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ma M e h d T tl 0 a t mai h l r n wee e rH d i h —AC r i. n —AC a e o me n e a mo t o n h . — . t o o a 5 sh t c i e r n o e n t e C c d T t la d C a T w s p r r d o c n h f r mo t s C f 3 A au . E % a dF CT v l e P F n EV1 we eme s r d p e—t a me ta d 1 mo t n n h f r ra me t Re u t h y t msw r o — % r a u e r r t n n e nh a d 3 mo t sat e t n . s l T e s mp o e ec n et s to e n 5 % atr1 mo t n 4 rl d i 6 l fe n h a d i 8 % atr3 mo t s C —A c rs P % a d F VI a o t ra me t r1mo t n n h n f e n h . CT s oe , EF n E % t s —te t n p o f n h a d 3 mo t s
要 ] 目的 :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 h de s m ot l etC—A T 在儿 童支气管 哮喘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 : C i rnA t aC nr s, l h oT C) 选
择 2 1 5月 一 0 1 2月呼吸专科 门诊就诊的初诊哮 喘患儿 5 0 0年 21年 0例 , 中男 2 其 3例 , 2 女 7例 ; 年龄 5一l 岁 , 1 平均 ( . 7 8±2 1 .) 岁 。于治疗 前 、 治疗后 1个月 、 月时进行肺功 能检测 , 3个 测定 P F 、 E 1 , 同时 填写 C—A T E% FV% 并 C 。观察 人选时和治疗 1个月 时、 月结束时的 C— C 3个 A 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 果 : 在治疗后 1 个月及 3个月时 , C—A T评 分及 P F C E %、F V %较 治疗 前 E1 均有 明显提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 1 。治疗后 1 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 制 2 ( 6 ) 治疗后 3个月时 , 00 ) 个 8例 5 % ; 哮喘患儿 完全控 制 4 2例 (4 ) 8 % 。C—A T评 分与肺 功能检查 指标 P F 、 E 1 具有 良好 的相关 性。结论 : C E% FV% C—A T评分具 有简便 、 C 安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t t f E P <0 0 ) t e i in s g ,a n e e o eee a n r aie w r aI e ie t u e a n r l t so h F( ao P . 5 .A m s o t e l id xs fsvr b om lis eel m t n .b t h b o ie f r s a l t r t t ma i P Fs E s ,P F5 e i i e t n t t f E ( < . 5 .C n ls n C n ls n C aya dpa t a t E 2,P F o E 7 w r s l hg r h a o F P 0 0 ) o cu i o c i sA T i e s n r i 1 e tl h a h P o uo s c c .I
w r v nA T soe n E c dn ai a eprt yf w ( E ) ee e C r a d P Ti l i m xm l x i o o P F ,mai a eprt y l t 5 ,5 % ,7 % o t c n u g a rl xm l x i o o a 2 % a rfw 0 5 f il va

34・ 8

论 著 ・
哮喘控 制测 试 与 肺 功 能检 测 在 儿 童 哮 喘管 理 中的 临床应 用
郭建华 ,满立新 ,张 莹莹 ,白晓玲 ,甘晓虹
【 摘要】 目的 探 讨哮喘控制测试 ( C ) 与肺功能检 测在 儿童哮喘管理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 AT 7例哮喘患
儿 急 性发 作 期 和缓 解 期 (2例 ) 进行 A T评 分 、记 录肺 功 能指 标 的 最 大 呼 气流 速 峰 值 ( E ) 用 力呼 气 2 % 肺 活 量 4 C PF 、 5 时 流速 ( E :) 用 力呼 气 5 % 肺 活量 时 流速 ( E ) 用 力 呼 气 7 % 肺 活 量 时 流 速 ( E ,) P F, 、 0 PF 、 5 P F 。结 果 急 性 发 作 期 A T测试 评 分 <1 、1 C 0分 0一l 、 > 0分 者 分别 为 3 . 1 、6 .9 和 0 9分 2 73% 26 % ,缓 解期 分别 为 0 .2 、9 .8 。 急性 、9 5 % 04% 发作 期 肺 功 能各 指 标 均异 常 ,P F 、P 、P 与 P F异 常情 况 比较 差异 均 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E2 E E E P< .5 ;缓 解期 肺 功

临床观察论文: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

临床观察论文: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

临床观察论文: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策略,通过对_____名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引言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儿童哮喘病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二、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选取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_____名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_____例,女性_____例,年龄范围为_____岁至_____岁,平均年龄为_____岁。

(二)诊断标准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制定的诊断标准,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结果进行诊断。

(三)病情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ACT)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个等级。

三、长期管理方法(一)药物治疗1、控制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联合使用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2、缓解药物当患儿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使用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环境控制1、避免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霉菌等。

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患儿的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接触。

如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更换床上用品,避免饲养宠物等。

2、减少空气污染避免患儿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家庭中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和香水,禁止吸烟。

(三)健康教育1、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

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

h j r yf co a r e il s o , u emi w y f ci ot u d T ema r i a nt nW vmbei rmiin b th nr r a nt ncni e .Co c so P l nr a i u o n n l in umoayf c o l u u i y
公司 P N X肺功能仪 , O YF 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检测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指标 , 并进行对 比分析 。结 果 急性发作期大 气道与小气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情 况 , 缓解期 大气道 阻塞可逆 性恢复 , 而小 气道持 续存在 功能障碍 。结论 尤其是小气道功能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 断 、 治疗 、 分级 疗效评估 和预后推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 关键词】 支气管哮 喘;L ; J 童 肺功能
等。所有参数 根据 实测 值与预计 值相 比所达到 的百分率情况 将肺 功能损害程度分为 四级 : 占预计值 > 0 为正 常 , 8% 占预计 值 6 % ~ 9 为轻 度损 害 , 0 7% 占预 计值 5 % 一4 %为 中度损 9 0 害, 占预计值 <4 %为重度损害 , 0 其中预计值根据患儿肺功能 预计 值方程式计算 J 。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1 01 1 6卷第 1 期 1
10 73
支气 管 哮 喘儿 童 肺 功 能检 测 与评 价
曹菊英 杨希晨 刘桂 华 李虎 华亚 军
采用意 大利科时迈
肺功 能检测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 中的重要性及其各项参数指标的意义。方法
测定 参 数 包 括 : 力 肺 活 量 ( V 、 一 秒 最 大 呼 气 量 用 F C) 第

肺功能检查与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与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与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杨蓉;谷丽;崔赛男;李呈媚;何凡【摘要】目的评估肺功能检查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哮喘门诊中未经规范化治疗的哮喘患儿68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给予规范化管理及治疗并于初始、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患儿肺功能及呼出气FeNO水平.结果轻度哮喘患儿仅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而中重度哮喘患儿同时存在大小气道功能异常;初始与一年后比较,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one second,FEV1)、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50% forcedexpiratory flow,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75% 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75)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一年后,哮喘患儿FeNO水平逐渐降低,与初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初始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肺功能与FeNO 两项客观指标联合应用于哮喘患儿的规范化管理中,将有助于提高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水平.【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哮喘;儿童【作者】杨蓉;谷丽;崔赛男;李呈媚;何凡【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 ] 曹 泽毅 , 1 主编. 中华妇产科 学[ . l版. M] 第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9 5 1 5 7 人 1 9 .0 — 0 . [ ] 朵杰, 2 主编. 妇产科 学[ . 6版. M] 第 北京: 人民
卫 生 出版 社 ,04 1 7—1 9 20 .3 3.
维普资讯 /
第1 4卷 第 9期 20 0 8年 9月
河 北 医 学
H E DI I EB IME C NE
V0 . 4. . 1 1 No 9
S p ,0 8 e .2 0
2 2 两组新生儿 出生体重 及 F R发生率 的 比较 两 . G
胎儿宫内缺氧机理的初步探讨[ ] 中华妇产科 J.
杂 志 ,9 8 3 ( ) 6 19 ,3 2 :8—7 . 0
[ ] 唐 萍 , 正平 , 何 风. 娠 肝 内胆 汁 淤积 症 对 5 王 黄 妊 胎 儿 的 影 响 和 产 科 处 理 [ .国 外 医学 分 册 , ¨
组相比, P组新生儿平均体重 、G I C F R发生率差异均无 显著性 , IP组 成 新 生 儿 体 重 与胆 汁 酸 、 L 、 S 且 C A TAT 无 明显 相关 性 , 也就是 说 ,C I P组新 生 儿 体重 与 妊娠 肝
内胆汁 淤积症 病 变之 间无 明显 相关 性 。这 也 许 与 IP C 发 病时 间有关 ,C IP多 发病 于孕 晚期 ,C IP患 者 的胆 汁 酸一 般 于妊 娠 3 O~3 2周后 开 始上 升 , 妊 娠 4 至 O周 达 到 高峰 , 而胎 儿 生 长 最 快 时 间在 孕 2 8~3 2周 n 。 因 】 此 , 们初 步认 为 IP对胎 儿 生长无 明显不 良影响 。 我 C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河北武安056300)【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fvc、pef、fev1、fev1%、mef25%、mef50%、mef75%值均低于缓解期患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发作期与缓解期之间的fev1%、mef25%、mef50%以及mef75%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测定能够客观反映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发展以及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标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儿;肺功能测定;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中国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9-01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了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目前,临床对小儿哮喘的评估只能依靠临床症状,由于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无法全面客观的反应炎症程度,无法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

哮喘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应用肺功能检测可以客观反映哮喘及炎症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哮喘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现将本次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根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指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39例,女性2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2~5年,平均3.2年,哮喘急性发作期34例,哮喘缓解期29例。

1.2 测定方法:采用德国耶格(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检测仪对患儿的肺功能进行测定。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5、IL-10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5、IL-10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t e a o e te t n s c mb n d wih mo t l k s r a me t h p l ai n o tts i a t o s t o a e t e e c c ft e t o h b v r a me t o i e t n e u a tte t n ,t e a p i t fsa i t lmeh d o c mp r h f a y o h w c o c i
GUO Ai o g h n
De at e t f e it c , a g a o nyP o l ’ opt h j n rvn e C n n n3 5 0 C ia p r n dar s C n n nC u t e pe sH s i lnZ ei g oic , a g a 2 80, hn m oP i ai a P
g o p ,c i i a y t ms a d s g s a l a fs r m L 5, L O a d l n u c i n c a g s Re ul s T e t tlsu y g o p wa r u s l c ls mp o n i n , swe l s o e u I 一 I -I n u g f n to h n e . n s t h o a t d r u s
c s s wi r n h a shma w r a d ml i i e n o su y g o p a d c n r lg o p o 5 p te t . wo g o p r i e n i a e t b o c il a t h e e r n o y d v d d i t t d r u n o t o r u f4 a i n s T r u s we e gv n a t— i fa n l mma o y, x g n,a t p s d c, e e a y t ma i n u p ri e te t n u h a s h . h t d r u n t e b ss o tr o y e n i a mo i g n r ls mp o tc a d s p o tv r a me ts c s a t ma T e su y g o p o h a i f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研究与分析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进行长期管理,并定期实施肺功能检测,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观察分析初始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情况。

结果:本组50例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初始肺通气功能损伤,其中小气道肺功能参数FEF50%、MMEF%、FEF75%等对呼吸道阻力影响较大,异常率均≥78.0%;而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的异常率均≤30.0%。

而治疗后,本组50例患儿的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肺功能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对其小气道肺功能加以检测,既能对其肺功能损害情况予以客观反映,还能用于指导和判定儿童治疗以及效果,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在臨床上,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症会导致患儿呼吸气流受限,且会引起可逆性气道阻塞,甚至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2]。

患儿一旦发病,则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症状、反复咳嗽等,而发病前期,由于相关诱因以及冷空气的影响,患儿还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一系列上呼吸道过敏症状[3-4]。

由于患儿无法对自身症状予以详细表达,且初期发病时未加重视,因而其治疗时机往往被延误,这就导致其肺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健康。

因此针对哮喘患儿,为有效治疗并改善其肺功能,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意义重大[5-6]。

本文对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12岁,平均(6.5±1.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3±1.1)年。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进行长期管理,并定期实施肺功能检测,按照标准操作规程,由肺功能室专业人员检测其肺通气功能,即在通气各时段即初始和第3、6、10、15个月进行,具体指标包括:用力呼气50%流量(FEF50%)、用力呼气25%~75%平均流量(MMEF)、用力呼气75%流量(FEF75%)、用力呼气25%流量(FEF25%)等小气道肺功能,以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大气道肺功能参数。

然后计算各指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d),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注意每个指标分别测定3次,检测结果取重复性较好的值。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初始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情况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50例患儿初始肺通气功能异常情况本组50例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初始肺通气功能损伤,其中小气道肺功能参数FEF50%、MMEF%、FEF75%等对呼吸道阻力影响较大,异常率均≥78.0%;而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的异常率均≤30.0%。

见表1。

2.2 50例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50例患儿的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肺功能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患者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等,检查项目及测定指标众多。

过去的肺功能仪主要以机械和化学方法检测为主,测定烦琐,费时费力,而且检测误差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对其知识也了解有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肺功能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也愈益受到重视。

肺功能检查只能显示肺脏生理与病理生理的改变,而不能提示病原性诊断与病变发生的部位﹐只能显示相当广泛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不能对轻微的局限性病灶提示功能上的改变。

因此不能代替病史﹑体检﹑肺X线片检查﹑化验检查,只能在这些重要数据具备的情况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肺内容纳的总气量在正常成人约为5.0 L,依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而有差异。

单位时间内进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流量。

正常成人第1秒钟的用力呼出量约为3.0 L。

肺泡气体肺毛细血管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膜(亦称血气屏障)平均厚度不足1/1 000 mm﹐面积为70~100 m2。

在膜的两侧,气体(氧与二氧化碳)分压不同,由高分压向低分压扩散,氧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排至肺泡,构成了有效的气体交换即弥散。

氧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脏器,各组织脏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运送到肺而排出体外。

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且近几年其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7-8]。

如果哮喘患儿未达到临床控制,则其会出现明显的大小气道气流受限,且还会存在呼吸困难以及反复喘息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儿终身致残,甚至危及其生命,这十分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9-10]。

而有关研究表明,针对哮喘患儿,对其加强管理和监测意义重大,即包括综合评价其临床方面和病理生理基础[11-12]。

而在对疗效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中,由于患儿对自身症状感知缺乏,或侵入性、不敏感、价格昂贵等,导致了多数研究结果无法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实践[13-14]。

而通过对患儿肺功能进行定期检测,其能够对可逆性气道堵塞进行客观评价,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案调整,因而对于患儿而言意义重大[15-16]。

而近期的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针对患儿呼吸道阻力,小气道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持续存在功能障碍,因而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定期检测小气道功能的价值最为显著[17-18]。

本文的研究中,本组50例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初始肺通气功能损伤,其中小气道肺功能参数FEF50%、MMEF%、FEF75%等对呼吸道阻力影响较大,异常率均≥78.0%;而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的异常率均≤30.0%,该研究结果与文献[18]报道一致,这表明儿童哮喘后,其小气道肺功能参数具有更高的异常率,且其对于检测患儿初始肺通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而治疗后,本组50例患儿的大气道肺功能参数和FEF2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肺功能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与文献[19]报道一致,这表明依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方案加以调整后,其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且患儿的病情能够获得有效控制。

在长期管理儿童哮喘的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应用肺功能检测技术,既能对患儿的肺功能损伤程度予以详细掌握,同时还能促使其临床治疗更加高效和规范,这样既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其痛苦,从而达到提升其生存质量的目的[20]。

因此可以看出,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应用肺功能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对其小气道肺功能加以检测,既能对其肺功能损害情况予以客观反映,还能用于指导和判定儿童治疗以及效果,因此值得應用推广。

参考文献[1]王冬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2]宋庆,杨晶,刘思景,等.同伴教育示范法在学龄前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7):1217-1219,1241.[3]吴晓明.肺功能测定在儿童哮喘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7):11313,11316.[4]马旭升,刘瑜,王辉杰.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基层医院哮喘管理初期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6,38(11):884-886.[5]周勇.盐城地区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临床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6]邓灵东,黄轶喆,刘秀蜀.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109-110.[7]黄轶喆.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94-95.[8]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86-87.[9]王超.吸入治疗联合常规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132-133.[10]韩文,谢勇,任淑颖,等.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1~4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8):800-804.[11]张皓,邬宇芬,黄剑峰,等.儿童肺功能检测及评估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2):104-114.[12]陈丽洁,樊军,刘德松,等.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2):5314-5315.[13]汤昱,李敏,李晓燕.肺功能检测指导儿童哮喘治疗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3.[14]杨一民.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的相关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217-2218.[15]王斌,王成秀,唐晓燕.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23-1024.[16]黄晗.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69.[17]曹菊英,杨希晨,刘桂华,等.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03-1704.[18]楊月清.哮喘儿童肺功能测定的意义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1286-1287.[19]刘灿霞,鲍燕敏,王莉,等.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对儿童哮喘治疗指导作用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8):596-599.[20]陈实,王灵,吴少皎,等.肺功能检测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10):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