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必修3实验复习指导 模拟尿糖的检测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十六模拟尿糖的检测
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1 / 1。

高中生物高考常考实验内容汇总

高中生物高考常考实验内容汇总

【高中生物高考常考实验内容汇总】实验一、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 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苏丹III橘黄色脂肪+ 苏丹Ⅳ红色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 0.1g/mL 的NaOH溶液, 乙液:0.05g/mL 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 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 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糖尿病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3)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4)制作装片(滴1~2 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5)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 双缩脲试剂(A液: 0.1g/mL 的NaOH溶液, B液: 0.01g/mL 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尿糖的检测实验报告

尿糖的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液中糖分的存在情况。

2. 掌握尿糖的定性检测方法。

3. 学习班氏法检测尿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尿糖检测是通过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来评估机体糖代谢状况的一种方法。

葡萄糖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糖类物质,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重吸收,因此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极低。

当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尿糖。

班氏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可以将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还原成黄色的氢氧化亚铜,并进一步与班氏试剂中的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从而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仪器:离心机、移液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石棉网、加热板等。

2. 试剂:尿液样本、班氏试剂(含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尿液样本准备:取适量尿液样本,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

2. 班氏试剂准备:将班氏试剂中的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按比例混合,配制成班氏试剂。

3. 尿糖检测:a. 取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b. 在A、B、C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尿液样本。

c.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2滴班氏试剂。

d. 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

e. 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 A试管:出现红色沉淀。

- B试管:出现淡红色沉淀。

- C试管:无沉淀。

2. 分析:- A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高。

- B试管中出现淡红色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低。

- C试管中无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不含葡萄糖。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尿糖的定性检测方法。

2. 班氏法检测尿糖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诊断。

3. 实验结果表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与检测结果呈正相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1.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

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

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 min 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 min内明显下降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A.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乙解析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 min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

答案 A2.经研究证明,三七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饥饿的、低血糖的兔子若干,随机均等分成A、B两组;②A组实验兔灌服一定量的三七粉水溶液,B组实验兔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1 h)后检测血糖浓度,记录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验证三七既能升高血糖浓度,又能降低血糖浓度B.实验开始前,实验兔应该测量血糖浓度并记录C.该实验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为三七的有无D.预期实验结果是A组实验兔有的血糖浓度升高,有的降低解析根据题意,三七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选择低血糖的兔子为实验材料,可验证三七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选择高血糖(或饱食)的兔子为实验材料,可验证三七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三七能升高血糖浓度。

实验处理前后均要测血糖浓度,便于前后对照。

实验观测的指标应是血糖的浓度,预期A组实验兔的血糖浓度会升高。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

《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基本要求1.解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所起的作用。

2.在进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时,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认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

说明1.建议活动:“人体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不作要求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尿液甲,乙样本两份。

①实验原理:②如何设计实验?请用表格形式写出实验分组情况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①两份尿液中哪一份测试结果显示正常,哪一份含有糖类?请在表格中完善实验结果②医生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③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健康人体的是怎么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课堂环节2:建构模型利用以下材料,用箭头和图形完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的途径。

材料一、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免疫防御功能等材料二、肝脏和脂肪组织是人体内糖转变成脂肪的两个主要场所。

所合成脂肪不在肝内贮存,而是送到其它组织中利用或贮存。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胰岛素缺乏会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课堂环节3: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2、病人的胰岛β细胞受损,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肝糖元分解加强B.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强C.肝糖原的合成加强D.脂肪合成加强。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实验步骤与结论
准备:将5个分别装有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以及两份尿液的试管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检测:分别用滴管从5个试管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观察:观察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分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贝尔纳(C.Bernard,1813~1878):法国人,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坎农(W.B.Cannon,1871~1945):美国人,生理学家。

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动物的激素调节沃泰默:法国人,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斯他林:英国人,生理学家。

1902年,他和贝利斯(英国人,生理学家)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

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题解题技能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题解题技能1

苏丹Ⅲ/Ⅳ染液
检测、鉴定脂肪
橘黄色/红色
2.用于提取或鉴定的试剂及颜色反应
实验 名称 鉴定(或提 取)对象 淀粉
试剂
碘液
颜色
蓝色 砖红 色
水浴 加热 不需要
生物材料
脱色的叶片
糖类 的鉴 还原糖(葡 斐林试 定 萄糖、果糖、 剂 麦芽糖)
蛋白 质的 鉴定 脂肪 的鉴 定
蛋白质
双缩脲 试剂 苏丹 Ⅲ/Ⅳ
时共用一支试管,污染了其他样本,会严重干扰实验
结果。尿液中含糖不等于患糖尿病,一次性摄入过多 的糖,尿液中也可能含糖,所以还要对血液中胰岛
素的浓度进行检测才能最终确定是否患糖尿病。检 测尿液是否含葡萄糖,除了用葡萄糖试纸外还可以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看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2)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 萄糖的方法 (3)①4 ②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甲 尿液、乙尿液 ⑤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 化 ⑥重复步骤④,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3种溶液, 记录每次试纸的颜色变化 (4)①可能用的是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其他合理 的答案也可) ②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 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③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看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膜;麦芽糖是二糖,一般情况下也不可以通过半透 膜进入烧杯中,只有葡萄糖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烧 杯中。滴入斐林试剂隔水煮沸,有砖红色沉淀。 答案 B
5.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
失,这称为蛋白质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 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 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
新鲜 不需 的绿 要 叶
变式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必修3实验复习指导模拟尿糖的检测
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用心爱心专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