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分型与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

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
4、银花虎杖汤 武汉市中医院徐宜厚方 银 花、虎杖、丹参、鸡血藤各15g、生地、 赤芍、归尾、槐花各12g、大青叶9g,清 热解毒、凉血活血。
现代治疗方剂
5、白疕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金 起凤方 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生地、丹 皮、龙胆草、黄柏、山栀、白鲜皮、苦 参、鬼箭羽等,清热解毒凉血为主。
中医辩证论治
治法:祛风养血、润肤化燥。方:克银 二方(朱仁康方)、养血定风汤、养血 润肤饮等。药:当归、首乌、黄精、鸡 血藤、生地、玄参、天麦冬、知母等。
现代治疗方剂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各地医家从不 同角度去认识和探讨,虽然采用的治疗 方法不尽相同,但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代治疗方剂
现代治疗方剂
6、土槐饮 北京市中医医院赵炳南方 土茯 苓30g、生槐花30g、生甘草9g,清热解 毒除湿。
单味中草药
1、雷公藤 我院皮肤科自70年代后期即 开始应用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研究,在 国内较早制成“双藤合剂”(雷公藤、 鸡血藤),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当然 也有一定副作用,如头昏、乏力、胃痛、 恶心、呕吐、纳呆、浮肿、皮肤出血、 口腔溃疡、停经等。
单味中草药
4、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消痈)能 治疗多种皮肤病,有抗肿瘤作用,我们 在治疗方中加入该药,效果较好。
单味中草药
5、菝葜 (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加 入方中用。 如菝葜与土茯苓共用治本病
单味中草药
6、虎杖:(活血通络),虎杖甙为中药 虎杖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人用虎杖 甙片剂,治疗本病较好。
中医辩证论治
银屑病的中医辩证治疗,各家分型较多, 据各地经验,主要有以下:风热证、风 寒证、湿热证、血热证、血瘀证、血燥 证、热毒证(红皮病型)、湿热蕴结证 (脓疱型)、风湿痹阻证(关节型)、 肝肾阴虚证(年老体弱)、冲任失调证 (内分泌失调)等等。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代表 方 : 风散 加 减 : 叶 9 、 菊 花 9 、 芍 消 桑 g野 g赤
脓 毒型 : 当于脓 疱 型银 屑 病 , 相 在银 屑 病 的基 本 损 害上 出现 密 集 的 针 头 至 粟 粒 大小 的浅 在 性 脓疱 , 同时伴 有发热 , 关节 痛 , 黄 , 弦数 。治 则 治法 : 苔 脉 清 热, 血, 凉 解毒 。代 表方 : 龙胆 泻 肝 汤合 消 毒饮 加 减 : 龙 胆草 1 g 金 银 花 1 g 栀子 1 g 丹 皮 1 g 土 茯 苓 2、 5、 2、 5、 3 g 大 青 叶 3 g 生 槐 花 1g 蒲 公 英 3 g 水 牛 0、 0、 5、 0、
角 3 g 0。
9、 g 丹皮 9 、 g 蝉衣 9 、 g 苦参 9 、 芩 9 、 g黄 g 白鲜 皮 9 、 g白
花蛇舌草 3 g 金银花 1 g 0、 2
血热 型 : 当于进 行期 或 红 皮病 型 银 屑病 , 疹 相 皮 不 断地 出现 和 扩 大 , 损 色红 , 屑 厚 积 , 围 肯 红 皮 鳞 周
度增 生 、 炎症 细胞 浸 润 和 新 生 血 管形 成 为 主要 组 织 病理 改变 的慢 性 炎症 性 皮肤 病 , 似 中 医文 献 记 载 类 的 白疙 、 松皮癣 、 白壳疮 等 : 中医治疗 银 屑 病有 悠 久
的历 史 , 近年来 中医对本 病 的研 究 日益 深 入 , 论 临 不
中图分类 号 : 2 3 R 5 . 3 1 4 ;7 8 6 1
文献标 识码 : di1.99jin10 — 302 1 0.0 B o: 36/ s .02 11.0 1 1 7 0 .s . 0 血燥 型 : 病期 稳 定 , 损 经 久 不 消 退 , 损 多 为 皮 皮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课件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课件
银屑病不仅影响皮肤,还可能引起关节炎和其他全身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银屑病的基本思路
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银屑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热为主要治法,通过调节体内风热的平衡,减轻炎症和瘙痒症状。
3
滋养调理
中医强调滋养调理,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PPT课件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本课件将介绍中医辨 证论治银屑病的基本思路和临床应用。
什么是银屑病
常见慢性皮肤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鳞屑和瘙痒。
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皮肤细胞过度生成。
全身和局部症状
3 缓解心理压力
学会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银屑病复发很重要。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中药疗法
中医常用草药制剂,如龙胆 泻肝汤等,通过调理体内气 血平衡来改善症状。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针灸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调节免疫系统,缓解瘙痒和 炎症。
拔罐疗法可以促进淋巴循环, 加速代谢,有助于改善银屑 病症状。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优势和不足
个体化治疗
中医治疗银屑病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调理
中医治疗注重综合调理,包括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改善。
长期疗程
中医治疗银屑病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疗程,对患者的耐心和坚持要求较高。
预防银屑病复发的中医保健建议
1 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 保持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风险。

银屑病防治 中药药茶来帮忙

银屑病防治 中药药茶来帮忙

银屑病防治中药药茶来帮忙中医对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常以血论治,一般分为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血虚型四型。

我国对银屑病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治疗方法颇多,如辨证沦治中有多型论治、以血论治及其血瘀论治等法;辨病论治中有抗肿瘤复方、抗感染复方、虫类复方等;单方验方治疗中有青蒿、靛玉红、雷公藤、草珊瑚、土茯苓等;还有中药光化学疗法及内外结合疗法等。

血热型: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本型皮疹发展迅速,呈鲜红或深红色,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后呈点状出血。

治法是凉血化斑、清热解毒。

常用生地、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等来配方治疗。

血瘀型:病程较久,皮损硬厚、色紫暗或暗红,上覆较厚干燥鳞屑。

治法是活血化船。

常用赤芍、红花、桃仁等来配方治疗。

血燥型:病程缠绵,皮损经久不退,色暗红或红褐色,干燥易裂,覆有银白色干燥鳞屑,泊法是养阴润燥。

常用元参、沙参、丹参、天冬等来配方治疗。

血虚型:病程长、体质虚弱,皮损较薄、色淡红。

治法是养血和营。

常用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等来配方治疗。

寻常型治疗的方法颇多,前面所说的以血论治仅仅是医生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在治疗时还要根据病员的全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药,也就是说每个病人都应按其不同的表现,采用不同的中医中药方法来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红皮病型或泛发型银屑病,中医认为是热毒伤营血。

发病迅速,有较明显诱发因素,全身皮肤弥漫红斑或深红、紫红斑,大量鳞屑脱落,伴有发热,心烦等全身症状。

治法是清热凉血、化斑解毒。

常用犀角、羚羊角、黄连、石膏等来配方治疗。

脓疱型银屑病认为是湿热蕴毒。

病情严重,周身泛发大片红斑,上有密集脓疱,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

治法是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常用龙胆草、苦参、山豆根、地丁等来配方治疗。

关节型银屑病属风湿痹阻,除银屑病皮损外尚伴有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强直或畸形等病变。

治法是祛湿清热、解毒通络。

常用羌独活、秦艽、雷公藤、络石藤、乌梢蛇等来配方治疗。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3中成药治疗银屑病
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布《中成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专家共识》,对各型银屑病的中成药治疗均有推荐用药。血热证推荐复方青黛胶囊、消银颗粒、克银丸等;血燥证推荐消银颗粒、紫丹银屑胶囊等;血瘀证推进丹参注射液。在专家共识中已做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除了专家共识中的推荐,对银屑病治疗有效的中成药还包括以下几种。(1)清开灵注射液用于血热证:舒慧敏对180例银屑病患者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发现其疗效确定[8]。郭中华等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明清开灵注射液有效纠正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9]。(2)白芍总苷胶囊用于血燥证:胡永顺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芍总苷能够迅速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严重程度[10]。(3)六味地黄丸用于血燥证[11]。(4)润燥止痒胶囊用于血燥证:徐君瑶通过临床研究对比养血润燥消银方与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2]。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银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有1.3-2.2%的人被各种类型的银屑病影响[1];我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群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47%,此外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2]。鳞屑性红斑是银屑病的典型皮损,往往表现出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的巨大困扰。我国古代医家将银屑病称为“白疕”、“干癣”、“风癣”、“蛇虱”、“白壳疮”、“松皮癣”、“银钱疯”等。在我国,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临床实践也表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着良好的疗效。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2.3血瘀证
对血瘀证银“天地虫方”(白僵蚕、乌梢蛇、地鳖虫、枸杞子、鸡血藤、凌霄花、细生地、生乌梅、狼毒、黄精)。另有选方(白花蛇舌草15g,鬼箭羽10-15g,莪术10-15g,红花6-10g,桃仁6-10g,鸡血藤15-30g,丹参15-30g)等[3]。佘远遥研究表明口服安神止痒2号方颗粒剂(生龙骨30g、煅磁石30g、煆牡蛎30g、棕榈炭30g、珍珠母30g、三棱10g、地榆炭30g、莪术10g)对血瘀证银屑病疗效较为肯定,安全性高[7]。

中医治疗银屑病综述论文

中医治疗银屑病综述论文

中医治疗银屑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62-01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属中医“白”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根治较为困难,本病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将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新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由外邪内侵,七情内伤,脾胃失和等因素致内外和邪、热雍血络所致。

范氏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1)素体燥热,又因外感邪毒,搏于肌肤,郁而化热,而成血热之证;(2)病久耗伤气血,肌肤失养;(3)七情所伤,气滞血瘀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肌肤失养;(4)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肌肤;(5)热蕴日久,化火炎肤。

2 临床表现及分型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有一定遗传倾向。

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并且除红斑、丘疹和鳞屑外,尚可有水疱、脓疱等皮损,以四肢伸面、头皮和背部较多。

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

3 治疗3.1 中医治疗3.1.1 辨证治疗吴氏将本病分为三型,(1)血热型:治疗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药用生地、赤芍、丹皮、生槐花、板蓝根、白鲜皮、白花蛇舌草15 g,白茅根、土茯苓各30 g,紫草、金银花各10 g,甘草6 g;(2)血燥型:治宜养血活血润燥为主,药用生地、首乌、麦冬、丹参、白鲜皮各15 g,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30 g,当归、红花各10 g;(3)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软坚为主,药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当归、乌梢蛇各10 g,鸡血藤、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 g,白鲜皮、赤芍各15 g,丹参20 g,甘草6 g。

共治疗血热型20例,血燥型9例,血瘀型13例,总有效率为93%。

梁氏运用养血润燥、清热利湿之剂治疗。

药物组成:生地15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红花6 g,乌梢蛇15 g,丹参30 g,土茯苓30 g,白鲜皮1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赤芍15 g,甘草6 g。

【专家共识】皮肤科分会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皮肤科分会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皮肤科分会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在复习了《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 年版)》、《中成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 年)》基础之上,查阅大量资料后,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形成了2017 版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目的在于规范中医治疗银屑病的诊疗行为。

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银屑病临床分4 种类型,包括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和关节病型,其中以寻常型最常见,占全部患者的97%以上,寻常型银屑病又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3 期。

古代文献记载有“松皮癣”、“干癣”、“蛇虱”、“白壳疮”等病名。

现相当于“白疕”。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营血亏虚,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

初起多为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阻于肌肤;或机体蕴热偏盛,或性情急躁;或外邪入里化热,或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伤及脾胃,郁而化热,内外之邪相合,蕴于血分,血热生风而发。

病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加之素体虚弱,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而反复不愈;或热蕴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流窜关节,闭阻经络,或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而发。

1 治疗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内外治结合为原则。

进行期以清热凉血为主,静止期、退行期以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主。

2 治疗方法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众多,临床需根据皮损特征及病程变化,并结合患者体质、伴随症状及舌脉,辨证选用适宜的内外治方法。

2.1 辨证论治2.1.1 血热证(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证候: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

新的皮疹不断增多或者迅速扩大。

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可见乳蛾,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一、朱仁康论治银屑病朱仁康认为“禀素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因。

禀素血热,或感外六淫,侵袭肌肤,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饮食不节,使血热内蕴,外壅肌肤而成。

初发者常因热盛生风,风盛化燥,为血热风盛;久者阴血已伤,毒热未尽,肌肤失养,为血虚风燥;银屑病多郁热,易形成湿热,为风热兼湿或湿热化毒;或肾阳不足易夹寒,为风湿瘅滞等。

临床分为六型论治。

(一)内治法1.血热风盛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

初起多发于外感之后,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鲜红、心烦口渴、大便干,脉弦滑,舌质红紫,苔黄。

证属:由于血热内盛,外受风邪,内外合邪,血热风盛或伤营化燥,是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

方用土茯苓汤或土茯苓丸或克银一方。

土茯苓汤:土茯苓30g,生地黄30g,草河车15g,生槐花30g,紫草15g,山豆根9g,白鲜皮15g,大青叶15g,忍冬藤15g,甘草6g。

土茯苓丸:土茯苓310g,草河车250g,山豆根250g,夏枯草250g,白鲜皮125g、黄药子125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克银一方:土茯苓3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板蓝根15g,忍冬藤15g,威灵仙各10g,甘草6g。

2.血虚风燥型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

病久不退,皮肤干燥,皮损小如钱币,大如地图,色淡白或黯褐或黯紫,鳞屑干燥不易剥离,瘙痒剧烈,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

证属:风燥日久,伤阴耗血或为平素血虚之人。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清热解毒,用养血润燥或山白草丸或克银二方。

养血润燥:生熟地黄各15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丹参12g,玄参9g,天冬9g,麦冬9g,麻仁9g,甘草6g。

山白草丸:山豆根90g,白鲜皮90g,草河车90g,大青叶45g,鱼腥草90g,夏枯草45g,炒三棱45g,炒莪术45g,王不留行45g。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中医分型与治疗原则
银屑病中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及治疗原则:
1、血热风盛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急性期。

治疗以凉血四物汤、消风散为主。

2、血癕肌肤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

治疗以活血化瘀,活血逐瘀汤加减。

3、血虚风燥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消退期。

治疗以养血祛风,当归饮子和四物汤为主。

4、火毒盛行型,相当于泛发脓疱型银屑病。

治疗以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

5、风湿阻滞型,相当于银屑病关节病型,治疗以祛风化湿、活血通络,独活寄生汤。

6、热毒伤阴型,相当于银屑病红皮病型。

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消营汤和生脉饮。

具体剂型以中药汤剂方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