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点检制度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设备的点检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设备维保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点检频次1.设备点检应按照设备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确定点检周期,重要设备每天点检一次,一般设备每周点检一次,设备点检周期应在合理范围内,并制定相应的点检计划。
2.点检人员应按照点检计划进行点检工作,不得随意更改点检周期或跳过点检。
(二)点检内容1.设备点检应包括设备的机械部分、液压部分、气动部分、电气部分等方面的检查。
2.机械部分点检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传动部件的润滑情况、固定件的松动情况等。
3.液压部分点检内容包括液压系统的泄漏情况、油品的污染情况、液压元件的正常工作情况等。
4.气动部分点检内容包括气源、气路的正常供气情况、气动元件的工作状态等。
5.电气部分点检内容包括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气元件的运行状态等。
(三)点检要求1.点检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点检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2.点检人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点检工作,对点检的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参与异常情况的排查和处理。
3.点检人员要定期维护点检工具和设备,确保点检工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检测。
4.点检工作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建立完善的点检标准和点检记录,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预警信息。
(四)点检记录1.点检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点检结果,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点检时间等信息。
2.点检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填写,记录内容要详实清晰,可作为设备维保和故障排查的参考依据。
3.点检记录应归档保存,便于后续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以提高点检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点检责任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设备的点检工作,制定点检计划和点检标准,指导点检人员的工作,定期对点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点检人员负责按照点检计划进行点检工作,保证点检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参与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四篇)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加强设备点检工作,维护设备的完好性和长久的使用寿命,依据公司的相关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点检、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点检工作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测试、修理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操作的安全。
第四条设备点检工作应符合以下原则:(一)规范操作:点检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点检工作,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设置。
(二)及时通知:点检人员在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潜在故障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三)记录完整:点检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次点检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及时报告,以便记录和查证。
(四)安全第一:点检人员在进行点检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章设备点检的内容和频次第五条设备点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设备的外观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变形、损坏、松动、污垢等情况。
(二)设备的电气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是否正常,如电源、电线、接线端子等。
(三)设备的润滑检查:检查设备润滑部位的润滑状况和润滑油的添加情况。
(四)设备的运行检查: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如运转速度、响声、震动等。
(五)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防护措施是否完善,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等。
(六)设备的清洁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第六条设备点检的频次由设备的种类、重要性和使用情况等因素决定,必须有明确的点检计划。
一般来说,设备的点检频次不得少于每季度一次。
第三章设备点检的责任与义务第七条公司设备点检的责任主体是设备点检人员,由公司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工作。
第八条设备点检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一定的设备知识和技能,熟悉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程。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积极参与设备点检工作,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支持。
设备点巡检制度模板(七篇)

设备点巡检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预防事故、故障发生,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力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各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____预焙阳极生产中心所辖设备日常点巡检。
三、点巡检定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一种工作方法。
四、申明1.设备部协同车间专业点检员负责本制度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2.车间各班班长与设备管理员为本班组日常点巡检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车间点巡检制度的严格执行,每班次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表及设备点检看板。
3.设备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车间点检执行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考核。
五、内容与要求1.凡是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设备台帐中包含的)都要纳入巡检范围。
2.各班组要把管辖范围内的生产设备的巡检责任承包到个人,并制订班组点巡检管理制度,且必须具有本班特色及可操作性,不可敷衍塞责.3.车间或班组对巡检职责承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根据《索通设备点巡检标准》让承包人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巡检内容、标准和方法。
4.设备巡检承包人应根据所承包设备的情况设计巡检路线,确定常规巡检时间.按期依照《索通设备点巡检标准》采用适宜的检查手段对设备进行巡检。
巡检时,必须带上工具袋,工具袋中应备好常用的工具。
5.对某台(套)设备进行巡检时,应先向设备操作工询问情况,并查看设备点检表后,再检查设备。
对操作工反映的问题应核查清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停机不影响生产及安全的情况下,有能力处理的应立即处理妥当;____力处理或停机处理会影响生产或安全的应向上级汇报,请求协调处理;对于不立即停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要____作工立即停机。
6.巡检结束后,应及时把巡检结果如实记录在巡检记录本上,对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班组、车间或设备部反映。
设备保养日常点检制度范本

设备保养日常点检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效率,降低故障率,根据我国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与维护保养工作。
二、日常点检1. 点检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等现象。
(2)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运行声音、振动、温度是否正常,观察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现象。
(3)设备控制系统:检查设备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等是否正常工作,观察设备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4)设备传动系统:检查皮带、链条、齿轮等传动部件是否磨损、松动,观察传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响声。
(5)设备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位、油质、压力是否正常,观察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异响等现象。
(6)设备电气系统:检查电源、电缆、绝缘子等电气部件是否正常,观察电气系统是否有发热、异味等异常现象。
(7)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防护罩、防护栏、警示标志等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安全防护功能是否正常。
2. 点检频率(1)每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点检。
(2)特殊设备或重要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点检频率。
3. 点检人员(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点检工作。
(2)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并对操作人员的点检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三、维护保养1. 保养内容(1)清洁设备: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保持设备清洁。
(2)润滑设备:定期给设备的运动部件加注润滑油,确保设备运动顺畅。
(3)紧固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紧固件,如有松动现象,及时紧固。
(4)调整设备:定期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5)检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2. 保养周期(1)日常保养:每天工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2)定期保养: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3. 保养人员(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保养工作。
(2)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保养工作,并对操作人员的保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强化设备点检制在维检中心全面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所属设备的点检管理。
三、组织机构(1)危险中心经理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第一领导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2)维检中心点检站站长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常务领导。
(3)公司设备科是设备点检日常工作管理和考核的职能部门。
(4)各作业区区长兼本作业区点检作业长。
(5)各作业区下设点检责任员及兼(专)职点检员。
四、职责(1)公司设备科点检站负责全厂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2)各作业区负责所辖区域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推广。
(3)维检中心负责厂设备专业点检的实施。
五、定义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早期处理的设备检查。
六、点检管理的内容及要求1、点检制的特点(1)生产工人负责日常管理。
(2)有一支从事点检工作的专业点检员队伍,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3)有一套科学的点检基准、业务流程、合理的责权关系和推进工作的组织体系;(4)有比较完善的仪器、仪表、检测手段和维修设施的现代化;(5)推行以作业区长为责任主体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模式。
2、点检的“五定”要求(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2)定法:对检查项目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即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3)定标:即检测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4)定期:设定点检周期(对主要、关键设备和重点检查部位等);(5)定人:明确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分类及分工(1)按点检的周期划分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或作业区维修工承担。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28359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28359设备点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设备点检制是以点检为核心,采取全员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设备管理制度,其实质是将生产设备按分工区域及专业交给岗位点检、修理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管理,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的管理和点检,准时精确把握设备技术情况,采取有效的设备定修,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削减停机时光,延伸机件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以降低修理费,保证正常生产。
其次章点检的分类其次条常规点检(一)日常点检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转前后,点检人员靠“五感”对设备举行短时光的外观点检,准时发觉各种异样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露等以防止或避开设备在劣化状态下工作。
(二)定期短周期点检为预测设备内部状况,点检人员靠“五感”或容易工具、仪表对设备重点部位具体地举行静(或动)态的外观点检,点检周期普通为1~4周。
短周期点检中还包括重合点检项目,所谓重合点检是指专业点检人员对日常点检中的重点项目重复举行具体外观点检,用比较的办法确定设备内部工作状况,点检周期普通不超过1个月。
(三)定期长周期点检为了解设备磨损状况和劣化倾向,对设备举行的具体检查,检查周期普通在1个月以上。
这种点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线解体检查按规定的周期在生产线停机状况下举行所有或局部的解体,并对机件举行具体检查,以确定其磨损变形的程度.2.离线解体检查有方案地或故障损坏时对更换下来的单体设备或分部设备、重要部件举行离线解体检查修复后,作为备品而循环使用(四)精密点检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举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状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用特别仪器、工具、或特别办法测定设备的振动、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举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情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推断其维修和调节的须要性,点检周期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定。
第三条重点点检当发觉设备有疑点时,对设备举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设备日常点检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日常点检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单位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管理。
第三条设备日常点检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实行定期、定点、定人的点检制度。
第四条设备日常点检管理的目标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二、职责与分工第五条生产部门负责设备日常点检工作的组织实施,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更新设备点检标准,对点检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点检员负责按照点检标准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及时记录点检情况,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报告。
第八条操作工负责配合点检员进行设备点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报告。
三、点检内容与标准第九条设备点检内容应包括:设备外观、温度、压力、振动、噪音、电气系统、润滑系统等方面。
第十条设备点检标准应根据设备类型、运行状态和故障特点制定,具体内容包括:1. 设备外观: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磨损、松动等现象。
2. 温度: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温度变化,如过热或过冷。
3. 压力:检查设备压力表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
4. 振动: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振动,如剧烈振动或频率变化。
5. 噪音: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噪音,如高噪音或噪音变化。
6. 电气系统:检查设备电源、开关、线路、电机等电气部件是否正常,绝缘是否良好。
7. 润滑系统:检查设备润滑油(脂)的种类、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润滑部件是否有异常磨损。
四、点检程序与方法第十一条设备点检应按照制定好的点检计划进行,点检计划应包括点检时间、地点、内容、标准等。
第十二条点检员应按照点检计划和点检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定点、定人的点检。
第十三条点检员应认真记录点检情况,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报告。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2篇)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1、设备点检制包括日常点检制和定期点检制。
2、日常点检制是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
以便进行必要的维护,由设备的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点检记录规定的部位、点检标准、点检部位进行检查,并将点检结果原本本地填写在点检记录上。
3、设备定期点检是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零件磨损的实际情况,以确定是否进行修理,主要是由操作工协助,由专职维修工和车间设备管理员进行定期检查。
每____天检查一次,并填写好专业点检记录。
4、设备点检制是为了引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打下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这项工作,尤其是填好设备的点检记录,该记录本月月底有车间连同运行记录报机动部。
5、机动部有专职点检人员负责全面安排点检工作,并定期抽检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必要时使用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测试,进行定量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呈报。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2)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制定本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点检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安全设备等。
三、术语定义1. 设备:指公司所拥有的各类物资、设施或其他资源,用于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
2. 点检:指定期定项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确定机器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故障。
四、制度内容1. 设备点检计划1.1 点检周期: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点检周期。
一般情况下,生产设备点检周期为每周或每月一次,办公设备为每月一次,安全设备为每季度一次。
1.2 点检项目:根据设备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确定需要进行点检的项目。
例如,生产设备可以包括电气系统、润滑系统、机械系统等。
2. 点检操作流程2.1 点检准备:点检人员根据点检计划,收集相应的点检工具和材料。
同时,查看设备的运行记录,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2 点检过程:点检人员根据点检计划,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查看设备外观、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安全防护系统,检查各旋转部件、链条和齿轮传动部位的安全防护罩是否安装可靠,光栅保护、急停按钮是否可靠,各安全防护系统是否正常有效工作。
e.检查设备使用部门的日常点检记录,查看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点检。
5.相关文件
5.1《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
进业(天津)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章节号
ESP-RD-02
生产设备点检制度
版本
2.0
页次
2/2
进业(天津)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章节号
JY-XX-XX
生产设备点检制度
版本
1.0
页次
1/2
1.目的
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工作状态,规范设备使用,特制定此制度。
2.范围
进业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职责
3.1设备管理部负责对本制度的建立、修订及解释。
3.2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所在部门设备的日常点检,并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明确设备点检人员,谁使用谁点检。
e.空车试运转,有异常及时处理或上报。
4.1维修部门设备点检
按照维修部的设备点检安排,严格按照《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规定内容,对每台设备进行点检,并对设备使用部门的点检记录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a.设备外观,检查设备有无缺件,有无异响,能否正常工作
b.液压、气压系统,检查油缸、气缸是否能可靠动作,是否漏油,安装是否可靠,润滑系统是否保养。
3.3设备维修部员工按照车间负责分配,对所负责区域设备每天进行点检,并核查设备使度执行的部门及个人,设备维修部主管负责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上报人事部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内容及定义
4.1设备使用部门设备点检
每天开机工作,按照《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规定内容,对每台设备进行点检。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a.设备外观,检查设备有无缺件,有无异响,能否正常工作
b.液压、气压系统,检查油缸、气缸是否能可靠动作,是否漏油,安装是否可靠,润滑系统是否保养。
c.电气系统,检查各开关按钮、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电线是否有裸露、松动、虚接,绝缘是否有效,配电箱/盒是否合盖等。
d.安全防护系统,检查各旋转部件、链条和齿轮传动部位的安全防护罩是否安装可靠,光栅保护、急停按钮是否可靠,各安全防护系统是否正常有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