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一册数一数课件
(说课稿)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一单元数一数-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及数的比大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的认识:认识1~5的数字;2.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1~5的顺序;3.数的读写:学会阿拉伯数字的读写;4.数的比大小:认识数的大小关系。
二. 教学重点1.数字的认识和读写;2.数字的大小比较。
三. 教学难点学生初次接触数字的概念,掌握数字的读写及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等;2.课堂上需要准备实物或图片等物品辅助教学。
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画等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带领学生玩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个子”、“数花瓣”等;•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数字,把他们列在黑板上。
2. 知识讲解(1)认识数字•通过展示卡片,并朗读数字(1~5)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帮助他们学会写数字;•掌握数字的顺序:数字1 ~ 5的顺序是1、2、3、4、5。
(2)数字的读写•数字的读法:1读作“一”,2读作“二”,3读作“三”,4读作“四”,5读作“五”;•数字的写法: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3)数字的比大小•比大小: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大小的关系;•大小的表示方法:用“>”、“<”、“=”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课堂练习•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围着卡片旋转,模仿扔硬币的方式随机选择一个数字,帮助学生练习数字的写法;•通过接力游戏等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读写和顺序;•通过比大小卡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比大小的方法。
4. 巩固与评估•让学生试着读一些数字进行测试,并做出正常的大小比较。
以此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数字一的认知和学习乐趣,并通过游戏等形式深化了学生对数字的印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字的速度和方法都会有所不同。
苏教版新教材一上《10的认识》优秀课件

一捆有10 支
你还见过10个一组的物品吗?
探究新知
( 1 0)
十位 个位
10个一是1个十。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按顺序读一读。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础练习
1.数一数,写一写。
10
10
基础练习
2.
(1)一共有 10 只小鸭。 (2)从左数起,第 2 只,第 4 只,第 6 只, 第 8 只,第 10 只小鸭戴帽子。 (3)从右数起呢?
数一数,有几人。
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有9个小朋友是坐着 的!
探究新知
(
9)
十位 个位
9个
我们可以在计数器 上表示数字。
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9人添上1人, 是几人?
探究新知
十位 个位
10个
9添上1是十。
探究新知
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十?
十位 个位
探究新知
( 1 0)
十位 个位
探究新知
生活中经常把10个物品分为一组。
基础练习
3.按顺序涂一涂、填一填。
45 9 87 6 5
基础练习
4.
4
9
10
拓展练习
你知道吗?
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10的认识
情景导入
从前,有一个数字王国。ຫໍສະໝຸດ 情景导入我最大,你最小, 必须听我的。
数字9老是欺负最小的数字0。
情景导入
我们来个组合,共同对 抗数字9吧!
数字1想了一个好办法。
情景导入
后来的日子,数字9再也 不敢欺负数字0了。
2024年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3 几和第几(课件)(共17张PPT)

【重点】 理解“几”和“第几”。 【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准确区分“几”和“第几”。
探究新知
3 数一数,填一填。
1 2345 一共有 5 人 第2 第3 第4 第5 一共有 5 人。 5人和第5一样吗?
2024秋 苏教版 数学
一年级上册
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几和第几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说明物体有 几个或是第几个。
2.感受“几”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指的是按顺序排列的 位置;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积累观 察事物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辨析能力。
涂4只 涂第4只
2. 住在第□5 层。 有□5 只猴, 是第□42 只。
3.
游在最前面,排第□1 。 排第□4 。
4.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排第1?谁排第2?下山的 动物呢?
上山的动物有5只,小猫排第1,小狗排第2。 下山的动物有4只,老鼠排第1,松鼠排第2。
5. 12 3 5 4
4人 第5 (1) 排第几?他前面有几人?
3 数一数,填一填。
从前往后数
5人,表示 事物的数量。
第11 第22 第33 第44 第55 第5,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
3 数一数,填一填。
3人
1人
1 23
1
第1 第2 第3 第4 排在第几?他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 数一数,填一填。
从后往前数
第2 第1 从后往前数, 排第几?
课堂练习
1.
排第5,他前面有4人。
5.
12 4
3
3人 第4 (2) 走后, 前面还有几人?排第几?
新教材苏教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1.1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1)

当直线与 x 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 k 与倾斜角 α 之间满足:k=_t_a_n_α___
(α≠90°).
1.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对吗? 提示: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该直线的倾斜角,该直线是否唯一确定? 提示:确定.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任一直线都有倾斜角,都存在斜率. (2)倾斜角为 135°的直线的斜率为 1.
角为 α-135°(如图).
[答案] D
求直线的倾斜角的方法及两点注意 (1)方法:结合图形,利用特殊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求角; (2)两点注意:①当直线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倾斜角为 0°,当直线与 x 轴 垂直时,倾斜角为 90°;
②注意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α<180°.
1. 如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A.60° C.30°
() ()
知识点二 直线的倾斜角 1.倾斜角的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 x 轴相交的直线,把 x 轴所在的直线绕 着交点_逆__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_最__小__正角,称为这条直 线的倾斜角. 2.倾斜角的范围
直线的倾斜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___0_°≤__α__<__1_8_0_°__,并规定与 x 轴平行或重
倾斜角 α 0° 30° 45° 60°
120° 135° 150°
斜率 k
0
3 3
1
3
-3
-1
-
3 3
[跟踪训练] (1)直线过两点 A(1,3),B(2,7),求直线的斜率; (2)过原点且斜率为 1 的直线 l,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到达 l′位置,求 l′ 的斜率. 解:(1)由题意知两点的横坐标不相等, 则直线存在斜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套(上)

第1单元 数一数
数一数
SJ 一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1.数数的方法 2.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数数的方法
探究点 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小试牛刀 一.数一数,照样子涂一涂。
二.数一数,在
里画圆点。
三.看图圈数。
二、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
○
√
○
√
○
√
○
三、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吗?(把序号填在圆圈里)
①④⑨
②⑤⑦ ③⑥⑧
③④⑦
②⑧⑨
①⑤⑥
归纳总结: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的方法:把同一类事物放 在一起,就是分类。可以根据事物的特征(如 颜色、形状)、功能和用途(如衣、食、住、 行)等对事物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标准把物 体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 也就不同。
提升点 熟练掌握分类的方法
3.把卡片分在3个圈里,用线连一连。
略
第四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
SJ 一年级上册
拍手游戏
做法: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 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1 课堂探究点
认左右、前后、上下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认左右、前后、上下
要发言的请 举右手。
3.连一连。
提升点 2 在具体情境中数多种实物的数量
4.数一数,画“△ ”。
△△△ △△△△△△ △△△△△△△ △△△△△△△△ △△△△△ △△△△△
第2单元 比一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数一数(总1 课时)∣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数一数(总1 课时)∣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0-10的个数;2.学生能够将物品分成多少组并能够用文字表示出来;3.学生能够将物品从少到多排列。
教学内容1.数字0-10的个数;2.统计物品数量;3.少到多的排列。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将物品分成多少组,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2.少到多的排列。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数字和物品,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个数和物品的分组以及排列;2.活动教学法:通过幼儿园常见的游戏,如数数字、分组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0-10,让学生认识数字;2.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以及班级学生人数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组。
第二步:呈现1.教师用物品或图示展示分组,例如水果、小球、颜色相同的纸条等等;2.教师用文字帮助学生表达分组方法,例如“三个小球”、“四只狗”等等;3.教师用同样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少到多的排列。
第三步:练习1.学生进行教师设置的活动,例如数数字、分组等练习;2.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协作活动,互相帮助进行分组和排列。
第四步:总结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2.教师有针对性的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示范活动介绍游戏1:数数字1.教师使用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各种颜色混合放在桌子上;2.学生抽取任意3张数字卡片,将这3个数字的和作为自己的得分;3.游戏进行10轮,分数最高的获胜。
游戏2:分组1.教师准备一些杂物,如橡皮、水笔、魔方以及一些小玩具等,在预先准备的区域中随意摆放;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分组,如“将橡皮放到桌子上”、“将玩具放到小柜子里”、“将纸张折成四份”等等;3.等待所有组完成后,教师检查是否分组正确,如果出现错误,就由学生重新进行分组。
总结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将掌握数字0-10的个数、物品的分组以及物品的排列等技能,这些内容是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中必须的基础技能。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认识11~19 练习八

4.按顺序填数。
13
15
18 17 16
17
19
14 13
5.画一画,算一算。 15+3=18
18-3= 15
6. 18=10+ 8
16= 10 +619Leabharlann 10+ 97.读一读。 13
十三
十四
十七
8. 卡片上的数是十几? 15。 小了。 18。 大了。
16。 对了。
卡片上的数是16。
9.
义务教育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五 认识11~19
练习八
1.数一数,填一填。
( 15 )
( 16 )
2.先圈住10个,再数一数。
13
18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共有(18)个房间。 住第( 7 )号, 住第( 9 )号, 住第(11)号, 住第(17)号。
3 + 10 = 13 19- 10 = 9
12.小华记录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 (2)
有(12 )天, 有( 7 )天,
和
一共有( 19 )天。
有( 11 )天。
13. 9+ 1 =10 8+ 2 = 10 7+ 3 =10
14.湖里有12只天鹅,又飞来5只。现在一共有 多少只天鹅? 12+5=17(只)
反思与评价。 给自己在本单元的表现画上小红花吧。 你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
在古代,人们用小石子记数。 也有的用绳结和刻痕记数。
后来人们想到用1个大石子代替10个小石子。
野果有很多, 怎样计数呢?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
(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