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行业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分析报告简介:全球范围内,细胞和基因疗法(CGT)不仅改变了人类治疗遗传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方式,同时也正在颠覆整个制药生态圈。
至2019年底,全球共推出超过27种CGT产品,约990家公司从事下一代疗法研发和商业化,全球CGT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过119.6亿美元。
对于志在赢占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必须采用独特的商业模式解决这些本土问题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CGT 发展的沃土,2017年至2019 年期间共有 1,000 多项临床试验已经开展或正在进行,中国政府授予数千项相关专利,位居全球第二。
45 家本土企业以及四家合资公司引领中国CGT 生物技术行业蓬勃发展,并拥有获批的CGT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
尽管CGT行业繁荣发展,但外商投资监管、报销时间的不确定性、技术和知识产权本土化要求、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差异等中国CGT生态圈的多个环节,均为CGT产品的顺利商业化带来重大挑战。
对于志在赢占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必须采用独特的商业模式解决这些本土问题,并且需要围绕市场准入、监管、产品组合与知识产权、以及商业化能力建立卓越发展框架,制定相应战略并衡量成效。
此外,这些企业还应考虑如何有效获取日益丰富的本土创新技术,培养专业能力,依托生态圈合作在全球开发此类知识产权。
本文将探究影响中国 CGT 行业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趋势,助力投资者、企业和研究人员塑造不断创新且可持续发展的中国CGT行业,并且从中受益。
一、应对新冠疫情危机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危机继续蔓延,并将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预计将为CGT行业带来如下影响:CGT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相关的资金支持会继续增加。
CGT不仅可能治疗甚至治愈非传染性的疑难杂症,例如遗传疾病或晚期肿瘤,也有可能通过恢复人体的自然免疫力防治新型传染病。
例如,一家致力于为遭受威胁生命的病毒性疾病患者开发细胞疗法的波士顿公司AlloVir近期宣布,和美国贝勒医学院合作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异体T 细胞疗法。
2020年医药CDMO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调研】

2020年医药CDMO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调研】2020年2月目录1. 医药CDMO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1.1 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1.2 医药CDMO行业结构分析 (6)1.3 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7)1.4 医药CDMO行业特征分析 (8)1.5 医药CDMO行业PEST分析 (9)2. 医药CDMO行业政策环境 (11)2.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1)2.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2)2.3 宏观环境下医药CDMO行业的定位 (12)2.4 “十三五”期间医药CDMO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3)3. 医药CDMO产业发展前景 (15)3.1 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5)3.2 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增长点 (15)3.3 医药CDMO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6)3.4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6)3.5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6)3.6 医药CDMO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7)3.7 医药CDMO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8)3.8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19)3.9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19)3.10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0)4. 医药CDMO行业竞争分析 (22)4.1 医药CDMO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2)4.2 中国医药CDMO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4)4.3 中国医药CDMO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5)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6)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7)5. 医药CDMO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8)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28)5.2 基础工作薄弱 (28)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8)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9)5.5 技术相对落后 (29)5.6 隐私安全问题 (29)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0)5.8 管理效率低 (31)5.9 盈利点单一 (31)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2)5.11 法律风险 (32)5.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2)5.13 人才问题 (33)5.14 产品质量问题 (33)6. 医药CDMO行业多元化趋势 (35)6.1 宏观机制升级 (35)6.2 服务模式多元化 (35)6.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35)6.4 社会化特征增强 (35)6.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36)6.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36)6.7 呈现集群化分布 (37)6.8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医药CDMO"建设 (38)6.9 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38)6.10 个性化定制受宠 (39)6.11 品牌不断强化 (39)6.12 医药CDMO+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39)6.13 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40)6.14 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40)7. 医药CDMO产业投资分析 (42)7.1 中国医药CDMO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42)7.2 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42)7.3 中国医药CDMO行业投资风险 (43)7.4 中国医药CDMO行业投资收益 (44)1.医药CDMO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1.1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虽然全球医药市场超过70%的份额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实际上市场已近成熟,发展遭遇瓶颈,2014~2018年复合增速(3~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7%)。
2020年细胞治疗行业问题及趋势分析

2020年细胞治疗行业问题及趋势分析2020年目录1.细胞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 (4)1.1干细胞治疗进展与问题及风险 (4)1.2服务链尚未形成集聚溢出效应 (5)1.3创新链的源头创新能力不足 (6)1.4产业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6)2.细胞治疗行业概况及现状 (7)2.1市场规模 (8)2.2干细胞治疗 (10)2.3我国细胞治疗行业的监管 (11)2.4以CAR-T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12)2.5市场快熟增长 (13)4.细胞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4.1中国临床优势明显,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13)4.2创新集聚效应已现雏形,部分产品前景可期 (14)4.3政策支持逐步明晰,迎来产业发展良机 (15)4.4降低细胞疗法生产成本 (16)4.6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17)4.8降低成本的终极武器:从个性化到通用型 (17)5.细胞治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8)6.细胞治疗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19)7.细胞治疗行业发展前景 (24)7.1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细胞治疗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5)7.2加快创新资源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布局 (25)7.3加强政策引导和风险管控,制定出台辅助性鼓励支持政策267.4政策支持 (27)8.细胞治疗行业投资分析 (28)1.细胞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进程来看,中国细胞治疗处于全球第二的水平(美国第一,产业发展代表性城市包括费城、纽约、波士顿等)。
然而,我国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上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1干细胞治疗进展与问题及风险从干细胞治疗的整个发展看,已经有好几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干细胞治疗领域里,今年开始可以看到一个趋缓的发展趋势,从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数量几乎都处在高位的增长,现在2015年半年过去了,但注册数量明显低于去年的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现象,显示这个领域出现发展瓶颈和回归理性。
CDMO市场分析报告

CDMO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是一个为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
随着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迅速发展,CDMO市场逐渐成为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外包研发和生产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分析CDMO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展望,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应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CDMO市场的概况和目的进行概述,为后续的内容提供背景和引导。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从CDMO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便读者全面了解CDMO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展望CDMO市场的未来发展,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CDMO市场的相关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CDMO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通过对CDMO市场的分析,我们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当前CDMO行业的发展现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机会,提升竞争力,为未来的业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同时,通过对CDMO市场前景的展望,为相关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建议和指导。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CDMO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首先介绍了CDMO市场的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法规;然后我们分析了CDMO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和新兴趋势;最后我们对CDMO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包括主要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分布。
细胞和基因治疗 CDMO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新基建重点项目

细胞和基因治疗 CDMO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新基建重点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一、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疗法的新方向(一)细胞治疗:CAR-T 是目前商业化的主流方向细胞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向患者移植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过的人体细胞以替代失去正常功能的细胞。
人体中包含200多种不同的特殊细胞类型,例如肌肉,骨骼或脑细胞。
这些细胞在体内执行特定功能,疾病或衰老可能导致人体细胞失去这些分化细胞。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缺失是不可逆的,也就意味着患病或丢失的细胞不再能被健康的细胞所补充。
细胞疗法旨在将新的健康细胞人为地引入患者体内,以替代患病或缺失的细胞。
细胞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而近代细胞治疗的快速兴起则是在2011年之后。
2011年10月,法国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标志着生物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型疗法。
此后,细胞治疗迅速兴起,在一些复杂的肿瘤疾病治疗中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 年10大科技突破之首。
细胞疗法发展历程细胞疗法按照引入的细胞种类可以分为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干细胞的分化和修复原理,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具有多能性和全能性、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等优点。
患者自体干细胞较易获得,致癌风险也很低,同时也没有免疫排斥及伦理争议等问题,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
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种类主要有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
干细胞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组织创伤等方面。
干细胞的全能型可以被用于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的原理是采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加强其靶向性和杀伤力,最后再输入到病人体内以消灭病原体、癌细胞。
2024年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细胞基因治疗的合同研发与制造(CDMO)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细胞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多个疾病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的全面了解,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
2. 市场概况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临床需求的增加。
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可以细分为细胞治疗CDMO和基因治疗CDMO两大类别。
随着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3. 市场规模与预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预计未来几年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规模将超过XX亿美元。
4. 市场竞争分析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CDMO公司参与其中。
这些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新兴的细胞基因治疗CDMO公司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它们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 市场驱动因素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素:•技术进步: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临床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细胞基因治疗的认知和接受度提高,临床需求快速增加。
•政府支持:政府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6. 发展趋势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市场国际化: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CDMO公司之间将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技术整合:细胞基因治疗CDMO公司将加强与其他技术公司的合作,实现技术整合和创新。
•市场专业化: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将呈现出不同领域和专业化的特点,不同公司将通过专注于某个领域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细胞基因治疗外包服务行业深度报告

细胞基因治疗外包服务行业深度报告细胞基因治疗黄金时代来临,行业进入“快车道”。
从需求端看,“一次治疗、终身痊愈”,CGT疗法有望实现从根源上治疗疾病,是癌症和遗传病治疗的新领域,也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从政策端看,2016年,美国JunoTherapeutics的CAR015临床2期试验出现三个病例死亡,以及中国魏则西接受未经监管审批的免疫疗法之后去世,中美都相继发布CGT疗法相关政策,更加清晰的监管规定以及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推动CGT行业的繁荣;从发展历程看,CGT疗法逐步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化到工业应用,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重视。
研发高热情,资本强助力,CGT成为“吸金重地”。
根据PharmaProject 的报告,预计2020年基因治疗在研管线1300余个,69%的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只有25个产品推进到了临床III期阶段,大量的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在研项目开始集中进入临床阶段,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1000个细胞和基因治疗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并且预计到2026年将有超过8000个细胞治疗临床管线和超过3000个基因治疗临床管线,行业5年有十倍空间,根据EvaluatePharma 数据显示,全球细胞及基因治疗的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比如,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 上市仅一年,2020年销售额达到9.2亿美金;Spinraza2020年销售额更是实现20.52亿美元。
随着临床管线的推进,CGT商业化时间点明朗,5年后即将迎来爆发期,FDA预计到2025年,将会每年批准10-20个CGT产品。
CDMO服务覆盖CGT研发生产全流程,有望率先受益,重点关注具备规模化载体生产的外包企业。
CGT在研药物进入黄金时期率先受益的是CGT的CDMO产业,CGT疗法研发生产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质粒生产;2)病毒载体生产(递送系统);3)细胞制备。
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分析报告

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细胞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
随着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治疗癌症、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的效果也在不断提升。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细胞基因治疗的生产和制造市场需求的增加。
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作为专门从事生物制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机构,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 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文的章节分布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概述,例如: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及对整个文章的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从细胞基因治疗市场概况和CDMO市场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将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情况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分析报告,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相关市场动态。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该市场的概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全面了解,可以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同时,通过对市场的展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探讨,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发展建议,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让他们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细胞基因治疗CDMO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介绍了细胞基因治疗市场的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和前景。
然后,我们对CDMO市场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参与方和市场份额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行业调查报告1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疗法的新方向(一)细胞治疗:CAR-T 是目前商业化的主流方向细胞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向患者移植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过的人体细胞以替代失去正常功能的细胞。
人体中包含200多种不同的特殊细胞类型,例如肌肉,骨骼或脑细胞。
这些细胞在体内执行特定功能,疾病或衰老可能导致人体细胞失去这些分化细胞。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缺失是不可逆的,也就意味着患病或丢失的细胞不再能被健康的细胞所补充。
细胞疗法旨在将新的健康细胞人为地引入患者体内,以替代患病或缺失的细胞。
细胞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而近代细胞治疗的快速兴起则是在2011年之后。
2011年10月,法国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标志着生物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型疗法。
此后,细胞治疗迅速兴起,在一些复杂的肿瘤疾病治疗中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年10大科技突破之首。
细胞疗法按照引入的细胞种类可以分为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干细胞的分化和修复原理,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具有多能性和全能性、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等优点。
患者自体干细胞较易获得,致癌风险也很低,同时也没有免疫排斥及伦理争议等问题,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
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种类主要有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
干细胞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组织创伤等方面。
干细胞的全能型可以被用于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的原理是采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加强其靶向性和杀伤力,最后再输入到病人体内以消灭病原体、癌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包括NK细胞、T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等。
目前免疫细胞疗法主要被运用于癌症的治疗,根据所使用的的免疫细胞不同,分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API生物免疫治疗、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DC-T细胞疗法等。
免疫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过继性免疫治疗实现的。
过继性免疫治疗是指从肿瘤患者体内分离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和功能鉴定,然后向患者回输,从而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种方法是利用从患者的肿瘤中分离出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实验室中扩大其数目,然后再注入患者体内;第二种方法是改造从患者身上收获的T细胞,使其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以便T细胞可以识别和攻击表达这种抗原的肿瘤细胞;第三种方法与TCR类似,区别在于其在T细胞上构建的是一个嵌合型抗体受体(CAR),从而让免疫T细胞不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癌症细胞,同时可以激活T细胞杀死癌症细胞。
目前CAR-T是唯一被FDA批准的过继性免疫疗法。
TIL和TCR治疗只能靶向和消除在特定情况下(当抗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或MHC结合时)呈递其抗原的癌细胞。
而CAR的主要优势在于,即使不通过MHC将抗原呈递到表面,它们也能与癌细胞结合,这会使更多的癌细胞容易受到攻击。
但是,CAR-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在细胞表面自然表达的抗原,因此潜在的抗原靶标范围比TCR小。
CAR-T(右)疗法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MHC的呈递也能激活T细胞(二)基因治疗:腺相关病毒载体平台得到广泛布局广义的基因治疗指通过纠正或补偿异常基因缺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基因作为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控制遗传性状表达和活性调节的作用。
当人类的基因出现异常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病状,基因突变最典型的病症就是镰刀性贫血症,此外还有唐氏综合征、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巨脑症,同时癌症、脑积水、癫痫、自闭症、脉管性疾病、皮肤生长异常等疾病都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转移或基因调控对的方法,将带有治疗性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正常基因的表达可以治疗患者的疾病。
基因治疗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基因治疗的发展可以根据人类的技术水平与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基因治疗流程图萌芽期(1970~1989):1970年美国医生Stanfield Rogers试图通过注射含有精氨酸酶的乳头瘤病毒来治疗一对姐妹的精氨酸血症,但试验不幸失败。
两年后美国著名生物学家Theodore Friedmann等人在《Science》发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前瞻性评论《基因治疗能否用于人类遗传病?》提出了基因治疗是否可以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设问。
这些尝试和设想在医学、学术、法律、宗教、伦理各界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对于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当时社会的态度更多是恐惧与质疑。
直到1989年,FDA才同意现将载体导入作为“基因标记”的临床试验。
1990年才正式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狂热期(1990~1995):1990年9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William French Anderson 医生团队针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开展了临床基因治疗。
他们从一4岁女孩体内抽取白细胞,在体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能够正确编码腺苷脱氨酶的ADA基因插入到白细胞基因组中,最后将这些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白细胞重新输入女孩体内。
接受治疗后,其机体产生ADA的能力有所提高。
William French Anderson也因此被称为“基因治疗之父”。
这一次临床治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医学界,此后基因治疗出现一段爆发期,这几年内超过100个临床方案经过FDA批准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理性期(1996~2012):1999年,18岁的美国男孩Jesse Gelsinger参与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治疗项目并接受腺相关病毒载体注射,4天后,男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基因治疗进入最艰难的寒冬时期。
热潮退去后,人们开始对基因治疗进行冷静的思考。
2003 年,FDA暂时中止了所有用逆转录病毒来基因改造血液干细胞的临床试验;经过3个月严格审核权衡后,又允许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继续进行。
同年10月,中国批准了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这是一个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53病毒载体,用于晚期鼻咽癌配合放疗的联合治疗,但它的批准上市一直存在争议,临床应用也很有限,2008年被吊销生成许可。
基因治疗发展历程成长期(2012至今):2012年,荷兰UniQure公司的Glybera由欧盟审批通过,这个项目采用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用于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引起的严重肌肉疾病,它的获批上市开启了基因治疗的新时代。
虽然这个Glybera被证明有效,但当时只有一名病人使用Glybera接受了治疗。
此后,基因治疗的商业化进程出现了停滞。
2016年,意大利San Raffaele Telethon研究所与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合作开发的基因疗法Strimvelis实现了18位腺苷脱氨酸缺乏性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患儿的完全治愈,同年,Strimvelis获得欧盟的上市许可,使基因治疗技术的商业化迈出重大的一步。
2017年12 月,美国公司Spark Therapeutics的基因疗法Luxturna获批上市,成为首款在美国获批、靶向特定基因突变的“直接给药型”基因疗法。
自2012年来,基因治疗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模式转变:基因补充策略变得更为全面,基因编辑、目标基因重组、反义寡核苷酸诱导外显子跳跃以及RNA干扰都进入临床,这对于那些简单增加功能正常的基因不足以改善的显性疾病十分重要。
基因治疗流程图基因治疗可根据实现手段的不同分为离体治疗和体内治疗两大类。
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的研发管线各占一半,病毒仍是最常用的基因载体。
采用体内方法还是体外方法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疾病产生部位、体内细胞的获取难度等等,总体来说,体内方法和体外方法没有显著的优劣差异。
大多数的体外细胞基因治疗采用的是自体细胞,占体外基因治疗管线的58%,只有14%的管线使用的是同种异体细胞。
这主要是因为异体细胞虽然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压力,但是存在免疫反应的问题。
无论是体内和体外治疗,59%的研发管线都使用病毒载体,仅13%采用质粒、信使RNA、脂质体等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中,腺相关病毒(AAV)由于其低毒力、高转导率、成本可控、低插入风险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基因治疗中。
2018年基体外基因治疗使用细胞来源占比2018年基因治疗管线中载体使用情况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平台依次是腺相关病毒、慢病毒、腺病毒等,CDMO龙头普遍都有这几个平台的技术布局,如Lonza主要生产腺相关病毒和慢病毒、同时也生产腺病毒和溶瘤病毒等。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的优点2基因和细胞治疗CDMO:龙头加紧布局的潜力市场(一)行业内研发参与者显著增加,企业联合推进研发管线目前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内的企业大约有391家。
这些公司中有一些非常小的参与者,他们只研究一两种疗法,行业内的大公司产品线则能达到十几个项目。
参与基因治疗产品研发的公司包括生物科技公司、新兴制药公司以及中大型制药公司。
在最活跃的前20 家公司中,REGENXBIO以16种正在开发的基因疗法的数量领先。
REGENXBIO一方面利用NAVAAV平台推进基因治疗候选产品的内部管道,另一方面与其他基因治疗公司合作,利用NAV技术来创造收入。
该公司最先进的内部基因疗法处于II期,其中RGX-121是一种治疗粘多糖多西症(Hunter综合征)的一次性疗法,RGNX-001则可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018年1月被Celgene收购的Juno Therapeutics与Genethon合并,成为第二大最活跃的细胞基因治疗公司。
在大型制药公司中,诺华和Kite Pharma (现已归吉利德所有)进入前20名。
前20的企业还有基因编辑公司Sangamo Therapeutics、CRISPR Therapeutics 和Editas。
大型制药公司包括赛诺菲、Biogen、葛兰素史克、辉瑞和强生虽然没有进入前20的行列,但也已经在基因治疗上有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