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

江苏地理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4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B.图④、图③C.图①、图③D.图④、图②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起点位于

A.南京B.扬州C.淮阴D.苏州4.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现代洪泽湖湿地是个比较年轻

的湖泊,约在公元12世纪时才

初步形成。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

系图”,回答5-6题。

5.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系图,得

出的正确分析判断是

A.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受洪泽湖调节作用最明显的是

长江

C.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洪泽湖位于我国鲁西南地区

6洪泽湖洪涝灾害频繁,与该湖洪涝灾害无关的是 A.泥沙不断淤积,湖泊蓄水量有限 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通道不畅

D.每年雨季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据此回答7-8题。 7.“三时”是指

A.春分后半个月

B.清明后半个月

C.夏至后半个月

D.冬至后半个月 8.“黄梅雨”的成因是

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

B.冷锋作用的结果

C.暖锋作用的结果

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 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9-10题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10.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 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图4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图中显示该地城市主要分布在

A .河流沿线

B .资源丰富地区

C .沿海港口

D .冲积扇平原

12.圈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

图10

特色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丙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 .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B .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C .世界重化工基地和外贸基地

D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4.关于该地区所在经济地带未来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②扩大耕地面积.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 ③充分发展技术创新优势 ④大力发展水电站、交通、电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下面是太湖边缘某处表层水温日变化图,9日与10日的两条气温日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测量误差

B 、10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寒潮影响

D 、9日是阴天,10日是晴天 二、双项选择题:

长江下游是我国城市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结合图10,判断16-18题。

16.江苏省工业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为保护和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

A .绝对禁止在长江边建工厂

B .控制和治理生产、生活污水,保护长江水质

C .在长江中挖泥挖沙,拓宽加深长江河道,增

加污水的排放量 D .保护长江及沿岸地区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18.我省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相比:

A .城市化起步晚

B .城市化速度快

C .城市化水平高

D .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

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9-20题。

19

、江苏南北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存在

较大的差异,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0、江苏沿江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A、自然条件优越

B、工农业比较发达

C、大量廉价劳动力

D、丰富的矿产资源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回答21-23题。

21、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A.矿产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C.处在季风气候区D.海运便利

22、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

23、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A.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

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D.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24-25题。

24、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差异

25、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

D.苏北地区首先应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业,暂缓发展工业

三、综合题:

26.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将要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7分):

(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填字母代号);(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而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

(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上海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浦东新区的开发,1990年开始启动。请问:开发浦东有何意义?

(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浙江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

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

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

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小商品生产为

主导。

温州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

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

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

联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l)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浙江温州模式的企业区位,按投入的要素看多属于指向型工业;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最主要的优势是;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

(3)请结合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

28.读下面两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由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江苏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度位于。从工业地区的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出现的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是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其目的是。

(2)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建在图中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至少答4点)

(3)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试比较苏南、苏北在农业发展中国土整治的不同侧重点。

29.读图

12,回答

下列问题

(17分):

(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_______ 和__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3)2l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城市。绿地系统在该类城市模式中显得格外重要,请对照图13,说说“环状+楔状”城市绿地系统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

30.读图17,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北部界线。

(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列出三条)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

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

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

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

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

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

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1)、材料一中所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河流)分布。图中长江以南属于文化副区。C城市的名称是。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加快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及东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⑴请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

⑵南水北调东线需要逐级抽水直至过了才能自流输水,该处地势高的原因是;

⑶试比较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各自的优缺点;

⑷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除南水北调外还有。

33.江苏省依据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正在规划发展三大都市圈,它们分别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州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的苏锡常

都市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13

(1)图13中代表南京、徐州、苏州的字母分别是、、。

(2)分析江苏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变化中的过渡性。

(3)在苏南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34.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

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江苏地理专题练习答案

D A B B

C 洪泽湖位于我国淮河流域,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雨季降水集中,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河水排泄不畅。该地区西北较高,东南较低。

D 该地区每年6~7月为梅雨季节,降水集中,支流同时来水,易引发洪灾。

C 梅雨一般在6月,而此时梅雨已结束,是夏至后半个月。

D 梅雨形成是因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准静止锋,在江淮一带徘徊。

A B A B B C D

AD BD BC BC AB CD BD

26.(17分)

(1)B、A(各2分)

(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各2分)

(3)规划文物价值较大的一定区域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2分,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

浦东新区的建设解决了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或有效地控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以浦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4分)

(4)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

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3分)27(共10分)(l)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好;紧临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上海,作为上海经济腹地的苏锡常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便于获得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

要素;京沪铁路、京杭运河和长江航道经过此地,水陆交通便利(4分)

(2)廉价劳动力(2分)生产成本低廉,商品价格低(2分)

(3)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

际市场产品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4分)

试题解析:(1)在分析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区位条件时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相似之处就是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3)在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色中,该地区重视各工厂的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加大产品的研究开发、即使把握市场信息等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学习借鉴的地方。

28.(1)苏南或长江三角洲规划形成共同利用基础设施(2分) (2)合理原因是:位于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的郊外;有长江作为天然的卫生防护带;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带;接近南京及长三角消费市场;科技雄厚;铁路、公路、水运便利等。(任答

4点给全分)(5分) (3)苏南地区:改造红壤、防治水土流失、综合开发低山丘陵;苏北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营造农田防护林等。(7分)

试题解析:(1)本题关键对图中内容的提取和准确的文字描述。在工业地域中分为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两类,其中我国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进入区内的各类企业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2)考察南京化工带的区位因素应从工业的一般区位和环境区位等方面加以分析。(3)苏南地区除太湖平原外,大部分属于江南低山丘陵。江苏北部淮河以北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其国土整治应与华北平原一致。29.(17分)

(1)答题要点:地形气候河流(3分)(2)答题要点: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了城市群(带)(答出3点,给6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分)(3)生态(2分) 答题要点:“楔状”绿地,有利于清新的空气引入城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状+楔状”绿地,有利于城郊融为一体,美化了城市景观;“楔状”绿地也可成为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卫生防护带(4分)(写出其中2点,即给4分)

30.(13分)

(1)画图:沿北侧支流的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即给2分。

(2)答题要点: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状况、降水状况、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涉及一个方面给1分)(5分)

(3)答题要点: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江(入海)水道;退耕还湖等(至少写出3点,每点2分。紧扣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分) 31.(12分)

(1)、交通运输条件、黄浦江、吴越、镇江(4分)

(2)、ABC(2分)

(3)、亚热带湿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紧靠长江,离海较近,水运方便,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条件好;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科技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开放。(任答三点即可,但需有社会与自然方面的内容)。(3分)(4)、江苏总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规模有变小的趋势(4分)

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较发达人,外省人口迁入较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营养状况大有改善,老年人口增多;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发展快,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婚育观念改变,少生优生使家庭规模变小(4分)

32. 【说明】我国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这就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黄河下游在泥沙长期淤积作用下形成“地上河”,本身成为一条分水岭;东线的优点是有现成的大运河可以利用,投资小,工期短,但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成本较高;中线虽可自流引水,但需修建新的渠道,投资大,工期长;西线需凿通巴颜喀拉山脉,工程浩大,还是远景;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需要开源节流,南水北调是开源,而发展节水产业,合理分配水资源则是节流。

【答案】⑴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而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首先在我国南方形成降水,然后才逐步深入我国的北方地区,因此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

(4分)⑵黄河(2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3分)⑶东线的优点是有现成的大运河可以利用,投资小,工期短,但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成本较高;中线虽可自流引水,但需修建新的渠道,投资大,工期长;西线需凿通巴颜喀拉山脉,工程浩大,还是远景(6分)⑷发展节水产业合理分配水资源(4分)

363

(1) B A F(各1分)

(2).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到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湿润区到半湿润区;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从水田到旱地;从水运到陆运(6分)(答案合理。答出三点可得满分)

(3).实施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等能源夸区调配工程,改变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水运.管道. 输电线路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形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答出二点就可给满分)

34.答案要点:(20分)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

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自然带专题复习

自然带专题 一基本点 (一)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二)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0C或终年00C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 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合格新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既加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又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稳中有变、稳中出新,试题设计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四个模块组成,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在选考的内容中,选择其中两个模块的题目,对题目要求作答。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 地理1

(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含解析)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备考篇 提纲挈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指导 内容 解读 经纬网 经纬线和经纬度 命题情境以生活情境材料为主,考查频率较高,难度适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的相关知识,突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的能力与计算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复习备考时宜加强等高线 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相 关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 的练习 地图三要素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计 算和应用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知识1 经纬网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2.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50°N,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答案 D 知识2 地图三要素 图甲为某校校园景观指示牌,图乙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把两图看作一幅完整的地图,则图甲相当于图乙的和。 (2)图乙中显示的比例尺的类型是,若把这种比例尺类型转化为文字式则 为。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指示牌最可能位于图乙中①—④处中的处,也就是指示牌位于校训碑的方向。 答案(1)图例注记 (2)线段式图中1cm代表实地距离100m (3)②正东 知识3 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m B.550m C.600m D.650m 答案 B 2.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 D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六(含答案)

高考冲刺卷(六)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据此回答1~3题: 1.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 A.品质优良 B.技术先进 C.成本低廉 D.品牌知名度 2.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 ) A.加工环节 B.营销环节 C.物流环节 D.宣传环节 3.该加工厂的建立,对延边州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促进城市化发展 C.提升城市知名度 D.繁荣商贸服务业 下图为辽东湾北部的双台子河口调查站分布图和R2、R5、S5、S6、S8依次五个站点悬沙浓度图。读图,回答4~6题: 4.据图可知,双台子河悬沙浓度大致为( ) A.河口>河道>海区 B.海区>河口>河道 C.河道>河口>海区 D.河道>海区>河口 5.S5站点悬沙出现一个较高值,其原因是( ) A.入海口处河道拓宽泥沙来源增多 B.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

C.河心岛边缘沉沙多,易形成悬沙 D.潮水顶托河水,发生剧烈的扰动作用 6.根据材料推测夏季( ) A.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B.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C.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D.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回答7~9题: 7.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8.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

2016江苏地理(高考地理)

2016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①②③④ 图1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2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3~4题。 图2 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5 9.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北京时间8点 B.北京时间11点 C.北京时间14点 D.北京时间17点 12.图示5个城市中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图7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2高考文综复习提纲(衡水高考实用总结)

高考文科综合复习冲刺方略 学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文(理)综者得天下。”诚然,如今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拼得就是文(理)综。 文科综合,顾名思义,是对由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组合而成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简称。文科综合(以下简称“文综”)有着题目多,时间紧,难度高,区分度大等鲜明特征,尤其是这两年,地理、历史难度陡增,使得不少同学(甚至包括一些非常优秀的同学)在文综面前也犯了难。 话虽如此,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余下的10多天,试图在文综科目尤其是自己所一向感到薄弱的政治、历史或地理某一单科上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则自然是我们每一位高三文科学子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下面,分别从地理、历史以及政治这三科逐一作以剖析,再就文综整体作以总结。

l 地理篇 说到地理,可就说到了好多同学的老大难与伤心处。地理,是一门贯通时空,横跨文理的学科。它兼具理科的逻辑判断、推理演绎的理性思维,又依托文科广博浩大,繁杂纷乱的文史背景,尤其是地理所着重培养的综合辩证地分析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是对文科生提出了较高(甚至是极高)的要求。 在最后的高考复习冲刺中,地理复习应注意一下四个问题: 一、回归原理——地理,讲得就是一个“理”字 地理的学科基础是建立在一系列最基本、最原始的地理原理上的。地理地理,顾名思义,讲得就是一个“理”字。 回归原理,指的就是重新接触、温习、理解、深化地理学科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比如: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及其影响和表现,内外力作用的原因、表现及意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风的形成,气候与自然带(植被)的相互关系,地球物质的流动与能量的循环等;人文地理部分的人口、城市、区位以及农业、工业、交通业、旅游业等;区域地理部分的国家、城市以及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资源物产、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把这些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遗留任何一处知识的漏洞、思维的盲点与认识的误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

江苏地理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4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B.图④、图③C.图①、图③D.图④、图②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起点位于 A.南京B.扬州C.淮阴D.苏州4.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现代洪泽湖湿地是个比较年轻 的湖泊,约在公元12世纪时才 初步形成。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 系图”,回答5-6题。 5.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系图,得 出的正确分析判断是 A.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受洪泽湖调节作用最明显的是 长江 C.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洪泽湖位于我国鲁西南地区

6洪泽湖洪涝灾害频繁,与该湖洪涝灾害无关的是 A.泥沙不断淤积,湖泊蓄水量有限 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通道不畅 D.每年雨季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据此回答7-8题。 7.“三时”是指 A.春分后半个月 B.清明后半个月 C.夏至后半个月 D.冬至后半个月 8.“黄梅雨”的成因是 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 B.冷锋作用的结果 C.暖锋作用的结果 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 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9-10题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10.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 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图4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图中显示该地城市主要分布在 A .河流沿线 B .资源丰富地区 C .沿海港口 D .冲积扇平原 12.圈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逻辑联系: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

日本。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 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10.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12.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13.我国人口迁移特点: 14.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 交流,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 不利:人才和劳动力流失。 迁入地:有利:带来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社会活力; 不利: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带来压力,并带 来社会管理治安上的问题。 1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② 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1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18.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19.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0.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左右。 21.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2015江苏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非重绘,但清晰。。。。。。。。)

2015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0 分) (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清明上河图》( 局部) ,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 今河南开封) 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 ~ 2 题。 图 1 1. 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 文化底蕴深厚 B. 商业繁荣发达 C. 人口高度集聚 D. 水陆交通便利 2.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 行政功能为主 B. 军事功能为主 C. 文化功能为主 D. 经济功能为主 北京时间2015 年 2 月19 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 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 ~ 4 题。 3. 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 月18 日12 时 B. 2 月18 日20 时 C. 2 月19 日4 时 D. 2 月19 日12 时 4. 春节假期期间 A. 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 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 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 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图3 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 ~ 6 题。 5.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 沿经线方向发育 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 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图4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7 ~ 8 题。 7.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8. 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防御 B. 节约耕地 C. 防雨保温 D. 就地取材 图5 为2015 年5 月1 日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 ~ 10 题。 9.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 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 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 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10.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1.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2.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3.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 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2021年江苏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九 世界地理

第五部分区域地理 专题十九世界地理 备考篇提纲挈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世界地理概况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 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居民、国家和地区 命题情境以世界局部或主要国家资料为主,考查 频率较低,难度较大;题型以综合题为主,主要考查 世界地理概况和分区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命题背景 材料形式考查,突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 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复习备考时要重视对区域图 中地理信息要素的获取与解 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 的训练,提升对区域整体环境 特征的理解 世界地理分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和南极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和主要代表 国家 【真题探秘】

综合篇知能转换 【综合集训】 考点一世界地理概况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读世界大型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2019泰州一模,15)关于滑雪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因为其人口较多 B.赤道地区的滑雪场只能由人工建造 C.南半球滑雪场少的原因是其建设成本高 D.我国东北、西南地区及台湾省均有分布 答案D 下图是综合世界部分国家农业经营特色划分而成的四种农业类型,包括亚洲型、欧洲型、非洲型、新大陆型(北美洲与大洋洲)。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9苏锡常镇二模,13)欧洲最可能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3.(2019苏锡常镇二模,14)丁区某国平均每公顷土地作物产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热量不足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科技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 D.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答案C 考点二世界地理分区 (2019南京、盐城一模,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吉布提人口95万,面积2.32万km2。2017年5月,由中国公司设计建造的多哈雷多功能港正式开港,并在多哈雷港的 后方,建设了自由贸易区,并大力发展工业。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部,属于内陆国。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m,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东 非大裂谷纵贯全境,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材料三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全长751.7km,是东非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条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铁路。该铁路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通车。 材料四下面两图分别为亚吉铁路位置图及多哈雷港区示意图。 (1)简述吉布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国和吉布提两国在自由贸易区合作大力发展工业生产有何意义? (3)分析亚吉铁路建设对多哈雷港口发展的影响。 (4)纵贯埃塞俄比亚全境的东非大裂谷对该国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1)吉布提位于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冲,扼守红海出入口;扼守着国际石油航运的生命线;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 的重要节点。 (2)提升吉布提工业化水平,促进产业集群,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总量,促进区域开发;为港区增加货源,提供后勤保障。 (3)扩大港口腹地;增加货源;扩大港口补给来源,有利于港口健康发展。 (4)不利:地质灾害加剧;建设成本加大;不利于地域联系。 有利:独特的环境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八) 工业与产业转移

专题过关检测(八)工业与产业转移 [知能强化练] (2020-2021·扬州一模)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展国际市场B.发挥品牌效应 C.提高产品质量D.降低生产成本 2.华为对外投资中,美国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 A.市场需求量少B.设置贸易壁垒 C.远离原料产地D.电信设施完善 解析:1.A 2.B 第1题,据题意分析可知,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第2题,华为对外投资中,美国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美国设置贸易壁垒。 (2020-2021·常州一模)云栖小镇是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 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 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5 km2。如图为“云栖小镇位置示 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除了国家政策因素外,云栖小镇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最主 要原因是( ) A.轨道交通便利 B.环境质量较好 C.科研院校众多 D.市场定位准确 4.与传统小镇相比,云栖小镇( ) A.噪声污染较严重B.产品更新速度快 C.第二产业比重大D.单位产值能耗高 解析:3.D 4.B 第3题,据题意分析可知,云栖小镇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定位准确和国家政策等。第4题,云栖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与传统小镇相比,云栖小镇产品更新速度快。 (2020-2021·苏锡常镇三模)2014年中国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与德国“工业4.0”战略异曲同工。如图为工业1.0到工业4.0的转变图,读图回答5~6题。

最新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附高考答题模板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附高考答题模板))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附高考答题模板)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分10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 月初)快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远日点(7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米/小时月初)快 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 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 1 -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 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一冀 B.闽一川 C.桂一黔 D.粤一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 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2020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2020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理高考知识点1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三线图)梳理。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地理高考知识点2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比较好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2010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啊、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B 2A 解析:2010年3月以来的冰岛火山灰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第1题: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第2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 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

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B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第3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第4题,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 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