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三国张飞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张飞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张飞人物形象分析张飞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在保持了历史人物的英勇和善于带兵打战的特点之外,按照市民的想象进行改造出来的。

对于历史上面真正的张飞,很多人并不一定熟悉,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三国张飞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张飞人物形象分析在电视剧的三国演义里面,张飞是属于彪形大汉,浓眉大眼的粗犷之人。

但是在史书上面,并没有提到张飞的相貌。

在三国里面的张飞,有一段特别经典的描写,那就是身高八尺,声如巨雷等等。

从此,张飞的样貌就在观众心中定型了。

后来,戏曲为了表现出来张飞的耿直,又给他设置了一张黑脸。

不过也有人说,其实历史上面真实的张飞是个翩翩美男子,不过这也是一种推测。

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比较庞大,家产也很丰厚,屠宰行业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行业,不过三国演义把张飞当做了杀猪的,这是比较离谱的一个事情。

张飞的性格虽然很暴躁,但是他非常的尊重贤士,对于君子也很敬佩。

张飞不但武功非常的高强,骁勇善战,我们都不知道的一点是,张飞的文学素养非常高,不但饱读诗书,他的书法也是特别的有名。

张飞画画功夫也是了得,据传他特别喜欢画美人,在他笔下的美人都翩翩身姿,很是好看。

这么看来,张飞也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大老粗,也算是文武精通的君子了。

张飞使用什么兵器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张飞的故事,大家对于张飞的印象就是他非常的英勇,创造了很多的丰功伟绩。

对于张飞兵器,大家应该也是非常的熟悉。

张飞使用的武器就是丈八蛇矛,丈八蛇矛的来源就是矟。

在东汉的史书里面记载,矛长八丈即为矟,一般是在马上进行使用的。

张飞兵器按照汉朝的尺寸进行计算,一尺大概就是23厘米,这样就差不多是四米之长。

应该是比较细长的一种矛,这种兵器在东汉的时候在军中非常的流行,因为它的把柄比较长一些,在马上使用,需要很高的技巧,但是张飞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张飞这个人为人特别的勇猛,曾经自己率领了二十个骑兵在长坂坡吓跑了曹操的军队。

张飞这个人非常的仗义,敬佩君子但是又憎恨小人。

三国演义张飞简介,张飞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张飞简介,张飞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张飞简介,张飞性格特点张飞性格特点1。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

然而,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

对于历史上的张飞,许多人未必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缺乏根据的猜测。

首先,历史上的张飞相貌如何?大家可能会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其实,这只是通俗文艺的说法,史书《三国志》中的《蜀书·张飞传》却并无一字涉及张飞的相貌。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相貌的经典性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第1回)从此,张飞的相貌就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定型了。

后来的戏曲为了表现张飞的刚直,又“送”给他一张黑脸。

还有人说“历史上的张飞是个美男子”。

其次,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出身?尽管刘关张原本都有市井气息,张飞的家境还好于刘备、关羽,却只有张飞最能使芸芸众生感到亲切。

再次,历史上的张飞性格如何?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的记载,历史上的张飞虽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的优点,却也有性格暴躁,遇下寡恩的严重缺陷。

《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将历史人物张飞“勇而暴”的性格特色,改造为“勇而莽”的性格特色。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张飞,其实已经不是历史人物张飞,而主要是经过《三国演义》改造和重塑的张飞形象。

他既以历史上的张飞为原型,又有很大的发展变化。

这个令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演义》写到的上千个人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开启了明清小说中以“粗犷鲁莽”为特征的英雄人物系列,并成为这个形象系列中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一个”。

2。

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

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均曾记载刘备批评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特点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角色,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勇猛无畏:张飞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他的勇猛性格是最为突出的。

例如,在当阳桥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追赶,张飞立马横枪于桥头之上呵斥曹军,竟把曹操几十万大军吓退,这份胆量着实令人敬佩。

长坂坡上一声怒吼,更是吓退曹操百万雄师,令人热血沸腾。

脾气暴躁:张飞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脾气最暴躁的一个人,这主要体现在他喜欢酒后鞭打士卒,最后也因此栽在了两个小卒手中,可见其暴躁脾气带来的祸患。

正直忠诚: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正人君子,最看不惯那些奸诈小人。

例如,虎牢关遇到吕布,他讨厌吕布乱认干爹的做派,直接骂吕布为三姓家奴。

同时,他对刘备非常忠诚,始终追随刘备,为其出生入死。

粗中有细:张飞虽然性格粗鲁,但也有时候会表现出细心的一面。

例如,他在长坂坡断桥后,命令士兵在马尾上系上树枝,来回奔跑,制造出尘土飞扬的假象,成功欺骗了曹操的大军。

总的来说,张飞是一位勇猛无畏、脾气暴躁、正直忠诚、粗中有细的角色,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

历史上的张飞可能并非完全如此,但无论如何,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之张飞解析

三国演义之张飞解析

三国演义之张飞解析张飞,字益德,字节,一代豪杰,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他以屡战屡胜、勇猛无畏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万人敌”。

张飞出生在河东郡解县,少年时期,他体格强壮,勇猛悍威,以练就的过人身体素质而闻名乡里。

他的长相虎背熊腰,短臂粗手,血盆大口,唇厚齿长,模样凶狠。

性格直爽,却又有点粗鲁,言行举止总是粗暴有力。

但内心深处,他有着与外表相反的柔情和深思熟虑的一面。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与刘备、关羽三人结义的故事中。

在刘备下山寻找好友关羽时,经过解县时,被张飞的勇猛所吸引。

刘备与之相见,立刻觉得张飞的勇猛和忠诚可以成为自己的好助手。

于是,刘备邀请张飞加入,在桃园结义,并一起成为抗击董卓的反贼。

张飞的勇猛战斗力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得到展示。

他以一身武艺,無往不利,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曾在长坂坡战役中,力挫黄巾军,一人能当百人,所向披靡。

在三国混战中,他也成为了刘备集团中的中流砥柱,屡次为刘备解危。

他勇猛的战斗力、深不可测的内心以及对刘备的忠诚度,为他赢得了许多人的敬佩。

虽然张飞勇猛,但他也一直隐藏着柔情的一面。

在《三国演义》中,他对人民百姓和士兵都表现出极度的关怀和关心。

他也深知兄弟之情的重要性,在危急关头,他愿意不顾一切地保护关羽和刘备,并且视兄弟如生命般珍惜。

这种人性化的描写,使张飞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然而,张飞的一个缺点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他的愤怒脾气。

他常常因轻易发怒而与人争吵或斗殴,甚至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但他的忠诚和战斗力无人能及,因此他的益处常常压过了他的缺点。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广阔的印象。

他的豪气、勇猛和深思熟虑之间的矛盾,使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张飞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对兄弟、人民的关怀,无疑使他成为了《三国演义》中一位备受喜爱的人物。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
1.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蜀国丞相,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他忠于刘备,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2.刘备:仁慈爱民,有雄心壮志,重情重义。

他具有宽广的胸怀
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关羽:蜀国名将,武艺高强,忠诚勇敢。

他被描述为有“万夫
不当之勇”,但有时也表现出骄傲自大的倾向。

4.张飞:蜀国名将,勇猛刚强,粗犷豪放。

他与关羽一同被尊称
为“万人敌”。

5.周瑜:吴国都督,足智多谋,风度翩翩。

他与诸葛亮有着激烈
的智斗,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

6.曹操:魏国领袖,多疑善变,雄心勃勃。

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和军事才能,同时也具有文学才华。

7.孙权:吴国君主,能干而有远见,善于用人。

他继承了父亲孙
坚和兄长孙策的事业,成为了江东的一代明主。

8.赵云:蜀国名将,武艺高强,忠诚勇敢。

他被赞誉为“身长八
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9.黄盖:吴国名将,勇猛沉着,经验丰富。

他为了国家的利益,
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人物分析,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也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特点。

《张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张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张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张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张飞,字翼德,汉末涿郡人,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交结天下豪杰。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导语: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赵云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2、关羽性格;正气凛然。

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3、张飞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5、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7、曹操性格; 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三顾茅庐张飞人物性格

三顾茅庐张飞人物性格

三顾茅庐张飞人物性格
张飞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行动果断,忠心耿耿,勇猛顽强,多次奉献,被誉为示范典范的忠臣。

他在《三顾茅庐》中的形象是一位胆大心细、机智勇敢的英雄,也是一位忠臣。

张飞的性格勇敢,他临危不惧,坚守忠心,敢于犯难,在苦难面前不畏惧,敢于接受挑战。

他在关羽逃兵时,不顾曹操的威胁,义无反顾地护卫关羽,挡下敌军一百八十万的军队,勇敢地挑战敌人,保护了关羽家族。

张飞做事果断,他常在敌军大兴土木时,不顾上级的叮嘱,勇敢拼死一搏,把敌人推回,获得成功,从而挽救关羽一家,使他们免受曹操的袭击。

他更曾发动一百群侠,杀敌护卫,破坏敌人的法布,以及威.胁曹操及其军队。

张飞坚信忠诚,他一生安身立命,忠贞不渝,以忠臣自豪,他把忠诚放在关羽,自己及其他忠臣之上,为他们承受艰辛,多次拼命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忠臣的价值,令关羽大受鼓舞,保护军队免受破。

张飞勇猛顽强,他曾受害于曹操,却仍坚持保护关羽,他在敌军百万大军面前也仍坚定不移,不惧强敌,哪怕他受了怎样的伤害,也没有让自己变得犹豫不决,与以前一样果断坚定,不畏惧,不屈服。

张飞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坚守忠诚,勇敢无畏,敢于拼死一搏。

以他为榜样,我们应坚守信仰,勇敢无畏,在面临挑战时继续坚守信心,凝聚共识,克服重重困难,建立社会的正义,以正义的思想和行
为保护世界的和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特征及价值意义[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极具个性、影响深远、堪称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

本文试图对《三国演义》中张飞这一人物的艺术形象作浅陋的分析,解析其人物形象的外在形象、性格品质,并试图从这一形象特征中阐述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挖掘其在文学、社会方面的价值及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张飞形象特征价值意义《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

但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中,有关张飞形象的专题论文似乎并不多。

沈伯俊曾有言:“《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带有较多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的英雄。

”的确如此,《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既不像诸葛亮一样被神化得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像赵云一样形神完美,毫无缺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爱、贴近我们生活的有瑕疵的英雄人物。

张飞是性情中人,是本色英雄,他的身上既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的政治目标和道德理想,又有一般市井小民的粗俗鲁莽,甚至有着重大的性格缺陷。

“粗犷鲁莽”就是张飞最好的性格标签。

当然,他身上还汇集了其它诸多优秀的品行,本文将着重对其性格品行作详细分析。

另外,张飞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也将就此作简要阐述。

一、《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特征(一)张飞的外在形象分析在古代戏曲舞台上,张飞的扮相大多是黑脸、眼大方正、虎虎有威,仿佛不这样就难以突出张飞的“英雄气概”。

以致于很多人一提到张飞的外在形象,都会用“豹头环眼”来形容。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往往擅于用“惊人之笔”,夸张地凸现人物的形貌、声音、气势等。

比如,写张飞出场那一段:刘备读了招募义兵的榜文正在叹息,忽听背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

”玄德回视,只见来者“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便是对张飞形貌、声音、气势的描写,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威猛霸气的猛张飞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反观全书,还有很多章节都对张飞这异乎常人的外部特征进行了大肆渲染,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了张飞“威猛、鲁莽、豪放”甚至有点“令人生畏”的外部形象。

在古代艺术样式特别是小说和戏曲中,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有点“脸谱化”。

张飞的外部形象从《三国志》开始,经过《三国演义》的加工,随后历经宋元民间话本及舞台的进一步加工,越来越被脸谱化为一个威猛、豪爽但又粗鲁、暴躁的武夫形象。

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其实是很多古代小说为了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而采用的惯用手法。

于是,《三国演义》中,仁刘备、义关羽、莽张飞、智孔明、奸曹操的外在形象就被仿佛被定了型。

自然而然,张飞的“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就成了其外貌的“标签”了。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罗贯中对张飞外貌的夸张描写,“莽张飞”形象才会如此地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喜爱。

我想,假如张飞的形象被描写成相貌儒雅、知书达理,恐怕会使很多人接受不了。

(二)张飞的性格品行分析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其他人物相比,其实不算一个着墨很多的人物,但却是一个性格异常鲜明的艺术典型。

从人物的外部形象中我们也可以解读这一艺术形象的部分性格特征:如威猛勇武、鲁莽粗俗等,但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飞这一形象倾注了罗贯中的个人感情,他不但写出了张飞的“莽和直”,也写了张飞的“善恶兼具”、“智勇双全”,使这人物形象摆脱了以往小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惯例,显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1、忠和义的结合。

张飞与刘备的结义不单纯是由于仰慕或是传统理解上的恩义。

这从结义的誓辞“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中可以看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以说是忠和义的最好统一。

刘、关、张结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他们都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他们还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所谓的“汉室宗亲”。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作品是把刘备当作“仁德爱民”的圣君来歌颂。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就可以将他们看似不合法的起义行动合理化,甚至将他们变成汉朝的希望,正义的化身。

我们上面在分析张飞的外在形象中引用了张飞第一次出场的话语,其中也表现了张飞的“忠”的性格特点。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张飞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当为国出力,报效国家。

所以当他一旦知晓刘备的王室身份时,就觉得刘备是可以让他实现这种愿望的人。

这就是他愿意与刘备结义的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忠义在张飞身上基本是统一的,但两者相比,忠高于义。

比如他怒鞭督邮时,主要原因是“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

也就是说他怒鞭督邮不是为了救民救国,而是为了保护哥哥不受别人欺辱。

古城会要杀关羽,也是忠高于义的体现。

关羽投降了敌人曹操,既不忠,且不义,所以他要杀此不忠不义之人,所谓的兄弟之义就不复存在了。

长坂坡大战时,他怀疑赵云背叛他的哥哥反投曹操去了,于是要“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了!”所以说,对于张飞来说,他首先是忠,而且张飞之忠,首先在忠于刘备,而忠于刘备是建立在他们共同忠于汉家天下的基础之上,因为忠汉所以忠于刘备。

毛宗冈在《三国志演义回评》中也认为张飞是“盖有君臣,然后有兄弟,君臣之义乖,兄弟之义绝。

”当然,刘关张身上也表现了结义的“手足之情”,甚至是因为这“手足之情”促使蜀汉走向灭亡。

但是我们具体分析这一情况,是在他们初步达到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目标——即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一目标的基础之上,可以说用关羽的牺牲换来的。

关羽以生命为代价见证了他对刘备的君臣兄弟之义。

张飞拥有了二哥拿命换来的富贵。

作为以给耿直的汉子,他的内心是自愧不如的。

他说:“昔我三个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哥半途而废,吾安得独享富贵耶。

”他不会让二哥枉死,当他实现了对国之忠后,这份兄弟之情就显得特别重要,甚至成了他生命的支柱。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张飞的心目中,忠和义是同时存在的,但份量是不一样的,忠国之心大于忠兄之义,君臣之义大过兄弟之情,只有在于君臣之义无损的情况下,兄弟之情才会现于他的心中。

2、勇猛和智慧的结合。

张飞的“勇猛”是无可置疑的。

在数年的对外“争夺”中,他屡立汗马功劳。

著名的战役有:徐州时捉刘岱,长坂桥退曹兵,取武陵,夺巴郡时擒严颜,战马超,败张郃取瓦口关等,在这些出生入死的战争中,张飞的勇武性格得到多方面的展现。

尤其是长板桥退曹兵,用“一人独退曹家百万兵”,将张飞的神勇威猛描写到了极致。

《三国演义》以勇武著称的名将众多,但也只有张飞一人拥有能退“百万”敌众的战绩。

甚至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一人能退敌“百万”的将帅也仅张飞一人。

《三国志》中也有这场战争的描写,说明其并不是完全虚构的。

小说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烘托和合理的夸张,将张飞神勇慑敌的形象描写得鲜明生动。

但让人忽略的是张飞的“智”。

有人认为张飞是有勇无谋,其实张飞在真实历史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儒雅英雄。

主要是《三国演义》对他的形象描绘,给人们感觉只是个“莽夫”,又因为其在性格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历史真实的张飞在人们中的形象。

但我们仔细分析《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发现即使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也并非全无谋略,只是偶尔嗜酒犯浑而已。

张飞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至少有四场:诈醉擒刘岱;长坂桥智退曹操;义释严颜;智破张颌。

从这些著名战役中至少说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也并非完全是一个粗人,而是粗中有细,用兵打战还是颇有些谋略的。

只是他“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才给人们留下了鲁莽、粗大,缺乏智慧的深刻印象。

其实,这是张飞性格中的重大缺陷,是人性弱点所致,和智慧无关。

所以总体来说,张飞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真英雄。

3、鲁莽和暴虐的结合。

《三国演义》中,张飞“莽”的一面被进一步强化。

比如刘备三顾茅庐时,见诸葛高卧不起,就马上要到屋后放火。

在争夺大业时,更有诸多“莽”的表现:如刘备、关羽出征袁术时,他主动承担留守徐州的重任,却因醉酒使性,责打曹豹,使吕布乘机袭取徐州,害得刘备顿失依据,进退两难。

刘备依附吕布而暫居小沛时,他擅自抢夺吕布派人购买的马匹,导致吕布前来围攻,迫使刘备放弃小沛,投奔曹操。

这些都使得“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与关羽的“刚而自矜”、赵云的稳重精细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张飞的“莽”又并非一味的莽撞,有时反而表现出其率真、坦诚的本性。

比如诸葛亮出山之初,他很不服气,但火烧博望一战成功,他马上与关羽交口赞扬:“孔明真英杰也!”从此真心钦佩、恭听指挥。

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任其为耒阳县令,庞统怀才不遇,每日饮酒,不理政事,他听说后大怒,想抓住庞统问罪,而当亲眼看到庞统的真才实学,便立即赔礼道歉,并向刘备极力举荐。

在攻打严颜时,刚开始被一箭射中头盔,恨得咬牙切齿,而捉住严颜后,却被这位“断头将军”的慷慨不屈所感动,马上来了个“义释严颜”这些都说明张飞不仅仅限于“鲁莽”,而是坦白豪爽、率真至极,从而为小说中的“莽张飞”增添了许多可爱之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复讲了,张飞身上也着重大的性格缺陷,就是过于暴虐。

身为猛将,历经百战,性格暴躁一点,本不足为奇。

但张飞对属下简直是暴虐了。

张飞驰骋疆场数十年,与士卒一起出生入死,甘苦与共,却不懂得善待部属这个起码的道理,这真是他的致命弱点!张飞对士卒极其粗暴,动辄鞭挞致死。

刘备就曾多次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但张飞就是改不了这毛病,动不动就拿部下出气,最后一代猛将竟死在两个裁缝之手,壮志未酬,死于非命,真是令人痛惜,但也可谓其命也,是他自己暴虐性格酿成的可怕后果!陈寿评张飞云:“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实在是恰当不过的。

二、《三国演义》中张飞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一)张飞是市民阶层喜欢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深受市民阶层喜爱的英雄人物。

相比刘备、孔明、关羽,张飞更接近于“凡人”。

他的身上,既体现着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等我国传统的优秀品质,又有粗俗急躁等明显的“丑陋面”,但正因为如此,这个人物反而显得更“真实”,更受人喜爱。

1、张飞性格特征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观。

我国古代小说描写人物性格时,往往比较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

而《三国演义》中张飞这一人物性格却突显个性化,可以说标志着古代审美观念的提高和进步。

虽然《三国演义》有的人物在这进程中走向了极端,但张飞性格并未概念化、简单化。

他既爽直粗俗,鲁莽暴躁,但又能从善如流,真诚朴实,充分显示出憨直可爱的一面。

对诸葛亮先是不服,后在诸葛的谋略面前“拜服”;对庞士元也是如此。

这两种有机联系,张飞性格就呈现出多侧面的立体状态。

另一面,张飞出身市井,文中说他“屠猪卖酒”,虽然他本人未必亲自操刀,但毕竟也是生活在社会下层,身上沾染了更多的市民习气,只图眼前痛快,讲究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