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 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

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 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 2009 年的产物,但在 2010 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

(8)PK:即 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

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

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

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 2010 年 11 月 3 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

广大 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 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 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 360 公司停止对 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

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门就马上不见了踪影,谁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样发生的问题就

可以找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

(15)蛋疼:“蛋疼”由中国的魔兽世界玩家创造,反义词是

“蛋腚”。一般的含义是指因为太过无聊而做出的种种不合常理的

事情,也代指无聊的状态,如“闲的蛋疼”。现在做的所有不合常

理的事情都可以叫“蛋疼”。

[汗]

①感叹词,形容词。被震惊后,尴尬、无奈、无言以对的感觉。②

甘拜下风,自叹不如。可做动词使用。[变体]:为强化不寒而栗

的震惊和恐惧感,常被异化为 " 寒" 。

和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粉丝热衷于 " 靠" 、" 切" 等国产货不同, " 汗" 的使用者作为后来居上的新生力量,更擅长于拿来主义,将进口产品加以改装之后化为己用。

[顶]

英文直译为 up,做动词。意指用力撑起某件物体,使其避免沉没。

生于BBS,各个论坛内由上自下整齐的排列格局注定了缺乏支持

的帖子将很快从顶楼沦为地基。" 顶" 无疑是抢占有利地形的最佳

方式。人声鼎沸的互联网上,要想有所作为,扬名立万,取决于有

多少人愿意自动自觉地顶你。

[晕]

①感叹词。形容遭受刺激之后的头昏脑涨之感。②动词。因无法承

受刺激而休克倒下的瞬间动作。

词性解构的最佳范例。大脑的沉重感在网络上成为释放情绪的感叹,

并且我们没有真的晕倒。能让人晕厥的事情很多:被炒鱿鱼、MM被

人撬走但我们不敢轻易昏迷,只能故作坚强,勉力面对。

[切]

语助词。表达对事物的不齿和嗤之以鼻。

安全可靠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达到目的之余,不至于激起对方的

反击,还能全身而退。这就是 " 切" 的功效。 " 靠" 虽然威力巨大,但不易掌握分寸,容易留下后患。而" 切" 的低姿态和隐讳的效果则能规避日后弊端。

[潜水]

以匿名的姿态躲藏在暗处,隐藏自己身份。做动词使用。

论坛里闻风不动的 " 潜水者 " 从来不是少数派,现实里谨小慎微的人居多。要在压力之下避免做多错多,要在办公室政治当中全身而

退,我们开始选择无所事事。即便在虚拟社会里,我们也谨遵 " 安全第一","潜水 "有理。

[闪]

①躲避、离开的意思。②形容词,比喻绚丽夺目的事物。

一种优雅的躲避姿态。面对不可逾越的困难,我们难以抗争,又不

甘承受,通常的选择是躲避。和纯粹的躲避不同, " 闪" 能够让你保持风度,维护尊严,潇洒地退场。对于不屑之事,我们也能表示鄙

夷后,闪身而退。对待芙蓉姐姐,我们的态度就曾是统一而整齐的"闪"。

[挂]

①游戏中人物角色的死亡。②在某件事上失败。

挂之起源已不可考,但它在口语中的通俗流传的确达到了无以复加

的程度。游戏失败叫做挂,考试不及格叫做挂,甚至会有朋友轻描

淡写地告诉你,他今天差点因为车祸挂了。

[倒]

感叹词。指对某事表示震惊,由遭受重大打击后身体的横躺动作引

申而来。

当有人在帖子后发表评论,只有一个 " 倒" 字,你看到了什么?首先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幕画面:某人遭受严重打击而仰翻在地,或许还口

吐白沫。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呈现出连续而生动的视觉影像。

[沙发]

在论坛帖子里第一个发言的位置。

抢沙发,这种没头没脑的沾沾自喜,也成为网民最热爱的活动。人

们总是在现实中隐藏自己,在网络中表现自己。好玩当然是一方面,但谁也不能否认网络人气、雁过留名给网民们带来了没来由的成就感。

[粉丝]

音译名词。某人的拥护者,词源来自Fans。

要让自己变可爱,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迫切愿望。拥有偶像就意味

着拥有一点纯真精神和美好愿望, " 粉丝 " 应运而出。对 Fans 一词的巧妙变造,让粉丝既有时尚感,又富含可爱的粉色系。

[超]

副词。表示程度超乎寻常,高到极点。

"超+形容词 / 动词 " 的用法源自日语, 1980 年中日围棋擂台赛让人们第一次见识 " 超一流(棋手) " ,十几年后满嘴 " 超什么 " 却被视为十足的台湾腔而被年轻人所接受。

[发飙]

①指受刺激过度而情绪失控。②指突然爆发力量或者发狠。

.

"发飙 " 之所以能取代 " 发狂 " 、" 发火 " ,关键在一个 " 飙" 字,火大到像一阵龙卷风,自然厉害。

[闷骚]

形容词,假性贬义。指表面上矜持得不行,骨子里热情如火的人。

[劈腿]

①感情不专一, " 脚踏两只船 " ,更有甚者脚踏多只船。②多方面发展,如艺人多栖发展,或者白领跳槽,都可以说 " 劈腿 " 。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 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 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 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 2009 年的产物,但在 2010 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 (8)PK:即 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 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 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 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 2010 年 11 月 3 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 广大 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 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 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 360 公司停止对 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 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英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热词雷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本文认为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形式内容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雷词后现代主义公共领域 近年来,网络民意崛起,伴随网友对众多社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人惊呼“雷词爆发,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 ,2009年延续了造词运动的势头:“欺实马”、“躲猫猫”、“做噩梦”等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此之前,2008年网络众多热点事件制造的“做俯卧撑”、“打酱油”、“正龙拍虎”、“范跑跑”、“朱坚强”等流行词仍富有生命力。 本文所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流行语有何共同的语言学特征?流行语为何流行?怎样流行?折射出怎样的受众心态?有何效应和影响?是否有规范的必要和可能?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基于文本来观照这一愈来愈热的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以期抛砖引玉。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新闻事件伴生的网络流行词多是汉字新词,包括旧词新意和原创新词等形式,如“躲猫猫”,本是旧有的儿童游戏,现在因为“躲猫猫事件” 而被赋予了“解释牵强附会,真相扑朔迷离”、“公权力任意妄为”等讽刺性新义,而“欺实马”、“范跑跑”、“正龙拍虎”等属于网友归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神韵而创造的全新词汇。与“3Q”、“886”、“斑竹”、“GGMM”、“:-)或o(∩_∩)o…” 等数字、外文、符号等镶嵌混用的普通网络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更像是网络谚语,呈现出简洁明了、标新立异、意味深长、类推性强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十大网络流行语ppt汇总

解读 我们经常上网的人,对网络流行语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评出的2011年“十大流行语”,所作的简单解读。 PPS制作:Pingyu Yang 音乐:Illumination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810412916.html,

1)亲:是“亲爱的”的简称,用作名词和形容词。与英语的dear和darling相对应。现在“亲”进入了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风行起来,人们称之为“淘宝体”。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2)伤不起:2011年“伤不起”火爆起来,和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人称“咆哮体”。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3)Hold住:台湾中天电视的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4)我反正信了: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附近发生一起两列动车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把车头埋于地下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他的话立 即引来一片质疑。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第二,说反话,真不信,第三,无厘头的搞笑。

2018最新网络流行语

2018最新网络流行语 2018-01-061.我们那发自心底的笑容是不是都被童年透支了?2.我不喜欢整理房间,所以他们都叫我乱室英雄!3.何谓小资:看碟专看外语文艺片,还不要有字幕的那种;欣赏音乐吧,那得听交响乐,如果你听周杰伦,你就俗了;喝咖啡不喝速溶的,要喝就喝现磨的;吃西餐吧,牛排要三成熟,最多不能超过五成熟……如果别人要说你小资,你还得说,做人嘛,偶尔也要大雅一下。 4.孩子常把玩具当朋友,大人常把朋友当玩具。 5.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 6.谨慎恋爱,以免骑虎难下;少看美女,当心虎视眈眈;别养小蜜,否则养虎为患;敬畏老婆,方能虎口余生! 7.我的眼睛像素太低,看不清楚这世界。 8.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9.所谓倒霉,就是我一失足成了瘸子,再回首又闪了腰!10.穷人想过上富人的日子,富人想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的人在想:这日子啥时是个头啊?11.创新就是把睡过两个月的床单拿起来抖抖,反过来再铺上。 12.如果你要和老虎在一起比谁更能挨饿,那恭喜你:你赢定了,同时,也死定了!13.因为想一个人而寂寞,因为爱一个人而温柔,因为等一个人而折磨。 14.长大以后之所以这么努力,只是因为小时候吹过的牛……15.女

人二十是桃花,鲜艳;三十是玫瑰,迷人;四十是牡丹,大气;五十是兰花,淡定;六十是棉花,温暖。 16.没事的时候胆子别太大,有事的时候胆子别太小。 17.我每天只吃四类食物:早饭、午饭、晚饭和零食。 18.知识如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19.在网上碰到一群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上一堆流氓软件。 20.最惘怅的事:许多人都给了你青眼,你最希望给你青眼的人,却给了你白眼!21.为了多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我准备开始练习左手用筷子。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正确理解规范使用 ——对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分析及思考 一、调查原因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国网民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有关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网民的46%。上网聊天和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在互联网闲聊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文字,一种带有较大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固定模式的语言——网络用语。其中,有些网络用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点击率、使用率日益提高,在表情达意中成为大多数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些用语就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张普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其研究对于各类媒体用语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流变的符号,是最能敏锐反映人们心理的变迁的。网络流行语也体现了网民的创造性,因为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方式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而且中学生主要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如何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它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确定探讨内容(2010年5月) 1、2007年—2010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归类; 2、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3、探讨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4、探讨中学生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流行语。 (二)主要步骤(2010年5月—2011年3月) 1、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搜集2007—2010年网络流行语; 2、将网络流行语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3、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理解、运用网络流行语的现状; 4、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一)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 1、反映重大事件类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近几年来网络民意的崛起,许多热词不断涌现,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如:2007年的“正龙拍虎”,2008年的“做人不要太CNN”“范跑跑”、“猪坚强”,2009年的“躲猫猫”“做噩梦”,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等这些网络热词以具体事件作为依据,时代特色鲜明,俏皮中暗含生活哲学,

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年转眼将逝,处于风云变幻的科技媒体行业,我们与亿万网友一同见证了无数难忘的时刻,不管是激动的、悲伤的还是快乐的,中国人常说,“温故而知新”,斯时已逝,来日犹可追。腾讯科技抽取核心制成年终盘点大餐,以期知人,明事,窥理。 天下热词,用久必火,火久必用。此值隆冬辞旧时分,恰逢末日狂欢,特此撷网友慧语以飨读者,或可习故以智通,博君一乐亦足矣。 1.屌丝 屌丝几乎开启了一个人种划分的新时代。没有屌丝这个词,我们都要开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么复杂的体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这类人。屌丝,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举止笨拙、猥琐。2011年前后它只是出现在百度贴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为微博上一众单身宅人的自嘲,从小众词汇变成大众通行语。德国系列短剧《屌丝女士》(Knaller Frauen)的出炉,以及接着中国版《屌丝男士》的问世,更是把“屌丝”推至顶峰。据媒体说,蕴含着无奈与自嘲意味的“屌丝”二字,象征着庶民的文化胜利。 2.高富帅&白富美 天造地设、门当户对、佳偶天成……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作为白富美的官方指定男友,20 12年4-6月,高富帅频频出现,一时间,全天下的男人似乎只能被分为两类——高富帅和矮矬丑。屌丝们,颤抖吧!

3.逆袭 谁说屌丝就要苦逼的活?谁说屌丝就要孤苦伶仃一辈子?谁说屌丝就不能有快乐?谁说屌丝的命天注定?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条神秘的道路,上位高富帅,抱得白富美,这个大团圆结局充满喜感又让人满足,岛国说ぎゃしゅう,美帝说Counter Attack,在逆境中反击成功,此乃“逆袭”。 4.我能说脏话吗?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 时间:2017-05-27 21:47:19 | 作者:刘毅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除了古代文言文、现代白话文这种正式的语言文字形式,在网络时代,丰富多彩的网络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正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简洁生动、风趣幽默,深受网民喜爱。纵观2014年和2015年的网络流行语,语重心长的有之:“且行且珍惜。”因为得来皆不易;情怀浪漫的有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受束缚,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卖萌撒娇的有之:“吓死宝宝了”、“怪我咯”、“萌萌哒”,无辜可爱的样子惹人欢喜;花式夸赞的有之:“明明能靠长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夸起人来或自夸起来不亦乐乎;无奈至极的有之:“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醉了”;炫富豪放的有之:“有钱,就是任性”、“买买买”。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贴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形象生动幽默,多有调侃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往往由一个小事情或随机事件迅速传播扩散并流行开来。这些简单直白的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展现了网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也给沟通交流带来润滑剂。网络流行语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有些词语还被收录进正规词典,如“晒”增加新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奴”增加新释义“为了支付贷款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 新鲜事物的出现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很多刚接触语言文字的孩子还未建立稳定的语文基础,“?潘?”、“SB”等一系列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语言被广而告之,鱼龙混杂的词汇让他们学习起来难以分辨好坏,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想要学会好好说话、文明用语实在不易。另一方面,过于通俗化的网络语言表达是简洁、是轻松,但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大部分流行语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深意。中国语言文字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是有着规范化的语法和字义、词义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好玩搞笑,而忽视了正统的语言,实在是得不偿失。 网络流行语凝聚了网民们奇思妙想的智慧,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它的流行传播顺应了语言文化发展的潮流,丰富了语言文字。我们应该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去接纳顺应时势而产生大量新的词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中的优胜劣汰是一个社会顺其自然选择的过程。同时,我们要对网络流行语加以规范化的引导,让它更加“给力”。

2017-2018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15)

2017-2018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3分) 成功来自坚持,执著创造奇迹。 2、下列加线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寒噤(jìng) 孜(zī)孜不倦发窘(jiǒng) 猝(cù)然 B.觅(mì)食相形见绌(chù) 滞(zhì)碍脊梁(jǐ) C.汲(xí)取恃(sì)才放旷恣睢(suī) 带挈(qì) D.琅(náng)琅味同嚼蜡(jué) 濒(pīn)临侥(jiǎo)幸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风骚襁褓骈进一代天娇 B.旁鹜陨落萧索强恬不舍 C.拮据暗哑逞辨维维连声 D.狡黠栈桥谮害无与伦比 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2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坚决禁止。 B.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C.“扬州八怪”并非都是扬州人,其实指的是形成于扬州的八位画家的某些共同特征。 D.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的确在电脑用户中确实都是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6、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苏轼、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网络语言诠释2013LED显示屏行业

关键词解析:本篇中,笔者将从市场、产品、技术、企业等多个角度入手,配以网络流行词汇尽可能深入浅出的阐述2013的悲欢喜乐。 关键词一:人艰不拆 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该词语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后常被网友在回帖中引用,楼主直接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真相,回帖网友感同身受,只是一时没法面对。 将人艰不拆引用到LED显示屏行业,主要对应的整个市场反馈出的不景气程度以及小部分企业生存的艰难。降价风潮不仅侵袭到体力弱的企业,也影响到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为了营造出企业漂亮的财务报表,不少企业都在为年末的收款而头疼,这样的景象,的确叫人不忍心拆穿了。 竞争残酷 国际环境的整体不理想仍然持续在2013年。而国内政府厉行节俭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显示屏的市场。2013年,中共中央各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受此影响,过去舞美设计的红火使得政府不断加大对LED显示屏的采购。如今,依靠政府晚会拉动增长的局面不再。上至春晚下至省级晚会,都在厉行节俭,尤其是在舞美设计上更是节约。这一政策对以工程项目为主的LED显示屏企业打击最大,据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影响将在明年的5月份以后逐步显现出来。没有了大型项目工程的拉动和噱头,LED显示屏只能依靠在常规领域内拓展,尤其是常规显示屏的竞争格外激烈。 企业生存艰难 竞争的残酷既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道筛检的关口,企业的储备能力和每一步决策都有可能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同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反作用力。2013年,LED显示屏相关企业的生存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重量不重质,高性能产品匮乏。与国际LED显示屏相关企业相比,我国LED显示屏市场向来是以量为主,尽管有数据统计我国是全球80%的LED显示屏产品制造大国,但企业依旧一穷二白。大批新进的企业都在中低端市场挣扎,只要能做单,即使亏钱也要保证营业额的增长。已经上市的企业也不可避免的被价格战所影响,纷纷推出特价产品吸引客户,如此往复,整个产业深陷价格战泥潭,忽视了产品创新和研发,高端性能产品的赶超速度始终不及国际知名大企。 其次,行业整体利润不断下滑、“洗牌”格局初显。由于我国LED显示屏市场的竞争完全处于无序状态,低价竞争的后果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利润下滑导致企业资金链脆弱。遭遇一两次意外或者贷款出现问题即会出现资金紧张甚至拖欠款项最后影响企业生存,这在2013年数家LED显示屏企业相继出现倒闭风潮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再次,发展资金短缺、缺乏市场拓展的渠道。近一两年由于LED照明行业的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投资目光,LED显示屏行业则逐渐失去投资热潮;LED显示屏产品多半属于渠道项

2018网络流行语

2018网络流行语 1、要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 2、连广告也信,读书读傻了吧! 3、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 4、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费力气的行径。 5、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6、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 7、房价越来越高,所以,好男人越来越少。 8、掌握幸福秘诀的人,就是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以他人的喜悦为喜悦的人。 9、高富帅——指高大、富有、帅气的男人。 10、后悔的事我不做,我只做让你后悔的事。 11、想完全了解一个男人,最好别做他的恋人,而做他的朋友。 12、如果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老子就撕票! 13、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倒有白掉的砖头。 14、请问一下、你的棺材是滑盖的还是翻盖的? 15、矿难在检讨中继续,楼价在控制中上升 16、不怕喝敌敌畏、就怕开盖有奖、再来一瓶。 17、一旦学会破罐子破摔,你会发现世界豁然开朗。 18、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道德美化心灵。 19、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 20、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21、我最害怕的事情,原来是我无法忘记你。 22、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23、瘦不了的永远在骚动吃不胖的都有恃无恐 24、人又不聪明,还学人家秃顶! 25、自尊,但不可自恋;自信,但不能自大。 26、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换牙的时候被妈妈追得满街跑。 27、只要锄头舞的好,那有墙角挖不倒? 28、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29、容易发怒的人,情绪智商也不怎么高,是小人利用的对象。 30、中国移动、一个有着营业执照的强盗。 31、岁月是一枚钉子,和生活注定了一锤子买卖。 32、我是一个杀手,如果打飞机算杀人的话! 33、生气──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原谅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3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太监上青楼! 35、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谅解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 36、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37、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跟sb说句话 38、如果有钱也是一种错,那我情愿一错再错。 39、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 40、XP不发威,你当我是DOS啊! 41、说有上辈子的人是在骗自己;说有下辈子的人是在骗别人。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时效性 很好很强大(时间不详):最初来源据称源自马克思在1845写成的重要著作Theses on Feuerbach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提到工人阶级在兴登,卡瓦仑切以及莱茵地区的斗争时说“sehr gut, sehr beeindruckend, sehr harmonisch.”翻译成中文就是“很好,很深刻,很和谐”。其作为的使用则最早源自猫扑,其最初使用则有以下几种说法: 1、在猫扑网使用了关键字屏蔽之后,诸如“SB”一类的词汇均无法打出。于是猫扑的网友便用“NB”来代替原来“SB”的含义,而“NB”的原本含义则使用“很好很强大”一词来代替; 2、在天涯有一位网友在数年之前发表了一个贴子,但无人问津;数年之后,此人自问自答地回复了这个帖子(一说为此人自己都忘记了这贴是自己发的)。于是此后跟贴的网友们惊呼:“自挖自坟、自问自答、自娱自乐,很好,很强大”。 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 很傻很天真:出处艳照门,阿娇用于形容自己的话。 斯巴达(2007年上旬):原自电影《》,指进入极端亢奋的脑残状态。 Nice Boat(2007年下旬):原自《school days》最终话停播事件,属于广义形容词,也可扩展为“Nice XXX”。 失态(2007年末):原自《高达00》第十话中某人台词:“这是何等的失态”,属于广义动词,也写作“师太”“湿态”。 回老家结婚(2008年春):在很多影视作品及ACG的场景都有类似的语句,但是通常说出此话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将此话发扬光大的则是龙之塔(ドルアーガの塔~the Aegis of URUK~),此句共出现于第一集8分50秒及13分55秒(SOSG字幕组)...说出此话之人果然下一幕立马挂掉,真可谓是禁句啊!此话现在更多是用来表达对现实情况的无可奈何。 (2008年夏):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2008-5-20):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兰州烧饼,首字母为“LZSB”LZ可以引申为楼主。回复此词语后,表示对楼主的鄙视,对楼主智商的怀疑。但本词的语气较之“LZSB”稍轻。 (2008年夏):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释义:①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双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平起平落。②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0412916.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网络流行语盘点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网络流行语盘点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网络流行语盘点2018年刚刚过半,上半年网络流行语盘点已经成为热点:“一首凉凉送给某某”“掌声送给社会人”“今晚吃鸡”“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皮一下,很开心”“菊外人,陶渊明”“隐形贫困人口”“确认过眼神”“C位出道”……不知道这些,你就out了! 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现实思考,写一篇作文。 这是一则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的材料作文题目。材料以网络流行语为陈述对象,表达了对时代发展的思考。每一个时代,都会被烙上鲜明的印迹。网络流行语的爆发式出现,从一个方面说是对这个时代群体的集体记忆,能够让人们在视听的娱乐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同时,这种流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社会的神经,让文化遭遇了尴尬。一些流行语能够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作用。而一些流行语则缺少丰富的内涵,也不具备精神引导作用。理解了材料内涵,便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如何看待流行。流行文化,只要建立在健康的土壤上,就应该得到尊重与保护。网络时代,流行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的流行语,承载了这个时代的群体记忆,应该肯定。而一些缺少文化内涵的流行语,则应该谨慎使用。 ②尊重语言。尊重语言,保持语言的生命力,能够像古人那样创造语言的精华,才能充分展示文化的魅力。一些具有调侃性的流行语的出现,表现了社会的浮躁,使语言成为一幕幕滑稽戏中的牺牲品。规范网络空间,尊重语言内涵,是时代呼唤。 ③去粗取精。网络普及的今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也带来一系列困惑。语言传承,应该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宗旨。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一些流行语在弘扬和传播汉语的文字美、语意美和语境美方面并没有做出表率。 2020年高考作文专题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精选范文

2012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out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是简写,原为“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2009年的产物,但在2010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8)PK:即Player Killing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更加广泛。(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门就马上不见了踪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XINWEN AIHAOZHE2010·8(下半月) 新闻与传播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囧”、“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口中不离“文革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 任何社会行为的变革总能推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的流变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表现。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新媒介的产生,有可能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纵观人类传播史,传播媒介的变革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社会,人类是“口语社会”;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转向“眼睛社会”;广播电视产生之后,人们 的关系开始疏远。而网络产生之后,人类 开始“参与社会”。在网络制造的“参与社 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媒介环境中 来,自由发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于 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 现,是网络传媒引起人们认知世界方式 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表达思想过程中 必然出现的现象。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改变 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网络 媒体为信息提供传播形式,也不可能有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存在。网络的出 现,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参与社会”,人 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表达思想, 传播观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 2008年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2009年 网民已达3.8亿。在这些网民中,年龄在 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 占64.7%,上网地点在家、网吧、网校、网络 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占60.3%。由以上统 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大, 上网者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上网时间 多为休闲时光。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思 维灵活,喜欢新生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 新,追逐时尚,而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 太多的约束。他们在休闲时光上网,在这 样一个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 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他们 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 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以社会上出现的有强大影响力的事 件为背景。每一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背 后都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做人不要太 CNN”,源自在报道“3·14”拉萨打砸抢烧 事件中,美国CNN对中国的歪曲报道; “躲猫猫”,源自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 晋宁县看守所里一男子离奇死亡;上溯 2005年的“凉粉”、“玉米”,源自当年娱乐 界的大事件“超女”;等等。 无论是哪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 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母体,每一个网 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注目 的社会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在网络时代,网民对当下现实 社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谈 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看法在当时的语 境下传播,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 网络流行语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 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渗透。任何事物的 产生都存在两面性,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 会的影响也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网络流 行语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 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打酱油”、“躲猫 猫”、“做人不要太CNN”,这些特殊、简单、 幽默的语言背后,都蕴涵着或者复杂或者 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有些体 现国际关系的改变,有些记录人们生活观 念的改变,有些在展示经济方向的变革。 网络流行语用自己独有的简单、幽默、生 动、隐喻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变化。虽然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没 有传统大众传媒那种语言严谨、完整的叙 事方式,但它同样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角 色。 公众的解压阀。网络流行语承担着 “解压阀”的作用。部分网络流行语透露了 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不满和发泄。中 国内地的网民中19~35岁的占83.1%,学 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这部分人年轻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逯彦萃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正负效应发展趋势 44

十大网络流行语

十大网络流行语 导读:1、且行且珍惜 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了“劈腿”传闻。3分钟后,马伊?在微博上写了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回应。于是“且行且珍惜”开始流行。 2、你家里人知道吗? 起源于一个在网吧看新闻的网友:“你在这儿这么土,你家里人知道吗?”随后“你家里人知道吗”很快便成了网络流行语。这句话的发展潜力和可扩展性也给了网友无数“吐槽”的灵感。 3、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这句歌词出自蔡依林的歌曲《布拉格广场》,被网友引申为对奇葩事物的形容。比如一张图片很“雷人”,网友就可以用“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来形容它,多用于调侃和自嘲。 4、萌萌哒 “萌萌哒”是由网络热词“么么哒”演变而来的,是“该吃药了”的含义。由于语义环境差别,“萌萌哒”多用来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而“么么哒”更多作为对他人的爱称或者语气助词。 5、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原本是天涯社区的求助帖子标题,其中有“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的表述,后被广泛用于表达无语、无奈、受不了等情绪。 6、也是醉了

这句话可以追溯到金庸《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大侠。爱开玩笑的令狐冲曾这样讽刺别人的谄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儿,就 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之后一群《英雄联盟》的玩家们对此词情有独钟,不管对方的技术很差还是很好,小伙伴们都喜欢说:“哇,这大神的技术,我也是醉了!”这主要是一种对无奈、郁闷、 无语情绪的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 7、买买买 起于调侃微博红人王思聪及其父王健林的对话。“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 8、现在问题来了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话红极一时。网友在“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个问句前添加了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后面可跟“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可引出其他要问的问题。 9、有钱,就是任性 前段时间一条新闻称市民老刘网购保健品花了1760元,不久后 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给罪犯汇款,先后被骗取了几十万元。当记者采访老刘时,老刘却说:“当被骗7万元的时候发现上当了,当时觉得警察不会管,又想看看他们(骗子)究竟能骗多少钱。”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