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复合材料分类62页PPT

合集下载

碳基复合材料

碳基复合材料

(1)三向正交织物
Carbon-Carbon
• 美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制成的代表性三向 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是以编好的石墨纤维布迭层后,再从 Z向穿入石墨纱,制成一种三向预制件。 • 特点: (A)三个方向的纱不交织.只有重合点。这就可以避免 或减少由于纱交织造成纤维折断和损伤。平直排列有利 于充分发挥增强碳结构中每根纤维的力学性能。 (B)各个方向上纱线的品种、股数和每股纱中纤维的根 数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为碳/碳复合 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烧蚀性能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 试验中发现碳/碳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与编织的细密程度 有关,即:增强碳的结构越细密,碳/碳材料的烧蚀率越 小.烧蚀外形也越匀称。美国从七十年代初期又开始研 制成三向正交细编碳/碳鼻锥材料。
(三)碳/碳复合材料的制法
Carbon-Carbon
•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截然不同。 这里起粘接剂作用的基体碳既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加热 使它熔融,在常压下碳只是在3500℃直接升华。 • 主要是利用有机物或有机高聚物在高温下能够热解成碳这 一固有特性,通过间接方法制备基体碳。 • 碳/碳材料的复合是与基体碳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 • 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浸渍-碳化法。
Carbon-Carbon
增强材料
(一)对碳纤维的要求
含碳量尽量高,含杂质尽量少。特别是有害杂质:碱 金属尽量少(据说抗热氧化性能好的碳纤维,碱金属的含量 都比较低)。 由于杂质成分和微观结构上的差别,不仅影响到碳纤维的强 度和弹性模量,某些杂质含量过高还会削弱材料的耐烧蚀性 能。 一般说,如果碳/碳复合材料是用于一般的防热或隔热,则 不必选用价格昂贵的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 若用于制造导弹弹头等再入飞行器鼻锥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喷 管,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要求碳/碳复合材料不仅仅是耐高 温耐烧蚀,耐热冲击,还要能经受机械冲刷和剥蚀,因此应 选择强度和模量适中的碳纤维,而且有害杂质碱金属的含量 越低越好。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PPT课件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PPT课件
含碳量95%左右的称为碳纤维; 含碳量99%左右的称为石墨纤维。 优点:碳纤维比重小、比强度、比模量大,耐热性 和耐腐蚀性好,成本低,批量生产量大,是一 类极为重要的高性能增强剂。
第2页/共65页
用碳纤维制成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比模量比钢和铝合金高5倍,比强度高3倍以 上; 同时耐腐蚀、耐热冲击、耐烧蚀性能均优越
石墨层片的缺陷 及边缘碳原子
基本结构单元
石墨微晶
原纤维构成碳纤维单丝
二级结构单元
碳纤维的三级结构单元
第38页/共65页
石墨微晶在整个纤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碳纤维由表皮层和 芯子两部分组成,中间是连续的过渡区。 皮层的微晶较大,排列较整齐有序,占直径的14%,芯子占39 %,由皮层到芯子,微晶减小,排列逐渐紊乱,结构不均匀性愈 来愈显著。
美国的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欧洲在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和工业方 面的需求比较均衡,而日本则以体育器材为主。
第6页/共65页
6.2 碳纤维的制备
很多纤维能用溶液纺丝或熔融纺丝来制作!!! 面条?? 粉丝?? 一些高分子丝??
碳纤维能不能用这两种方式呢??
在空气中在350℃以上的高温中就会氧化;在隔绝空气 的惰性气氛中,元素碳在高温下不会熔融,但在3800K以 上的高温时不经液相,直接升华,所以不能熔纺!!
碳在各种溶剂中不溶解,所以不能溶液纺丝。
第7页/共65页
6.2 碳纤维的制备
在惰性气氛中将小分子有机物(如 烃或芳烃等)在高温下沉积成纤维。 此法用于制造晶须或短纤维,不能用 于制造长纤维。
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纤维, 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行焙烧碳化,使 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他非碳原子,形成以碳 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物。此法用于制造连续长纤 维。

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据文献报导,车削该复合材的料所得到 的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与 切削一般脆性材料的基本一致。虽然基体 硬度较低,切削力数值不大,但材料中硬 质点对刀具的磨损比较严重,故选用CBN为 宜。因材料为脆性,故切屑常呈粉末状, 必须用吸屑法来排屑。
16
五、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碳 复合材料作为优异的热结构 功能一体化工程材料,自1958年诞生以 来,在军工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 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制造导弹的弹头 部件 由于其耐高温,摩擦性好,目前已 广泛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航天飞 机结构部件飞机及赛车的刹车装置、热 元件和机械紧固件、热交换器、航空发 动的热端部件等。
• (4)寻求其它制备工艺降低成本 碳/碳复合
材料制备成本已经很高, 如果涂层制备工艺复杂、
周期长, 就会额外增加整个部件的制备成本, 这
样就会更大限制碳/碳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 因
此寻求更合适的制备工艺, 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
务。
30
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 用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孙晋良院士
研究出来的碳/碳喉衬材料为我国 国防、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碳/碳复合材料
1
碳/碳复合材料
• 一、概述 • 二、碳/碳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微观结构 • 三、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 • 四、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加工 • 五、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 六、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及防氧化 • 七、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和不足
2
一、概述
C/ C 复合材料是目前新材料领域 重点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新型超高温热结 构材料,密度小、比强度大、线膨胀系数 低( 仅为金属的1/ 5~ 1/ 10) 、热导率 高、耐烧蚀、耐磨性能良好。特别是C/ C 复合材料在1 000℃~ 2 300℃ 时强度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是理想的航空航天 及其它工业领域的高温材料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讲解 ppt课件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讲解 ppt课件

➢ 碳纤维制造工艺
1、聚丙烯腈PAN配液->纺丝(湿法/干喷湿纺) ->表面处理->收丝(PAN原丝)
2.
➢ 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CFRTP)
1、基体树脂CFRP:环氧树脂EP、双马酰亚胺树脂BMI、 热固聚酯亚胺PI、氰酸脂.
2.CFRTP热塑性树脂:聚醚醚酮、聚苯硫醚和聚醚砜主要 生产预浸带料。
总结
➢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抗疲 劳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 体排放的环境问题,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型飞机、风力发电 叶片、汽车部件、石油开采抽油杆、电力输送电缆等领域 的应用将推动节能减排的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实 现了材料的轻量化,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碳纤维复合 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实际应用代表了其技术的成熟度和水平。 随着国产化碳纤维制造关键技术的成熟,通过突破碳纤维复 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实现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节能 减排方面的应用是现实的。
CARBON FIBER AND ITS COMPOSITE MATERIALS
碳 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张慧 冯浩辉 车腾伟
19 60
用当爱源世 的时迪于界 是的生 上 碳白发世最 纤炽明纪早 维灯电 的 。灯灯年碳
丝的代纤 时,维 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2) C/C 复合材料
它是由碳纤维或织物、编织物等增强碳基复合材料构成, 主要由各类碳组成,即纤维碳、树脂碳和沉积碳。
这种材料除具备高强度、高刚性、尺寸稳定、抗氧化和耐 磨损等特性外,还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假塑性。在高温 环境中,强度高、不熔不燃,广泛应用于导弹弹头,固体 火箭发动机喷管以及飞机刹车盘等领域。

C复合材料

C复合材料

度工艺等三种基本工艺方法(图11 – 6):
图 11 – 6 碳碳复合材料的CVD(CVI)工艺示意图
2) – 1 等温工艺
将预成型体置于均温CVD(CVI)炉中,导入碳 氢化合物气体,控制炉温和气体的流量和分压以控 制反应气体和生成气体在孔隙中的扩散,以便得到 均匀的 沉积。为了防止孔隙的过早封闭,应使反应 沉积速率低于扩散速率。这样沉积速率将非常缓慢。 为了提高制品的致密度,需要在沉积一定时间后, 对制品机加工,除去已封闭的外表面,然后再进行 沉积。如此循环,整个工艺需要长达数百上千小时 的时间。 等温工艺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大型构件,并同时 可在一炉中装入若干件预成型体进行沉积。
1 – 2 基体碳
典型的基体碳有热解碳(CVD碳)和浸渍碳化碳。 前者是由烃类气体的气相沉积而成;后者是合成树 脂或沥青经碳化和石墨化而得。 1) CVD碳: 主要以来原料有甲烷、丙烷、丙烯、乙炔、天然 气等碳氢化合物。 CH4(g) C (s)+ 2H2(g) 沉积根据不同的沉积温度可获得不同形态的碳, 在950 ~ 1100C为热解碳;1750 ~ 2700C 为热解 石墨。
2) – 4 其它工艺
(4)直热式CVI工艺 直热式CVI工艺具有均匀、快速的特点。其原理 是在冷壁炉内,预制体直接通电被加热,在预制体 的每根纤维周围都产生了微弱电磁场,样品被整体 加热。再加上辐射与对流,在样品中产生了反向热 梯度,导致从内到外热沉积反应。特别是在脱氢/聚 合反应中形成的自由基有顺磁性,容易被带电纤维 所吸引,能快速地进行表面动力学反应,使沉积速 率明显加快。使用这种技术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制备 出通常4-5个月才能制备的材料,而价格仅是目前均 热法的1/3 – 1/4 。
碳纤维预制成型体经过浸渍树脂或沥青等浸渍剂后, 经预固化,再经碳化后获得的基体碳。浸渍剂选择 原则如下; (1)碳化率(焦化率):碳化率高的浸渍剂可提 高效率,减少浸渍次数。 (2)粘度:要求粘度适当,易于浸渍剂浸渍到预 制成型体中。 (3)热解碳化时能形成张开型的裂缝和空隙,以 利于多次浸渍,形成致密的碳/碳复合材料。 (4)碳化后收缩不会破坏预制成型体的结构和形 状。 (5)形成的显微结构有利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

C、C复合材料性能特点与应用领域PPT(36张)

C、C复合材料性能特点与应用领域PPT(36张)

内燃发动机
密度低、优异的摩擦性能、热膨胀率低 有利于控制活塞与汽缸之间的空隙
发热元件
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可减少发热体 体积,扩大工作区
31
4.5 生物学上的应用 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耐疲劳,韧性好 在生物体内稳定,不被腐蚀 与骨的弹性模量接近,具有良好的生心脏瓣膜
33
5、C/C复合材料研究展望
航天领域
普通航空和其他一般工业领域
发展方向:双元复合向多元复合
研究重点:控制孔隙的最佳数量,提高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 降低成本
34
谢 谢!
35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19

碳碳(C、C)复合材料介绍PPT(38张)

碳碳(C、C)复合材料介绍PPT(38张)
产品介绍-碳碳(C/C)复合材料
C/C复合材料是什么?
• C/C复合材料是在碳纤维基础上进行了石墨 化增强处理的产品。具有质量轻,强度和 弹性高的特点,产品能够耐受2000℃的高 温,具有优良的性能。
C/C复合材料的优点
和“金属”比较
C/C复合材料
良好的耐热性 极小的热膨胀率 很轻的重量(只有铁的1/5) 良好的耐腐蚀性
和“石墨”比较 和“陶瓷”比较
更高的强度 更好的韧性,不易破碎
更好的韧性,不易破碎 不易粘结(不会胶合) 耐热冲击性好 容易加工
和“树脂”比较
良好的耐热性 良好的耐腐蚀性 高的耐摩擦性
C/C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介绍
耐热材料领域
C/C复合材料 C/C金属复合材料
优良的耐热性能及低重量,可作为金属热处理过程中的工具,如烧制垫 板,料盒,以及高温炉内耐温材料。可以提高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耐热材料领域-炉内材料-风扇
•热处理炉生产部门需要选择很多的标准品。 •C/C复合材料的风扇,与原来的不锈钢风扇相比,由于没有热 变形带来的困扰,所以不需要维修。 •又因为C/C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大大减轻发 动机的负担。
耐热材料领域-炉内材料-加热体
•与原来的石墨材料相比,C/C复合材料的加热体具有“高强度,高弹性”的特点。 •又因为C/C复合材料经过了炭素化处理,有着良好的加工性能。 •因此,用C/C复合材料可以相对应的制作出尺寸大,厚度薄的各种尺寸的加热体。
•根据独有的弹簧技术,生产出含螺纹垫片产品。 •它可以在高温下仍然保持弹簧的特性,因此适用于加热体的端部以及减轻螺栓 的受力的部位。
耐热材料领域-炉外材料
• 料架 • 料盒 • 夹具 • 弹簧 • 玻璃生产线用部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ppt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ppt

纤维分类
• 碳纤维 • 玻璃纤维 • 有机纤维
(Kevlar,Technora,Twaron,PBO,Vectran) • 金属纤维 • 合成塑料纤维
纤维分类
• PAN系碳纤维 • 沥青(Pitch)系碳纤维 • 螺萦(Rayon)系碳纤维
纤维分类
• 低模数碳纤维 • 一般模数碳纤维 • 一般强度,高强度 • 中模数碳纤维 • 高模数碳纤维 • 超高模数碳纤维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Vacuum Molding (Autoclave)
SMC
Filament Winding
Resin Transfer Molding
BMC
Pultrusion
• TP—Thermoplastic:热塑性,具直链状化学 结构,可重复利用加热或冷却使材料软化或 固化
名词解释
• Tensile Strength(kg/mm2)—拉伸强度 • Tensile Modulus(ton/mm2)—拉伸模数 • Elongation(%)—伸长率 • Yield(g/m)—基重
复合材料简介
何谓复合材料
• 广义:包含一种以上之材料型态
• 狭义:即纤维补强塑料 (FRP Fiber Reinforcement Plastic)
复合材料组成
• 纤维(Fiber) • 基材(Matrix)—树脂 • 界面(Interface)
名词解释
• TS—Thermoset:热固性,受热硬化后成三度 空间网状交连的化学结构,不可溶或不能熔 融
复合材料制程
• Filament Winding • Resin Transfer Molding • Bulk Mold Compounding • Pultrusion • Othe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