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14教案
培智学校实用语文一年级第二册全册教案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1课一二三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1、认识汉字:“三”(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
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2)领读,反复领读3)师生齐读4)指名读4、书写“三”(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
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
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楼梯教学目标: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4、会读儿歌《学好样》教具准备:字卡、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二)新授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尝试认一认矫正教读个别认读集体、分组赛读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2、听一听,找一找(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窗床电梯(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楼梯(√)门()窗()3、读儿歌《学好样》(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3)个人或分组展示(三)课堂小结1、笔画回顾: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第3课上下楼梯学习目标1、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024年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精选

2024年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十章“生活中的趣味”,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句子构建与修饰、阅读理解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句子,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构建与修饰、阅读理解与表达。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与运用、句子构建与修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词语理解与运用a.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理解词义。
b. 教师讲解词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句子构建与修饰a. 学生朗读课文,分析句子结构。
b.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并进行修饰。
(3)阅读理解与表达a. 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新课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理解与运用2. 句子构建与修饰3. 阅读理解与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学词语,编写一个趣味小故事。
b. 仿写一个句子,并进行修饰。
c.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 答案:a. 略b.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a.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生活中的趣味现象。
c.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生活中的趣味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培智学校实用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第八册全册教案

启智《实用语文》第七册
教案
教学内容第1课反义词第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说出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能
认读课文。
学会生字“轻”,能正确书写。
并
能组词,说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轻”的意义,知道讲文明,不在楼道里跑跳、喧哗,要轻声漫步。
教学重
点、难点
学会“轻”的音、形、义。
学情分析本班有两人属于中度智障,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其他学生均属重度智障。
其中有两人语言障碍严重,读不准字音,认字、记忆字形能力也很差。
三人认
读字音、识记字形、写字能力都很弱,只能仿写简单的字,但也需要老师把
手指导。
一人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写字、读字、词必须单独指导才能完成。
教具、学
具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组字卡片
语文备课教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 1 学期第周。
培智实用语文第六册14、交通工具二

《交通工具(二)》教学设计新密市特殊教育学校靳亚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实用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交通工具》,上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常用的交通工具,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飞机、火车、轮船常见的交通工具。
学情分析:本班共12名学生,其中三名自闭症、两名脑瘫、一名唐氏,其余六名单纯性智力落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语言的能力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学生在可以认读、说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比较好,B 组学生可以认读词语,对图片和动作的理解和记忆较好,语言表达能力稍差,C组学生不能认读词语,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对图片视频比较感兴趣,对肢体语言的理解度较好。
知识与技能:A组:了解飞机、火车、轮船的运行方式,认读词语,学习“……”在“……”做“……”的句式,并试着用此句式的说一说。
B组:认识三种交通工具,了解飞机、火车、轮船的运行方式,可以正确读句子,看图说句。
C组:认识三种交通工具,了解飞机、火车、轮船的运行方式,跟读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认知飞机、火车、轮船这三种交通工具,通过参与读、说,体验用语言表达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交通安全意识,出行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要遵守及规则,听长辈的话,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方式教学难点:学习“……”在“……”做“……”的句式,并试着用此句式的说一说。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词卡、句子条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请看这是谁?放暑假了,猪爸爸也休假了,小猪佩奇一家准备去旅行,大家猜猜他们会坐什么交通工具呢?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佩奇去认识几种交通工具,好吗?(板书读课题)二、新授(一)火车师:第一站,佩奇想到云台山去看看,他们是坐什么去的呢?他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呀?对,是火车!那我们跟着佩奇去认识一下火车,好吗?同学们,火车的样子记住了吗?这是什么?这是火车,这个词语读火车,跟老师齐读三遍,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小强、浩浩,不是“车儿”,是“车”,这次对了!师:火车在那里开?噢,铁轨,老师没想到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铁轨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呢?所以,我们可以说,火车在地上开。
培智语文14教案

培智语文14教案教案一:语文第14课《百花争艳齐开放》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朗读。
2.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通过朗读对比,培养学生的朗读准确性和韵律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难点:通过描写细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具:图片、课文教材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并与课文标题进行对比。
Step 2:初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教师带领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Step 3:重点句型讲解(1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并进行解释和讲解。
2.学生跟读句型,注意语音语调和句子结构。
Step 4:细节描写学习(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花的颜色、形状、芬芳等。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细节。
Step 5:课文赏析(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利用这些修辞手法改写课文中的句子。
Step 6:课堂活动(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和描写。
2.学生用描画、摄影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观察到的花卉细节。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想象和想象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们通过图片和课文的对比,激发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在细节描写学习环节中,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朵的细节,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堂活动环节中,学生通过真实的观察和记录,加深了对花朵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2. 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5. 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6. 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目标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 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期望。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2. 教学目标:介绍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3. 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听、说、读、写技能进行交流。
4. 总结: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强调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相互关联。
第三课: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
2. 教学目标:介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描述图片、讲故事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四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短文或文章,引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如回答问题、找出关键词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
第五课: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作品或发明,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智学校实用语文五年级第九册全册教案

培智学校实用语文五年级第九册全册教案教案目录:第9课百货商厦4课时第10课超市6课时第11课工具3课时第12课刷鞋4课时综合练习3 2课时第13课阿姨来了5课时第14课做客4课时第15课清明端午中秋3课时第16课静夜思3课时综合练习4 2课时一共36课时第9课百货商厦教材分析:《百货商厦》是一篇朗朗上口的儿歌,句式整齐,押韵,十分适合儿童朗读背诵。
内容上三言两语勾勒出百货商厦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欣欣向荣、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简单便于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商、围、具、灯、品”,会读会写,能组词;认识部首“囗(方框儿)、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商厦里商品的琳琅满目和热闹。
3.逐步建立“类”的概念,理解文中“玩具、灯具、家电、服装”等都是统称。
(为第10课“购物指引”的作用——按类找物做铺垫。
)4.积累词语“百货东西用品玩具肥皂灯具许多多少商品”。
过程与方法:1.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商厦里商品的琳琅满目和热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大家去过明湖商场吗?里面有些什么卖?生:牙膏、牙刷、肥皂……2.明湖商场就是百货商厦,里面有很多东西卖。
(板书课题:百货商厦)(齐读课题,个别读)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1.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百货商厦里有的东西,现在大家读一读课文中告诉我们还有些什么东西卖?(跟读课文,尽量咬字清楚,不漏字,不添字)生:毛巾、围巾、手套……2.师播放ppt,对照理解词语。
家电:家用电器的简称,如冰箱、洗衣机、电磁炉、彩电等。
灯具:各种照明用具的统称,如床头灯、台灯等。
服装:衣服鞋帽的总称。
百货商厦里有许多服装专卖店。
衣料:做衣服用的棉布、绸缎、呢绒等材料。
商品:商厦里卖的物品。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如口感、味道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水果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二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颜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颜色,如颜色的深浅、明暗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颜色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颜色的深浅和明暗。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三章: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让学生数数和识数。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如数的多少、大小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数字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数数和识数。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表达数字的多少和大小组合。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第1课白云感冒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3.分组跟读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3节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集体朗读课文,检查回家朗读情况三、评讲练习1、读一读,说一说。
(1)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3)白云能变成什么2、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它一会儿变成了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2)它觉得头重脚轻,身子渐渐地往下沉……3、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大家来交流一下学生练习师指导四、学生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2课花脸虎的喷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生字“鼻、久、接、林、采”,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喷嚏、胡椒粉、底下、憋、跨上、震得、摔伤、翅膀、踢、蜂蜜、熬、专治、捂住、涨得。
3、掌握词语:鼻子、接着、好久、树林、采来。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1. 知道感冒症状,明白打喷嚏要捂住嘴巴,不要对着别人,这样会受人欢迎,懂得与人交往要有礼貌。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5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齐读第一课词语2遍,然后进行默写三、1.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花脸虎的喷嚏》2.听老师读课文,想想花脸虎得了什么病它感冒了。
四、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3.分组跟读五、 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段2.找一找课文你你不会书写的字词3.讲解“脸、鼻、久、采、喝”的结构六、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2.学生齐读要求读通读对。
七、1.听老师读词语,画词语2.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3.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教学要求:能说出:花脸虎得了什么病花脸虎遇到了哪些动物同时又发生了哪些事动物们送给花脸虎用什么做的药并关照花脸虎什么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把书打开,请7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7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 自读课文,说说:花脸虎得了什么病花脸虎感冒了。
2. 再读课文,想想:花脸虎遇到了哪些动物同时又发生了哪些事遇到了小熊、小猴、鸟妈妈,打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小猴从树上被震得摔了下来,小鸟摔上了翅膀。
3. 动物们送给花脸虎用什么做的药并关照花脸虎什么动物们送给花脸虎梨、蜂蜜和草药,并让它以后打喷嚏时捂住嘴巴。
四、1. 花脸虎懂得了什么它懂得了打喷嚏时候要捂住嘴巴,照顾别人的感受。
五、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教学要求:学生懂得感冒打喷嚏的时候不能对准别人,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集体朗读课文,检查回家朗读情况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集体朗读课文,检查回家朗读情况三、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花脸虎感冒打喷嚏遇到了小熊、小猴、鸟妈妈,打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小猴从树上被震得摔了下来,小鸟摔伤了翅膀。
动物们送给花脸虎梨、蜂蜜和草药,并让它以后打喷嚏时捂住嘴巴。
鼓励学生说一说,然后跟着老师一起说,最后学生集体齐说四、1.讨论:花脸虎对着别人大喷嚏对不对不对,很没有礼貌,也容易把病菌传给别人。
感冒打喷嚏的时候不能对准别人,避免把病菌传染给别人。
五、1.读一读三句话,想一想哪句话表达的更好第一句和第二句表达的都不好,花脸虎感冒了大家都很关心它。
第三句表达比较好六、作业第3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散、绿”等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朗读并理解古诗,跟着老师说说古诗的含义。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1、感受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色。
2、让学生享受春天,发现春天。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学习古诗《村居》。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齐读《花脸虎的喷嚏》词语2遍,然后进行默写。
三、1. 老师范读,学生欣赏2.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3.集体拼读4.老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三遍)四、结合古诗讲讲字词含义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六、1.课堂作业,抄写古诗2遍2.回家作业,抄写古诗2遍,朗读古诗3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1、学习古诗《咏柳》。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二、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柳》,集体背诵,个别背诵2.和老师一起说说古诗含义三、1.这首古诗我们以前学习过,请同学朗读2.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3.集体拼读4.老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三遍)四、1.古诗中字词的含义①柳:柳树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
⑤丝绦: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
⑦似:好像。
2. 跟老师一起说说古诗的含义: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五、1.再读古诗,然后集体背诵古诗2.个别背诵古诗。
六、1.回家作业:抄写古诗2遍,朗读并背诵古诗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教学要求:朗读古诗,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二、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村居》、《咏柳》,集体朗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1.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2.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3.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4.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咏柳》写了: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四、1齐读古诗,然后集体背诵2.请学生个别背诵五、练习第4课下面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差、单、锅、烧”等5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句子,理解句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3.用“先……接着……然后”练习说话,提高表达能力。
4. 说说下面条的过程。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1、能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下面条。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学习生字,拼读拼音纠正发音;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村居》和《咏柳》请学生背一背二、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下面条》。
3.你会下面条吗你是怎么下面条的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3.分组跟读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段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读课文,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把书打开,请3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想小英在什么情况下决定自己下面条小英的爸爸出差了,妈妈在单位加班。
小英的肚子有点饿了,就决定自己下面条吃。
2.齐读第二段,找找小英下面条的过程。
找到下面条的步骤先把装水的锅子放在灶具上烧开,接着把面条放进锅里。
水开了,加进半碗冷水,等水再开了,打开锅盖,让面条煮一会儿。
关了煤气,用筷子小心地把面条捞出,放入事先放好料的大碗里。
3再读第二段,巩固下面条的过程。
四、作业抄写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教学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二、1.齐读课文,想想小英在什么情况下决定自己下面条小英的爸爸出差了,妈妈在单位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