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花儿歌词欣赏
临夏花儿歌词

临夏花儿歌词1.干面饼饼泡肉汤,杂和面干粮的味长;嫌穷爱富的心甭想,穷人的娃们的意长!2.山丹花开在了石崖上,牡丹花开在了岭上;尕妹妹好比是银铃铛,连不到阿哥的手上!3.千年的黄河水不干,万年不变的青天;千刀万剐的我情愿,舍我的尕妹是万难!4.大河的沿上牛吃了水,牛鼻圈落不到水里;端起个饭碗了想起个你,面叶儿捞不到嘴里。
5.向日葵开在了院子里,它跟上太阳者转哩;活活的尕妹拉分开了,后悔者砸膛子哩!6.你把我心疼我把你爱,指甲连肉的不分开;疼烂了肝花想烂了心,望麻了一对的眼睛!7.浪山了别浪太子山,太子山山高的路远;唯人了别唯个有钱汉,有钱汉情薄的意短!8.青茶别喝了奶茶喝,渴死了凉水哈别喝;有什么怨枉了对阿哥说,亏死了旁人哈别说!9.河沿边上的嫩嫩草,没拿个镰刀者害了;我看哈的尕妹妹早,没有个媒人者罢了!10.太子山上的烟障大,大夏河里翻滚的浪花大;出门的阿哥孽障大,家里尕妹的苦大!11.毛毛细雨里抓蚂蚱,我看你飞哩嘛跳哩;抓住个尕手了问实话,我看你苦哩嘛笑哩!12.大红纸上写对子,你把我闪的了半辈子!13.白牡丹白者耀人哩,红牡丹红者破哩;尕妹的旁边里有人哩,没人是我陪着坐哩!14.阳洼山上羊吃了草,马五哥好比是杨宗保;天上的星星星对了星,尕豆妹赛过了穆桂英。
15.天上的织女陪牛郎,都说是情深者意长;有心把尕妹看一趟,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16.白牡丹开开者树嫩了,绿叶子陪上是俊了;苦命的尕连手你忘了,没搭个话者罢了!17.上去个高山了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起来容易摘起来难,摘不到手里是惘然!18.世上的好女子千千万万,只有尕妹妹惹人爱;世上的好男子数不尽,唯有尕阿哥我喜欢。
19.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尕生活过了个干散!大禹王治水的黄河开,共产党领导者路开!20.宁夏的大米哈密的瓜,好辣子出在了循化;唱一个花儿了走天下,花儿的故乡是临夏!21.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川里面平的是草原;坐上个缆车了上五泉,兰州城修哈的干散!22.农路哈修哈的平展展,地里边布满了梯田。
临夏花儿的介绍

临夏花儿的介绍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花儿”文化。
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特别授予临夏这一荣誉称号。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以其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此外,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是中国两大类型花儿——“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发祥地和主要传播地。
其中,“河州花儿”一词源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出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其语音语境与“花儿”情歌心心相印、一拍即合。
花儿也因其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人们誉为“西北之魂”。
总的来说,临夏“花儿”不仅是深受临夏各族人民喜爱的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同时也是享誉国内外的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临夏花儿中情歌的对唱情节-精选文档

临夏花儿中情歌的对唱情节临夏花儿作为口头演唱文学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临夏人民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意识,花儿中用来表达爱欲的情歌,其对唱过程也象小说故事的展开一样,是有情节性的,并不是随手拈来,随口就唱的。
正如小说故事的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临夏花儿中情歌的对唱一般有试探、爱恋、结合、惜别的过程。
一、试探: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都充满了勃勃生机,显示出旺盛的活力。
天空中的蝴蝶成双成对的翩翩起舞,恩恩爱爱的欢度蜜月;房檐上的鸽子亲昵的咕咕说爱,享受着繁殖后代的乐事;地面上狗儿如影相随的诉说恋情,从事着创造接班狗的工程。
由于怀春感情躁动的男女青年纷纷到山场庙会,或是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间地头寻求意中人,以满足内心的饥渴,望到异性,小伙子往往主动开口,放声高歌,用花儿投石问路:“先种(个)葫芦后搭(个)架,花开(者)葫芦(们)吊下;认不得的尕妹(啦)难搭话,恐害怕尕妹妹躁下。
”对方若有意,就会唱道:“上山的老虎下山来,下山者吃一趟水来,远处的阿哥跟前来,尕妹啦花儿漫来。
”对方若腼腆,害羞、不出声,就唱:“大渠沿上修闸哩,修闸者做两盘磨哩;脸红耳涨的羞啥哩,人人从年轻处过哩。
”进行鼓励劝导。
对方若还不出声,继续走路,就唱:“口袋里的尕米逗,你逗时尕米(们)淌哩,路上的尕妹你走,你走时阿哥(们)想哩。
”盛情难却,歌手的热情最终会打动姑娘的心,用花儿来表示心意:“白龙马拿鞭子打,白龙马驮金者哩,尕妹拿玩笑耍,尕妹们实心者哩。
”见对方有意,小伙子马上就唱:“炳灵寺上的石佛爷,石身子靠崖者呢;叫一声尕妹害怕,实心人到来者呢。
双方都是实心实意的,一方会唱上一首表示谦虚的花儿:“大豆地里的洋芋花,连开了三年的虚花,叫声阿哥笑话,尕妹是才学的离家。
”阿哥一听,喜形于色,就唱:“金盆里养鱼(者)鱼不大,鱼大时成金龙哩;这一个尕妹(吓)维不下,维下时长精神哩。
”女方会谦辞的唱道:“黑麻纸(啦)糊窗子,包谷面打下的糨子;你我维下时没样子,倒给你惹下了个骚子。
临夏花儿与羌族山歌之共性研究

临 夏花 儿 与 羌 族 山歌 之 共 性 研 究木
朱 婷 赵 思 远
( 四J l I 音 乐学院,四川 成 都 6 1 0 0 2 1 )
摘 要: 文章拟从音 乐特 点、歌词 内容 、演唱形 式等方面对临夏花儿与羌 族山歌进行 比较分析 ,找 出流传在不 同地域 民歌歌种之 间存 在的共性 ,并试 图从历史 因素与文化交融 两个方面探索 其产生共性 的渊源 。以期 能对两地 民族 民间
音 乐的拓 展性研 究起到一定的推动 作用。
关键 词 : 临夏花儿 ;羌族 山歌 ;共性研 究
“ 花儿 ”是我 国甘肃 、青海 、宁夏等省份流 行的 山歌歌种 。早 在 南北朝 的诗 词歌赋 中就 已有 了 “ 花 儿 ”这一 口承艺术形 式。关于 “ 花儿 ”的分 类 问题 ,学术界存在 不同看法 ,但 大多数 的学者将其 分 为两大 类 ,即 “ 河 州型 花儿 ”和 “ 洮 岷型花 儿 ”。…因甘肃 省临
夏花 儿同其它地域 的 “ 花儿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歌 词 内容反 映了当地人 民生产 生活 、 民风 民俗 、历史文化 等方方面面 ,但 以反 映爱情生活 的 “ 花 儿 ”最为动人 、最为精彩 、最为丰 富。临夏花儿 的歌词抒情 真挚 、 描写传神,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它不受地域、 民族、宗教和语言的 限制 ,流传面广 ,语言朴实 自然,曲调丰富多彩 ,表 现人们 的喜怒哀
由此看 出 ,临夏 花儿与羌族 山歌在音乐 方面 的共性 主要体现在
以下 几 点 : ( 1 )均 是 在 野 外演 唱 的 山歌 ; ( 2 )均 以五 声 徵 调 式 为 主 ; ( 3 )节 奏 均 较 自由 灵 活 ; ( 4 ) 都 常 常 使 用 四度 音 程 , 突 出 悠 长 婉
临夏花儿

花儿的流行地区与分类
河州花儿: 甘肃:临夏、河政、广河、东乡、永靖、 天祝、永登、积石山。 青海:贵德、化隆、共和、西宁、乐都、 大通、互助。 宁夏:吴忠、中卫、中宁、西吉、海原、 古元。 新疆:玛纳斯、昌吉、吉姆萨尔、呼 图壁。
花儿的音乐特色
• ⑴ 一曲多词; • ⑵ 调式多为徵调式或商调式; • ⑶ 声调高亢、悠长、跳跃伏度大;
• ⑷
真声苍音 真、假声相结合 假声尖音 真假声尖苍音
河州大令
花儿的格律
• 比兴的手法;
A、 令的定义 令 B、 令的分类
• 丰富的衬字、衬词、衬句
花儿的特点
• 1.以歌唱爱情为主要内容。 • 2.是一种山歌。 • 3.主要产生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 后由于人口流动传到新疆昌吉一带。 • 4.好几个民族用汉语歌唱的山歌。 • 5.具有独特的格律性 • 6.除独唱外,有大型的集会活动;
花儿的流行地区与分类
• 洮岷花儿 甘肃: 莲花山中心:临潭、康乐、 渭源、临洮、卓尼。 二郎山中心:岷县。
花儿的演唱语言
• 许多少数民族用汉语演唱;
花儿会
• 民间传统节会活动。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 地的回、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族。是我国的 重要岁节歌会之一。一般在夏季举行,节期三五 天不等。活动主要以演唱花儿为主,故称。分独 唱、对唱和联唱三种形式,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 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尤以情歌为最。 花儿会期间,四乡八寨各族群众都齐聚传统的花 儿会场。当地人要在山坡上拉起绳子。由歌手拦 路问歌,参加者需当场答歌方能通过。届期,男 女青年三五一群,结伙对歌。歌词有传统的,也 有即兴自编的。一问一答,一起一对,往往要持 续好长的时间。夜晚,对歌仍然进行,往往通宵 达旦.
甘肃临夏回族“花儿”音乐的发展与探究

甘肃临夏回族“花儿”音乐的发展与探究作者:丁旭阳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6期【摘要】“花儿”音乐是我国回族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音乐体裁,在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族音乐花儿发源于甘肃临夏,并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流行开来,其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被当地人民称为西北之魂。
【关键词】临夏回族;花儿音乐;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79-01一、甘肃临夏回族“花儿”音乐的形成过程,艺术特征“花儿”,别名“少年”,因在歌词中将年轻漂亮的少女比喻成花儿而得名,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
花儿发源地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西北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
花儿音乐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仅有丰富的文学内容,而且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
我国著名花儿专家张亚雄提出花儿产生于唐代的观点,认为花儿的音乐形式是隋唐以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歌唱的曲调,并且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
在明代,由于大量汉族向边疆移民,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逐渐出现汉语花儿。
在关于花儿产生年代的研究中,柯杨的《花儿渊源》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
作者从产生花儿的历史地理背景、花儿的由来、花儿的歌词材料、历代名人笔下的论述等多个方面,得出花儿产生明代的结论。
从宋代开始,洮、岷、河、湟一带原先定居的汉族人民由于吐蕃的势力侵入几乎逃亡殆尽,而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民族在当时尚未出现在这个地区。
铁木真建立元朝以后,汉族才慢慢迁居回来。
这一代的少数民族也就大体上形成,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融合交流,汉语也逐步成为各族人民都使用的一种共同语言,花儿音乐就是用汉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艺术创作。
河州型花儿主要融合了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和汉族的特点,并且这些主要民族都是从元代末期才开始形成的,所以,河州型花儿的形成时代不可能是在元代之前,它所经历的历史是由牧业经济为主慢慢转变为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时期。
临夏花儿

临夏花儿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
“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宁、青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
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
“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临夏花儿。
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
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
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
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
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
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
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
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美丽的“花儿”——宁夏民歌

美丽的“花儿”——宁夏民歌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
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流行地区:西北地区,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地区的花儿很出名种类:分为“整花”和“散花”两种,“整花”以长篇为主,“散花”形式自由,可以即兴发挥。
特点:与银川的花儿相比,海原花儿唱起来更加高亢、激昂,时而声音嘹亮,时而委婉细腻,是回族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整花的完整长篇为你娓娓道来一段段动人故事,自由的散花变化自由,不时显示出演唱者的多才机智,两人对唱时,你方唱罢我来接,你一句,我一段,精彩对接迭起,常常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
演唱花儿的人被称为“漫花儿”或“漫少年”。
“花儿”按传唱地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花儿”内容丰富,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
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
“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
它的音乐主调多达1 0 0 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由于“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
每年农历6 月初1 至初6 的莲花山“花儿”会和农历4 月2 8 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负盛名。
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
届时,歌手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
唱词方式花儿的唱词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齐头齐尾式”,一般是按四句一组,分为两段。
如《金鸡姑娘》中的唱段:“四季里日月来又归,比不上母亲的劳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夏花儿歌词欣赏——婚外恋阳山里开花阴山里红,
聚宝盆要献个啥花哩?
我越看尕妹越心疼,
人家的人,我想个啥法子哩?
白纸的窗子月亮照,
人影儿窗子上照下;
嘴挨住窗子儿轻声叫,
今晚上我把你要下。
头箩儿白面胡麻油,
要烙个千层的饼哩;
头一回见面实心留,
要过个活人的瘾哩。
青丝绾下的捕鱼网,
下不者清水的浪上;
尕妹的巷道里浪三趟,
睡不者尕妹的炕上。
青丝绾下的捕鱼网,
下不者清水的浪上;
半夜里起来大门上浪;
到不者尕妹的炕上。
花椒树树儿叶叶儿麻,
刺玫花把我的手扎;
说了个耍话眼红下,
你不是维人的下家。
你拿上笤帚我拿上斗,磨坊里磨一回面走;我当上拐夫你跟上走,外省外县里浪走。
水地里萝卜沙地里瓜,荒地里洋芋碗大;
维了个新花儿没算啥,倒把个旧花儿惹下。
吃草的白兔儿枪打了,大黄狼顺山跑了;
命苦的穷阿哥我要了,命好的富阿哥老了。
黄河沿上种豆子,
风吹是豆角儿响哩;维了个花儿是尕媳妇,心疼得众人抢哩。
一斤羊肉卖半斤,
这才是长钱的买卖;一年的活儿哈做二年,舍不下掌柜的奶奶。
三对牛庄稼两对牛种,一对牛叫它给站着;
维了个新花儿我领上走,旧花儿叫她给看着。
白杨树高么柳树高,
白杨树的叶叶儿嫩了;新朋友好么旧朋友好,旧朋友的恩情重了。
大山根里庄子多,
庄子多嫁下的汉多;
维了个朋友是货郎哥,货郎哥给下的钱多。
青石头錾了个小槽子,红石头錾了个磙子;
尕妹子抱了个小孩子,这就是我引下的种子。
天爷下者不睛了,
白土窑儿垒了;
转娘家去者不来了,
没人的热怀里睡了。
麦穗儿黄了手不要逗,手逗是麦穗儿淌哩;
娘家里接来你不要去,你去是阿哥们想哩。
二细子草帽往前戴,
恐害怕南山的雨来;十七十八的惹人爱,恐害怕婆家里娶来。
洋芋地里种萝卜,
为了么多吃个菜哩;我给尕妹送匹布,
为了么怀里头睡哩。
天旱旱不死杨柳树,杨柳树根深着哩;
走路不走常走和路,女婿娃跟踪着哩。
狼娃子住的是青石崖,兔娃子住的是土崖;来了要在小路上来,把那些坏损们避开。
河里的石翻三翻,
水小者翻了个两翻;这一回娘家浪三天,想你者浪了两天。
灯盏没油添油来,
手拿上拨灯棍来
我有个胆子进来,
你没个胆子进来。
铁青走马的蓝肚带,清水的河湾里饮来;你装成店家了开店来,我装成脚户了站来。
月亮盘场者刮风哩,太阳盘场者下哩;
女婿娃知道活杀哩,老婆婆知道是骂哩。
黄刺湾口子三河口箭,唐王川栽下的果园;上来下去的眼睛里见,热身子没挨者可怜。
子牙下山者背榜了,路遇上申公豹了;
来的凑巧去的妙,
怎么者人知道了?
麻胡子月亮哄人哩,我当了天快亮了;
今晚上要续个香头哩,要睡个放心的觉哩。
进了园子拔白菜,
无心者拔了个刺芥;不吃吵面背皮袋,
空名声落了个可怜。
西天苦了妖怪了,
唐僧肉没吃到口里;
头发白了腰弓了,
还把你没得到手里。
六棱的栽花的花盆儿,
园子里种的是海纳。
小阿哥维你者十七八,
七十挂零,八十的头儿上抛下。
大红洋缎的一把伞,
绿颜色染下的毛蓝;
肉身子没挨手没逗,
什么人造下的谣言。
连背了七年的西口外,
没到过循化的保安;
连背了三年的空皮袋,
没装给一撮儿炒面
黑头羊养了两圈了,
没有个放羊的草山;
青年缠成老年了,
气断了才能了然。
甘肃凉州十八站,
嘉峪关再续上两站;
维你维了七八年,
心好了再续上两年。
日头们落给者山背后,
月亮里打连枷哩;
阿哥走的者房背后,
心抖者肉跌下哩。
前门上有狗后门上走,
后门上上锁着哩;
门儿上不走墙头上走,
墙头上等你着哩。
叫花子上了金殿了,
穷哥们反了蛋了;
我连花儿如愿了,
阳世上把世事见了。
坏了良心的老公鸡,
半夜里叫鸣者昨哩;
怀里的阿哥摧的者去,
天亮时,我你的老毛哈拔哩。
大河家川里的冬果梨,
皮薄着味道正哩;
维了个花儿要钱哩,
口轻着心才重哩。
三更里的月牙撇西了,
架上的鸡娃儿叫了;
睡着的阿哥叫醒来,你去的时候到了。
大豌豆开花放白马,兰州的瓜园遭雨打;今晚上去了再孬来,你不害怕我害怕。
黄河岸上的西瓜园,全靠了黄河水了;连花儿好了十八年,全靠了会说的嘴了
牛皮糊下的灯笼子,里明么外黑着哩;维了个花儿没名字,嘴乖么心黑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