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双曲线范例例题

合集下载

专题10双曲线问题(解答题)

专题10双曲线问题(解答题)

专题10双曲线问题(解答题)一、解答题1.已知双曲线C 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左焦点为()-.(1)求C 的方程;(2)记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A ,2A ,过点()4,0-的直线与C 的左支交于M ,N 两点,M 在第二象限,直线1MA 与2NA 交于点P .证明:点P 在定直线上.2.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右焦点为(2,0)F ,渐近线方程为y =. (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1122,,,P x y Q x y 在C 上,且1210,0x x y >>>.过P 且斜率为Q M .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①M 在AB 上;②PQ AB ∥;③||||MA MB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3.已知双曲线222Γ:1,(0),y x b b -=>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过点()2,0M -的直线l 交双曲线Γ于,P Q 两点.(1)若离心率2e =时,求b 的值.(2)若2b MA P =△为等腰三角形时,且点P 在第一象限,求点P 的坐标. (3)连接OQ 并延长,交双曲线Γ于点R ,若121A R A P ⋅=u u u r u u u u r ,求b 的取值范围. 4.已知动点P 与定点(),0A m 的距离和P 到定直线2n x m=的距离的比为常数m n .其中0,0m n >>,且m n ≠,记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2)设点(),0B m -,若曲线C 上两动点,M N 均在x 轴上方,AM BN P ,且AN 与BM 相交于点Q .①当4m n ==时,求证:11AM BN+的值及ABQ V 的周长均为定值;②当m n >时,记ABQ V 的面积为S ,其内切圆半径为r ,试探究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S r λ=恒成立?若存在,求λ(用,m n 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过点A ,且焦距为10. (1)求C 的方程;(2)已知点3),B D -,E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直线DE 交C 于G ,H 两点.证明:||||||||GD HD GE HE =.6.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实轴长为2,右焦点为). (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已知直线2y x =+与双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求AB . 7.已知双曲线E :2214x y -=与直线l :3y kx =-相交于A 、B 两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 (1)当k 变化时,求点M 的轨迹方程;(2)若l 与双曲线E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问: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A 、B 是线段CD 的两个三等分点?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0a >,0b >)实轴端点分别为()1,0A a -,()2,0A a ,右焦点为F ,离心率为2,过1A 点且斜率1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另一点B ,已知1A BF △的面积为92. (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过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M ,N 两点,试探究直线1A M 与直线2A N 的交点Q 是否在某条定直线上?若在,请求出该定直线方程;如不在,请说明理由.9.过点()4,2的动直线l 与双曲线()2222:10,0x y E a b a b-=>>交于,M N 两点,当l 与x 轴平行时,MN =l 与y 轴平行时,MN =(1)求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2)点P 是直线1y x =+上一定点,设直线,PM PN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若12k k 为定值,求点P 的坐标.10.已知双曲线E :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为1F ,2F ,其右准线为l ,点2F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2,过点2F 的动直线交双曲线E 于A ,B 两点,当直线AB 与x 轴垂直时,6AB =. (1)求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1AF 与直线l 的交点为P ,证明:直线PB 过定点.11.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顶点为A ,焦距为4,过右焦点F 作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交C 于B 、D 两点,且ABD △是直角三角形.(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M 、N 是C 右支上的两动点,设直线AM 、AN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若122k k =-,求点A 到直线MN 的距离d 的取值范围.12.已知双曲线2222:1(0)x y C a b a b-=>>的一个焦点为()2,0,F O 为坐标原点,过点F 作直线l 与一条渐近线垂直,垂足为A ,与另一条渐近线相交于点B ,且,A B 都在y 轴右侧,OA OB +=(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1l 与双曲线C 的右支相切,切点为1,P l 与直线23:2l x =交于点Q ,试探究以线段PQ 为直径的圆是否过x 轴上的定点.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C 的离心率为2,直线l 过2F 与C 交于,M N 两点,当2OM OF =时,12MF F △的面积为3.(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已知,M N 都在C 的右支上,设l 的斜率为m .①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MON ∠为锐角?若存在,请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已知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焦距为4,且经过点. (1)求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且0OA OB ⋅=u u u r u u u r ,求AB 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P是C上的动点,是否存在定圆222:()0O x y r r+=>,使得当过点P能作圆O的两条切线PM,PN时(其中M,N分别是两切线与C的另一交点),总满足PM PN=?若存在,求出圆O的半径r: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C a ba b-=>>的焦点与椭圆2215xy+=的焦点重合,其渐近线方程为y=. (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若,A B为双曲线C上的两点且不关于原点对称,直线1:3l y x=过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斜率.。

高中数学-双曲线例题

高中数学-双曲线例题

高中数学-双曲线典型例题一、根据方程的特点判断圆锥曲线的类型。

例1 讨论192522=-+-ky k x 表示何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解:(1)当9<k 时,025>-k ,09>-k ,所给方程表示椭圆,此时k a -=252,k b -=92,16222=-=b a c ,这些椭圆有共同的焦点(-4,0),(4,0). (2)当259<<k 时,025>-k ,09<-k ,所给方程表示双曲线,此时,k a -=252,k b -=92,16222=+=b a c ,这些双曲线也有共同的焦点(-4,0),)(4,0).(3)25<k ,9=k ,25=k 时,所给方程没有轨迹.二、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过点⎪⎭⎫ ⎝⎛4153,P ,⎪⎭⎫ ⎝⎛-5316,Q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2)6=c ,经过点(-5,2),焦点在x 轴上.(3)与双曲线141622=-y x 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223,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122=+n y m x∵ P 、Q 两点在双曲线上, ∴⎪⎪⎩⎪⎪⎨⎧=+=+12592561162259n m n m 解得⎩⎨⎧=-=916n m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91622=+-y x说明:采取以上“巧设”可以避免分两种情况讨论,得“巧求”的目的.(2)∵焦点在x 轴上,6=c ,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622=--λλy x (其中60<<λ)∵双曲线经过点(-5,2),∴16425=--λλ∴5=λ或30=λ(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1522=-y x 说明:以上简单易行的方法给我们以明快、简捷的感觉.(3)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60141622<<=+--λλλy x ∵双曲线过点()223,,∴1441618=++-λλ ∴4=λ或14-=λ(舍)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81222=-y x 三、求与双曲线有关的角度问题。

高中选修双曲线经典例题

高中选修双曲线经典例题

y
MC1 r 2 MC2 r 2
M
圆 M 与圆 C 2 内切
MC1 MC2 2 2 8
圆心 M 的轨迹是以 C 1 , C 2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C1
O
C2
x

x y 1 ( x 2) 2 14
2
2
例 1: (1)求下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x2 y2 y2 x2 ① 1; ② 1 ; ③ x 2 y 2 4 ; 9 81 25 49
解:原方程化简为
kx2 y 2 1 8 4
若 k 0 ,表示 y 2 或 y 2 这两条直线 若 k 0 ,可化简为
x2 y2 1 8 4 k
若 k 0 ,表示双曲线(焦点在 y 轴) 若 k 2 ,表示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2 ) 若 k 2 ,表示椭圆(焦点在 y 轴) 若 0 k 2 ,表示椭圆(焦点在 x 轴)
思考:给定双曲线,如何求渐近线方程? 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y
a x b
y x
c 3. 双曲线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 a
双曲线离心率的范围是 离心率越 离心率越 大
称为双曲线的离心率,用 ;
e 表示,即
e
c a

e1
,双曲线开口越大;
趋近于 1 ,双曲线开口越小。
三.直线与双曲线
1. 公共点问题: 代数运算:联立方程组 几何图形:交点个数 2. 弦长问题:
例 5: (1) F1 , F2 是双曲线
x2 y2 1 的两个焦点,点 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9 16
y
PF1 PF2 32 ,则 F1 PF2 ____; 90

双曲线性质总结及经典例题

双曲线性质总结及经典例题

双曲线性质总结及经典例题双曲线知识点总结1.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一般方程:.⑵①i. 焦点在x轴上:顶点:焦点: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或ii. 焦点在轴上: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或②轴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焦距2c. ③离心率. ④准线距(两准线的距离). ⑤参数关系. ⑥焦点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方程(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或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例题分析定义类1,已知12(5,0),(5,0)F F -,一曲线上的动点P 到21,F F 距离之差为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点拨:一要注意是否满足122||a F F <,二要注意是一支还是两支12||||610PF PF -=< ,P 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支.其方程为)0(116922>=-x y x2双曲线的渐近线为x y 23±=,则离心率为 点拨:当焦点在x 轴上时,23=a b ,213=e ;当焦点在y轴上时,23=b a ,313=e4 设P 为双曲线11222=-y x 上的一点F 1、F 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 1|:|PF 2|=3:2,则△PF 1F 2的面积为 ( )A .36B .12C .312D .24 解析:2:3||:||,13,12,121====PF PF c b a 由 ①又,22||||21==-a PF PF ②由①、②解得.4||,6||21==PF PF,52||,52||||2212221==+F F PF PF为21F PF ∴直角三角形,.124621||||212121=⨯⨯=⋅=∴∆PF PF S F PF 故选B 。

1已知双曲线C 与双曲线162x -42y =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求双曲线C 的方程.【解题思路】运用方程思想,列关于c b a ,,的方程组 [解析] 解法一:设双曲线方程为22a x -22b y =1.由题意易求c =25.又双曲线过点(32,2),∴22)23(a -24b =1.又∵a 2+b 2=(25)2,∴a 2=12,b 2=8.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22x-82y =1.解法二:设双曲线方程为kx -162-ky +42=1,将点(32,2)代入得k =4,所以双曲线方程为122x -82y =1.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2xy ±=,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焦距是10,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λ=-224y x ,当0>λ时,化为1422=-λλy x ,2010452=∴=∴λλ, 当0<λ时,化为1422=---λλy y ,2010452-=∴=-∴λλ,综上,双曲线方程为221205x y -=或120522=-x y3.以抛物线x y 382=的焦点F 为右焦点,且两条渐近线是03=±y x 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抛物线x y 382=的焦点F 为)0,32(,设双曲线方程为λ=-223y x ,9)32(342=∴=∴λλ,双曲线方程为13922=-y x【例1】若椭圆()0122 n m ny m x =+与双曲线221x y a b-=)0( b a 有相同的焦点F 1,F 2,P 是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 1|·|PF 2|的值是 ( )A. a m -B. ()a m -21 C. 22a m -D.am -()1221m PF PF m∴+=,()1222a PF PF a∴-=±,()()()2212121244PF PF m a PF PF m a-⋅=-⇒⋅=-:,故选A.【评注】严格区分椭圆与双曲线的第一定义,是破解本题的关键. 【例2】已知双曲线127922=-y x 与点M(5,3),F 为右焦点,若双曲线上有一点P ,使PMPF 21+最小,则P 点的坐标为XY O F(6,0)M(5,3)P N P ′N ′X=32【分析】待求式中的12是什么?是双曲线离心率的倒数.由此可知,解本题须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解析】双曲线的右焦点F (6,0),离心率2e =, 右准线为32l x =:.作MN l ⊥于N ,交双曲线右支于P , 连FP ,则122PF e PN PN PN PF ==⇒=.此时 PM 1375225PF PM PN MN +=+==-=为最小. 在127922=-y x 中,令3y =,得2122 3.xx x =⇒=±∴0,取23x =所求P 点的坐标为23(,).【例3】过点(1,3)且渐近线为x y 21±=的双曲线方程是【解析】设所求双曲线为()2214x y k -=点(1,3)代入:135944k =-=-.代入(1): 22223541443535x y x y -=-⇒-=即为所求.【评注】在双曲线22221x y a b -=中,令222200x y x y a b a b-=⇒±=即为其渐近线.根据这一点,可以简洁地设待求双曲线为2222x y k a b-=,而无须考虑其实、虚轴的位置.【例7】直线l 过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右焦点,斜率k =2.若l 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范围是 ( ) A .e >2 B.1<e <3 C.1<e <5 D.e >5【解析】如图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双曲线渐近线m的倾斜角为β.显然。

双曲线优秀经典例题讲解

双曲线优秀经典例题讲解

双 曲 线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它的最小半径为12 m ,上口半径为13 m ,下口半径为25 m ,高55 m.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出此双曲线的方程(精确到1m ).解:如图8—17,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使A 圆的直径AA ′在x 轴上,圆心与原点重合.这时上、下口的直径CC ′、BB ′平行于x 轴,且C C '=13×2 (m),B B '=25×2 (m).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2222=-by a x (a >0,b >0)令点C 的坐标为(13,y ),则点B 的坐标为(25,y-55).因为点B 、C 在双曲线上,所以,1)55(12252222=--b y .112132222=-by解方程组⎪⎪⎩⎪⎪⎨⎧=-=--(2)11213(1) 1)55(122522222222b y b y 由方程(2)得 b y 125= (负值舍去).代入方程(1)得,1)55125(12252222=--bb化简得 19b 2+275b -18150=0 (3) 解方程(3)得 b ≈25 (m).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62514422=-y x 例2. ABC ∆中,固定底边BC ,让顶点A 移动,已知4=BC ,且A B C sin 21sin sin =-,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解:取BC 的中点O 为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因为4=BC ,所以B(0,2-),)0,2(c .利用正弦定理,从条件得2421=⨯=-b c ,即2=-AC AB .由双曲线定义知,点A 的轨迹是B 、C 为焦点,焦距为4,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32的双曲线右支,点(1,0)除外,即轨迹方程为1322=-y x (1>x ). 变式训练3: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x y 3=,两条准线的距离为l .(1)求双曲线的方程;(2)直线l 过坐标原点O 且和双曲线交于两点M 、N ,点P 为双曲线上异于M 、N 的一点,且直线PM ,PN 的斜率均存在,求k PM ·k PN 的值.典型例题(1)解:依题意有:.3,1,,12,3222222==⎪⎪⎪⎩⎪⎪⎪⎨⎧=+==b a c b a c aa b解得可得双曲线方程为.1322=-y x (2)解:设).,(,),,(0000y x N y x M --可得由双曲线的对称性,33,33,13.),,(222020220222020000-=-==---=++⋅--=⋅P P P P P P P P PNPM P P x y x y y x x x y y x x y y x x y y k k y x P 同理所以又则设所以.3333322202=-+--=⋅x x x x k k P P PNPM 例3. 设双曲线C :1222=-y x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垂直于x 轴的直线m 与双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

双曲线函数的最值问题举例(附练习、答案)

双曲线函数的最值问题举例(附练习、答案)

双曲线函数的最值问题举例(附练习、答案)双曲线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对于这类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

下面提供了一些练题和相应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双曲线函数的最值问题。

练题1. 设函数 $f(x) = e^x - e^{-x}$,求函数 $f(x)$ 在定义域内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 函数 $g(x) = \sinh(x)$ 在 $[-1, 1]$ 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求其最小值和最大值。

3. 对于任意正实数 $a$,函数 $h(x) = \cosh(ax)$ 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多少?答案1. 解答:首先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 = e^x + e^{-x}$$然后求导数为零的点,即:$$e^x + e^{-x} = 0$$由于 $e^x$ 恒大于零,所以 $e^x + e^{-x}$ 恒大于零,即不存在导数为零的点。

因此函数 $f(x)$ 在定义域内没有极值点,也就是没有最小值和最大值。

2. 解答:首先求函数的一阶导数:$$g'(x) = \cosh(x)$$函数 $g(x)$ 的一阶导数为 $\cosh(x)$,根据双曲函数的性质可知 $\cosh(x) > 0$,即在定义域内函数 $g(x)$ 是增函数。

当 $x = 0$ 时,$\sinh(0) = 0$,所以函数 $g(x)$ 在 $[-1, 1]$ 区间上最小值为 0。

当 $x = 1$ 时,$\sinh(1) \approx 1.1752$,所以函数 $g(x)$ 在$[-1, 1]$ 区间上最大值为约 1.1752。

3. 解答:函数 $h(x) = \cosh(ax)$ 为双曲余弦函数,其定义域为实数集。

双曲余弦函数的最大值为 $\cosh(0) = 1$,当且仅当 $ax = 0$ 时取到最大值。

因此,函数 $h(x)$ 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为 1。

高中数学双曲线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双曲线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双曲线题型归纳类型一 双曲线的定义【例1】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1-1设P 是双曲线1201622=-y x 上一点,F 1,F 2分别是双曲线左、右焦点,若|PF 1|=9,则|PF 2|=( ) A .1 B .17 C .1或17 D .以上答案均不对1-2已知F 是双曲线112422=-y x 的左焦点,A (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 则|PF |+|P A |的最小值为( ) A .5 B .5+43 C .7 D .91-3已知双曲线x 2-y 2=1,点F 1,F 2为其两个焦点,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 1⊥PF 2,则|PF 1|+|PF 2|的值为________.类型二 几何性质【例2】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PF 2|=|F 1F 2|,且F 2到直线PF 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3x ±4y =0B .3x ±5y =0C .4x ±3y =0D .5x +4y =02-1若双曲线()013222>=-b b y x 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41,则该双曲线的虚轴长是( ) A .2B .1C .55 D .5522-2设直线x -3y +m =0(m ≠0)与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 ,B .若点P (m ,0)满足|P A |=|P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2-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一椭圆与一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 1,F 2, 且F 1F 2=213,椭圆的半长轴长与双曲线半实轴长之差为4,离心率之比为3∶7. (1)求这两曲线方程;(2)若P 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F 1PF 2的面积.类型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3】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1(-5,0),点P位于该双曲线上,线段PF1的中点坐标为(0,2),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3-1双曲线mx2+ 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等于()A.- 14B.-4 C.4 D.143-2设双曲线与椭圆1362722=-yx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5,4),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3-3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5 4;(2)焦距为26,且经过点M(0,12);(3)经过两点P(-3,27)和Q(-62,-7).类型四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例4】(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实轴长为23.(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若直线l:y=kx+2与双曲线C左支交于A,B两点,求k的取值范围.【例4】(2)双曲线12=2x的一弦中点为(2,1),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A. 1y D. 3=x2+=x2-y2-=xy B. 22-=xy C. 34-1已知双曲线,问过点A (1,1)能否作直线,使与双曲线交于P 、Q 两点,并且A 为线段PQ 的中点?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双曲线(高考数学压轴题常考题型)

双曲线(高考数学压轴题常考题型)

双曲线 (高考数学压轴题常考题型)例1.已知双曲线22:1,2x c y -=设过点(A -的直线l 的方向向量(1,)e k =当直线l 与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m 平行时,求直线l 的方程及l 与m 的距离;证明:当k>2时,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不存在点Q 使之到直线l。

解:(1)双曲线C的渐近线0m y ±=,即0x ±=∴直线l的方程0x ±+=∴直线l 与m的距离d ==(2)证法一:设过原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0,b kx y -=则直线l 与b 的距离d=,当2k >时,d >又双曲线C的渐近线为0x ±=,∴双曲线C 的右支在直线b 的右下方, ∴双曲线C 右支上的任意点到直线l。

故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不存在点Q 00(,)x y 到到直线l证法二:假设双曲线C 右支上存在点Q00(,)x y 到直线l,则2200(1)22(2)x y =-=⎪⎩ 由(1)得00y kx =+设t =当k >时,0t =>:20t ==>将00y kx t =+代入(2)得22200(12)42(1)0k x tkx t ---+=, (*)2k >,0t >∴22120,40,2(1)0.kkt t -<-<-+<∴方程(*)不存在正根,即假设不成立, 故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不存在点Q00(,)x y 到直线l例 2. (07江西)设动点P 到点(10)A -,和(10)B ,的距离分别为1d 和2d ,2APB θ∠=,且存在常数(01)λλ<<,使得212sin d d θλ=.(1)证明:动点P 的轨迹C 为双曲线,并求出C 的方程;(2)过点B 作直线双曲线C 的右支于M N ,两点,试确定λ的范围,使OM ON =0,其中点O 为坐标原点.解:(1)在PAB △中,2AB =,即222121222cos 2d d d d θ=+-,2212124()4sin d d d d θ=-+,即122d d -==(常数),点P 的轨迹C 是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2a =的双曲线.方程为:2211x y λλ-=-.(2)解法一:设11()M x y ,,22()N x y ,①当MN 垂直于x 轴时,MN 的方程为1x =,(11)M ,,(11)N -,在双曲线上.y即211111012λλλλλ-±-=⇒+-=⇒=-,因为01λ<<,所以12λ=. ②当MN 不垂直于x 轴时,设MN 的方程为(1)y k x =-.由2211(1)x y y k x λλ⎧-=⎪-⎨⎪=-⎩得:2222(1)2(1)(1)()0k x k x k λλλλλ⎡⎤--+---+=⎣⎦, 由题意知:2(1)0k λλ⎡⎤--≠⎣⎦, 所以21222(1)(1)k x x k λλλ--+=--,2122(1)()(1)k x x k λλλλ--+=--. 于是:22212122(1)(1)(1)k y y k x x k λλλ=--=--.因为0OM ON =,且M N ,在双曲线右支上,所以2121222122212(1)0(1)121011231001x x y y k x x k x x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由①②知,23λ<. 解法二:设11()M x y ,,22()N x y ,,MN 的中点为00()E x y ,.①当121x x ==时,221101MB λλλλλ=-=⇒+-=-,因为01λ<<,所以12λ=;②当12x x ≠时,221102202211111MN x y x k y x y λλλλλλ⎧-=⎪⎪-⇒=⎨-⎪-=⎪-⎩.又01MN BE y k k x ==-.所以22000(1)y x x λλλ-=-;由2MON π=∠得222002MN x y ⎛⎫+= ⎪⎝⎭,由第二定义得2212()222MN e x x a ⎛⎫+-⎡⎤= ⎪⎢⎥⎣⎦⎝⎭220001(1)21x x x λλ==+---. 所以222000(1)2(1)(1)y x x λλλλ-=--+-. 本店铺更多免费资料于是由22000222000(1)(1)2(1)(1)y x x y x x λλλλλλλ⎧-=-⎪⎨-=--+-⎪⎩得20(1)23x λλ-=- 因为01x >,所以2(1)123λλ->-,又01λ<<,解得:23λ<<.由①②知23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1 双曲线的定义与名词介绍
例题 1 双曲线的定义
如右图,在方格纸中有两组同心圆,圆心分别 为 F1 与 F2,若 P 点在以 F1,F2 为焦点的双曲 在线,试问 A,B,C,D,E 五点中,哪些点 亦在此双曲线上?
解■ ∵ PF1=2, PF2 =3 ∴︱PF1-PF2︱=1 而︱AF1-AF2︱=2 ,︱BF1-BF2︱=3 ,︱CF1-CF2︱=1 ︱DF1-DF2︱=1 ,︱EF1-EF2︱=0 ∴︱PF1-PF2︱=︱CF1-CF2︱=︱DF1-DF2︱=1 故 P,C,D 三点位于同一双曲线上
而 b2=c2-a2=22-12=3 得双曲线方程式为 x2 - y2 =1
13
例题 3 双曲线的标准式(中心在原点)
(2) 已知一双曲线的两焦点为(0 , 2)与(0 , -2),贯轴长为 2,试求
此双曲线的标准式。
解■ (2) 如右图所示
因为焦点为(0 , 2),(0 , -2)
所以中心为原点,贯轴在 y 轴上
=1上任一点
可得 b2x02-a2y02=a2b2

P(x0
,
y0)到
L1
的距离为∣bx0-ay∣0 b2+a2
P(x0
,
y0)到
L2
的距离为∣bx0+ay∣0 b2+a2
例题 7 双曲线与渐近线
试证:双曲线 Γ:
x2 a2
- y2 b2
=1上任一点
P
到两直线
L1:bx-ay=0

L2:bx+ay=0
且方程式形如 - x2 b2

y2 a2
=1
又 c=2,贯轴长 2a=2,所以 a=1
而 b2=c2-a2 = 22 -12=3
得双曲线方程式为-x2 + y2 =1 31
上一题 下一题
例题 4 双曲线的各要素
(1) 已知一双曲线的方程式为 4x2-16y2=64,试求其贯轴长、共轭轴
长、中心、焦点及顶点坐标。
的截面图,颈部 AB =4 是双曲线的贯轴长。出风口直径
EF =8,入风口直径 CD =28,已知 AB,CD ,EF 互相
平行,且 AB 与 CD 的距离为 24,试求AB 与 EF 的距离。
解■
代入
x2 4

y b
2
2
=1
可得
b2=12,而
F
点的
x
坐标为
4,
y 坐标即为 AB 与 EF 的距离,
焦点为(0 , 5)与(0 , -5) 顶点为(0 , 4)与(0 , -4)
上一题 下一题
例题 5 双曲线的应用
核电厂的冷却塔很多都是双曲面型的。右图是某冷却塔
的截面图,颈部 AB =4 是双曲线的贯轴长。出风口直径 EF =8,入风口直径 CD =28,已知 AB,CD ,EF 互相 平行,且 AB 与 CD 的距离为 24,试求AB 与 EF 的距离。
例题 4 双曲线的各要素
(2) 已知一双曲线的方程式为 16x2-9y2=-144,试求其贯轴长、共轭 轴长、中心、焦点及顶点坐标。
解■ (2) 将方程式 16x2-9y2=-144 改写成-x2 + y2 =1 9 16
与标准式比较,得知此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 O(0 , 0) 如右图所示,两焦点在 y 轴上, 且 a=4,b=3,c= a2+b2 = 42+32 =5 所以贯轴长 2a=8,共轭轴长 2b=6
的距离乘积为定值
a2b2 a2+b2

■證 故 P 到 L1 与 L2 的距离乘积为
∣bx0-ay∣0 ∣bx0+ay∣0 =∣b2
b2+a2
b2+a2
x0 2-a 2 a2+b2
y0∣2 = a2b2 a2+b2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4 共轭双曲线与等轴双曲线
例题 8 共轭双曲线
试求双曲线 x2 - y2 =1 的共轭双曲线。 9 16
解■
(1)
将方程式
4x2-16y2=64
改写成
x2 42
- y2 22
=1
与标准式比较,得知此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 O(0 , 0)
如右图所示,两焦点在 x 轴上
且 a=4,b=2 c= a2+b2 = 16+4=2 5
所以贯轴长 2a=8,共轭轴长 2b=4
焦点为(2 5 , 0)与(-2 5 , 0) 顶点为(4 , 0)与(-4 , 0)
解■ x2 - y2 =1 的共轭双曲线为 x2 - y2 =-1
9 16
9 16
上一题 下一题
例题 9 等轴双曲线
一等轴双曲线的两焦点为 F1(0 , 2 2 ),F2(0 ,-2 2 ),求此双曲 线方程式。 解■ 此等轴双曲线的中心为 F1F2 的中点,即(0 , 0),
下一题
例题 2 (焦点到中心距离)2=(半贯轴长)2+(半共轭轴长)2
已知一双曲线的贯轴长为 6,两焦点的距离为 10,试求此双曲线的共 轭轴长。 解■ 由题意知 2a=6,2c=10,所以 a=3,c=5
因此 b= c2-a2 = 52-32 =4 故共轭轴长 2b=8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2 双曲线的标准式
代入双曲线 x2 - y2 =1 4 12
可得 42 - y2 =1 y=±6(负不合) 4 12
∴ AB 与 EF 的距离为6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3 双曲线的渐近线
例题 6 求渐近线
试求双曲线 x2 - y2 =1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式。 9 16
解■ x2 - y2 =1 的两条渐近线为 x- y=0 与 x+ y=0
解■ 将此冷却塔的截面图坐标化 设双曲线的中心为 O(0 , 0),贯轴在 x 轴上
∴ 2a=4 a=2
可假设此双曲线的方程式为
x2 a2
- y2 b2
=1,即
x2 4
- y2 b2
=1
又CD=28, AB 与 CD 的距离为 24
故此双曲线通过 D(14 , -24)
例题 5 双曲线的应用
核电厂的冷却塔很多都是双曲面型的。右图是某冷却塔
9 16
34
34
即 4x-3y=0 与 4x+3y=0
上一题 下一题
例题 7 双曲线与渐近线
试证:双曲线 Γ:
x2 a2
- y2 b2
=1上任一点
P
到两直线
L1:bx-ay=0

L2:bx+ay=0
的距离乘积为定值
a y0)为双曲线 Γ:
x a
2 2

y2 b2
例题 3 双曲线的标准式(中心在原点)
(1) 已知一双曲线的两焦点为(2 , 0)与(-2 , 0),贯轴长为 2,试求
此双曲线的标准式。
解■ (1) 如右图所示
因为焦点为(2 , 0),(-2 , 0)
所以中心为原点,贯轴在 x 轴上
且方程式形如
x2 a2

y2 b2
=1
又 c=2,贯轴长 2a=2,所以 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