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

合集下载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此次实验探究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和血脂指标以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比单一采用吡格列酮更为显著,可在医学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糖尿病属于一种高发慢性疾病,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大概超过300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呈现每年100万的速度增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1】,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几率甚至超过40%【2】,所以,开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各项流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研究开展前有专门人员同院内管理组织进行报告,研究的样本均选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3】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符合《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中相关诊断标准【4】,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提出相关执行标准及规定内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研究前服用过影响研究的药物、合并肿瘤或血液系统指标异常者,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有癫痫史者或精神疾病史、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对治疗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各项基本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改善胰岛素敏感作用分析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改善胰岛素敏感作用分析

观察两 组患者治疗后 的血糖情况 ( F P G、2 h P G、 H b Al c )以及胰 岛素指标 ( F I NS 、HO MA . I R 、HO MA - 1 3 )。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及胰 岛素指标 ( F I NS 、HO MA— I R、HO MA . B )指标均 明显 பைடு நூலகம் 于B组 的 。说 明2 型糖尿 病患 者采用 吡格 列酮与 二 甲双 胍 联 合治 疗 ,可 以很 好 的控制 血糖 ,改善 机体 的胰 岛素敏 感
2 0 1 6 年 9月A第 4 卷第 2 5 期
S e p . A2 01 6V o 1 . 4No . 2 5
吡 格 列 酮 和二 甲双 胍 治 疗2 型 糖 尿 病 的疗 效 及 改善胰 岛素敏感作用分 析
侯 慧楠 (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黑 龙 江 佳 木 斯 1 5 4 0 0 7 )
【 关键词 】吡格列酮 ;二 甲双胍 ;2 型糖尿病 ;疗 效;胰 岛素敏 感性 【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1 【 文 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2 5 . 0 6 0 . 0 1 随 着人们饮食 结构及饮食 习惯 的不断变化 ,2 型糖尿病 患者 的数量不 断增加 ,2 型糖尿病 是一种常 见的 内分 泌代谢 疾 病 ,具有遗 传性 ,好发 于老 年人 。据调 查显 示 :将 吡格 列酮 与二 甲双胍 联合应用 于2 型糖 尿病 的治疗 中,有 效的改 善 了患者 的血糖情 况 以及胰 岛素 指标 【 1 】 。为 此随机抽取我 院 收 治的2 型糖尿病 患者 1 0 0 例进行研究 ,汇报如 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 的胰 岛素指标 对比 ( m U/ L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对 比 ( ± )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什么是盐酸吡格列酮片盐酸吡格列酮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非胰岛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

在临床上,盐酸吡格列酮片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和主治•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结合和作用于细胞,从而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胰岛素产生功能有所受损,并且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也较低。

•降低血糖:盐酸吡格列酮片通过抑制肝葡萄糖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量,进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利用,从而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

•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胰岛素的生物活性降低。

而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促进胰岛素分泌:盐酸吡格列酮片还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释放通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节卵巢功能:盐酸吡格列酮片不仅对血糖水平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女性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状况,减少雄激素的生成,恢复卵巢正常功能。

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之前,应首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肝功能和肾功能。

因为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禁用该药。

•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剂量和评估治疗效果。

•盐酸吡格列酮片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低血糖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吡格列酮?吡格列酮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大部分抗糖尿病药物中的非胰岛素类药物,也被称为二甲双胍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以及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作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控制血糖水平:吡格列酮主要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它能够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降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吡格列酮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3.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吡格列酮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这有助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4.降低胆固醇水平:吡格列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它通过减少肝脏对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氧化分解来实现对胆固醇的降低。

5.控制体重:吡格列酮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它通过减少食欲和促进脂肪的分解而实现体重的控制。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6.改善血脂代谢: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使用吡格列酮的注意事项使用吡格列酮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之前,应该告诉医生有关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疾病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吡格列酮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使用。

•长期使用吡格列酮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较长时间内的使用应监控维生素B12水平。

•吡格列酮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与医生确认是否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吡格列酮可能会对肾脏和肝脏功能产生影响,使用时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以确保安全使用。

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它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体重和改善血脂代谢等方式发挥作用。

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酮 、 岛素及常规降糖方法治疗 l 胰 2周 , 比较 治 疗 前 后 空 腹 血 糖 、 后 2h血 糖 、 化 血 红 蛋 白 ( b l )血 尿 酸 、 肌 餐 糖 H A c、 血 酐 、 胆 固醇 及 三 酰 甘 油 水 平 。 结 果 : 总 3组治 疗 后 的空 腹 皿 糖 、 后 2h血 糖 及 H A c 治 疗 前 均 下 降 . 格 列酮 组 和 餐 b l较 吡
刘嫒嫒 谢 晓娜 邵佳亮 李 广红 李红 岩 刘 丽 朱 栗文
摘 要 目的 : 比较 吡 格 列 酮 和胰 岛素 治 疗 对 2型糖 尿病 患 者 血 糖 及 血 尿 酸 的影 响 。方 法 : 13例 2型糖 尿 病 合 将 3 并 高 尿 酸 血症 的 患者 随机 分 为 吡 格 列 酮 治疗 组 (6例 ) 胰 岛 素治 疗 组 (5例 ) 常 规治 疗 组 (2 ) 分 别采 用 吡格 列 4 、 4 和 4例 。
尿 酸 男 性 ≥4 6I o L 女 性 ≥37 ̄ o L ( ) 近 半 年 血 l m l 、  ̄ / 5 m l 。 2最 / 糖 控 制 较 稳定 , 化 血 红 蛋 白( b c ≤8 , 腹 血 糖 ≤ 1 . 糖 H Al ) % 空 0O
mm l , 压 ≤1 0 0 m g 1mm H = . 3k a 。 ( ) oL 血 / 4 / m H ( g 01 P ) 3 治 9 3
液 相 色谱 法 ( I — A 一 0仪 ) 测 H Al。 BO R DD 1 检 b c
1 . 统计 学方法 3 所 有 数 据 均 采 用 S s 7 P S1 . 计 软 件 处 O统
理 。 计 量 资 料 采 用 均 数± 准差 ( ) 示 , 内观 察 治 疗 前 标 面 表 组 后 均 数 的 比较 采 用 配 对 t 验 。多组 间 比较 采 用单 因 素 方 差 检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反应评分( 5 4 . 3 ±2 . 9 )高 于 二 甲 双 胍 组 ( 2 0 . 3± 3 . 2 ) ; 吡 格 列 酮 组 患 者 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 3 5 . 0 0 ) 高 于 二 甲 双 胍 组
( 1 3 . 3 3 ) ; 两组 患 者 的 数 据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P<0 . 0 5 ) 。结 论 吡 格 列 酮 和 二 甲 双胍 治 疗 Ⅱ型 糖 尿 病 的 临床 疗 效 相近 , 均 可 用 于 临床 治 疗 , 但 二 甲 双胍 安 全 性 更 高 。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和 不 良 反 应 评 分 , 评 估 有 效 性 及 安 全 性 。结 果 吡 格 列 酮 组 患 者 的 治 疗 有 效 率 ( 9 0 . 0 0 ) 与 二 甲双胍 组 患 者 ( 9 5 . 。 0 ) 相近 , 两组 患者 的数 据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吡 格 列 酮 组 患 者 的 不 良
g l i t a z o n e g r o u p( 9 0 )a n d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n l e t f o r mi n g r o u p( 9 5 )we r e s i mi l a r .T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0 . 0 5 ) .Th e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o f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g r o u p( 5 4 . 3 ±2 . 9 )w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s c o r e o f t h e me t f o r mi n g r o u p( 2 0 . 3 ±3 . 2 ) .T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g r o u p( 3 5 )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一、吡格列酮的概述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是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属于非胰岛素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工作效果,提高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是二十一世纪发现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 降血糖作用吡格列酮能够改善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激活肝细胞内的PPAR-gamma受体,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促进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减少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促进肝脏中的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减少脂肪组织内脂肪酸的合成,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

3.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吡格列酮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维持胰岛素的正常水平。

4. 降低高血压风险吡格列酮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风险。

它通过激活PPAR-gamma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5.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三、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本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且需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禁止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心血管及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孕、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本药物。

•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水肿、体重增加、贫血等副作用,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四、总结吡格列酮作为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具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压风险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主治。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自2 0 1 2年 3月至 2 0 1 3年 3月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二 甲双胍 和吡格列酮进行 治
p e p t i d e ,空腹 C肽 ) 、P—C P( p o s t p r a n d i l a 2 h C p e p t i d e ,餐 后两小时 C肽 ) ;同时采 用 葡萄 糖 氧 化法 测 量患 者 血糖 , 采用放射 免疫测定法对 患者 C肽和胰 岛素进行 测量 。H o ma
2 . 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胰 岛素和 C一肽等指标 的变化
情况 两组患者 进行 治疗后 空腹及 食用 l O O g馒 头后 2 h内
静脉血浆血糖相 对服用 药物前 都有 明显 的降低 ,但 是两组
患者之 间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与患
1 . 3 观察 指标

9 2・ 中国 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5年 8月第 2 4卷第 1 5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o . 1 5

I R( 胰 岛素抵抗指数 ) = ( F P G×F—I n s )/ 2 2 . 5 ;H o ma p( 胰 岛素分泌指数 ) = 2 0× F—I n s /( F P G一3 . 5 ) 。 本观察数 据统计应用 S P S S 1 7 . 0软 件进

1 . 4 统计学分析
二 甲双胍 和 吡格 列 酮在 2型 糖 尿病 胰 岛素 抵抗 5 0例 中 的应 用 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
IGT、DM
HDL↓
2型糖尿病治疗手段和目的
改善β细胞功能 减轻胰岛素抵抗
改善糖代谢
延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
理想的口服降糖药
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细胞功能
纠正高血糖和预防微血管并发症 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预防大血管并发症
(卡司平)
激活PPAR增加胰岛素的活性
视黄酸
UKPDS 6年随访证明:不论用何种药物,-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呈进行性衰退
非肥胖患者(n=887)
100 75 50 25 0 0 1 2 3 4 5 6
肥胖患者(n=269)
0
1
2
3
4
5
6
年 饮食 磺脲类
年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的危害
中心性肥胖 前胰岛素↑ 纤维蛋白原↑ PAI-1↑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运动减少 微量白蛋白尿 小而密LDL TG↑

2.在IGT/早期糖尿病患者中,TZDs通过保
护β细胞的功能,减小机体对胰岛素的
抵抗,从而降低β细胞的分泌需求。
PROactive 吡格列酮治疗有大血管病变
的2型糖尿病患者
PROactive: 一级复合终点事件无显著变化
0.25 Kaplan–Meier event rate 0.20 0.15 0.10 0.05 0.0 0
吡格列酮临床对比研究
• 吡格列酮四重研究 • 吡格列酮 Vs. 格列齐特 • 吡格列酮 Vs. 罗格列酮
四重研究
单一药物治疗
EC404 吡格列酮 vs.二甲双胍 EC405 吡格列酮vs.磺酰脲类
联合治疗
EC409 吡格列酮+磺酰脲类vs.二甲双胍+磺酰脲类 (联合用药) EC410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vs. 磺酰脲类+二甲双胍(联合用药)
葡萄糖 (mmol*h/L)
0 -1 -2 -3 -4 -5 -5.0 -6 -2.3
胰岛素(IU*h/mL)
35 30 25 20 15 10 5 0 3.1 33.5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0.001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49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EC404 总结:吡格列酮
• 降低 HbA1c (与二甲双胍类似)
PPAR激活剂 增加对胰岛素的反应 – 增加葡萄糖摄取 – 降低脂肪酸释放
蛋白合成 PPAR 基因转录 RXR
mRNA
Adapted from Arner P. Diabetes Obes Metab 2001; 3 (Suppl 1):S11–S19.
噻唑烷二酮的作用机制
改善 β-细胞的功能
空腹血糖(mmol/L)
0 -0.5 -1 -1.5 -2 -2.5 -2.5 -3 -2.2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0.09 (-0.01, 0.19) 吡格列酮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0.3 (-0.6, -0.1); p = 0.016
二甲双胍
2. 血脂
甘油三酯, 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低密度 酯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 治疗中的地位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胰岛素分泌下降
高血糖症
肝糖生成 增加
葡萄糖摄取降低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肥胖
葡 萄 350 糖 300 ( 250 ) mg/dl
IFG*
糖尿病
不被控制的高血糖症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相 对 功 能 ( ) %
200 150 100 50 250 200 150 100 50 0 -10 -5
N at risk: 5238 Placebo (572 events) Pioglitazone (514 events)
P = 0.095
所有原因引起的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包括无 痛性心梗)、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 截肢、冠状动脉或下肢血管重建术.
Pioglitazone vs. placebo: HR: 0.90; 95% CI: 0.80–1.02.
四重研究观察项目
1. 血糖
2. 血脂谱
3. 胰岛素抵抗状况 4. 安全性
EC404 : 吡格列酮 vs.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比较临床试验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阐明经过一年治疗后在2型糖尿病患者吡格列酮降低 HbA1C的疗效 不弱于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细胞失能
0 5 10 15 20 25 30
*IFG
= 空腹血糖受损= 100 mg/dl
糖尿病患病年数
©2000 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ed with permission.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Leslie RDG等,《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1997;第22章;P131~156
随病程进展胰岛素呈进行性缺乏:UKPDS
100
75 诊断时50% β-细胞仍有功能
β-细胞功能 (%)
50 餐后高血糖 2型糖尿病 I期 2型糖尿病 III期
25
IGT
2型糖尿病 II期 6
0 -12
-10
-6
-2
4991
18
4877
24
4752
30
4651
36
785 (256)
Time from randomization (months)
Dormandy JA, et al. Lancet 2005; 366:1279–1289.
噻唑烷二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原理
• 已证明的特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改善血糖控制 –改善脂质谱 –保存β-细胞的功能 –预防葡萄糖耐量减退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吡格列酮 PROactive研究)
降低脂解作用
+
+
+
减少肝糖生成
噻唑烷二酮
+
增加葡萄糖摄取量
吡格列酮:理想的降糖药物
1. 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 (TRIPOD/PIPOD研究)
2. 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大
血管病变(PROactive研究)
1.TZDs治疗IGT/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
保护β细胞功能,延缓2型糖尿病进程
Placebo (n = 358) Pioglitazone (n = 301)
0.10
P = 0.027
0.05
0.0 0
N at risk: 5238
死亡, 心肌梗塞,脑卒中 Pioglitazone vs. placebo: HR: 0.84; 95% CI: 0.72–0.98
6
5102
12
-2
Day 1
4
8
12
16
24
32
42
52
a b
剂量 1 剂量 2
c d
剂量 3 剂量 2*
*为使吡格列酮的剂量可以减小,向下滴定后剂量水平 2 仅含有30毫克吡格列酮
对患者的处置
筛查 n = 2145
未通过筛查 n = 946
随机化分组 n = 1199 未治疗 n=5
治疗 n = 1194
停药 n = 98 (16%) 不良反应 = 42 无效 = 15 违反研究方案 = 4 撤回知情同意书 = 23 失访 = 10 其它= 4
0
2
10
14
诊断后的年数 虚线表示根据UKPDS的HOMA资料0-6年向前和向后的外推趋势
Adapted from Lebovitz H. Diabetes Rev. 1999;7(3):139-153. UKPDS 16. Diabetes. 1995;44:1249-1258.
β-细胞功能减退不受治疗方法的影响
2 0 -2 -4 -6 -8 -6.6 -7.2 (-34.2%) (-30.2%)
0.1
-2.4 (16.6%)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0.001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216
吡格列酮-二甲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 0.512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OGTT结果
OGTT : 从基础值到治疗第52周时的曲线下面积改变
原理
二甲双胍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目前仍没有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的有效性、安全性 和耐受性的长期研究
研究设计 (EC404)
45 / 2550c 45 / 1700b 30 / 850a Visit 随访 Week 周数 1 2 3 4 5 6 45 / 2550 c 30 / 1700 d 30 / 850a 7 8 9 10
0.25
-0.11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01 吡格列酮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01 二甲双胍
空腹游离脂肪酸变化(nmol/L)
(从基础值到治疗第 52周时的改变量)
0.00 -0.05 -0.10 -0.12 -0.15 -0.20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01
0.00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01
LDL-Cholesterol (mmol/L)
0.30 0.20 0.10 0.00 -0.10 -0.20 -0.12 0.27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p < 0.001 Total-Cholesterol(mmol/L)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0.05 -0.10 -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