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尿糖的检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例2: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本尼迪特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热水浴后呈现红黄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教学建议:渗透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哪些对照,明确实验思路,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方法。
1.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2.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如果遇到葡萄糖溶液,硫酸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浅蓝色会变成棕红色;反之不变色。(这是教学参考书上的表述,附后,个人觉得值得商榷)
(3)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在记录表上记下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就写无反应。
(4)重复步骤(3),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在记录表中记录每次测试的颜色变化情况,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
5.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
C.正常人饭后尿糖检测呈红色
D.该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其他还原糖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已说明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溶液热水浴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故本题选A;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可说明尿样中含有的葡萄糖越多,但尿糖含量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引起的,故B项错误;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不一定会产生尿糖,故C错误;根据试纸法的原理可知,其他还原糖不产生过氧化氢,尿糖试纸不适用于其他还原糖的鉴定。
(1)甲尿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2)乙尿液显示出病人是糖尿病患者。
(3)1号试管内清水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是葡萄糖溶液,为的是与葡萄糖试纸进行显色反应。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

《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名师导学案基本要求1.解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所起的作用。

2.在进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时,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认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

说明1.建议活动:“人体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不作要求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尿液甲,乙样本两份。

①实验原理:②如何设计实验?请用表格形式写出实验分组情况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①两份尿液中哪一份测试结果显示正常,哪一份含有糖类?请在表格中完善实验结果②医生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③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健康人体的是怎么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课堂环节2:建构模型利用以下材料,用箭头和图形完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的途径。

材料一、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免疫防御功能等材料二、肝脏和脂肪组织是人体内糖转变成脂肪的两个主要场所。

所合成脂肪不在肝内贮存,而是送到其它组织中利用或贮存。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胰岛素缺乏会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课堂环节3: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2、病人的胰岛β细胞受损,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肝糖元分解加强B.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强C.肝糖原的合成加强D.脂肪合成加强。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糖溶液n-c曲线
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主要是用于测量尿液中的糖含量。

描绘糖溶液n-c曲线的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糖溶液。

2. 使用光度计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每个糖溶液的吸光度。

3. 将吸光度值绘制在纵轴上,浓度值绘制在横轴上。

4. 连接各吸光度值点,得到n-c曲线。

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模拟尿液糖溶液,其中糖的浓度范围应包括正常尿液中的糖浓度范围。

2. 将模拟尿液糖溶液加入尿液样品中,使其准确模拟尿液中的糖含量。

3. 使用特定的糖分析方法(如糖试纸、化学发光法等),测量样品中的糖含量。

4. 将测量得到的糖含量与糖溶液n-c曲线对应的浓度值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的糖含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描绘糖溶液n-c曲线并使用该曲线实现尿糖的定标实验,从而准确测量尿液中的糖含量。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实验步骤与结论
准备:将5个分别装有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以及两份尿液的试管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检测:分别用滴管从5个试管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观察:观察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分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若干问题尿糖试纸检测尿糖是高中生物的模拟实验,也是选考中的一个要求,试题也经常出现,有必要进行教学和体验。

用尿糖试纸进行糖尿病病情检测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问题:尿糖试纸检测尿糖?011.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2.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如果遇到葡萄糖溶液,硫酸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浅蓝色会变成棕红色;反之不变色。

(这是教学参考书上的表述,附后,个人觉得值得商榷)3.材料用具:试管5支,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液样本两份。

4.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并放在试管架上。

(2)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 L不同的液体。

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甲尿液;5号:乙尿液。

(3)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在记录表上记下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就写无反应。

(4)重复步骤(3),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在记录表中记录每次测试的颜色变化情况,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

5.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1)甲尿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2)乙尿液显示出病人是糖尿病患者。

(3)1号试管内清水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是葡萄糖溶液,为的是与葡萄糖试纸进行显色反应。

(4)3号试管的作用是为了说明蛋白质溶液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

讨论:(1)据所学知识分析,健康人体是怎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分析: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首先是由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血糖浓度不超过0.1%;其次是由于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使之重新入血。

(2)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为什么?分析: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3:模拟尿糖的检测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贝尔纳(C.Bernard,1813~1878):法国人,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坎农(W.B.Cannon,1871~1945):美国人,生理学家。

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动物的激素调节沃泰默:法国人,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斯他林:英国人,生理学家。

1902年,他和贝利斯(英国人,生理学家)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

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实验二尿糖教案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  实验二尿糖教案
一、实验原理
葡萄糖在热碱溶液中,能将班氏试剂中的二价铜(蓝色)还原为一价的铜,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二、器材和试剂
(—)器材
电炉试管木夹
(二)试剂
1.班氏试剂
甲液:硫酸铜(A.R)17.3克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助溶,冷却后加水至150毫升。
乙液:柠檬酸纳(A.R)173克和无水碳酸钠(A.R)100克加蒸馏水600毫升,加热溶解后稀释至800毫升。待冷后,将乙液漫漫到人甲液中,边加边摇匀,冷却后并加水到1000毫升。
教案
日期:2009年6月4日课节:7,8教室:生化实验室1教学对象:运动训练第2次课
教学主题:尿糖定性测定
教学目标:掌握测定尿糖的方法及原理
教学重点:测定尿糖的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原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90分)
教学内容
第一、引导(20分钟左右)
讲解测定尿糖的原理,以及运动中糖的意义
第二、实验过程(60分钟左右)
五、思考题
1。第五管测定结果是否属于糖尿?为什么?
2。比较各管颜色有何区别?
第三、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0分钟左右)
讲解、分析实验数据及如何写实验报告
第次课
课后小结:
2.配制不同浓度的尿糖液(示未知尿液)
(1)>2%(2)1-2%(3)0.5-1%(4).取试管5支,按下表操作
2.按下列颜色判断结果
四、注意事项
1‘待查标本不宜久置,否则可因细菌繁殖而将糖分解,使结果偏低。
2.尿中有大量尿酸盐时,煮沸后混浊并略带绿色,但沉淀不显黄色。故尿糖含量甚微时,必须在冷却后观察沉淀物。Ⅲ·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一.实验目的:1、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2、比较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尿糖检测中的不同颜色反应现象。

二.实验原理:用斐林试剂检测葡糖时,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斐林试剂乙夜CuSO4直接反应产生Cu(OH)2,可溶性还原糖可与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通过实验颜色反应可检测模拟尿液中葡萄糖的存在以及比较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尿糖检测中的不同颜色反应现象。

三.材料器具:5份模拟“尿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火柴等。

四.方法步骤:1.斐林试剂的配置,分别配置质量浓度为0.1g/m L NaOH 溶液甲和质量浓度为 0.05g/ mLCuSO4 溶液乙各 100m L,用于现场配置斐林试剂所需(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2.模拟尿样的配置,将适量茶叶浸泡于600m L 热水中, 15min 后滤去茶叶,留下茶水备用。

用此茶水分别配置质量浓度 2O00mg/dL、 1500mg/dL、1000mg/dL 、 5OOm/dL 的葡萄糖及茶水溶液各lOOmL ,分别编号为尿样1一尿样5;3.反应:①取 5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 1 — 5 ,并向试管内分别对应注入 2mL 待测尿样 1 ~5 ;②再向 5 支试管内各注入 2mL 新配置的斐林试剂,震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注意,斐林试剂配置时,将 4 ~ 5滴乙液CuSO4滴入 2mL 甲液NaOH ,配完后立即使用);③用试管夹将上述 5 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加热时管口不要对准人,以防液体沸腾后喷出);观察各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4.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实验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认识到实验科学的重要性。

二、学习者分析
本实验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更加精准,并且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活动让学生接触葡萄糖试纸,活跃气氛。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实验步骤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实验原理
(2)知道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及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
2、能力目标:
(1)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2)通过模拟尿糖的检测,初步学会探究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1、溶液的配制
0.5%的葡萄糖溶液:称取5g葡萄糖,加1000mL水(教师用书上葡萄糖溶液浓度时0.1%,用试纸检测的时候现象不明显,所以就配了浓度相对高一点的)
蛋白质溶液:蛋清兑水
甲尿液:茶水代替
乙尿液:0.5%的葡萄糖溶液与茶水按比例3:2混合制成(在配置乙尿液时,葡萄糖溶液和茶水的比例按1:9、2:8、1:1都配过,发现前两者基本没什么变化,后者现象不明显)
2、购买葡萄糖试纸和葡萄糖
3、制作相关学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糖尿病的发生机理,那么我们怎样检测尿糖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葡萄糖试纸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那葡萄糖试纸是怎么样的呢?
展示介绍:葡萄糖试纸及其使用方法
讲述:葡萄糖试纸为什么能检测出尿液中的葡萄糖呢?
葡萄糖试纸的原理: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化合物固定在滤纸上制成。

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

讲述:在实验桌上除了葡萄糖试纸外,还有小烧杯和五种不同的溶液。

小烧杯上只标记了1、2、3、4、5,并没有写明具体倒入的是哪种溶液,为了使实验结果具体化,需要我们设计一个表格,请同学们设计一下。

学生设计表格
教师对学生的表格进行改进(大多数学生会照搬书本的表格,应指出实验用具与书本上提供的有所不同)
讲述:实验设计题大家接触得已经比较多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生物学实验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师生共同回忆旧知,并为下面设计实验步骤做铺垫
提问: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该实验中能形成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的是哪几组?
学生思考回答(巩固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
讲述:现在我们对实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依据上述原理和生物实验原则,补充学案中实验步骤设计
学生思考设计,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设计
先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改进
活动: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后整理清洗实验器具提问:1、哪一份尿液样本显示出是糖尿病患者,理由是什么?
2、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蛋白质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4人一组,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九、教学设计
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和器具
四、实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