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酱的发酵工艺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黄豆酱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发酵食品。
它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
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食材转化为有益物质的过程,通过发酵加工,可以改变食材的味道、口感以及增加其营养价值,黄豆酱的发酵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主要分为浸泡、石膏熬制、发酵、压制和陈化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浸泡阶段。
选取优质的黄豆,用清水将黄豆浸泡,备用。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12至24小时,这样可以使黄豆解开,充分吸水,方便后续的熬制和发酵过程。
接下来是石膏熬制。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加入石膏粉熬制20至30分钟。
石膏是一种矿物质,具有凝结作用,可以使黄豆酱的质地更加浓稠。
熬制时需要不断搅拌,以免黄豆粘锅,同时也可以加强石膏的均匀分布。
熬制结束后,关闭火源,保持熬制液体的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
然后是发酵阶段。
将熬制好的黄豆放入发酵罐中,加入已经发酵好的豆酱渣或黄酱曲。
豆酱渣或黄酱曲富含各种微生物,是促进发酵的关键。
然后将发酵罐密封好,放置在室温下发酵。
发酵的时间为5-6天,期间需要适时搅拌,以避免豆酱表面产生霉菌。
发酵过程中,黄豆中的淀粉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转化为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等有益物质,使得黄豆酱的口感更加浓郁,营养更加丰富。
接下来是压制阶段。
将发酵好的黄豆酱放入布袋中,用重物压榨,使得黄豆酱中多余的水分被压榨出来。
这个过程可以使得黄豆酱的质地更加稠密,口感更加醇厚。
最后是陈化阶段。
将压榨好的黄豆酱放入陈化罐中,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陈化。
陈化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期间黄豆酱会逐渐变得更加醇香,口感更加细腻。
在陈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还会继续发酵黄豆酱中的成分,进一步提高其口感和营养。
综上所述,黄豆酱的发酵过程经历了浸泡、石膏熬制、发酵、压制和陈化等几个重要阶段。
黄豆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了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等有益物质,不仅改变了黄豆酱的质地和口感,也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生产豆瓣酱工艺流程

生产豆瓣酱工艺流程生产豆瓣酱通常包括豆浆制备、发酵、煮沸、搅拌等工序。
下面以700字介绍生产豆瓣酱的工艺流程。
首先,豆瓣酱的主要原料是大豆。
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经过清洗、浸泡等预处理工序。
清洗大豆可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矿物质,浸泡大豆可以增加水分,使大豆更容易研磨和提取豆浆。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大豆经过研磨机研磨成豆浆。
研磨时需要控制好研磨的速度和时间,以免过度破坏豆浆中的营养成分。
研磨好的豆浆通过过滤机进行澄清,去除大豆渣和杂质,得到清澈的豆浆液。
然后,将豆浆液倒入发酵罐中,加入豆瓣酱的发酵剂。
发酵剂大多是含有乳酸菌的食品,它可以促进豆浆中的糖类发酵产生乳酸,增加豆瓣酱的风味。
发酵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一般发酵24至48小时。
发酵后的豆浆会变得更加酸味,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接着,将发酵好的豆浆液倒入煮沸锅中进行煮沸。
通过煮沸可以杀灭豆浆中的有害细菌,以保证豆瓣酱的卫生安全。
同时,煮沸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认可酱的风味,使酱料更加浓郁。
煮沸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要求进行调整。
最后,将煮沸后的豆浆液降温,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料进行搅拌。
盐可以提鲜和储存,香料可以增加豆瓣酱的风味。
搅拌时需要控制好搅拌的速度和时间,使豆瓣酱中的盐和香料均匀分布。
搅拌好的豆瓣酱经过过滤、包装等工序后,即可成品出厂。
以上就是一般生产豆瓣酱的简要流程。
不同企业和地区对生产工艺有所差异,但总体步骤相似。
生产豆瓣酱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时间和原料比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卫生,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豆酱的发酵过程

豆酱的发酵过程豆酱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其发酵过程非常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豆酱的发酵过程。
豆酱的发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择豆子、洗豆、发酵和封罐。
首先,选择豆子。
豆酱的主要原料是黄豆,而黄豆的选择至关重要。
好的黄豆可以产生出高质量的豆酱。
一般来说,选择颗粒饱满、外观色泽鲜亮,没有裂开或有虫蛀的豆子。
此外,豆子的皮薄、细腻的品种更适合做豆酱。
接下来是洗豆的过程。
将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6-8小时,目的是让黄豆充分吸收水分,变得饱满。
然后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清水中,用手搓揉30分钟至1小时。
此步骤有助于去除豆子表面的杂质。
第三步是发酵。
将搓揉好的豆子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放入发酵坛中。
发酵坛一般是用陶瓷制成,底部有小孔使空气得以流通。
装入豆子后,用坛盖压实,然后再用石头压在坛盖上。
接着将发酵坛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
发酵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要经常开启封罐进行通风换气,避免豆酱变质。
豆酱的发酵过程大约需要十天至半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黄豆中的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糖分也会分解为有机酸,从而使黄豆的味道由原来的苦涩变为酸甜,仿佛发酵了的果实。
此外,豆酱中也会产生丰富的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最后一步就是封罐。
发酵至预期时间后,豆酱会变得颜色深沉,香味浓郁。
这时候需要将豆酱装入干净、没有异味的玻璃瓶或陶罐中,严密封上。
并保持存放环境干燥、阴凉,避免阳光直射。
这样豆酱可以保存数个月的时间。
总结一下,豆酱的发酵过程经历了选择豆子、洗豆、发酵和封罐四个阶段。
通过发酵,黄豆中的蛋白质和糖分分解成氨基酸和有机酸,使得豆酱的味道更加浓郁。
豆酱的制作需要细心和耐心,但一经完成,其美味定能让人陶醉其中。
除了以上提到的发酵过程,还有一些与豆酱的发酵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加工技巧。
首先是水水。
水水是豆酱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水是指用来调配豆酱的水,一般使用泉水或井水,避免使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等化学物质,对豆酱的发酵不利。
豆瓣酱发酵的正确方法

豆瓣酱发酵的正确方法
豆瓣酱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用于烹饪中增添风味。
下面是豆瓣酱发酵的正确方法:
1. 准备材料:干豆瓣、盐、水。
2. 将干豆瓣洗净,然后将其泡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使其软化。
3. 捞出泡软的豆瓣,倒掉浸泡用的水,然后将豆瓣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4. 在豆瓣上撒上适量的盐,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一般来说,每500克豆瓣需要加入15克左右的盐。
5. 用手将盐均匀地揉进豆瓣中,确保所有豆瓣都受盐的作用。
6. 将盐揉入豆瓣后,用干净的重物(如刨刀或石头)对豆瓣进行压制,使其释放出更多的水分,并加强豆瓣的发酵效果。
然后将压制好的豆瓣盖上盖子,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通常需要3-5天)。
7. 每隔一天,用干净的木勺或手指搅拌一下发酵的豆瓣,以便更好地均匀发酵。
8. 继续保持室温的环境下发酵,直到豆瓣呈现深红色或棕红色为止,这通常需要至少10天的时间。
9. 发酵完成后,将豆瓣酱从容器中取出,可以将其放入密封的玻璃罐中保存。
请注意,豆瓣发酵的时间会因温度、湿度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
因此,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在发酵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和工具的清洁,以避免细菌或霉菌的生长。
豆酱的制作方法

豆酱的制作方法1. 简介豆酱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广泛应用于中餐中。
它由大豆经过发酵和磨碎而制成。
豆酱具有浓郁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不仅能提升菜肴的口感,还有助于增加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下面将介绍豆酱的制作方法,以供参考。
2. 材料准备要制作豆酱,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大豆:500克•面粉:100克•酱油: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3. 制作步骤3.1 浸泡大豆将大豆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6-8小时,让大豆充分吸水变软。
3.2 磨碎大豆将浸泡后的大豆沥干水分,放入豆浆机中磨碎,直至变成细腻的豆浆。
3.3 煮沸豆浆将豆浆倒入炒锅中,加热至沸腾。
持续煮沸10分钟,这样可以去除生豆荚的腥味。
3.4 过滤将煮沸后的豆浆过滤,取得纯净的豆浆液。
3.5 凝固将豆浆液倒入宽口玻璃容器中,静置2-3小时待其凝固。
3.6 揉搓凝固后的豆酱需要通过揉搓的方式,使其变得平滑细腻。
3.7 发酵将揉搓好的豆酱放入干净的容器中,盖上盖子,放置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根据室温而定,一般为2-3天。
3.8 添加调味品发酵后的豆酱加入适量的酱油、盐和白糖,搅拌均匀。
3.9 炒制面粉将面粉倒入炒锅中,用中小火炒制至微黄色,保持表面有一定的纹路。
3.10 添加面粉将炒制好的面粉加入豆酱中,搅拌均匀。
4. 储存与使用完成以上步骤后,将制作好的豆酱装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储存。
储存的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豆酱在储存过程中会继续发酵,因此可以越发地变得香味浓郁。
豆酱可以用于炒菜、拌凉菜、蘸火锅等多种菜肴,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用量。
5. 小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自制出美味的豆酱。
制作豆酱虽然过程稍微繁琐,但是只要按照步骤逐一操作,就可以品尝到纯正的豆酱的味道。
自制豆酱具有天然、营养丰富的特点,不含任何添加剂,更健康安全。
相信通过自己动手,你一定能制作出口感浓郁、健康美味的豆酱!。
黄豆酱

制曲的好坏,有几个因 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种 曲选择、原料的选择和配 比、原料的处理以及制曲 是四个关键工序。
1、种曲的选择 应尽量采用纯度较高、蛋白酶活力强 的种曲。
2、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制曲的目的主要是使米曲霉在熟料上充分 生长发育,分泌出酱生产所需要的酶类,为发 酵过程提供原料分解、转化、合成的物质基础。 制曲原料的选用,既要以米曲霉能正常繁殖为 前提,又要考虑到黄豆酱的质量要求。所以, 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适当的原料较为合适。 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面粉营养丰 富、吸水性能好,适合米曲霉的生长繁殖,是 良好的原料。黄豆与面粉采用适当的比例能制 出较为理想曲料。
制曲是黄豆酱酿造的关键环 节,它是黄豆酱酿造的基础。制 曲前首先要考虑到原料的搭配、 原料的处理,然后使蒸熟的原料 和种曲混合,使米曲霉充分生长、 繁殖,同时分泌出黄豆酱生产所 需的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 肪酶、氧化酶等。这些霉不仅使 曲料起了变化, 也是后期发酵期 间发生变化的根源。所以,曲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黄豆酱的质量与 风味。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把握 住制曲这一重要环节。
3、固稀发酵工艺 大豆→洗浸→蒸熟→出锅→接种(3238℃)→通风制曲(42-48h)→成曲→ 发酵→入池(二次盐水)→中间倒池→ 后熟→调配 先固后稀发酵比高盐稀态生产周期 短,风味比低盐固态好,是当前提高豆 酱风味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前期的高温 发酵已经使一些低温酶失活,并且发酵 周期短,各类风味物质反应并不完全, 从而在风味上和高盐稀态发酵存在一定 差距。
3)原料蒸煮要适度:蒸煮的目的, 主要是使黄豆中的蛋白质完成适度 变性,成为酶容易作用的状态。
4、制曲 1)冷却接种:原料经蒸熟出锅后, 要冷却到28℃~30℃,然后均匀敷上 面粉和种曲。敷种温度不能太高, 否则就会使杂菌易于生长,入曲水 分控制在45%~50%之间。
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

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
黄豆酱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 选料与清洁:选用当年生产品相较好的黄豆,将优质小麦脱皮碾成面粉,将晚造米研磨成大米粉,清洗黄豆,使用自酿的约65°白酒清洗户外发酵缸。
2. 制作酱头:将黄豆放入锅中加入山泉水,大火煮约1小时,用木铲搅拌,防止烧焦,再添加盐,用温火慢慢蒸煮,直到黄豆变软烂散发出豆香,然后倒入竹筐中沥干放凉,在通风的室内与小麦粉、大米粉充分混合,最后铺平到编竹筐内发酵成酱头,发酵时间夏季三至四天,冬天温度较低,约需要十天。
3. 晒制:将酱头置于阳光下晒制,根据气候条件晒制一段时间后,豆酱开始变得有光泽。
4. 调味:晒制过程中需要多次给豆酱调味,一般加入盐、辣椒等调料。
5. 成品包装:晒制完成后,将豆酱装入包装袋或瓶中,密封保存。
以上是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的大致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地区和工艺而有所不同。
关于豆酱的做法大全

关于豆酱的做法大全豆酱有很多种,像黄豆酱,蚕豆酱等等,你爱吃那种呢?这里想给你们介绍一下豆酱的做法大全,因为豆酱真的是非常的美味,如果是自己做的就更加欲罢不能,你是不是心动了,下面我想给你介绍一下豆瓣酱的做法,这种酱非常的可口美味呦!一、酿造豆瓣酱的蚕豆必须预先剥去皮壳,使之成为瓣粒。
脱壳方法:1.湿法脱壳:蚕豆除杂后,投入清水中浸泡,使之渐渐吸水至豆粒无皱皮,断面无白心,并呈发芽状态为度。
浸泡完毕后以人工或机械剥去皮壳。
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即将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80~85℃,然后将冷水浸透的蚕豆入浸4~5分钟。
当皮壳呈棕红色即行取出,立即用清水漂洗至无碱性;此时皮壳极易去掉,操作必须迅速,以免豆肉变色。
湿法脱壳的特点是瓣粒比较完整,但一定要注意掌握脱皮及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豆瓣变得僵硬,制曲发酵以后也不易软解,影响成品质量。
制作方法:1.豆瓣处理:将干豆瓣肉质(蚕豆子叶)按颗粒大小分别倾倒在浸泡容器中,以不同水量进行浸泡。
豆肉吸水后,一般重量可增加1.5~2倍,体积膨大1.8~2.2倍。
2.制曲:豆肉浸泡适度事,应及时排放余水,或捞起沥干送入曲室制曲。
但是由于豆瓣颗粒较大,因此制曲时间也需适当延长。
一般通风制曲时间为2天,要特别注意调节曲室温度,防止“干皮”,必要时可在曲料面上搭盖一层席子。
种曲用量为0.15~0.3%。
3.制酱醅:将蚕豆瓣曲送入发酵容器中,表面扒平,稍稍压实,待品温升至40℃左右,再将18~20°Bé的盐水徐徐注入曲中,盐水用量约为豆肉原料的一倍,如能将盐水加热至60℃使用更好。
最后加上封口盐,保持品温在45℃左右进行发酵,或称至室外后熟,则香气更浓,风味更佳。
4.辣椒处理:生产豆瓣酱用的辣椒有鲜椒和干椒两种,一般以使用盐腌的鲜椒为好。
鲜椒收购以后应及时除去蒂柄,洗净沥干。
按鲜红椒每100公斤加盐22~24公斤,一层鲜椒一层盐,撒布均匀,同时大力压实,再加少量食盐封面,食盐上铺竹席,用重物压上,使卤汁流出,可防止辣椒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和要求
1.大豆、大米、面粉、干辣椒、精盐、曲精 2.豆酱产品质量要求 (1)色泽:赤红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 (2)香气:有浓郁的酱香味和芬芳的酯香味。 (3)滋味:味鲜醇厚,咸甜适口。 (4)状态:黏稠适度,无杂质。 。
操作要点
(1)大豆酱的制备:大豆清洗除去泥污等杂质。再用常温水浸泡2 小时,使豆粒充分润水。常压蒸1小时,焖1小时,使豆粒软透无硬心。 然后趁热出料,拌入面粉。冷却38℃时,接曲精进行制曲,制曲采用 厚层通风制曲,曲室温度30℃,入室品32℃,整个制曲时间为26~30 小时,即曲料出现黄绿色,并有酱香,无异味,发酵采用固态低盐发 酵法,温度50~55℃,发酵时间15天。
影响因素
1.曲料水分要适宜 水分过小,米曲霉生长困难; 水分过大,会引起杂菌污染,且制曲过程中有效 成分损失过多。曲料水分,冬季以47%~48%, 春秋季以48%~50%,夏季以50%~51%为适宜。
2.大豆蚕豆酱的发酵过程中,盐水的浓度应控制 在14%—15%。一定浓度的食盐可抑制杂菌生长, 防止酱品腐败变质并赋予酱品一定的咸味;而且 钠离子能与酱品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具有鲜味的 氨基酸钠。若食盐浓度偏低,则酱香、鲜味不突 出,且酱品易发酸、生霉;若食盐浓度过高,则 口味过咸,也影响其风味。
豆酱发酵工艺
10710010108 丁凯旋
工艺流程
大豆(一般浸泡4-7h即可)→洗浸(用清水洗净、浸泡至表皮全部伸 展,易于分成两瓣为止)→蒸熟(常压蒸煮30分钟或0.1MPa高压蒸煮 15- 20min,捞出冷却。)→冷却接种→制曲→保温发酵(或自然发酵) 在45℃温度下,保温发酵10-15d,或在常温下发酵 1-3个月即可成熟。 →大豆酱干辣椒粉、生糯米粉、大豆酱、盐水、白糖、生姜泥、大蒜 泥→混匀→发酵(在45℃下保温发酵10-15天)→磨酱→灭菌→包装
5.制作大豆蚕豆酱时,可根据不同消费者口味, 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香辛料,如生姜、大 蒜或鲜辣椒、尖辣椒等。同时,大豆与蚕豆的比 例也可依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而调整。豆酱的加工 技术豆酱又称黄豆酱、大豆酱。其色泽为红褐色 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明显的酱香和酯香, 咸淡适口,呈粘稠适度的半流动状态。豆腐不仅 可以调味,而且营养丰富,极易被人体吸收。
3.盐水的浓度 一定浓度的食盐可抑制杂菌生长,防止酱品腐败变质 并赋予酱品一定的咸味;而且钠离子能与酱品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具 有鲜味的氨基酸钠。若食盐浓度偏低,则酱香、鲜味不突出,且酱品 易发酸、生霉;若食盐浓度过高,则口味过咸,也影响其风味
4.制曲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面粉,既可增加米曲 霉容易利用的糖类,又可调节曲料的水分,有利 于米曲霉的生长。米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淀粉 酶和蛋白酶,能分解豆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产 生具有甜味的小分子糖化物和鲜味的氨基酸类, 赋予酱品甜味和鲜味。若水分过多,易生长杂菌, 酱曲发黏:若水分过少,米曲霉孢子生长不丰满, 不利于酶的生成,会影响酱品的风味。
(2)曲料水分要适宜 水分过小,米曲霉生长困难; 水分过大,会引起杂菌污染,且制曲过程中有效 成分损失过多。曲料水分,冬季以47%~48%, 春秋季以48%~50%,夏季以50%~51%为适宜。
(3)注意控制发酵条件 发酵时,水分和温度很重 要。水分过小,温度过高,使酱醅产生焦糊味。 酱醅水分在53%~55%较适宜。发酵前期品温在 42~45℃,适合于蛋白酶作用,后期品温升至 50~52℃,适合于淀粉酶作用。如果发酵前期品 温过高,会影响豆酱的鲜味和口感。
发酵过程中,翻醅可以使酱醅各部分酶浓度、水分、温度均匀,排除 不良气味及有害物质,增加氧含量,防止厌氧腐败细菌生长
(4)制干辣酱:干辣椒粉碎后,取100千克辣椒粉、生糯米粉40千克、 15°Be′盐水180千克、白糖10千克、大蒜泥8千克、生姜泥2千克,在 大缸内充分搅拌后于室温下自然发酵15天左右,即制成干
(5)制糯米辣豆酱:大豆酱于干辣酱按1:1的比例混匀后,放入大 锅内加热至50~55℃时移入发酵池内,室温下发酵15~20天。发酵前 为防止杂菌或产膜菌侵入,池面铺一层白布并放一层干盐。发酵完毕 后,进行磨酱、灭菌,灭菌要求中心温度80℃,20分钟,注意防止焦 糊。稍冷后加入0.1%苯甲酸钠进行装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