切成薄片,可用于制作各种面食。
三、豆酱豆酱是将黄豆经过磨浆、发酵、蒸煮等多道工序制成的,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
豆酱的制作过程如下:1. 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用搅拌机或豆浆机磨成细腻的豆浆,过滤掉渣后倒入锅中。
2. 发酵:将豆浆加入发酵剂(如麦曲、糯米)后,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让其发酵,一般需要3-5天。
3. 蒸煮:将发酵好的豆酱放入锅中,用中火蒸煮2-3小时,不断搅拌。
4. 瓶装:将煮好的豆酱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密封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豆发酵的制作流程
一、工艺流程
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二、操作要点
(一)原料处理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2.洗涤: 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
3.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
当大豆吸收率<67%时,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
若浸泡时间延长,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
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味苦,且易霉烂变质。
因此,我们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4.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确定蒸煮条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0分钟。
(二)制曲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
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
把蒸煮后大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沪酿3·042或TY-Ⅱ,接种量为0.5%,拌匀入室,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每隔6小时观察。
制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主要是疏松曲料,增加空隙,减少阻力,调节品温,防止温度升高而引起烧曲或杂菌污染。
28小时进行第二次翻曲。
翻曲适时能提高制曲质量,翻曲过早会使发芽的孢子受抑,翻曲过迟,会因曲料升温引起细菌污染或烧曲。
当曲料布满菌丝和黄色孢子时,即可出曲。
一般制曲时间为34小时。
(三)发酵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1.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
2.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3.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适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
4.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
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四)晾干豆豉发酵完毕,从罐中取出置于一定温度的空中晾干,即为成品。
三、质量标准
(一)感官指标
1.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2.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3.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4.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二)理化指标
1.水分:不低于18.54%;2.蛋白质:2761g/100g;3.氨基酸:1.6g/100g;4.总酸(以乳酸计)3.11g/100g;5.盐分(以氯化钠计)14g/100g;6.非盐固形物:29g/100g;7.还原糖(以葡萄糖计):2.09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