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教案演示教学
《中国民族乐器》教案

一、教学课题:《中国民族乐器》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民族乐器的讲解,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让中国民族音乐更加走进学生,发扬中国民族文化。
2、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感受和体验中国民族乐器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中国民族乐器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并能从中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难点:能够为民族乐器进行正确的分类,并能区分常见的民族乐器。
四、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五、课的类型:综合课。
六、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进行课堂礼仪;2、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二)导入新课1、老师请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请学生说说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乐器;2、简单为学生介绍视频中出现的乐器(区分竖琴和箜篌),并引出主题—“中国民族乐器”。
(三)为中国民族乐器分类(讨论)1、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金、石、土、木、丝、革、匏、竹(古代的“八音”分类法)2、按乐器的演奏方式进行分类:吹管乐器:笛、箫、笙、唢呐、管子......弹拨乐器:琵琶、古筝、柳琴、阮、三弦、扬琴......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中胡、板胡......打击乐器:鼓、锣、钹、碰钟、木鱼、梆子......(四)初步感受中国民族乐器1、笛、箫:区别两类乐器(演奏方式和音色),并通过欣赏感受笛和箫的魅力;2、琵琶:(特点与持法)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感受琵琶的魅力;(乐曲表现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3、二胡:(结构组成、使用材质、器乐特色)欣赏二胡曲《赛马》,感受二胡的魅力;4、初步认识两种少见的打击乐器:鼍鼓: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缶:缶是古代汉族的陶制乐器,最原始的陶“缶”由于易碎,已经基本看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较多的都是青铜“缶”。
(通过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而歌》感受缶的魅力。
中国传统音乐民族乐器古典乐器古筝介绍讲课PPT演示课件

意志力 的发展
肆 古筝演奏家与古
筝十大名曲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01
西汉时期
02
汉末、魏、晋时期
03
唐代
04
明代
若素素材
05
现代
邯郸女子秦罗敷
郝索、陆太喜、魏文帝、游楚、桓伊、 谢仁祖、何承天
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 李从周,崔七.
梁三姑、刘弱
若素素材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 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若素素材
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广 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 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 银筝、云筝、素筝等。
1.2、古筝的历史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 “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 增加到了十二弦。
5弦
12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 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若素素第材 九首《香若素素材 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 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 的精神而创作的。
若素素材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 等坏毛病。 ➢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音乐教案-中国鼓

音乐教案-中国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鼓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中国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节奏感培养。
2.教学难点:鼓点的编排与创意。
三、教学准备1.中国鼓教材及教具。
2.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3.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鼓。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中国鼓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鼓的魅力。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鼓的印象和了解。
2.基本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鼓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讲解鼓的构造和分类。
(3)展示鼓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技巧。
3.演奏实践(1)教师示范鼓的演奏,让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自主编排鼓点,进行创意表演。
4.节奏感培养(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等。
(2)让学生用鼓演奏简单的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如走路、心跳等。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6.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鼓的演奏。
(2)创作一个鼓点,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鼓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学生在分组练习和创意表演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音乐素养。
3.教师在课后应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开展中国鼓兴趣小组,让学生深入学习鼓的演奏技巧。
2.组织学生参加鼓乐表演,提高他们的舞台实践经验。
3.结合其他民族乐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鼓的演奏技巧掌握程度。
2.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度和协调性。
3.学生对中国鼓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能够对中国鼓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民族乐器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中国民族乐器教学设计3 湘艺版

中国民族乐器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给民族乐器分类并说出其名称,能够辨别最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2、聆听一些民族器乐,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3、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虽然离城不远,但是学生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有限,对于乐器的了解也很少,不要说演奏,连很多乐器都不知道、没见过。
要在一个课时内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器乐,只能把难度和要求降低,学习方法改良,用最快的方法提起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2、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播放音乐导入1、课前播放音乐《春节序曲》,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2、提问:是否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有点耳熟?是在什么场合听到?回答略。
教师:对,这是我们在春节看联欢晚会的时候听到的《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是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演奏的。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中国民族音乐之旅”。
活动2【活动】尝试探讨交流1、教师:谈到中国民族音乐,老师就问问同学们都认识哪几种中国民族乐器?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还认识得真多,那同学知道这些乐器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呢?(教师提示:演奏的动作、乐器的形状等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做出总结:吹管、弹拨、拉弦、打击四类。
2、进行四个分类乐器的声音听辨,教师讲解乐器的声音特点。
听辨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用乐器演奏动作模仿(过程略)。
活动3【讲授】听赏实践1、听赏音乐《欢欣的日子》教师:了解了这么多的乐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听赏它们发出美妙的声音。
播放音乐《欢欣的日子》,提问:音乐中,你听到了那些乐器演奏?教师介绍曲目:这首乐曲是作曲家朱践耳于1952年创作的,《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后来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初中民族乐器音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音乐课程——《民族乐器》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掌握其基本分类和特点。
2. 通过欣赏和演奏民族乐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民族乐器的分类及特点2. 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3. 民族乐器的欣赏和分析4. 团队合作演奏民族乐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民族音乐,让学生猜测是哪种民族乐器演奏的。
2. 学生分享猜测结果,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简要介绍该乐器的特点。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分类,包括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等。
2. 针对每类乐器,教师举例介绍其特点和演奏技巧。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进行学习。
2. 教师指导学生演奏基本音阶,纠正演奏姿势和手法。
3.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奏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乐器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民族音乐,让学生猜测是哪种民族乐器演奏的。
2. 学生分享猜测结果,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简要介绍该乐器的特点。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呼吸、指法、节奏等。
2. 针对不同乐器,教师演示演奏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践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进行学习。
2. 教师指导学生演奏简单乐曲,纠正演奏姿势和手法。
3.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奏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乐器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介绍民族乐器的分类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
民族乐器教案

民族乐器教案民族乐器教案民族乐器教案1一、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发明,弘场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
”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欣赏、动作扮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同学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示音乐。
培养同学喜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同学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示能力和发明能力,提高同学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2、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示力;3、调动同学对中国民族音乐发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发明性地参与音乐活动;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分析本课为广东省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中第二节教学内容《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在音乐课本上只有一般的乐器图片和简单的分析,同学从呆板的书上很难去了解各种乐器的结构色彩以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先分出重难点按各器乐的特点在课件中常见的四种乐器:古筝、古琴、琵琶以和扬琴。
首先通过实物直观介绍它们的结构、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过欣赏各自的代表曲目听辨其音色说出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同学对乐器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保守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同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同学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同学的需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同学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突出了“同学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同学在轻松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示音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同学回答)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师:这就是在开幕式文艺汇演中老师最难忘的片断,刚刚同学们在视频上看到的乐器叫――古琴,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有谁知道古琴是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组?生:弹拨类。
中国民族乐器教案

中国民族乐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民族乐器之美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并演奏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技巧和乐曲。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习并掌握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学习并演奏一首中国传统乐曲。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中国民族乐器的图片、介绍和演奏示范视频。
2. 中国民族乐器的实物展示,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配备音响设备和乐器演奏所需的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展示中国民族乐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如弦乐器、管乐器、膜鸣乐器等,并简要介绍每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2. 展示各种民族乐器的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
3. 播放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示范视频,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效果。
三、技巧训练(25分钟)1. 选择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如二胡或古筝,进行基本演奏技巧的教学。
2. 分发乐器给学生,指导他们正确握持乐器、调弦和演奏基本音阶。
3. 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让他们逐渐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四、乐曲演奏(2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中国传统乐曲,如《茉莉花》或《渔舟唱晚》。
2.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乐曲,指导他们掌握乐曲的整体和个别部分。
3. 学生进行乐曲演奏展示,鼓励他们展示个人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民族乐器的重要性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提出可能的进一步学习方向。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
2.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演奏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奏会,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7.4乐器常识常见中国民族器乐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 7.4乐器常识常见中国民族器乐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章节为7.4乐器常识,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中国民族器乐的种类、特点和演奏方式。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民乐概述:介绍民乐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吹管乐器:介绍笛子、箫、唢呐、葫芦丝等吹管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 弹拨乐器:介绍古筝、琵琶、柳琴、二胡等弹拨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4. 拉弦乐器:介绍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等拉弦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5. 打击乐器:介绍鼓、锣、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 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和弦、节奏等,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介绍各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等,本节课将加深学生对这些乐器的了解,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学生已学习过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口琴、钢琴等,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民族乐器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文化理解和实践创新素养。
1. 音乐审美素养:通过学习常见中国民族器乐的种类、特点和演奏方式,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民族音乐的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文化理解:学生将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实践创新素养:学生将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通过实践体验和创作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在音乐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1. 知识水平: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和弦、节奏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民族乐器的认知相对较浅。
2. 能力水平:学生在音乐实践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如简单的乐器演奏和歌唱。
然而,他们在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尚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乐器教案
中国民族乐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民族乐器,了解各类乐器的音色特征;
2、认识听赏民族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3、听赏民族乐器演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及音色特征。
教学过程:
一、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1、乐器是人类用来演奏音乐、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全世界的古今乐器达一万多种,中国记载的乐器达千余种。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芋、鼓瑟、弹琴等演奏形式;秦汉时的鼓吹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鼓乐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刘天华、聂耳等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
2、常见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二、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
观看民乐合奏《光明行》片段
提问:你认识哪些乐器?你会演奏哪些乐器?
学生举手回答:
三、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分类
拉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低胡
弹拨乐器:古筝、琵琶、三弦、柳琴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
打击乐器:锣、鼓、钹
四、中国民族乐器认识(课件显示)
分类认识各种乐器,听辨乐器音色特征(图片与音乐一一显示)
五、民族乐器演奏
要求:了解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作品欣赏:
1、二胡齐奏《战马奔腾》
感受音乐的热烈与激昂,体会二胡的表现力和音色。
2、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
感受音乐欢快热闹的场面,听辨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
3、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体会音乐的深刻内涵,听辨琵琶的音色。
4、古筝独奏《战台风》
感受听辨古筝的音色与表现力,感受工人与台风搏斗的情景。
5、打击乐合奏《迎春锣鼓》
感受热闹欢快的锣鼓乐及锣鼓丰富的表现力。
六、学生互动
1、学生交流讨论对中国乐器民族乐器的认识体会。
2、听辨练习:播放乐器演奏音乐,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乐器名称。
音乐01 音乐02 音乐03 音乐04 音乐05 二胡
古筝
笛子
唢呐
琵琶
七、课堂小结
我国乐器种类繁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了解学习更多的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