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

合集下载

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

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

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1.交际法:通过教学交际,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交际法是建立在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新学科理论上的教学法,兼收并蓄、多功能、开放式。

2.听说法:早期交际法,结构法的一种,源于美国。

以结构——功能句型教学为大纲,以听说训练为主,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任务,重视语音语调的正确,语法知识的讲解,课堂操练和真实情景的结合。

3.全身反应法:教与学都是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开始的,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反应来学习英语。

4.自然法:学习者学习新的语言时,尽量在自然的环境中领悟语言知识并进行可理解性的输入。

5.全身动作反应法:它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各部分的反应,也就是在全身活动中学习。

6.合作学习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的关键是“合作”。

7.自主学习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内在需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

8.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情景对话。

以上就是一些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您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和环境进行选择。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现状目前,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包括语法-翻译法、交际法、社团戏剧法和会话法等。

其中,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学习时间不长的英语学习者;交际法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另外,交际法也是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在本质上是互动的、交际的。

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够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课件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上乘但操作上乘的课件价格昂贵等。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交际法教学教案模版八篇

交际法教学教案模版八篇

交际法教学教案模版八篇第1篇:交际语言教学法交际语言教学法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交际语言教学法这一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利用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介绍了其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实例就此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利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法外语教学语言交际能力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体系中,我国对于外语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升。

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能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对于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交际语言教学的起源,特点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应用此方法进行了逐一探讨。

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在1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认为是交际法的直接理论根据。

其创始人之首先是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6年维尔金斯出版了《意念教学大纲》(Notional Syllabuses)一书,把交际法置于更可靠的基础之上。

交际语言教学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和方向。

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并受到话语分析、语言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影响。

交际法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但要掌握其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学会具体利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利用。

其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因此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要教授语言功能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门语言的交际本领,没有具备这门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就不能说学会了这一门外语。

交际教学法强调要把学生真正置于尽可能真实的交际场景中,并且要由学生亲历一种活的交际活动的过程。

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体现

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体现

4.交际活动
A.Game 1:Listen,point and say 规则:三人一组,一人读出一词,另外两人在书中词汇部分指出并 读出该词,比比谁指的快而准确,且读声正确响亮。 首先抽机组学生和教师一起利用黑板上的板书在讲台前做示范,然后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查。
Game 2:What’s missing? 规则:学生四人一组,一人先出示课本所有生词卡片,然后悄悄抽调 其中一张,让其余学生猜出说哪张不见了。 B.活动 分组或自由组合问答。就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问答,要求运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和What about you?及I like...或I don’t like...就自己对不 同天气的喜好进行问答,并说出为什么。也可把天气换成食物,玩具 等。 C.完成调查表,调查班上同学对不同天气情况的喜好 例表:I like 用J表示,dislike 用L表示
表演式 情景式
形式
游戏式 说唱式
巩固练习阶段
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是外语课
堂常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它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高效率的利用 了课堂时间。在小组活动中他们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学会 团结合作,共商互谅的工作方式,而几个小组同时进行时,也引进 了相互竞争,团队精神的意识。
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 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 开展课外活动,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创造 更多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又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水 平,因材施教。这正沿用并体现了交际教学法中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的特点。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如英语活动小组 (歌曲组,游戏组,戏剧表演组等),英语竞赛,英语晚 会,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就拿英语角来说吧,通过 指定话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意交谈,不必过分纠 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流,尽量创造比较 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这样不但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言语交 际能力和胆量,而且活学活用,起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 步的效果。

交际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交际教学法通过真实的语境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 感受到语言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和跨文 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教学法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语言的得 体性。它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记忆语言的规则和形式,还要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则和形式, 以便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 中的应用
4、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广为接受的教学理念,强调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实现有 效的沟通与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 用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次演示将探讨交际教学法在高 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 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施交际教学法应注意的问 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需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真实 的语境中运用英语。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共 同学习、互相帮助。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对话 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简介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

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交际法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的目标。

1。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交际教学法是目前英语教学上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交际法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何谓教学,“教学就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中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际,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

教师的教起引导、组织作用,关键在于学生积极主动通过思维活动去获取知识。

现代英语教学法衡量课堂教学质量高低要视双向传递是否畅通,即不只看教师说了多少英语,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开口说了多少英语。

因为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念是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形成的。

教学中不能以交际为核心开展教学,交际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习得不是一个被动的、模仿言语行为的过程, 而是主动地通过大量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掌握语言的过程。

随着学生习得的语言技能的熟练化,学到的知识相应地增多,他们就会归纳出语言的规律,也会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要求。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理解和熟悉教材,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把教学活动化为生活交际,吸收学生参与,让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机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harvey 的交际教学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harvey 的交际教学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harvey 的交际教学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Harvey的交际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侧重于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能力培养,强调实践和应用。

通过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Harvey的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实施该教学法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总的来说,Harvey的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践和互动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布局和内容安排进行说明,包括各个章节的涉及内容和逻辑顺序。

在这篇关于Harvey的交际教学法的文章中,文章结构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展开:1. 引言部分:1.1 概述:介绍Harvey和他的交际教学法的背景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说明文章的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安排。

1.3 目的:说明写作此文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2.1 Harvey的交际教学法概述:介绍Harvey的交际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和理论基础。

2.2 Harvey的交际教学法要点:详细解释Harvey的交际教学法的核心要点和具体方法。

2.3 Harvey的交际教学法实践:举例说明Harvey的交际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3. 结论部分:3.1 总结: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Harvey的交际教学法的重要性和优势。

3.2 应用:探讨如何将Harvey的交际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水平。

3.3 展望:展望未来Harvey的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文章结构应该清晰地呈现出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逻辑关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论述。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对外贸易日趋繁忙,这对各类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整个英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交际教学法是用来提高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教学法,它通过交际的形式将学习者明示的语言知识内化成隐含的语言知识,同时语言学习者通过语言的接触习得目标语国家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等文化内容,把语言的学习变成一个培养能力、体验新文化的过程。

一、交际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纵观全局,我国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随着大量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英语教学一线得到展开和应用,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思路和理念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在交际教学法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交际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交际教学法不仅需要在形式层面进行研究,更需要对方法的理论基础、方法的实践环境以及方法的应用原则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交际教学法的研究还存在表面化、肤浅化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交际教学法这一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不利于整个英语教学研究的完善。

第二,交际教学法缺乏系统实践指导。

在交际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从实践出发优化教学效果是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来看,我国在交际教学法应用层面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在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有待于进行系统的提升。

因此,如何依托英语教学方法现状,对交际教学法今后的改进思路进行探讨,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三,交际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也有待创新。

环境在改变与时代在变迁都对英语学习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法也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

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借助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不断深化交际教学法的研究体系,是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一)语言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是统一的整体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

英语教学法 交际法

英语教学法 交际法

交际法介绍、描述与评析一.交际法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交际法(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是以语言的“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法。

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

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交际法的代表人物有荷兰的范埃克 Ek),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D. A. Wiklin) ,威多森( H. G. Widdowson)等。

交际法从诞生起就明确地把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形式同等重要。

交际法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提出了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 坚持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打破传统语言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局面。

因此, 交际教学法一经产生就风靡全球, 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教学流派之一.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围绕语言的“形式一功能”争论不休,对它们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语言学研究的所有内容,而这些争论必然又反映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

交际法的流行反映出功能主义者在这场论战中取得胜利。

他们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它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工具,外语教学应体现这一本质;能用外语进行成功的交际,就说明外语教学是基本成功的。

交际法对于语言本质的描述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第一次为外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同时,他们设计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外语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法的发展。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功能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和心灵主义的心理学理论:1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一、引言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体来说,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翻译法和认知法等教学方法只重语法规则而忽略语言使用的缺陷,极大了促进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

但是交际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问题应该注意。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进行语境化教学二、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957年Chomsky认为语言结构理论已经难以解释语言的基本特点,他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个概念。

而Hymes (1972)认为,语言不仅包含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也应该包含语言应用能力(language use ability),因此他在Chomsky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划分地基础之上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es认为,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坏,不仅在于语法规则的正确,也在于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语言。

这就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内涵意义,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语言之外的知识(陈坚林,2000)。

Halliday对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做了有益的补充,他为,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工具,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法规则,更要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在此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交际需求和学习动机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实践和科研的成果又进一步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对交际教学法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Widdowson、Richard和Schmidt。

Widdowson (1978)年出版的《语言的交际教学》(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为交际教学法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ichards 和Schmidt联合众多学者编纂的《语言与交际》(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交际活动以及相关的问题。

此外,1994年H. Douglas Brown编写的《按交际法原则教学》(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从课堂实践的基础,教学环境,课堂技巧的设计与应用及课堂实例四个方面对交际教学进行阐述,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和用目标语进行交际。

此著作理论联系实际,是交际教学法研究的精华之一。

在国内,胡文仲(1982),秦小孟(1979),李筱菊(1985,1988),吕万英(1996),李予军(2001),张素娣(2002)等对交际教学法的兴起,特点,优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课堂实践及交际教学法大纲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一)交际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这种交际的能力又包含四个方面(Michael Canale ,1980):语言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应付能力(communicative strategic competence)。

语言能力是指掌握发音,词素,句法等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语言使用和话语规则分析的能力;话语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而应付能力是指恰当使用口头的和非口头(如肢体语言的使用)的交际策略的能力。

上述四种能力的结合是交际法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原则。

四种能力构成了交际能力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和完善。

(二)交际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分析学生的交际需求和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翻译法等则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授,学生不停地记录,而很少对教师提出质疑。

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丰富且双向的交流,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

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层动机,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单为考四六级或找份好工作,这自然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交际法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以后,他们已具备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条件,如果这时运用小游戏,戏剧表演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克服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和意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处于中心地位。

新旧知识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会在这种交流中被学生以各种形式大量地运用和巩固,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自然地得以提升。

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和意愿,从而形成一种英语能力和交际意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交际教学法以意念、功能、交际活动为内容,强调在教材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胡文仲,1982)。

如1978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Challenges就围绕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爱好,工作,娱乐等—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这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和减少学生恐惧心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英语课程的整合(陈坚林,2006)为交际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计算机网络创设了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环境的虚拟化和管理的自动化(陈坚林,2006)。

学生可以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创造出一个拟真的环境,比如说如何入住旅馆登记,点菜和退宿等等。

可以说,计算机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创建了更多真实生动的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促进了交际教学的飞跃发展。

(四) 交际教学活动中的交际活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信息差、选择性、意义重于形式。

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是指要讨论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未知的,如果要讨论的问题双方都知道,那讨论就没有意义;选择性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意义重于形式是指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未必需要逢错必纠,因为交际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流利程度(fluency)。

四、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障碍1. 学生英语基础差学生英语基础差是交际法难以实施的最根本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此举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扩大招生又使学生素质更为参差不齐。

在大学的各学科中,与中学基础知识衔接最紧密的英语表现尤为突出。

绝大多数学生从没接触过口语训练。

有一些学生甚至无法开口朗读一篇英语文章,真正是名符其实的"哑巴英语"。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是很难组织教学工作的。

因为如果强迫他们在没有足够输入的情况下进行交际,则必然会产生大量不规范的语言输出,从而影响输出的效果,同时还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2. 我国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我国英语教师大多是以英语作为外语、母语为汉语的中国教师,对英语也很难运用自如,和学生一样存在着边际语(interlanguage)的问题。

边际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试图模仿目的语而造出来的带有错误的非母语、非目的语的一种资料。

教师的语言能力使得交际教学法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3. 教材难以适应交际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尽管语言材料来源于真实的话语,安排在典型的情景中,但由于真实的语言材料一旦编成教材,也就变成了固定的、静止的东西,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交际活动的过程。

而且,由于缺乏社会文化大环境的支撑,在课堂上进行的模拟性交际训练很有可能会随着学生走出课堂而烟消云散。

五、在实施交际教学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的能力。

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忽视了语言知识的讲解。

语言知识是日常交际的基础。

虽然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重于语言形式,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做基础,正常的交际也就无从说起。

此外,文化背景知识也制约和影响着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发挥。

例如,在西方礼仪中,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停止交谈,注意倾听,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可能说出一些不适于西方用餐时说的话,那交际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也就无从谈起。

这就是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原则(李予军,2001)。

因此,交际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学会不同语言的文化模式,培养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束定芳,庄智象,1996)。

(二)交际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忽视。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充当管理者、推动者、顾问和合作交流者等重要角色,控制教学的节奏和时间的安排,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和作为语言使用者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作用在交际教学法当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

这就对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出错和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如何设计和应用课堂技巧,如何检验学生的交际能力(H. Douglas Brown,1994)以及如何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基本的交际策略(比如用其他词语替代未学过的单词和借助手势语表达思想)等等。

此外,交际教学法也要求教师具备高素质的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较高的口语水平。

(三)在教学法中逐步拓展对话的长度和增加对话的复杂程度也是交际教学法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来说,由于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有限等原因,他们并不能有效的进行交流,所以无法贯彻执行交际教学法的原则。

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区,因为语言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少积多的过程;皮亚杰的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语言也经历从一个单词逐步发展为多个单词,到简短再到复杂的句子的过程。

因此交际教学法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新剑桥英语教程》等的出版就是专门为初级学习者而编纂的。

但是教师应注意在实施交际教学法中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词汇的处理和检测的标准等方面区别对待。

比如,Brumfit(1984)认为,形式教学的多少应与学生的水平高低成反比,即学生水平越高,形式教学的成分应该越少,非形式教学增加(形式教学指讲授和操练语言形式,非形式教学指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能力(Ellis,1982)),相反的,学生水平越低,形式教学的成分应该适当增加,而非形式教学的成分应适当减少;另外,教师可在课堂上先提醒学生那些可能影响交际的词语或句型(董燕萍,2001),或者指导学生运用猜测或者联系上下文语境等方法来习得单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