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260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粗糙度仪用户使用手册

粗糙度仪用户使用手册

粗糙度仪用户使用手册介绍粗糙度仪用户使用手册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该手册提供的基本信息和指导。

粗糙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

它通过评估表面上的不规则性来确定材料的粗糙程度。

以下是对粗糙度仪的定义、功能和常见应用领域的解释:定义粗糙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设备,能够提供有关表面质量和均匀程度的详细信息。

它通常使用一种称为平均粗糙度指数(Ra)的度量标准来表示表面的平均粗糙度。

功能粗糙度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并提供定量和定性数据以描述这种粗糙度。

它通过运用传感器和针尖来检测表面上的微小差异,并根据测量结果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

常见应用领域粗糙度仪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粗糙度仪可以用于衡量加工过程中的表面质量,并确保产品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控制:粗糙度仪可以用于检测产品表面的不良情况,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环境科学:粗糙度仪可以用于研究土壤、岩石和其他自然表面的粗糙度,以了解地表和环境的特征。

建筑工程:粗糙度仪可以用于评估建筑表面的质量,例如墙壁、地板和铺设材料。

以上是对粗糙度仪的基本介绍和常见应用的解释。

使用粗糙度仪之前,请确保在用户使用手册中找到相应的操作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粗糙度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电源连接:确保粗糙度仪已正确连接到电源。

使用适配器将粗糙度仪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线没有受损或过度拉伸。

设备校准:在开始使用粗糙度仪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将确保粗糙度仪能够准确测量样品的粗糙度。

请参考粗糙度仪的用户手册,按照其中的说明进行校准。

样品准备:在开始测量之前,确保样品已被适当准备好。

清洁样品表面,清除表面上的杂质或污渍。

确保样品处于稳定的位置,并避免外界干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你就可以开始使用粗糙度仪进行测量了。

请遵循粗糙度仪的使用说明,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手册提供使用粗糙度仪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仪器的使用方法、参数设置、数据读取和解读等。

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简 介粗糙度仪又称为便携式粗糙度仪、粗糙度表面测量仪、粗糙度仪价格、粗糙度仪厂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检测仪、机加工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测试仪厂家、粗糙度测试仪价格、袖珍表面粗糙度仪,数字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测定仪,数显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检测仪,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粗糙度测试仪,便捷式粗糙度仪,数字式表面粗糙度仪,数显粗糙度测试仪,便携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价格,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手持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仪、精密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量仪、袖珍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检验仪、手持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高精度粗糙度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

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

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

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一、概述OU1300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

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

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

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1.1 主要特点●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采用 DSP 芯片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速度快,功耗低;●大量程,多参数 Ra,Rz,Rq,Rt。

粗糙度仪的操作

粗糙度仪的操作

1
2
4
3
校正片的公秤值为2.970um 校正测量结果:20970+/-0.005 um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4 部品测量 4-1 设定测量条件
STEP1
单击电脑上方的测量条件或双击电脑菜单左下方或者双击页 面左下方测量条件处跳出测量条件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STEP2
设定测量条件数据 基准长度=评价长度÷区间数 评价长度:为图纸指定需要测试范围的长度 区间数:一般为5最小不可以小于2
2 打开软件 电脑主页面上双击surfpak 软件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3 校正测量 3-1 校正片放于测量平台进行仪器校正
校正片
摇杆控制方向器
校正片放于测定台面上,通过选择X,Y,Z, (红灯显示)来控制摇杆上下左右方向,设 定测定头测量位置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3-2点击电脑界面测量菜单,下拉检测器校正测量 STEP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4-2 参数的设定 STEP3
电脑上方单击设置 ,下拉设置参数条件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STEP4
选择评价条件下的参数方框并选择Ra,Ramax,Rz,Ry栏里打勾确定 单击自动开始运行开始检测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STEP5
得出的结果即部品表面粗糙度的实测值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5 关机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定义 粗糙度仪:也称粗糙度测试仪 主要用于测量轴径表面粗糙度
仪器示图 印机
电脑界面
粗糙度仪
测量设备:打印机 电脑主界面 粗糙度仪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测量流程 (日常操作) 1 开机 2 打开软件 3 校正测量 4 部品测量 5关机
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

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简 介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又称为便捷式粗糙度测量仪、小型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报价、携带式粗糙度测量仪、手持式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粗糙度测试仪、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检测仪、机加工粗糙度测试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厂家、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价格、袖珍表面粗糙度仪、数字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测定仪、数显粗糙度仪、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仪、粗糙度测量仪、袖珍表面粗糙度仪、数字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测定仪、数显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检测仪、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粗糙度测试仪、便捷式粗糙度仪、数字式表面粗糙度仪、数显粗糙度测试仪、便携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价格、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手持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仪、精密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量仪、袖珍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检验仪、手持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高精度粗糙度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

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

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

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一、概述OU1300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

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

时代TT260数字式覆层测厚仪.pdf

时代TT260数字式覆层测厚仪.pdf
2 仪器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1 基本测量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2 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仪器符合以下标准: GB/T 4956─19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T 4957─19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方法 JB/T 8393─1996 磁性和涡流式覆层厚度测量仪 JJG 889─95 《磁阻法测厚仪》 JJG 818─93 《电涡流式测厚仪》
1.1 测量原理
本仪器采用了磁性和涡流两种测厚方法,可无损地测量磁性金属基体( 如钢、铁、合
第 1 页 共 23 页
概述
金和硬磁性钢等 )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如铝、铬、铜、珐琅、橡胶、油漆等)及非磁性 金属基体(如铜、铝、锌、锡等)上非导电覆盖层的厚度(如:珐琅、橡胶、油漆、塑料等)。
a) 磁性法(F 型测头) 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测头和磁性金属基体构成一闭合磁路,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 存在,使磁路磁阻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可导出覆盖层的厚度。 b) 涡流法(N 型测头) 利用高频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一个电磁场,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金属基体上产 生电涡流,并对测头中的线圈产生反馈作用,通过测量反馈作用的大小可导出覆盖层的厚 度。
2.2.1 测量方式(单次测量⇔连续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2.2 工作方式(直接方式⇔成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2.3 统计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2.4 存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2.5 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2.6 设置限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2.7 打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2.8 与 PC 机通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2.9 单位制式转换(公制<=>英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2.10 操作一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2.11 关于测量和误差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TT260使用说明书

TT260使用说明书

时代TT260数字式覆层测厚仪使用说明书时代集团公司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1测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2标准配置及可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1标准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2可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3仪器各部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3.1仪器各部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3.2测头各部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3.3屏幕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4技术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4.1测量范围及测量误差(见附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4.2使用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4.3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4.4外型尺寸和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仪器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1基本测量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2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2.1测量方式(单次测量⇔连续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2.2工作方式(直接方式⇔成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2.3统计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2.4存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2.5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2.6设置限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2.7打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2.8与PC机通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2.9单位制式转换(公制<=>英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2.10操作一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2.11关于测量和误差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3仪器的校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1校准标准片(包括箔和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3.2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3.3校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3.1零点校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3.2二点校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3.3修改组FX中的校准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3.4基本校准的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4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1影响因素相关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4.2影响因素的有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4.3使用仪器时应当遵守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5保养与维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5.1环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5.2电池充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5.3更换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5.4更换打印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5.5更换色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5.6装、卸打印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5.7故障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6用户须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7附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 概述本仪器是一种便携式测量仪,它能快速、无损伤、精密地进行涂、镀层厚度的测量。

粗糙度测量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粗糙度测量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粗糙度测量仪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引言本说明书旨在介绍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二、仪器概述粗糙度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仪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本仪器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工件表面。

三、仪器组成1. 主机:包括显示屏、操作面板、控制按钮等部分。

2. 探头:用于接触被测物体表面,测量其粗糙度。

3. 电源适配器:提供仪器所需的电源供应。

四、使用步骤1. 连接电源适配器:将电源适配器插头连接到主机背面的电源插孔,然后将电源适配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注意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与实际电源电压匹配。

2. 打开仪器:按下主机上的电源按钮,待仪器开机后,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3. 测量参数设置:操作面板上提供了各种测量参数设置选项,包括测量范围、测量单位、采样长度等。

按照实际需求,通过操作按钮进行参数设置。

4. 选择探头:根据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适合的探头类型,并将其安装在主机上。

5. 接触测量:将探头轻轻接触被测物体表面,保持平稳,避免晃动或施加过大的力量,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6. 结果显示:仪器会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包括粗糙度数值、曲线图以及统计数据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数据保存或打印。

7. 关机:测量完成后,按下主机上的电源按钮,将仪器关闭,并拔掉电源适配器。

五、注意事项1. 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被测物体表面干净,避免有任何杂质和污染物影响测量结果。

2. 使用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防止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性能。

3. 在操作仪器前,请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并按照指示操作。

4. 仪器不耐受高温、潮湿和腐蚀性气体环境,请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和存储。

5. 若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发生,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寻求帮助。

六、维护保养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仪器表面和探头,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

粗糙度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粗糙度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在基体上测量5~10次,显示器上显示一个数值,并显示“MEAN”。这是仪器当前的零点平均值。 连续按动两次校正键(ENTER/CAL),仪器存入新的零点值,退出校正壮态,显示“显示"0',进入测量壮态。 3.3 手持探头塑胶部分,将探头平稳、垂直地落到清洁、干燥的待测件上,仪器鸣叫一声,显示出膜厚值 (测量中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损伤探头)。抬高距离应大于10 mm 5~10次,就可完成一个测量序列。 3.4 按统计键(RES)5次,可顺次显示出以下统计数据: MEAN -- 平均值 MAX -- 最大值 MIN -- 最小值 S -- 标准偏差 N -- 测量次数 。持续时间应大于2秒钟。反复
- -”之后,
再次测量时,又开始下一个测量序列。 3.5 在测量中,如果探头放置不稳,会显示出一个明显错误的测量值,可按删除键(DEL),删除数值。 3.6 测量完毕,按电源键(ON/OFF)关闭电源,本仪器有自动关机功能,停止操作2分钟后自动关机。 3.7 当仪器显示“LOBAT”时,是电池电压不足,应结束测量,更换电池。
核准:
审核:
制定:文件名:来自涡流测厚仪操作指导书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三 阶 文 件 版本号: 1.0 目的 按照正确方法操作使用仪器. 2.0 适用范围: 涡流测厚仪 3.0 操作方法 3.1 按电源键(ON/OFF)打开电源,仪器开始运行自检程序,然后发出一声鸣音,显示“0”, 表示运行正常,准备进行校正。 3.2 仪器开机1分钟后进行校正,使用没有涂层的基体试块和已知精确厚度值的校正箔片,基体/箔片 都要清洁干净。 按校正键(ENTER/CAL),仪器进入校正壮态,显示器上提示ZERO,显示“0.0”。 A/0 页 生效日期: 数: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TR260粗糙度仪是时代公司推出的一款便携式高精度仪器,该仪器的便携性即适用于生产现场,其高精度也能满足计量实验室的使用。

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在液晶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

特点:多参数测量:Ra、Rz、Rp、Rsm、Rt、Rmr(tp)、Rz1max、Rsk、RPc、Rda;高精度电感传感器;2RC、GAUSS二种滤波方式;128×64 点阵液晶,可显示全部参数;碱性9V电池一个,连续工作时间≥4小时;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连接专用打印机,可打印全部参数及轮廓图形;内置标准RS232接口,可与PC机通讯;具有自动关机、记忆;可选配沟槽、小孔、斧型、靴型等九种传感以及测量平台、支架等方便用户对不同形状粗糙度测量的附件、配件。

1.1 测量原理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传感器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面做等速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相敏整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入数据采集系统,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出,也可在打印机上输出,还可以与PC机进行通讯。

1.2 标准配置1.3 仪器各部分名称主机部分电池显示屏信号线选择键电池仓RS232接口测量键打印键翻页键传感器及连接部分传感器测头部分传感器信号线驱动轴信号线接头感器插入口升降滑块升降架传感器夹持体升降架紧固螺栓升降架转向孔1.4 传感器的安装安装时,先将信号线与传感器插接并旋紧,然后将传感器插入夹持体,最后将信号线的另一端插入主机的信号接口并旋紧。

提示:1、传感器的触针是本仪器的关键零件,应给予高度重视;2、在进行传感器装卸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及触针,以免造成损坏,影响测量;3、在安装传感器时,应注意连接要可靠;4、测量时,放下传感器的动作要轻,避免传感器触针接触被测物体表面造成的冲击力影响测试结果,损坏传感器。

1.5电池的安装面对电池仓盖,用手指压紧并沿箭头方向将仓盖推开,将电池按仓内的正负极标识放入,再将藏盖沿滑槽推回原位。

2菜单设置2.1测量界面按下翻页键”scroll此界面即为测量界面,在此状态下,按测量键“measure”即可进行测量。

其中,“gauss”表示当前设定的滤波器;“Lc 0.08mm”表示当前设定的取样长度值;“Eval Length 4.00mm”表示当前设定的评定长度值;“Ra = ------“表示当前设定的参数显示为Ra。

说明:1、第一次开机进入的基本测量状态中所显示的内容为本仪器的缺省设置,下次开机时将显示上次关机时所设置的内容,每次开机后均自动进入基本测量状态。

2、开机时,不要按住菜单键不2.2菜单设置:在测量界面下再次按翻页键“scroll▽”,将进入”菜单设置界面“,如下图:在此界面,按“scroll▽”键,光标将在各菜单选项间循环,当确定需要进行设置的菜单时,光标移至该处并闪烁,此时按“select”键可进入子菜单。

取样长度的设置在上图的“菜单设置界面“,移动光标至”cut-off“见其闪烁,按”select”进入子菜单,如下图:按动“scroll”,”X.XX”依次显示”0.25“、”0.80”、”2.50”,这就是本仪器提供的三个取样长度选项,在选定后,按“select”确定并退回上一级即可。

评定长度的设置在“菜单设置界面“,按“scoll”移动光标至”evluationg length”依次按动▽键,则“X.XX”分别显示为1、3、5、10倍的取样长度,这就是本仪器提供的基于取样长度的四个评定长度悬想,在选定后,按“select”确定并退回上一级菜单即可。

显示参数的设置在“菜单设置界面“,按“scoll”移动光标至”parameters”见其闪烁,按“select“进入子菜单,如下图:,按“scroll”,光标依次在这些参数键移动,如果需要显示哪一个参数,则当该参数闪烁时按”select”,在该参数前会显示“√”(如果要撤消显示,进行同样的操作,“√”会消失)。

Rmr的设置要显示Rmr,还需对C值进行设定。

在“√Rmr”状态下,按“scroll”,当“settings”闪烁时,按“select”进入如下界面:当”Mr% + offset”闪烁时,按下“select”,进入如下界面:按“scroll”,光标将在”XXX%“和”+XX.Xµm”的数位之间移动,哪个数位闪烁,按“select”,则该数位上的数值将变动,在设置完成后,按”scroll”使“OK”闪烁,此时按“select”将返回上一级界面。

Rpc的设置其设置过程与Rmr同。

Range按“scroll”,”XXX“将在10、100、300之间变动,选好后,按”select”返回上一级。

Print setting(打印内容)的设置当“print setting”闪烁时,按”select”,出现如下界面:如果你选择的显示参数不止Ra一个,那么都会在这个界面显示出来。

“Graph”为粗糙度曲线图,“Headings”为抬头,需要打印出什么内容,在该项位置按”select”打“√”即可。

“VH = X 50”为曲线放大倍数,共有20、50、100、200四挡,也是通过按“select”选择。

设置完成后,按“scroll”至”exit”,再按“select”即返回上一级。

Units按“scroll”,将在“metric”和”inches“间变动,选定按”select”返回上一级。

Filter(滤波器)、的设置、DUMP MODE(输出设置)、store(存储)与“Units(公英制)的设置”进行相同的操作。

说明:1.仪器自动存储关机前最后一次测量的结果和测量条件,再开机时,自动进入该状态;但在测量过程中停机会造成全部测量数据丢失。

2.开机进入基本测量状态后,如果不需要修改测量条件,可直接按测量键“MEASURE◎”进行测量。

2.3打印打印之前,用通讯电缆将仪器与打印机连接好,打开打印机开关并使打印机处于联机状态。

说明:本仪器使用专用打印机。

不仅可打印测量参数值,还可打印轮廓图形。

您从时代公司购买的打印机已将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不必再进行任何设置。

3.测量应用3.1测量前的准备a. 确认仪器各部件已安装、连接妥当;b,完成所有的参数设置;c,擦净工件被测表面;d.将仪器正确、平稳、可靠地放置在工件被测表面上;e.传感器的滑行轨迹必须垂直于工件被测表面的加工纹理方向。

当准备工作完成,按测量键“MEASURE◎”开始测量。

说明:正确、规范的操作是获得准确测量结果的前提,请务必遵照执行。

3.2 几种常见的测量状态本仪器可以通过升降架和传感器夹持体的调整以及更换传感器,可以实现几种常见的测量状态。

见以下各图。

4.可选附件及其使用测量平台使用测量平台,可更方便地调整仪器与被测工件之间的位置,操作更加灵活、平稳,使用范围更大,可测量复杂形状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与测量平台连用时,可更加精确地调整针位,测量更平稳。

当被测表面Ra值较小时,建议使用测量平台。

传感器TR260粗糙度仪可以选择九种传感器,如下:另有测量平台和测量软件可选。

5.温度/湿度范围工作环境:温度:5 ~ 40℃湿度:< 80% RH6.日常维护与保养避免碰撞、剧烈震动、重尘、潮湿、油污、强磁场等情况的发生;传感器是仪器的精密部件,应精心维护。

每次使用完毕,要将传感器放回包装盒中;随机标准样板应精心保护,以免划伤后造成校准仪器失准;本仪器如出现故障,建议送回仪器保修公司维修。

用户请勿自行拆卸、修理。

送回时代公司进行仪器检修时,应随同附上保修卡及随机配备的标准样板,并说明故障现象。

7.常见部件的尺寸1,标准传感器(见下图)2,主机(底部,见下图)8.术语、参数及定义术语每个元件根据设计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都具有不同的表面结构,为了预测元件的使用效果以及加工过程的控制,量化评估表面结构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些表面结构可以被分解成三个参量来表征: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形状度,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能表达这三个参量的相应参数达到此目的。

各种表面结构参数所表达无非三个方面的内容:表面结构变化的幅度(即垂直方向的变化)、表面结构变化的跨度(即水平方向的变化)、以及变化的饿混合效果。

以下是几个术语中线(mean line)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截止长度(cut-off)足以表征形状特征的最小长度。

取样长度(sampling lenth)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X轴向上的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取样长度等同于截止长度。

评定长度(evaluation lenth)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评定长度等于一个或连续的几个取样长度。

参数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dx x Z l Wa Ra Pa l⎰=021、、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 和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 的高度。

当评定长度超过一个取样长度时,测量结果为每个取 样长度内Rz 的平均值。

RzRt.在评定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 和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

RtRp.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的轮廓峰高。

4Rmr轮廓支承率曲线,表示轮廓支撑率随水平位置而变的关系曲线。

Rpc峰记数值。

Zp 2Zp 10RPcRSm.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 的平均值。

∑==mi XSi n RSm 11Rz1max.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的一个峰谷值。

当评定长度超过一个取样长度时,测量结果为每个取样长度内Rz1max 的最大值。

Rsk定轮廓的偏斜度,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三次方的平均值分别与Rq 的三次方的比值。

()⎥⎦⎤⎢⎣⎡=⎰lr dx x Z lr Rq Rsk 03311而Rq 的定义为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 的均方根值,见下图。

()⎰=ldx x Z l Wq Rq Pq 021、、注:美国标准(ANSI )的Rq 是定义在评定长度上。

Rda. 取样长度内给定轮廓的斜率。

9.两种滤波器的滑行长度●如果选择RC 滤波器● 如果选择GAUSS 滤波器接近 长度 0.5mm 评定长度 l =λc正常滑行终点接近 长度 0.5mm 前行程 l/2 后行程 l/2评定长度 l ×n正常滑行终点l =λc感谢选用时代TR260粗糙度仪,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敬请垂询:800-XXX-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