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矿山专项概况0612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矿山安全生产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矿山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加强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矿山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石、煤炭、油气等矿产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这些资源的安全生产是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矿山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处于地下或高空作业,工作条件较为恶劣,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大,造成的损失也较为严重。
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也直接影响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字数:222】1.2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义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义在于确保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提高整个矿山生产安全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意外因素的影响,保障矿山的正常运转。
应急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减少事故损失,保护矿山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保障矿山设施的安全,保障环境的安全。
应急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运转,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正文2.1 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矿山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矿山企业数量庞大,规模参差不齐,一些小型矿山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容易发生事故。
矿山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导致事故频发。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存在违规操作、超负荷生产等现象,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
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特性范本(2篇)

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特性范本矿山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质、设备或工艺过程。
这类危险源具有以下特点:1. 高风险性:矿山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物质、设备或工艺过程通常具有高度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危险源往往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具有快速扩散和传播的特点。
2. 复杂性:矿山重大危险源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工艺过程,涉及的设备和物质较为复杂。
这些危险源需要特定的工艺流程来控制和管理,需要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和管理。
3. 潜在性:矿山重大危险源可能处于潜在状态,随时可能引发事故。
这些危险源可能是隐藏在矿山深处的高温、高压区域,也可能是潜伏在地下或地表的易燃、易爆物质。
这些危险源的存在需要通过监测和检测来及时发现和控制。
4. 不可控性:矿山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性。
由于其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往往需要采用高风险作业和特殊工艺来处理和管理。
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难以控制和消除,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和扩大事故范围。
5. 综合性:矿山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物质和设备的安全性外,还需要考虑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应急救援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需要综合考虑和协调。
6. 工程化:为了控制和管理矿山重大危险源,往往需要采用工程化措施。
例如,对于高温、高压区域,需要采用隔离、防护装置来避免事故发生;对于易燃、易爆物质,需要采用防火、防爆设施来降低事故风险;对于有毒物质,需要采用抽风、通风装置来排除毒气。
总而言之,矿山重大危险源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潜在性、不可控性、综合性和工程化的特点。
矿山企业在进行危险源管理时,需重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全面控制和管理矿山重大危险源,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特性范本(二)矿山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的特定设备、工艺、操作环节以及可能发生大规模事故的自然因素等。
矿山危机管理与预防措施

矿山危机管理与预防措施1. 引言矿山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
然而,矿山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严重挑战。
本文档旨在分析矿山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矿山危机管理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为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2. 矿山危机原因分析2.1 自然因素- 地质条件复杂:我国矿山地质条件多样,部分矿山存在地质结构复杂、岩层稳定性差等问题,易导致矿山事故。
- 水文地质条件不利:地下水活动、岩溶等地质问题可能导致矿井涌水、地面塌陷等事故。
2.2 人为因素- 安全生产意识不足:部分矿山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
- 技术装备水平低:部分矿山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 管理水平不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矿山安全生产。
2.3 政策与环境因素- 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但在部分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
- 市场监管不力:部分地方政府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查和整改。
3. 矿山危机管理方法3.1 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3.2 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加大技术装备投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3 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3.4 强化矿山安全生产监管- 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
-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和监管责任制。
4. 矿山危机预防措施4.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矿山生产全过程,做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4.2 加强矿山地质勘查充分了解矿山地质条件,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3 提高矿山应急预案能力制定和完善矿山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矿山安全(梗概)

o 产生的高温火源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扩 大事故危害;
o 火灾引起的火风压可引起通风系统紊乱, 降低 矿井抗灾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火灾预测预报
利用人体生理感觉法-利用人的听觉、视觉
气体成分分析法
借助仪器及早检测出煤炭自燃前期释放出的 气体成分, 选择合适的指标气体及其浓度的 临界值, 预报自然发火
地表水的防治
1.合理选择井筒位置 2.河流改道 3.人工河床防水 4.堵塞通道 5.排(截)洪道防水 6.排除积水 7.泥石流的防治 8.汛期防水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吸附状态的瓦斯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上 (吸着瓦斯)和煤的微粒结构内部(吸收瓦斯)。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
煤的吸附特性 煤层露头 煤层的埋藏深度 围岩透气性 煤层倾角 地质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瓦斯涌出
o 地下开采过程中, 煤层原有应力状态受到破坏, 煤体破裂、膨胀变形, 部分煤岩的透气性增加, 游离瓦斯及部分吸附瓦斯就会从煤岩中均匀地 释放出来而涌向井下空间, 称为瓦斯涌出。
o ①冷却,即把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其燃点以 下;
o ②隔离和窒息,是指使燃烧反应体系与环境隔 离;
o ③稀释、降低参加反应物的浓度;
o ④中断反应链。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第五节 矿山压力防治
PPT文档演模板
矿山安全(梗概)
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简称矿压, 是指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 行采掘活动时, 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 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矿山是一处危险重地,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矿山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些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山存在着安全隐患,管理水平不高,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安全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到位,落实不力。
二是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安全意识淡化,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三是部分矿山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是现场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监测手段有限,对安全隐患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仍然比较严峻,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测,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稳定可控。
1.2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要性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整个矿山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矿山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处置流程的规范、应急演练的开展等方面。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体系,才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也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现场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地质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或管理方法,更是对矿山生产安全的保障,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稳定可控。
2. 正文2.1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核心。
建设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矿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
组织机构要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和通讯网络;管理制度要制定明确的应急管理制度,包括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等程序;操作规程要规范各类应急行为,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准确和有效;信息系统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
矿山常见事故及防治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矿山事故的发生率 ,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展望
01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2
引入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先进的矿山技术和设备,提高矿山的生产效 率和安全性。
03
强化应急救援: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实施效果评估
对安全培训教育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矿山安全水 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
矿山事故的危害
矿山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 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
矿山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 误、自然灾害等。
05
矿山安全管理与培训教育措施
矿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矿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矿山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 全面监督和管理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
VS
职责划分
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岗位的职责,确保每 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形成完整的安全管 理体系。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灭火方法
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规 模和可燃物类型,选择合 适的灭火方法,如用水灭 火、用沙土灭火等。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
防水设施
在矿井口、巷道入口等关 键位置设置防水设施,如 防水门、防水墙等。
地下水监测
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和预警地下水 突发性涌入。
排水系统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包 括水泵、水管、水仓等设 施,确保能够及时将井下 水排出。
采矿业中的矿山危机管理与公关策略

采矿业中的矿山危机管理与公关策略在采矿业中,矿山危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会对企业的声誉、经济利益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的矿山危机管理和公关策略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采矿业中如何应对矿山危机,并提供一些公关策略建议。
1. 了解危机的发展和类型在采矿业中,矿山危机可能是由自然灾害、事故、环境破坏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企业需要对矿山危机的发展和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便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2. 建立紧急响应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山危机,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紧急响应机制。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进行演练和培训等。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媒体和公众保持紧密联系,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3. 保护员工安全和利益在矿山危机发生时,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利益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企业还应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关切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主动沟通与公开透明在矿山危机中,主动沟通和公开透明是有效的公关策略。
企业应及时向媒体和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回应社会关注和质疑,积极回应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和评估社会舆论,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沟通和公关策略。
5. 采取补救和修复措施一旦矿山危机发生,企业应采取积极的补救和修复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受损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对受害群体进行赔偿和补偿、改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并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在采矿业中,矿山危机管理和公关策略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始终保持警惕,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矿山危机,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的良好声誉。
矿山开采现场危险识别与应急准备培训

危险识别应随着现场情况的变 化而及时更新。
科学性
危险识别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 工具,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经验性
危险识别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和经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CHAPTER 03
矿山开采现场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矿山开采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 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
全文化的水平。
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03
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等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矿山开采
现场安全文化的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恢复性措施
在危险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例如清理现场、 修复受损设施等。
反应性措施
在危险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例如启动应 急预案、疏散人员等。
应对措施的选择
根据危险的性质、程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最 合适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实施过程
确保应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包 括人员培训、物资准备、预案启
动等。
突发性
矿山事故往往在短时间内 发生,预警时间短。
后果严重性
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矿山开采现场危险的主要类型
01
02
03
04
坍塌
矿山边坡、工作面顶板等发生 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
坏。
爆炸
瓦斯、煤尘等可燃气体或粉尘 达到一定浓度后发生的爆炸事
故。
透水
地下水通过采空区、断层等进 入矿坑,造成淹井事故。
响企业形象和声誉。
CHAPTER 02
矿山开采现场危险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石
•①号镍钴矿体 ,进尺11.11米
•②号镍钴矿体
•918.89m •1032..08m
•②号镍钴矿体,矿 体中进尺174.99m
•4.地面重力法应用
• 勘探深度取决于矿体大小和矿体密度差异等因素 ,由于重力直接找矿相比磁法直接找矿物性差异程度 小的多,实际找矿深度要比磁法小。 • 危机矿山部署的重力工作没有投入直接找矿,但 用以圈定隐伏岩体等间接找矿效果明显。
•ZK56-3 •ZK56-4
•1534.10米 •2060.50米
(四)计算机技术应用
1.矿山勘查成果三位可视软件。 2.矿山资源储量估算软件。
地质块断法 克里格法 SD法接口
(五)“三位一体”大比例尺预测方法
成矿地质作用研究:判别成矿地质体和矿 体的关系,确定找矿方向。
矿田构造研究:判别矿体赋存的空间位置 成矿作用标志研究:判别深部矿体规模和
危机矿山专项概况0612
(二)主要成果
开展工作216个项目 新增资源储量规模:大型35个,中型65个,
小型40个 延长矿山寿命:5-30年,平均13年 稳定矿山职工就业60万人
2004-2008年累计新增资源量一览表
大型资源量项目一览表
二、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应用突破性进展
(一)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包括重磁电震 (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构造地球化学
•河北迁安铁矿接替资源勘查
•杏山-脑峪门磁异常三维模拟 图
•C22勘探线剖面图(工程控制矿体和三 维反演推断矿体比较)
•2.激发极化法(IP)
• • 包括地面IP中梯、地面IP测深、地—井IP 、井—地IP、复电阻率法CR。地面IP勘探深度 取决于矿体大小、物性差异及使用功率大小等 因素,目前对于勘探深度值有争议,有的专家 认为最大可达300米左右,有的专家认为可达 500米以下,复电阻率法CR)勘探深度最大可达 1000米左右。
•3.电磁法 • 危机矿山项目中主要以电磁法为主,主要 包括: •(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勘探 深度取决于矿体大小物性差异及使用功率大小
等因素,最大可达1000米左右。 •(2)瞬变电磁法(TEM)(地面、地—井TEM) ——地面TEM勘探深度取决于矿体大小、物性差 异及使用功率大小等因素,最大可达1000米左
右。 •(3)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勘探深 度取决于矿体大小、物性差异及最低频率等因
素,理论探测深度很大,但在实际探测金属矿
矿方面(危机矿山项目中)尚不明确。
•ZK 0802
•推测基性或超基性岩 体
•红旗岭镍矿5线CSAMT反演解释剖面图
•吉林红旗岭镍矿
•ZK0802
•ZK0802 •ZK0811
“三位一体”深部找矿预测方法体系 获得了巨大成功。
•
•
实例一、应用“三位一体”方法指导钻孔施工
广西南丹大厂铜坑找矿突破
•zk151 •zk151
1
4
•zk150
3 •成矿地质体:隐伏岩体
•zk151 •成矿构造:北东向挠曲,层
(三)深部钻探技术应用
截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钻探总工作量 1401772米。
1000米以上钻孔173个,总工作量202750米 ;其中1500米以上钻孔13个,总工作量 23000米。
最大钻孔深度为2060米,山东三山岛金矿。 1000米以上钻孔工作量占完成钻探总工作量
14.46%。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 金矿接替资源勘查
•
• (8)山东莱州新城金矿 • (9)山东乳山三甲金矿 • (10)河南祁雨沟金矿 • (11)陕西东桐峪金矿 • (12)山西堡子湾金矿 • (13)山西刁泉银-铜矿 • (14)河北金厂峪金矿。
•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接替资源勘查
•785
ZK3K391
1350/80 °
ZK27-
1550/80 °
ZK352
3
1480/80 °
ZK313
1480/80 °
1700/80 °
ZK392
ZK35- 3
1620/80 °
•27
•31
•35
1720/80 °
•39
•(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构造地球化学叠加
• 2. 原生晕方法应用
•根据铜录山铜铁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 测标志,对铜录山铜铁矿床进行深部盲矿预测, 共提出7个盲矿靶位,目前已经有3个验证孔见矿 。
•5.煤田地震和测井
• 应用广泛,由于煤田地震地质地表及物性条件有 利,总体效果较好。
•6.地下物探
• 探测深度取决于钻探深度和仪器下井深度 ,在危 机矿山项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构造地球化学叠加
• 1.构造地球化学叠加晕方法应用
•
• (1)山东金青顶金矿 • (2)湖北鸡冠咀铜金矿 • (3)河南秦岭金矿 • (4)陕西太白金矿 • (5)山东三山岛金矿 • (6)山东大庄子金矿 • (7)辽宁风城白云金矿
找矿方向。
要点
(1)成矿地质作用研究:按地质作用划分矿床类 型,确定成矿地质体,判别矿体与成矿地质体空间 关系,指示找矿方向。
(2)矿田构造研究:研究成矿构造产状、力学性 质、运动方式、强度、期次、物质成分等特征,建 立矿体深部变化识别标志,指导工程施工。
(3)成矿作用标志研究:运用地球化学障理论, 分别识别流体迁移/沉淀标志,判别深部矿化强度 及位置,指导工程施工。
叠加晕 (三)深部钻探技术应用 (四)计算机技术应用 (五)“三位一体”大比例尺预测方法
(一)地球物理方法应用成果显著
•1.磁法应用
•包括直升机航空磁测、地面高精度磁测、井中 三分量磁测、井中ΔT磁测),勘探深度取决于 矿体大小和矿体磁化强度等因素,目前依据磁 异常见矿深度可达1000米以上。磁法在危机矿 山勘探中应用最为普遍,主要部署在铁矿上, 效果尤为突出,少量部署在有色金属矿和金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