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方案
201517 2号文 关于印发《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2016〕2号签发人:XXX有限公司文件关于印发《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的通知公司各部门:为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整合互补效应,完善创新载体的建议,培育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并印发《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请遵照执行。
附件: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20 年月日附件—1—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整合互补效应,完善创新载体的建设,培育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产学研合作概念产学研合作是指公司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市场的产业化。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遵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三、产学研合作形式(一)公司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在一定时期内建立的广泛合作。
如邀专家来公司讲学、现场指导、提供信息服务等。
(二)公司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省、市或某单位的相关课题。
(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某科研成果在公司转化为生产,并实现产业化。
(四)其他合作。
—2—四、产学研合作宗旨产学研合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合同,合同必须按照《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各方的责、权、利明确。
五、产学研合作归口管理公司产学研合作工作有总经理负责、技术经理实施,公司产学研合作具体工作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管理。
六、产学研合作原则产学研各方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有关技术的产权转移和扩散都必须按合同规定办理。
七、产学研的活动必须及时总结产学研的活动必须及时总结,定期研究,某项合作任务完成及时办理成果移交手续,按照合同约定认真办理终结合同手续。
XXXX技有限公司行政部 20 年月日印发—3—。
大学产学研实施方案措施

大学产学研实施方案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产学研实施方案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
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大学应当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科
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激励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再次,加强科研项目管理。
大学应当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的
立项、实施和结题流程,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浪费和滥用的现象。
此外,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大学应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最后,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和推广。
大学应当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宣
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大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总之,大学产学研实施方案措施的落实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方的
支持和配合。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产学研实施方案

学校产学研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实施目标1.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推动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实施步骤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目标和责任。
2. 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科研优势和企业需求,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攻关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4.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应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鼓励教师和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完善政策支持。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合作双方提供便利和支持。
3. 加强监督检查。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五、总结产学研实施方案的推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企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校企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水平,制定校企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1. 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2. 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3.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具体措施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双方合作交流。
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推动项目合作。
2. 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项目。
学校与企业共同策划并实施产学研深度合作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 实施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
5.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协调。
2. 完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政策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加强人才培训。
加强校企合作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校企合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合作意识。
4.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效果1. 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2.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六、总结校企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方案的要求,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学研协同 实施方案

产学研协同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产学研协同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旨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学研协同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产学研协同合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实施目标1.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协同,提升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促进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三、实施策略1.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政府部门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产学研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方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技术转让、研发合作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加强人才培养: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人才。
5.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合作,推动合作效果的提升。
四、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2.资金支持: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各方在合作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3.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各方在合作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人才支持:加强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产学研活动实施方案

产学研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产学研结合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这种活动有助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
1.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产学研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通过产学研活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三、活动内容。
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三方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2. 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3. 举办产学研交流会议。
定期举办产学研交流会议,促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
4. 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5. 加强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宣传推广。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宣传推广,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四、活动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产学研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建立专门工作机构。
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机构,统筹协调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
3. 加强政策支持。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支持,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4. 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活动评估。
1. 建立评估机制。
建立产学研活动的评估机制,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2. 加强成果总结。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改进产学研合作工作。
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

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产学研合作已成
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和
实施一套科学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需要建立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网络。
这个网络不仅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应该包括政府相关部
门和行业协会等。
只有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网络,各方才能够
共同协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其次,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
企业
需要提供实际的需求和资源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
技术和人才支持,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行业协会需要提
供行业信息和资源整合支持。
只有各方责任和权利明确,才能够保
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
个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经济激励,还包括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成果
分享等方面。
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够激发各方的积
极性,推动合作的深入发展。
总之,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只有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才能够实现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实施方案

产学研一体化实施方案产学研一体化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共同的研发、创新和实践,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1.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组成,制定合作协议和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2.建立产学研项目对接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对接、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服务,促进产学研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3.建立产学研成果转化机制,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化孵化等方式,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加强产学研人才培养1.建立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产学研项目,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2.建立产学研人才交流机制,鼓励企业员工到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促进产学研人才的交流和共享。
3.建立产学研人才评价机制,将产学研成果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鼓励和支持产学研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三、推动产学研创新合作1.建立产学研创新项目库,收集和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创新项目对接和合作机会。
2.建立产学研创新基金,支持产学研创新项目的开展,为创新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3.建立产学研创新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展览、论坛等形式,展示产学研创新成果,促进产学研创新成果的交流和合作。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1.制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和支持政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2.加大对产学研一体化的财政支持,设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创新成果转化。
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创新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学研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5-2016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计划,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它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二、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体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内容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寒假派2-3名教师
深入旅游相关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
2、在2015-2016学年聘请酒店或旅行社管理人员
2名作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客座教授。
(二)产学研基地建设
1、在2015-2016学年,旅游管理专业计划在市区再建2个实习基地(1个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习基地,1个酒店管理实习基地)。
2、地理科学专业继续与韭菜坪、市气象局开展产
学研教育合作。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2015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到六盘水市气象局及水城县气象站进行《气象与气候学》实习。
2、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2014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到韭菜坪进行《综合自然地理学》实习。
3、在2015-2016学年,拟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教育基地。
201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