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案公关案例分析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

COLD LIGHT SOURCE
•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严重经济损失
• 车辆召回 • 制动系统相关召回汽车 辆) 制动系统相关召回汽车(辆 • 日本: 223,000;北美: 155,000;(美国: 146,550) 欧洲: 53,000 其它: 5,000 总计: 437,000 • 油门踏板问题召回汽车 辆) SOURCE 油门踏板问题召回汽车(辆 COLD LIGHT • 美国: 2,210,000 加拿大: 270,000 欧洲: 1,710,000 中国: 75,552 *其它: 180,000 (* 中东,中美洲和南美洲,非洲) • 脚垫滑动召回汽车 辆) 脚垫滑动召回汽车(辆 • 美国: 5,350,000;加拿大: 400,000;总计: 5,750,000;注:约有210万辆车同时存在踏垫和油门踏板 问题。 • 召回总量: 约854万辆 召回总量: 万辆
COLD LIGHT SOURCE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召回门对本田未来发展影响
• “召回门”很显然严重 •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 打击了丰田的销量。美国 汽车企业,本次“召回门” 沃德汽车信息库数据显示, 事件对日本的经济也有深 丰田汽车上月在美国销量 刻影响。日本大和综合研 下降16%,自1998年2月 究所18日发表的“丰田汽 以来首次跌破10万辆。丰 车召回对日本经济造成影 COLD LIGHT SOURCE 田公司16日宣布,打算暂 响试算结果”显示,受丰 停两家设在美国的汽车制 田召回事件影响,美国市 造厂生产,以应对销量下 场日本汽车销售下降,国 降、帮助经销商减少库存。 内乘用车产量减少30万辆, 日本GDP可能因此下降 另外,丰田成功超过通用 0.12个百分点,相关产业 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厂商的 雇用人数将减少4.9万人。 桂冠也将在以后很多年内 难以再次得到。
丰田公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丰田召回门事件

环境人员过程事件回放:自2010年1月28日起,天津一汽丰田因油门踏板存在质量问题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产的75552辆RAV4车辆。
而去年9月末至今,全球最大的汽车巨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接连曝出的油门踏板、驾驶座脚垫、刹车系统存在缺陷的问题,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分别召回卡罗拉、汉兰达、雷克萨斯、RAV4等车型合计850万辆。
已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丰田公司预计,今年年初至3月,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带来的成本和销售损失总计将达20亿美元;而这一系列的召回事件,加上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除了影响新车销量、使丰田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之外,更使其陷入了质量和诚信的双重危机。
为了恢复声誉,丰田汽车在美国展开危机公关,来稳固自己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地位。
但在事件发生一个星期之内丰田仅仅在报纸上刊登了相关消息,丰田汽车总裁丰田昭夫于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就丰田“召回危机”扩大事件作出了75秒的公开道歉。
另外,2月5日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雪藏”近两周后进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质量监理小组。
在美国当地时间2月23日田公司美国销售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斯·伦茨在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举行的首场听证会上对丰田未能及时处理车主投诉及安全问题表示道歉,但他同时表示,召回850万辆丰田问题汽车,并“不能完全”消除突然加速的安全隐患,此番表态立即引起全美的关注。
迫于压力,丰田章男于当地时间24日出席美国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直面美国议员的质询。
他对因为安全问题而导致的召回事件表示遗憾,对丰田汽车驾驶者遭碰到的事故暗示深深的歉意。
他说,在丰田向来设定的优先目标中,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质量,第三是数量。
他坦言,过去几年,丰田在寻求数量方面扩张“太过快速”,导致丰田忽视了三个选项上的优先关注顺序。
他承诺,丰田将采取一系列办法全面加强产品安全和质量,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

130
隔音垫起火问题
中国
2005年2月21日至2006年10月25日期间生产的62517辆皇冠车辆、 等
12
方向操纵助力不 足
丰田04-08年的盈利情况
Ⅱ应对措施
危机公关
“中美兼顾” 对美:召开两场听证会;游说国会议员 对中:举行新闻发布会道歉
“ 官民并重 ” 在美国各大报纸、电视台投放广告安抚消费者
3.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少人化
自动化
5.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丰田的四大汽车市场
. 丰田公司四大生产基地
守旧的美国人 本国市场vs本田系 新兴经济体 竞争非常激烈的老牌欧洲 市场
丰田汽车全球各个地区销量比率
北美和欧洲
50%
16% 16%
日本本土
• 综合丰田公司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联系其企业绩效, 我们可以看出,好的文化会发展出好的企业,这些文化决定性 因素,让丰田公司走到了现在的高度。
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
1.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标准化
看板管理
4.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及时化
2.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企业概况 •案例分析 •总结启示
企业概况
I. 背景引言 “钓鱼岛事件”抵制日货引起人们对日本企业近年来在中国市 场大肆扩张的关注,也引发了我们对日企成功的思考与研究。
II. 丰田公司概况
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简称“丰田”(TOYOTA),创始人为丰田喜一 郎,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县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 业制造公司,前身为日本大井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产业财阀。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 于1933年。丰田汽车隶属于丰田财团。
第八小组 丰田召回门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课题:丰田“召回门”危机公关方法:运用史密斯公关危机处理九步骤分析案例指导老师:黄良芳第八组:清一色“MAN”组组员:叶祝义吴中活韦锋张庄曹迪邓勇班级:07营销时间:2010年7月1日史密斯九步规划案例分析第一阶段:形成研究步骤1:分析形势1 、事件发展过程及原因美国交通部2009年内收到了43份与丰田汽车的车辆意外突然加速有关的致命撞车事故报告。
接着,美国互联网上开始疯狂流传丰田的一段“死亡视频”,开车时突然加速致死事件,而后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2010年2月17日:丰田汽车缺陷可能已致美34人身亡,投诉数量飙升,陷入全球信任危机。
迫于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丰田开始了对于有存在质量缺陷的汽车的召回。
09年底开始,继“脚垫门”、“踏板门”、“爬坡门”、“刹车门”,丰田陆续召回汽车,最大规模召回380万辆汽车。
由于丰田存在自身的问题,在美国本土上演多起致命事故,在美国政治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下,丰田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丰田被迫在美国召回数百万辆汽车,因为丰田危机四伏,公关处理不及时,导致消费者不信任扩大,从而影响全球丰田车辆的召回。
2 、事件策划者是美国政治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
迫于舆论压力,近几个月内丰田公司在全球累计召回车辆超过850万辆,远超其2009年销量总额。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
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
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一个产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获得成功,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撑。
丰田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人在操作打压的。
3 、事件主角—丰田公司(1)“成本杀手”埋隐患,质量问题是根本被誉为“成本杀手”的丰田前CEO渡边捷昭2001年底就主持了一个从2002年到2004年降低成本30%的计划,涉及80%的零部件。
丰田召回事件案例分析

2021/6/14
9
事件成因
公司扩张速度过快,产品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没 有跟进,导致一系列部件存在缺陷。
在扩张市场期间没有对员工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行 采纳,对顾客的质量问题反馈没有重视,高层的 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偏离了切戒奢侈浮华,力 求朴实稳健的丰田纲领。
盲目降低成本,生产扩张市场,没有注重汽车的 售后维修服务及客户信息反馈,导致汽车问题的 累积及最后的爆发。2000年以后丰田公司在对美 国当地风俗习惯,客户个人信息方面的资料搜集 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为丰田召回门埋下了隐患。
2021/6/14
15
尊重事实(fact)原则:
在普锐斯出现刹车失灵问题 时,丰田的解释与现实距离 很大,无法令人信服,犯错 并不可怕,可怕的不可原谅 的是犯错了却不敢承认;
2021/6/14
16
承担责任(face)原则:
危机之初的丰田公司漠视消费者 的安全考虑而一味推卸责任,在美 国听证会和丰田章男来华道歉之前, 消费者没有感受到丰田方面的诚意, 使其历经数十年积累的信誉度一落 千丈,几乎毁于一旦;
丰田汽车对外宣布,将为中国上市的新型丰田汽 车安装制动优先系统(BOS),并尽量在2010年底前 对所有上市车辆安装此系统。
2021/6/14
11
案例点评
召回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决策设想
2021/6/14
12
其危机应对措施违背了危机管理中的 六大基本原则:
①事先预测原则 ②迅速反应原则 ③尊重事实原则 ④承担责任原则 ⑤坦诚沟通原则 ⑥灵活变通原则
25
王老吉“添加门”:
2009年4月13日,杭州消费者起诉王老吉,称 自己的胃溃疡是由于饮用王老吉所致。5月11日,国家疾 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给红罐王老 吉定了性: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在食品安全 法已经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之列,王老吉卷 入“添加门”危机风波骤然掀起。
危机公关——丰田汽车召回门案例分析

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和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威”但是丰田只是寄希望于政客,而没有理由媒体给消费者贴心的答复。丰田美国公司的主页,消费者每天都在留言和讨论。但是丰田公司在主页上的回复寥寥无几,更没有为消费者开辟一个单独的官方召回网页。也没有及时发布信息。
网络是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最好方式,但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危机公关渠道就如此被忽视了。前在美国市场的危机公关滞后,最终导致丰田陷于被动;忽视利用网络时代的新型危机公关手段,也就等于丰田自动放弃了支持他的民众,放弃了和消费者沟通的机会。
(1)新闻发布会的主角应该是媒体,但是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最终应该是消费者。
丰田的发布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完全把中心放在“证明自己质量没问题”上面。危机公关中,政府和媒体方面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身上。是否重视消费者,体现着一个企业是否负责的态度。公关的主要职能是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和形象构建。丰田发布会的内容只是暂时缓解了来自媒体与政府的压力,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说明,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丰田在中国销售的多款品牌汽车。过去十年一直高速发展丰田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打击,公司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组织的行为应该是首先以负责的态度向公众表示道歉,对此事件的改正决心,并采取行动解决引起负面报道的有关信息。并对此类事件而受到伤害的目标公众给予补偿。并进一步告诉公众组织本身将以此为鉴。 但是从丰田的公关路线来看:
但是从丰田章男的行动来看,一直给人一种侥幸的心理,感觉他在逃避。在没有引起太大争论的时候就不做任何解释,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到29日,似乎都以逃避的态度进行,只是应付媒体,所以导致了进一步的恶化:美国媒体认为,丰田在危机过程中,存有故意隐瞒事实的情况。媒体指出,在一系列质量问题发生后,面对美国车主接连不断的投诉,丰田采取了“令人震惊的遮盖”计划,误导政府监管者和消费者,这更犯了危机公关的大忌,导致事件愈演愈烈。
丰田召回案公关案例分析

对“丰田召回门”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外国语学院11级旅游英语二班崔灿学号11251042【事件主角】:丰田汽车【事件介绍】: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一时间电视里网络上“丰田召回门”相关新闻铺天盖地,相关部门大批出动,消费者人心惶惶。
【案例分析】: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由组织的产品与服务缺陷所造成的公共关系危机。
汽车质量涉及人身安全,因而更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一经媒体报道,瞬间就会在大街小巷广泛传播,公众也会由潜在的状态变为行动状态,如果企业事先没有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足够重视,往往措手不及,造成多年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毁于一旦、甚至是无法维持在社会体系中运营的严重后果。
在丰田“召回门”愈演愈烈时,2010年3月1日下午18:00,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了说明。
丰田章男发言并回答了与会媒体的提问。
此次记者会虽然召开及时(总裁丰田章男从美国结束听证会之后直接飞到中国)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是记者会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为什么开了记者会也道歉了还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结局呢?这要从丰田的危机管理态度说起。
丰田现在的态度摆明了还是想“捂”,他一方面认错,利用中国“情理法”社会的特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认错的时候却还有保留,回避产品品质问题,丰田的出发点是如果说他承认品质有问题,按照中国的“消法”可以追诉、可以赔偿。
实际上这个时候,丰田这个态度是错的,他是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去考虑。
道歉、打感情牌要做到位,不是“意思一下”就完了,感情的东西和后边的工作是要连在一起的。
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达到跟消费者沟通的目的,反而激怒了消费者。
从事件发生伊始,丰田就暴露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能力不足——多次犯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大忌——丰田召回门初始不作为,导致之后被美国政府穷追不舍,被迫支付了累计达5000万美金的罚款,这说明了丰田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速度第一原则”的认识不足;丰田在对美和对中政策上采用双重标准(因油门踏板问题在北美召回了217万辆汽车,并声称中国的丰田车未受此影响拒不召回),更加激怒了中国消费者,没有做到“统一原则”;部分消费者怀疑丰田公司召回的原因。
经典公关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

经典公关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是公关领域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该事件发生于2009年,当时丰田汽车因为车辆存在刹车等问题,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召回,涉及的车辆数量高达780万辆,严重影响了丰田汽车的声誉和销售业绩。
在这个案例中,丰田汽车处理公关危机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分析。
1. 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丰田汽车在面对召回事件时,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并公开透明地向消费者和公众提供了相关信息。
这种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任,并展示了企业的责任感和诚信度。
2. 快速行动和解决问题丰田汽车采取了快速行动,并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合作,致力于解决问题。
他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检修,确保召回的车辆得到及时的修复和维护。
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有助于消除公众的担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声誉损失。
3. 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丰田汽车的高层领导层在召回门事件中表现出了责任担当的态度。
他们向公众道歉,并表示将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这种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有助于恢复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任和尊重,展示了企业的领导能力和担当精神。
4. 公关活动和声誉修复丰田汽车在召回门事件后,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包括推出广告宣传和产品更新,以重建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赖。
他们还与各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利用公关手段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这种积极主动的公关活动有助于重塑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和评价。
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是一个成功的公关案例,虽然召回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销售业绩,但通过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快速行动和解决问题、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以及公关活动和声誉修复,丰田汽车成功地恢复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最终重新确立了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丰田召回门”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
外国语学院11级旅游英语二班崔灿学号11251042
【事件主角】:丰田汽车
【事件介绍】:
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一时间电视里网络上“丰田召回门”相关新闻铺天盖地,相关部门大批出动,消费者人心惶惶。
【案例分析】: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由组织的产品与服务缺陷所造成的公共关系危机。
汽车质量涉及人身安全,因而更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一经媒体报道,瞬间就会在大街小巷广泛传播,公众也会由潜在的状态变为行动状态,如果企业事先没有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足够重视,往往措手不及,造成多年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毁于一旦、甚至是无法维持在社会体系中运营的严重后果。
在丰田“召回门”愈演愈烈时,2010年3月1日下午18:00,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了说明。
丰田章男发言并回答了与会媒体的提问。
此次记者会虽然召开及时(总裁丰田章男从美国结束听证会之后直接飞到中国)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是记者会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为什么开了记者会也道歉了还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结局呢?这要从丰田的危机管理态度说起。
丰田现在的态度摆明了还是想“捂”,他一方面认错,利用中国“情理法”社会的特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认错的时候却还有保留,回避产品品质问题,丰田的出发点是如果说他承认品质有问题,按照中国的“消法”可以追诉、可以赔偿。
实际上这个时候,丰田这个态度是错的,他是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去考虑。
道歉、打感情牌要做到位,不是“意思一下”就完了,感情的东西和后边的工作是要连在一起的。
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达到跟消费者沟通的目的,反而激怒了消费者。
从事件发生伊始,丰田就暴露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能力不足——多次犯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大忌——丰田召回门初始不作为,导致之后被美国政府穷追不舍,被迫支付了累计达5000万美金的罚款,这说明了丰田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速度第一原则”的认识不足;丰田在对美和对中政策上采用双重标准(因油门踏板问题在北美召回了217万辆汽车,并声称中国的丰田车未受此影响拒不召回),更加激怒了中国消费者,没有做到“统一原则”;部分消费者怀疑丰田公司召回的原因。
他们认为成本敏感的丰田不会为了这样一个很小很鸡肋的原因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召回,应当是产品本身出了更大更严重的问题。
简而言之,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没有做到“真诚沟通原则”;上文提到了,记者会上丰田不肯承认品质问题,这就违反了“主动承担责任原则”;记者会上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无法信服的理由,比如说记者提问环节过于简短并且事先安排的嫌疑,这反映了丰田危机预备方案的准备不足,没有做到“防范于未然原则”;记者会后搜狐汽车特地进行了一次面向网友的问卷调查,仅一夜时间就回收有效调查6491份,其中,有近87%的(5644名)网友认为中国政府有必要问责丰田,这又是丰田没有做到“真诚沟通原则”的又一体现;新闻发布会的主角,通常情况来讲应
该是媒体,但是产品质量问题新闻发布会的主角最终应该是消费者,通过媒体把观点告诉消费者。
但是丰田的这次记者会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告诉消费者,我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他又违背了”配合媒体原则”。
按理说,在发生事故后能够主动召回潜在问题车辆体现了企业对车主安全的负责(而且中国消费者为了能够被召回还曾经奋斗过多时,三菱就倒在“不召回”上),一般会得到公众的理解,如果危机管理运作得当、懂得利用时机的话,甚至可以变危机为机遇,为企业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勇于承担责任的形象。
所以,丰田这回赔钱赔笑脸、破财还不消灾、全球销量大幅下滑的下场,完全是对危机公关的认识不足的咎由自取。
不过,丰田的危机公关虽然不到位,但也不能算是一无是处。
起码丰田懂得利用专家和公共学者为自己发声,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闾丘露薇就公开撰文称”中国消费者应接受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企业名声,在风波渐渐平息的同时,丰田也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反思,放弃了对全球销量第一的一味追求和对生产成本的过分控制,成立了全球质量监察特别委员会,体现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挽回企业社会形象的决心。
用常理分析一下规模扩大为什么会出现产品问题,因为整车厂家各个系统都是由不同的供应商公司生产的。
丰田增长产量,供应商为保证供给,采取的第一个办法是加班加点,第二个办法,扩大生产规模,第三个办法,找合作伙伴,鱼目混珠,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出现质量问题。
丰田的高管也承认这个时候要重新的审视丰田发展的规矩。
丰田高管有一句话:这么多年证明我们的品质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能因为扩张速度太快,我们的员工受到品质管理的培训可能不够,可能会导致问题。
讲的都是“可能”,实际上某种意义上已经承认了这个问题,承认了速度扩张所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危机公关不等于危机转移,就算把公关的东西都想的很好,但是做的时候因为本身没有真正的在管理上面下足工夫,很容易就被指为“作秀”而不被公众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