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
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
40'-53。
34',东经121。
28'-141。
20'。
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
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
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
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
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
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
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
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
黑龙江干流上游和中游为中俄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界河黑龙江流域南部中国境内主要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等山脉。
大、小兴安岭海拔约1000m。
自北向南形成一道高耸的屏障环抱着松嫩平原。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域划分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域划分中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其主要河流流域划分如下: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
长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11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等。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工业用水。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约5500公里。
黄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9个省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黄河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兰州、郑州、济南等。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河流泥沙淤积严重,也面临着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三、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2214公里。
珠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和2个特别行政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珠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香港等。
珠江流域的工商业发达,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
四、长白山流域:长白山是中国东北部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流域涵盖了吉林、辽宁两个省份。
长白山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松花江、辉南江等。
长白山流域的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保护区。
五、黑龙江流域:黑龙江是中国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4444公里。
黑龙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3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黑龙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等。
黑龙江流域的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区域之一。
六、辽河流域:辽河是中国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1392公里。
辽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辽河流域的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等。
辽河流域的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之一。
七、海河流域:海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694公里。
海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黑龙江流域

流域图
重要条约
• 《尼布楚条约》1689 《瑷珲条约》1858 《北京条约》1860 《中苏协定》1924
• 铭记历史, • 勿忘屈辱。
岛屿与战争(争端)
• 珍宝岛 (Chen-pao Island 亦作Zhenbao Dao), 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 中国一侧的岛屿。属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 在饶河县南端。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 状如元宝而得名。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 苏边界事件驰名中外。 珍宝岛是中国的领 土。 面积仅0.74平方公里小岛,却因上世 纪60年代末的珍宝岛事件令世人瞩目。
岛屿与战争(争端)
•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满语名字叫摩 乌珠岛,意思是“马头”。黑瞎子岛是位 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一个岛系, 地处中国版图最东端鸡冠的位置。它是中 国历史上的固有领土,近代被沙俄侵占, 2008年后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 其西半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东半部 为俄罗斯联邦所有。
黑龙江流域史对我的影响

黑龙江流域史对我的影响
黑龙江流域史是一段隐藏着人文历史深度的奇形怪状的水道文化,
它不仅丰富了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为黑龙江地区提供了一个特
殊的历史环境。
它也影响了我们对黑龙江地区的看法,深深地影响着
我们思考这里的发展方向,使我们更加重视黑龙江的文化积淀,加强
社会的建设。
黑龙江流域史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步的思路,把历史的力量
变成现代的竞争力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它也成就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使资源的发展更加节俭,也让我们对自然环境有更多的保护和尊重,
最终减少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耗。
总之,黑龙江流域史给我们以深度丰富的历史历史。
它不仅给我们开
启了现代新的发展思路,而且更加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了和谐
的开发,也使得黑龙江的文化积淀得以传承,并为下一代建立起了灿
烂的未来。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
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
40'-53。
34',东经121。
28'-141。
20'。
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
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
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
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
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
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
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
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
黑龙江干流上游和中游为中俄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界河黑龙江流域南部中国境内主要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等山脉。
大、小兴安岭海拔约1000m。
自北向南形成一道高耸的屏障环抱着松嫩平原。
中国最长结冰期的河流

中国最长结冰期的河流中国最长结冰期的河流我国有很多河流,尤其是北方的河流会有结冰期,但你知道中国最长结冰期的河流是那一条吗?来看看店铺为你准备的资料!中国最长结冰期河流:黑龙江黑龙江,世界大河之一。
满语称“萨哈连乌拉”(意即黑水)。
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约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
北源石勒喀河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
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流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
从额尔古纳河上源的海拉尔河开始到黑龙江河口,全长4370公里,居世界第11位。
流域面积达184.3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10位,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占全流域的48%,包括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黑龙江流域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19世纪由于沙皇俄国的侵略,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
现今的黑龙江流域地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3国,下游在俄罗斯境内。
黑龙江的`支流共约200余条。
其中较大的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结雅河、布列亚河等。
松花江为黑龙江最大支流,自天池至松花江河口全长1657公里,流域面积55万余平方公里。
另一支流乌苏里江,长905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黑龙江干流自洛古河村至黑河附近的结雅河口为上游,长约900公里;自结雅河口至乌苏里江河口为中游,长约1000公里;自乌苏里江河口以下至入海处为下游,长约950公里。
①上游河道穿行于山峡中,河谷切割不深。
自洛古河村至南岸支流额木尔河河口段,山崖险峻,江面狭窄,水流湍急;自额木尔河河口以下,水流变深,河谷逐渐开阔,并出现小块滩地,有些河段有分叉现象。
河宽一般400~1000米,枯水期一般水深1.2米左右,可通行300~10000吨船舶。
河床底质多为石质或卵石。
河床呈U字型,平均比降0.2‰,上溯至额尔古纳河,全江可通行船只。
黑龙江概况最新导游词

黑龙江概况最新导游词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
黑龙江省总面积约为45.5万平方公里,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省会哈尔滨市以及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重要城市。
黑龙江省地处亚洲大陆东北部、北纬44°05′~53°33′、东经121°11′~135°05′之间,东、北、西三面与俄罗斯接壤,是中国重要的边境省份。
境内地势复杂多样,包含了高山、平原、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
黑龙江省名字源自于其中最大的一条河流黑龙江。
黑龙江源于蒙古国东部的大兴安岭北麓,全长4465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最终进入俄罗斯注入阿穆尔河。
黑龙江的流域面积达到58.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地形特征。
大兴安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山脉之一,横亘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高耸的山峰和清澈的湖泊,是追求自然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湖泊众多。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是黑龙江最长的支流,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江河之一。
这里有壮丽的江心岛和众多的桥梁,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风景线。
除了自然景观,黑龙江省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一个充满浓郁欧洲风情的城市。
这里有建筑风格独特的松花江索桥和中央大街,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此外,牡丹江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园、佳木斯市的中国东北虎园和嫩江大桥等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景点。
黑龙江省是中国北方冬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每年的冬季,哈尔滨市举办盛大的冰雪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节会期间,市区的中央大街和松花江冰面上建起了各种各样的冰雕和雪雕,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冰雪世界。
黑龙江省还以美食闻名,尤其是哈尔滨的特色小吃。
例如,哈尔滨的红肠、锅包肉和冰城啤酒都是备受游客喜爱的美食。
黑龙江山脉河流

黑龙江省山脉河流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段,北部是沿黑龙江右岸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则是由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构成的东部山地。
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是由北北东向南南西。
在大、小兴安岭与东部山地所环抱的松嫩平原上,流淌着松花江、嫩江和呼兰河等,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则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共同冲积而形成的。
黑龙江省的河流多属于黑龙江流域的外流河,河水最终经黑龙江下游人海。
西部的乌裕尔河流经干旱地区成为无尾河,东南的绥芬河往东经苏联人日本海,可算是黑龙江省河流中的个别例外。
一、山脉(一)大兴安岭山地大兴安岭山地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其北部和东北为黑龙江谷地,东南部与小兴安岭相接,东部与松嫩平原相连,西部与西南部则与大兴安岭的主体部分相连接。
大兴安岭山地总面积约1146万平方公里(包括属内蒙古自治区而由黑龙江省代管的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
大兴安岭主体部分在内蒙古境内。
大兴安岭是在海西期的大兴安岭褶皱带基础上形成的。
其地面以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和安山岩为主,其中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大。
在山地轴部边缘及河谷中还有玄武岩分布。
大兴安岭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向东急剧过渡到松嫩平原,向西逐渐过渡到呼伦贝尔盟高原。
呼玛县境内的大白山是其最高峰,海拔1529米。
黑龙江右岸为丘陵。
海拔高度400米左右,相对高度40-100米。
大兴安岭山体大部分由火成岩构成,岩性均匀,抵抗风化和侵蚀的力量比较一致,因而山峰比较浑园。
由于降水量较少,被流水分割的程度不如张广才岭和老爷岭那样剧烈,因而山上准平原保存得比较完整。
在第三纪末期以后,可能由于冰川曾经在这个地区活动,以至在山地北部黑龙江的一些支流谷地留下了谷底宽平、两岸壁立的地貌。
目前谷中流水细小,两旁沼泽极为发育。
沼泽的形成与永久冻土层的存在也有一定关系。
大兴安岭是祖国的森林宝库,植物的种类有700余种,若与植物种类数以在万计的云南相比是太少了,但它以种类独特而著称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
研方究向: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辽金契丹女真历史文化。
17日下午,进行分组研讨,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两个小组的研讨活动。
李秀莲主持第一小组的研讨活动,省社科院喻权中研究员主持第二小组的研讨活动。
会上,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分别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展开阐述。
分组研讨会气氛热烈,节奏紧凑,学者们的问题阐述简明扼要,拓宽了每位研究者研究的视野。
黑龙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其流域面积约184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流域文明的起源与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基本同步,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黑龙江流域文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仅对中华文化,而且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始终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的探究,不仅有着学术上的广阔空间和前景,而且有着日益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尽管近代以来,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变动剧烈,黑龙江由中国的内河变成中俄两国的界江,但无论怎样界定黑龙江流域文明的时空范围和内涵,黑龙江沿岸的历史文化都是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重点和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以及这里自然条件的艰苦和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学者对长达3200多公里、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界江沿岸的历史文化研究并不系统和充分。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巨大成就,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特别是2000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长刘东辉同志《研究黑龙江流域文明弘扬黑龙江流域文明》一文的发表,标志着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掀起了新的高潮。
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边界、历史、民族、宗教、自然地理和生态等单项问题,少有对3200多公里长的边界地区的历史演进给予整体透视和文化形态的系统梳理,也缺乏对边界地区基层社会和经济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典型研究,这不能不说是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一个缺憾。
从2007年冬天开始,在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教授的统筹安排下,全院教师和研究生在黑龙江沿边界地区选择100个左右村屯开展了大规模、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
在考察当地基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同时,还注意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民族关系、宗教活动、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地理、人口状况、教育现状、社会稳定等多方面情况,最终形成完整的系列调研报告。
这项大型的调研工作于2008年被省委宣传部列为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并在建国6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作为国庆献礼开始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黑龙江大界江百村纪行》系列丛书以廓清历史原貌、梳理文化形态、查找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指针,努力探索新的发展理论、展现多样的文化原生
形态,为推动黑龙江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实现了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有机统一。
目前,丛书已经陆续面世,《迈向中国最北端——北极村纪行》(霍明琨著)追溯历史,解读文化,描绘生活,勾勒出古黄金之路上的驿站北极村的昔颜今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彩的北极世界;《寻找达斡尔人的足迹——东霍尔莫津村纪行》(周喜峰、黄彦震著)展现了少数民族村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以及萨布素将军的抗俄事迹、霍尔莫津要塞里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关东三怪”的风俗;《山村那边是界江——三合村纪行》(魏影著)从多角度讲述了鄂伦春的文化、闯关东的淘金、解放后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知青下乡的回忆;《江上船歌——街津口赫哲乡纪行》(孟修、胡凡著)呈现了几尽绝唱的伊玛堪、神秘的萨满教、赫哲人原始的文化形态以及今天走上小康之路的幸福村民;《静谧的那道湾——霍尔沁村纪行》(赵欣著)勾画了鄂伦春人的游猎,抗击沙俄、日军的战火,闯关东的浩荡人马和知青的青涩回忆;《嬗变中的山乡——团结村纪行》(叶艳华著)探寻了村庄历史进程中独特的民俗和俄罗斯文化元素……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在这套丛书的总序和丛书的首发式讲话中指出:历史文化资源是民族文明的血脉和根基,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凝聚与体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特有文化形态的依托和载体。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来都是一个对民族的、本土的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它直接关涉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关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与走向。
保护、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世界性的课题,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以此延续民族文脉,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多样性,树立民族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进行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历史证明,每一个成熟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种文化品质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同时也成为民族精神、国家精神和区域人文精神的内核。
所以,正如费孝通先生所强调的那样,生存在一定文化形态中的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才能“对自身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才能通过文化反思走向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
而大力推进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工作,是塑造和提升黑龙江文化品格、实现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保护、挖掘与开发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就是要更清晰准确地揭示我们的地域文化内涵,让我省人民增强文化归属感,不断实现对本土文化的自豪、自觉与自信,从而塑造和提升黑龙江人的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质。
《黑龙江大界江百村纪行》丛书的发行对于深入挖掘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进一步做好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形态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将是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