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徽的确定

合集下载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1948年2月2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指示电,征求对设计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提出在我军更大规模地进行外线作战、发展新区的情况下,已有必要对此作一正式规定,请各地各单位研究拟具体样式送报中央审议。

电报发出后,军委直属机关、各野战军和各军区都积极参加了军旗、军徽样式的设计工作。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到达西柏坡。

周恩来便将军旗、军徽、臂章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给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8年底,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拿着一本军内刊物来到作战室,指着封面对承办人张清化和江右书说,这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为纪念建军21周年出版的特刊,毛主席和首长们对封面上的五星和“八一”都很欣赏,指示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军旗和军徽。

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工作人员设计并用红布制作了两幅样旗。

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周恩来副主席强调:军旗要以红色为主体,星和字用黄色,旗杆要有红黄二色旋纹,顶部要装上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穗,象征人民军队的由来。

1949年5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等又审定了赵光琛承办的军徽的样式。

之后,设计人员制作了一幅绸料标准样旗,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通过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同志,组织步兵、炮兵和坦克兵部队演练授旗仪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北苑摄制了授旗仪式的纪录影片。

从1949年6月15日开始,各部队利用作战间隙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样式为长方形,横直为5:4,红地,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徽”。

1949年6月,新华社发表《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的短评,指出:“军旗和军徽上都缀着一颗金黄色的明星,缀着‘八一’两个字。

八一军旗的由来

八一军旗的由来

来源:学习时报八一军旗的由来那青阳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到北平。

毛泽东等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住进香山。

在香山,江右书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组织工作人员拟出了军旗的几种方案,反复征求了许多同志的意见。

最后,经过再三斟酌,确定了三种送审图案:一、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靠旗杆一侧的左上方。

二、五角星置于中央,“八一”二字竖排,置于五角星内。

三、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上半部中央,下面加几条蓝色波纹水线,象征中华大地的山川陆水。

三种图案中,毛主席和中央书记们的意见倾向第一种方案。

周恩来在书记处会议后对张清化等同志做了进一步交代。

指出制定军旗是国家的一项大事,还应该再征求一下在北平的中央委员们的意见,请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征求参加新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的意见。

经过征求意见。

看过样旗的同志都认为第一种图案最好。

在审定样旗之后,周恩来指示李涛、张清化等同志要尽快做好三件事:一、起草一份军委代电,附上军旗、军徽样式,印700份,6月初发到部队,请各部队尽快按图作制发,在6月15日启用;二、起草一份《公布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稿,内容既要有图样,又要有准确的文字说明,要按总部、野战军及兵团、军、师、团6个级别确定军旗的尺寸;三、通知新华社写一篇社论,主要是讲明军旗的含义和意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电》是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周恩来”的名义签发的,其内容如下:“各野战军、各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并各级军区首长:兹颁发军委制定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七百份,请即点收,并请各野战军各军区遵式制发各所属部队,并定于六月十五日全军正式开始启用……政治机关应按军委命令在部队中广泛地进行教育,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含义,务使全体指战员有深刻的了解,并自觉维护我人民解放军光荣旗帜的严肃。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勋章

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勋章

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勋章八一勋章的中心图案是钝角五角星,中间衬以由红五星和八一组成的军徽。

勋章为金黄色和金银色相间的金属制品,三个级别的勋章其外观图案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大小略有差别,以尺寸的大小以及含金量的多少区分为一至三级。

八一勋章正面八一勋章背面一级八一勋章金黄色,通径为6厘米,二级八一勋章也是金黄色而比一级勋章颜色略淡,通径为5.6厘米,三级勋章颜色比二级勋章更淡,通径5.4厘米。

由于是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统一授勋,勋章的材质和制作非常考究,一级勋章为金质;二级勋章勋章是金银合金、三级勋章为银质。

独立自由勋章正面独立自由勋章背面独立自由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红星和延安宝塔山的外边有两个叠在一起的正方形装饰图案,一、二、三级勋章的材质分别为金、金银合金、银;通径分别为5.8厘米、5.5厘米、5.3厘米。

独立自由奖章是圆形的,直径3.3厘米,中心图案和独立自由勋章的图案是一样的,材质是铜镀金。

解放勋章正面解放勋章背面解放勋章和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五星和天安门。

一、二、三等级勋章的材质分别是金、金银合金、银,勋章的通径分别为5.6厘米、5.2厘米、4.8厘米。

奖章是铜镀金。

一级红星勋章正面“红星功勋荣誉章”俗称红星勋章,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军队离休干部功勋荣誉章的一种,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开始授予。

分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一级和二级红星勋章的直径都是4厘米,厚度为0.2厘米。

红星功勋荣誉章均为金银合金制作,一级红星勋章重约30.2克,其中含金(7K金)8.6克,含银21.6克,当时价值722元;二级红星勋章约重29.5克,其中含金(6K金)7.2克,含银22.3克,当时价值619元。

一级红星勋章背面二级红星勋章此次颁发的勋章比以往任何一种勋章都更精致、更完美,每一枚功勋荣誉章都有配套的证书、章盒、绶带。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盾牌是蓝色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盾牌是金黄色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诞生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诞生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诞生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是人民军队之魂,她是领军之旗,战斗之旗,是指战员冲锋陷阵的引领,军旗在那里,部队就在那里。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是鼓舞全军指战员团结战斗的旗帜,更是国家武装力量的象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与军队称号一样,有一个逐步形成、定型的过程,她是在党领导的血与火武装斗争中诞生的,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逐步定型的。

一周恩来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从国民党军队内部爆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始,当时还没有自己的旗帜标识,也没有自己的部队番号,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

一个多月之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诞生了自己创建的部队和军旗最初样式。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指导思想。

在毛泽东领导下,为筹备秋收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名称上将“国民”改为“工农”,以示与国民革命军完全不同的性质区别。

革命军队当然要有自己的旗帜,旗帜样式主要参考化用苏联红军红旗样式: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星内镶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紧密团结起来一心一意闹革命;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9月11日,秋收起义爆发,红军指战员高举鲜红庄严军旗,冲锋杀敌,所向披靡,敌人狼奔豕突,丢盔弃甲。

猎猎红旗之下挺进着坚强红色军队。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告:“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自此之后,中国工农革命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当时的军旗又有一些变化,是红旗中间有黄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中心设置有锤头和镰刀的标志。

2019中国建军时间 建军节诞生之地在哪里

2019中国建军时间 建军节诞生之地在哪里

2019中国建军时间建军节诞生之地在哪里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中国建军时间,欢迎借鉴参考。

中国建军时间:1933年7月11日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国工农红军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建军节诞生之地1927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

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剑英妙计“调虎”南下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震惊了蒋介石、汪精卫。

他们立即从江苏、安徽、湖北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南昌反扑。

鉴于敌我实力悬殊,从8月3日起,起义军开始撤出南昌,向南挺进。

但是,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通过临川、宜黄、广昌、宁都等地。

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召开紧急会议,时任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叶剑英利用反动阵营的内部矛盾,建议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部队,让他们南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火并。

此计正中张发奎下怀。

于是,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没有遭到追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一路平安地来到瑞金城下。

八一建军节军徽

八一建军节军徽

八一建军节军徽八一建军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是敬仰人民军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对国家安全和军人牺牲奉献的最好机会之一。

而军徽,作为军队的标志性元素之一,也成为了八一建军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军队军徽的历史、设计理念、构造和意义。

历史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军徽诞生于1928年。

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同军阀剿共,为了宣示自己的合法性,建立了新的军队标志。

这个军徽以五个军士团的标志为基础,结合了中国茶叶的设计元素,在中心绘制了一个仙人掌梅花,并在上下方添加了“中华民国陆军”和“国民政府之章”的字样。

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个风格独特的军徽,奠定了中国军徽设计的基础。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民国军队的军徽被废除。

不久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印制了新的军徽。

这个军徽简洁而具有张力,采用三面交叉式的五星花,作为背景环绕着雄壮的天安门,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的字样浮现在五星花的上方。

1984年,中国军队的军徽进行了重新设计。

这个新的军徽比以前更加现代化,还更加符合时代的精神。

这个军徽在保持原有的红色和五星花的基础上,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爱国主义精神。

它同时强调了军队的家国情怀和人性关怀。

设计理念中国军队的军徽设计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个突出的五星花的背景是一个强大的红色环,红色代表着革命的热情和血液。

五星花表示中国的五个大民族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

整个军徽的设计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每个部分都有着明确而深远的意义。

构造中国军队的军徽由五角星花和红色背景环组成。

背景环的内侧为白色蓝色双层边缘线。

五角星花作为中国军队军徽的明星和典型图腾,气质高雅、故事传统悠久,极具民族化和传承性。

一个完整的五星花包括中心的圆形核心、5 个星芒以及6 条连接线。

核心上方为“8.1”字样,下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的字样。

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

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

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

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

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人民军队的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 红星,中嵌金黄色“八 一”两字,亦称“八一” 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 民获得解放,“八一” 表示1927年8月1 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 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 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
陆军军旗,旗面的八 分之三为草绿色旗面, 象征祖国美丽、富饶 的绿色大地,为保卫 社会主义祖国领土安 全面英勇战斗、所向 无敌。
孙传芳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西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这么强大的敌人,而我们国民 政府的兵力却只有8个军,10万 人,而且我们的范围也仅限于广 东附近,这可如何是好?”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 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1、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首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 路。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人数比例
领导人
反剿结果
第一次 1930.10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931.4 1931.7 1933.2 1933.9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新浪百科
“八一”军徽的确定
红军时期,在统一规定军旗制作时也曾设计过军徽式样,但由于当时战争残酷、物资匮乏,无法在全军推广。

后来,我军曾经使用过的红五星帽徽、“八路”和“新四军”臂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军徽的作用。

1948年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军旗、军徽的问题,确定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旗、军徽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

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

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

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

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