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与蜻蜓详解
《青蛙与蜻蜓》

读后检测
1. 全诗共有几个小节?
2. 同桌轮读小节,相互帮助正音。
qīnɡ tínɡ
蜻蜓 稻田 除害
天放晴 湖面 安静
qínɡ hú jìnɡ
dào
chú hài
yǔ
参与 与其 相与 生死与共 与众不同
chú
除害 除法 排除 消除 除夕
hài
害虫 除害 害怕 厉害 伤害
qínɡ
天晴 晴天 晴朗 雨过天晴 晴空万里
分清
蜻蜓
天晴 有请
眼睛 热情
精明 冷静
形声字
形声字,有规律, 掌握特点辨仔细。 声旁用来标读音, 形旁大多表字义。
阅读思考
1. 诗中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青蛙除害虫
蜻蜓做好事
阅读思考
2. 小青蛙长得什么样子?用横直线画出。
3. 为什么说它是稻田小英雄? 用波浪线画出。
1 小青蛙,大眼睛, 呱呱呱,叫不停:
身穿绿衣裳,
田里把歌唱。
舌头一伸出,
害虫无处逃。
青蛙
猜谜语
像架小飞机,
飞在半空中。
翩翩起舞时,
不忘捉害虫。
qīnɡ tínɡ
蜻蜓
猜谜语
青蛙
y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
蜻蜓
导学提示
1. 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记小节号,边读边标记不认识的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3. 遇有不熟练的词句,反复读几遍。遇 有不懂的地方用“?”标记。
眼睛
jīnɡ
天晴
qínɡ
qīnɡ
蜻蜓
事情
qínɡ
安静
jìnɡ
青
qīnɡ
《青蛙与蜻蜓》语文教案及反思

《青蛙与蜻蜓》语文教案及反思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蛙和蜻蜓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友谊、合作和勇敢等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青蛙和蜻蜓的生态特点:生活习性、食物链位置等。
故事情节简介:《青蛙与蜻蜓》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故事中的价值观:友谊、合作、勇敢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通过讲述《青蛙与蜻蜓》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青蛙和蜻蜓的生态环境。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蛙和蜻蜓的观察日记。
2.2 教学手段图片展示:展示青蛙和蜻蜓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视频播放:播放青蛙和蜻蜓的生活习性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故事书:使用《青蛙与蜻蜓》的故事书进行教学。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3.1 教学步骤导入:讲述《青蛙与蜻蜓》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青蛙和蜻蜓。
讨论:分组讨论青蛙和蜻蜓的生态环境,分享观察心得。
写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蛙和蜻蜓的观察日记。
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进行评价和讨论。
3.2 时间分配导入:10分钟讨论:15分钟写作:20分钟分享: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学生观察日记的质量:对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学生分享和讨论的参与度:对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4.2 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反思: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相关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去公园或自然环境观察青蛙和蜻蜓。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写作等与青蛙和蜻蜓相关的活动。
5.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与青蛙或蜻蜓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展示。
《青蛙与蜻蜓》课件

青蛙和蜻蜓在旅途中都做出了许多惊险刺激的行动。
分析细节
通过对行动中的细节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意义和价值观
探讨行动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如勇敢、乐于助人和不自卑。 /timeline
青蛙和蜻蜓的结局
1 结局展示
青蛙和蜻蜓的故事有一个令人感动的结局。
2 分析细节
通过对结局中的细节进行分析,了结局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如奉献、友谊和自我救赎。
总结
主题和价值观
通过对对话、行动和结局的分析,总结这个 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人物形象评价
对青蛙和蜻蜓的人物形象及其故事情节进行 评价,并展示读者的共同感受。
结束语
课程简介
感谢词
本课程通过对《青蛙与蜻蜓》 的剖析,探讨其主题和价值 观。感谢您的聆听!
对话展示
青蛙和蜻蜓在旅途中展开了 一段有趣的对话。
分析细节
通过对对话中的细节进行分 析,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和 差异。
意义和价值观
探讨对话中所蕴含的意义和 价值观,如诚实、勤奋和友 谊。
青蛙和蜻蜓的行动
timeline orientation="horizontal" twosided="false"
感谢您的认真聆听和参与, 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带给您不 一样的启示和体验。
参考文献
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多个文 献和研究,详情请参考以下 文献。
《青蛙与蜻蜓》PPT课件
本课程将为您讲解经典童话《青蛙与蜻蜓》。通过对故事人物对话、行动和 结局的分析,探讨故事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导言
故事背景
《青蛙与蜻蜓》是一则古老的童话,讲述 了青蛙和蜻蜓的冒险经历。
青蛙与蜻蜓说课稿

《青蛙与蜻蜓》说课稿XXX学校XXX2014年3月13日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青蛙与蜻蜓》。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青蛙与蜻蜓》是北师大版必修教材第三单元第二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春风》,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生字,才能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背诵课文较难,学生没有这方面需要时间。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青蛙和蜻蜓

青蛙和蜻蜓
青蛙和蜻蜓的故事
青蛙和蜻蜓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经常一起出去玩,一起探险。
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水塘。
水塘中间有一朵很漂亮的花,花上有一只蜜蜂在采蜜。
青蛙和蜻蜓很想过去看看那朵漂亮的花,但是水塘太大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过去。
青蛙想跳过去,但是他跳不到那么远的距离。
蜻蜓想飞过去,但是她怕自己的翅膀承受不住那么远的距离。
他们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青蛙站在水塘边,蜻蜓飞到他的背上,然后青蛙跳过水塘。
他们成功地过去了,看到了那朵漂亮的花和采蜜的蜜蜂。
这个经历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也更加珍惜彼此。
他们知道,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青蛙和蜻蜓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三年级童话青蛙和蜻蜓的故事

青蛙和蜻蜓的故事
一个炎热的夏日的午后,一只青蛙像士兵似的坐在荷叶上目不转睛地寻找害虫。
忽然,一只蜻蜓悠闲自得地飞过来,看到青蛙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说:“大傻瓜,这么热的夏天你坐在这里想热死你呀!
走吧,跟我一起自由飞翔吧!”青蛙语重心长地对蜻蜓说:“捕捉害虫是我的天职,如果我跟你一起去飞翔,那大自然不就是被那些害虫破坏的吗?”听了青蛙的一番话,蜻蜓红着脸儿低下了头说:“你说得很对,如果哪天害虫真的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我们将不知何去何从啊!我也要和你一起站岗、捉害虫。
”
后来,青蛙和蜻蜓一起做了一块“杀灭害虫,保护环境”八个大字的木牌子,插在了河的一旁。
就这样,每天青蛙和蜻蜓一起站岗、捉害虫。
最后,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童话作文】青蛙和蜻蜓的对白

【童话作文】青蛙和蜻蜓的对白从前,有一只聪明的青蛙和一只活泼的蜻蜓,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
一天,青蛙和蜻蜓决定一起去探险,他们兴奋地跳到了森林里。
青蛙:哇,这里真漂亮!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花朵和绿色的树木。
蜻蜓:是啊,这里的空气也非常清新。
我们可以在这里畅快地飞翔。
青蛙:你看,那边有一个湖泊。
我们去看看湖里有什么好玩的。
蜻蜓:好主意!我们可以看看湖里有多少种颜色的鱼。
他们一起跳到湖边,看到湖里有许多美丽的鱼。
有金色的、红色的、蓝色的,各种各样的颜色。
青蛙:啊,太漂亮了!我好想能游泳,和这些鱼一起玩耍。
蜻蜓:你不会游泳吗?我可以飞到湖里和你一起玩。
青蛙:太好了!我们一起玩水。
青蛙和蜻蜓在湖里尽情地玩耍,他们欢快地游泳和飞翔,享受着湖水带来的快乐。
蜻蜓:青蛙,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石头,我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一下。
青蛙:好主意!我们游过去吧。
青蛙:谢谢你陪我来这里玩,蜻蜓。
我觉得非常开心。
蜻蜓:我也是,青蛙。
有你陪伴我,我觉得世界变得更有趣。
青蛙:我们真是最好的朋友!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开心地玩耍。
蜻蜓:是的,青蛙。
无论是跳跃还是飞翔,我们都可以一起做。
他们继续在湖边玩耍,享受着彼此的友谊和快乐。
青蛙和蜻蜓返回家中,带着满满的回忆和喜悦。
青蛙:再见了,蜻蜓。
下次再一起去探险吧!蜻蜓:再见,青蛙。
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这就是青蛙和蜻蜓的故事,他们用他们的友谊和快乐填满了彼此的生活。
无论是跳跃还是飞翔,他们都能一起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青蛙与蜻蜓》优教课件

•·
• 家长监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 家长与教师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 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和调 整,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06
课程总结
本课重点回顾
青蛙与蜻蜓的形态特征
青蛙和蜻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自然和动物的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故事中的细节描绘了动物的生 活习性和环境变化,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传递生态知识
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向学生 传递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重 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培养情感态度
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成长等 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02
课Hale Waihona Puke 目标《青蛙与蜻蜓》 优教课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程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青蛙与蜻蜓的故事背景
故事概述
青蛙和蜻蜓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在夏天的池塘里度过快乐时光。然而,随着季节 的变化,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青蛙开始冬眠,而蜻蜓则继续飞翔。
知识目标
了解青蛙和蜻蜓的基 本特征,如形态、颜 色、生活习性等。
理解青蛙和蜻蜓在不 同季节和环境中的变 化和适应性。
掌握青蛙和蜻蜓在生 态系统中的作用,以 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 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观察青蛙和蜻蜓的图片和视频,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征和差异,提 高观察能力。
生态习性
青蛙和蜻蜓的生态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习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