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第一课(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第一课(PPT)
• 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谈谈学语文的方 法,尤其是平时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把 你成功的秘诀说一说,让同学们借鉴。
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满 一篓的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 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的冲孩子笑笑, 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 一口拒绝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 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他的鱼竿, 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2、善听别人的发言,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3、拓宽听的渠道让更多的信息从“耳”而入。来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读出声。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有利于 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章”。
2、背书。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文更加 “出彩”。
3、读报、读杂志。 4、使用工具书。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有:《新
• 语文将纪录人生的点滴,语文让我们明白一些 大道理,语文让我们了解人生活着的意义。
• 语文激励我,让我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真的 离不开语文。
•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 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 就是语文;
•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 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 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句趣:“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篇趣: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
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他赢得 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 他赢得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语文是琼瑶手中生花的妙笔——一代代天 王巨星凭此星途灿烂;
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
语文是魏征的治国方略——告诉帝王 该如何治理好国家。
加以归纳,可从“听” “读” “说” “写”“思”“行”六个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帮助学生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相介绍,熟悉高三语文教师和同学们。

2.让学生回顾高中前两年的语文学习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二、复习回顾(10分钟)1.通过简短的复习小测试回顾高中前两年所学内容,并对错误答案进行解析。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三、高三语文学习介绍(15分钟)1.介绍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

2.引导学生分析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要求。

3.让学生了解高考语文考试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四、制定学习计划(15分钟)1.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合作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2.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和竞赛,提高语文水平。

五、讲解常用学习方法(10分钟)1.讲解高中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包括积极阅读、做好笔记、多做题等。

2.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包括阅读、写作和做题等。

2.要求学生每周交一份学习心得和问题总结。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和学习笔记的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个别辅导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语文。

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高三学习节奏,明确高考语文备考方向,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作文四大板块进行深入讲解,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剖析考试规律,传授解题技巧。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2. 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把握文章主旨、结构、手法等要素;3. 深化古诗文鉴赏能力,了解各类诗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4. 提升作文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三、课程安排1. 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分析;2. 现代文阅读:分析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高考真题为例进行讲解;3. 古诗文鉴赏: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结合经典作品进行分析;4. 作文: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如立意、构思、选材等,并提供优秀范文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剖析高考真题;2. 互动法: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和技巧;4. 范文赏析法:挑选优秀范文,分析其写作亮点,提升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作文,运用课堂所学写作技巧;3. 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赏析。

本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扎实语文基础,提高高考备考能力,为顺利步入理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珍惜课堂时光,积极参与,学有所获。

六、课程重点与难点1. 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点在于句式的理解和翻译;2. 现代文阅读:重点在于快速捕捉文章信息,提炼主旨,难点在于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3. 古诗文鉴赏: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难点在于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及艺术表现手法;4. 作文:重点训练立意与构思,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一、开场白(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

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和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和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你,也让你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会听说读写,是一切学习的基矗如果仅此,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

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

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

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是不理想的。

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

性格偏激,行动鲁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

高三语文第一课

高三语文第一课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 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
②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 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 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该词是一种自谦的说 法,是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故该词用 错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避免“望文生义”
• 扣准关键字 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 关注。如“屡试不爽”中的“爽”的意思是差错。
• 探寻词义源头 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 因此要渗透本义。 如“七月流火”语出《诗 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 “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凉了起来”。易望 文生义,误认为天气酷热。
• 在成语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成 语的含义,往往会出现成语自身含义与语 境中一些词语的含义重复的情况,从而造 成语义重复。
角度7 顾此失彼
• 有些成语含义不是单一的,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含义,有的甚至感情色彩相反。对 这类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 同的使用环境。
近义成语辨析
• 角度1 抓关键语素 • 如“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
例1: 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分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是 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 下笔成章。而例句望文生义地想成了“文章不 加标点”了。
练习:
• ①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 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 同学们笑话他。
• ②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 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不刊之论” :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 “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 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 “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是啊,你们爷儿俩可不同,家家户户都知道你父亲刘老三是条汉子,只有你是个窝囊废。

”林教头扫了一眼身旁的野猪,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进过山神庙,再往东,一里许路便到龙井寨。

走了不远,寨门前便有个大广场。

广场附近是一些铺子,铺子旁边是卖客栈。

铺子、客栈里,走动着一些俊秀人物,军旅出身的、武林中人的、江湖骗子的,到处流连。

“小兄弟,上座!”一声吆喝,把傅红雪从观察那神情威严的壮汉身上拉回到现实。

他捧着一大碗漆黑的豆子,只好先站在门口停住脚步。

旁边有位阴柔少年抬头看他一眼,笑声中好像带着淡淡的嘲讽。

那少年果然是有情有义,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漆黑大碗咳嗽了一声,抱拳问道:“请问大哥,熟不熟?”教案课时安排:本课为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重点为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以及文章的理解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建议用1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2.了解古代客栈与铺子的生活和文化背景;3.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显隐;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2.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发展轨迹;3.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小说中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

教学步骤:1.引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氛围,逐步理解背景;2.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读文段落:分段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每个角色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4.理解情节:重点讲解小说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在的主题和意义;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思考如何更好地阅读小说。

知识点生字词1.窝囊废:指懦弱、无能、软弱的人;2.走动:在附近走来走去;3.俊秀:美丽而不失英气;4.军旅:指军队和军队中的人;5.武林:指武术界;6.江湖:指藏身与一定地区内而不在官府掌握之内的游手好闲之人;7.吆喝:大声喊叫。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

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

又也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迅速光阴,却早冬来。

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身整治缝补。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

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课件)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 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
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的学 习,不是单单看懂、听懂、解题,而是
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 “听” 文 “说”
学 “读” 习 “写”
方 “思” 法 “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1)要动笔。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 点、疑点,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2)记笔记。记下板书和老师反复强调的 内容,这些往往是必考之处;记下老师启 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些是你知识 迁移的表现。
2、善听别人的发言,拓宽听的渠道,捕捉 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 ……
高考语文
——“永远的三分之一”
• 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 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 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 素养。
• 考试能力要求
•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 B.理பைடு நூலகம்: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
语文学习要求
• 明确一个认识:

语文学与不学不一样
语文学习要求
• 准备两本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语文学习要求
• 三个本子:
• 基础知识积累本(成语、病句、古诗 鉴赏)
• 课堂笔记本 • 阅读摘抄本(每周不少于500字的读书
笔记)
练好语文基本功, 优秀作品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 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 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他山之石把玉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阅读要具有思辨性、 复杂性、扩展性
温儒敏透露,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对高 一,有一个基本的设想,每个学期应安排6~8次 的写作。其次要有文学写作,比如写诗,要学生 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4、写作将是考查学生 能力的最高标准
三.命题和阅卷原则
(1)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依据高中学生语文学业 质量标准相应水平要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 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
C、在此强调下做笔记的方法。什么该记:老师有意识地放慢速度讲的、或是有 意识地重复讲的、黑板上左边的板书、自己弄不懂的都该记。怎样记:老师一般 是要表述一句意思相对完整的话才停下来。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听取中心内容,抓 住关键词语整合,提高笔记速度。或是记下主要内容或关键词,课下再补充,相 当于进行二次记忆,自然效果好得多。
4、明确该从哪些方面积累。 (1)课本:A、积累文言文课文的相关知识,以能结合课文下面注
解比较自如地直译课文为标准。加强对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 、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增强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能力。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点知识与课本 文言文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诸如实词和虚词的考察都是从课本中迁移 出来,找得到出处的。 B、注意积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篇名段,因为高考名句填空绝大部 分是考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 C、作文素材欠缺的同学还要注意从诸多课文中积累素材。
“立德树人、服务
选拔、导向教学” 一面旗
是核心立场,它回
答的是“为什么考”
的问题;
“必备知识、关 键能力、学科素 养、核心价值”, 即四层考查目标, 它回答的是“考 什么”的问题;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 框架》正式发布
语文核心素养
“基础性、综 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即 四个方面的考 查要求,它回 答的是“怎么 考”的问题。
(2)笔记:A、解题技巧笔记。做解题技巧笔记要注意附例子,例子太长,也一 定要注明例子的出处;看解题技巧笔记时,一定要结合例子来反复印证。只有抽 象的解题技巧和鲜活的例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逐步熟能生巧,考场上才不会一 片空白,才能应用自如。
B、摘抄笔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看到那些有关人性方面的优美的、 富含哲理的、观点新颖的语句或语段要及时摘抄,考前多翻看。这些东西或许就 会激发你考场上的作文灵感,或许不经意间就可作为你作文的题记、画龙点睛的 句子等增强你作文的文采。
(6)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指向应保持一致。都应健 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阅卷标准,逐步建立语文学科 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阅卷人资格制度。
理论依据
思考:我们还按照 以往的教学方式可 以适应新课改题示例
五、高考改革的方向
“一体四层四翼”
一堂课
一把尺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三道选择题(断句(14年开 始)、古代文化常识(15年开始));名句名篇默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关联词;简答题,图文转换。 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15年开始)。
2017:试题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主要是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4)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 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出现偏题、 怪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 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
(5)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 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 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 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
学生需要什么能力应对考试:
应对考试,学生需要:
强的阅读能力 创新解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丰富的常识
积累生活经验
六、好习惯成就未来(语文之外的功夫)
1、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1)从写字开始:把字写好是语文高分的前提。高
考阅卷老师喜欢的是苏轼那样秀外慧中的人,而不 是钟馗式的人物。而一手好字是练出来的。我们不 强求要达到书法的程度,但一定要横平竖直,一笔 一划。
(3)试卷:A、平时考试的试卷要做妥善的整理收集,尤其是高三以 来的所有试卷一定要做妥善的保存,以便积累,因为考卷上的题型尤 其是做错的题型对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B、翻看试卷时主要积累成语、病句,名句名篇的默写题,文言文翻译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运用题。
(2)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 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 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3)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 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 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围绕情境选 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 务。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成语、病句、表达得体), 两道简答题补写句子和推断题(必修四梳理探究)。
作文(60分):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8:沿袭17年试题结构。 现代文阅读(3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有声电影》 老舍)(15 分),两道简答题(6分、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道单选题(共6 分)。
结论:2016年以前(包括2016年)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较稳定(固 化),2017年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较大变化,2018较2010至2016年间试 卷题型变化大。
2019:完全沿袭18年试题结构没有任何变化。 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三个选择都是选非。文学类文本阅 读为外国小说 《小舞步》 (莫泊桑)。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补写语句、标点、病句)(在特定 情境中完成),两道简答题,连贯,压缩语段。 作文(60分):多意向材料作文。(思维) 2020:完全沿袭19年试题结构没有任何变化。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虚词、连贯、病句)(在特定情境 中完成,都是对虚词的考查),两道简答题,连贯,压缩语段。 结论:2016年以前(包括2016年)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较稳定(固化), 2017年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较大变化,2018后较2010至2016年间试卷题 型变化大,特别是语言文字应用题。
2、细心做好你的语文笔记及试卷
课堂上不放过老师讲过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课堂笔记记得最 全的同学,才不至于在高考中丢三落四。
做过的试卷不要扔,错题注释好再留着以备查。
3、广泛涉猎,厚积薄发。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 就有多大。有道是“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 不采百花酿不出蜜”。教材上的要积累,教材外 的也要积累。总之,除了不健康的都要有所兴趣 ,该背的背,该熟记的熟记,该了解的了解。久 之,自己积淀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的文化底蕴 也就越来越足。最后“厚积薄发”,讲的,或是 写的,也就很容易出彩了。所以,一定要学会关 心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人生。
面对如此试卷,阅卷 老师只会惋惜的说: 想说爱你不容易!!
(2)从早读开始:高考语文最痛苦的事,就是面对默写而 不知道写什么;而高考语文最最痛苦的事,就是课文背过 了,还是不知道写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上好早读 ,理解后的背诵很重要。
(3)从生活中开始:在平时生活中,只有处处留心
,才能都看得到学问。比如,看一本比较好的课外 杂志(《读者文摘》《美文》《特别关注》……) ,或者是好的电视节目(CCTV-4 20:30海峡两岸 〈第二日11:30重播〉、CCTV-6八点档电影、 CCTTV-12 18:30道德观察、CCTV-13 21:30新 闻调查……)
古诗文阅读(34分):古代诗歌阅读(9分),一道单选题(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道简答题(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三道选择题(补写语句、成语、病句)(在特定
情境中完成),两道简答题,在语段中修改使用不恰当的词语(语文必修 3梳理探究),仿写。 作文(60分):材料作文。(思维)
1、阅读量增加
回看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全卷共9451字,其中选做题, 文学类阅读题2187字和实用类阅读题2142字,考生只要二选 一,除去最小的那个2142字,全卷约7309字。按照这个速度, 明年试卷阅读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0字大关,离温儒敏教授说 的“15%的考生做不完”看来是不远矣!
想象力
戏剧
思维
一、近年来高考题型变化(2010、2016、2017、2018、2019、2020) 2010:现代文阅读(9分),三道选择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其中文言文阅读19分,三道选择题(实 词、对人物的分析、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两个句子翻译;古 代诗歌阅读(11分),两道简答题(5分、6分);名句名篇默写(6 分),直接填句子。
从阅读量看,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全国卷的阅读量 又增加了。以全国卷为例,2017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8042 字,2018年全国卷的试卷字数为9015字,增加了973字,考生 阅读量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1%,2019年全国卷字数为 9455字,2020年全国卷字数为9653字。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话题导入:什么是语文?
语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言
文学
语言文字应用20 输入:阅读70
输出:作文60
文学
书写文字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诗歌 散文 小说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散文《窗子以外 》林徽因)(14分),单选(3分),对文本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两道简答题(5分、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一道单选题(3分), 一道多选题(5分),简答题(4分)。
古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19分),三道选择题(断句、 古代文化常识、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两个句子翻译;古代诗歌 阅读(11分),一道多选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 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一道简答题(6分);名句名篇默写(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