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

【考点精讲】

考点一、燃烧与灭火

(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

(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

CO 2 ;

氧气不充足2C+O 2

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2、灭火

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

(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乙炔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

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

2C 2H 2+5O 2

2H 2O+4CO 2 2C 2H 2+3O 2

2H 2O+4CO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能燃烧,因为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参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2【2020湖南湘潭】14.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故B不正确;

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则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物品,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故D正确。故选B。

典例3【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答案】B

【解析】A、由图片可知,红磷不燃烧,故A不正确;

B、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满足燃烧条件,能燃烧,故B正确;

C、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了起到升高温度的作用,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不正确;

D、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则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燃烧,故D不正确。故选B。

【能力提升】

1、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故选A。

2、【2020四川甘孜州】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C

【解析】

A、隔绝氧气使可燃物不再与氧气接触,切断了一个燃烧条件,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B、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远离火源,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轻易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目的,选项错误;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选项正确,故选C。

3、【2020湖南岳阳】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A、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增大了木材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燃烧得更旺,火焰变大,选项A正确;

B、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不是升高木柴的温度,选项B不正确;

C、将木柴架空不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选项C不正确;

D、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是否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无关,选项D不正确。故选A。

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

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

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

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

故选D。

5、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__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煽风点火__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__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__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

【答案】C

【解析】A、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

B、扇子扇风,促进空气的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旺,故此选项正确;

C、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故此选项错误;

D、钢比生铁的含碳量低,生铁变成钢是消耗碳的过程,从而达到钢的标准,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包括事例(2)(填序号).

【答案】隔绝氧气,②③④

【解析】关闭液化气阀门和森林着火砍树木都是移走了可燃物;锅盖、灯帽盖都是隔绝了氧气;水警惕性吸热起到降温作用。

考点二、化石燃料的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

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们都是混合物。

2、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会造成环境污染。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3、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这是物理变化。

4、石油综合利用:石油裂解是化学变化,改变石油中的分子,使大分子断裂为小分子,再将小分子按需要组合成大分子。

5、煤的综合利用:

6、如何解决能源危机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1)节约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煤;研制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2)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改进燃料燃烧设备和技术,使燃料充分燃烧;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后综合利用。(3)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核能、氢能源、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典例4【2020山西】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答案】B

【解析】A、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

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

D、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正确。故选B。

典例5【2020新疆】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C.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D.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

B、酸雨中含有亚硫酸等,能与活泼金属、大理石等发生反应,破坏桥梁、建筑物等,也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不符合题意;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使用,不能无节制的使用,符合题意;

D、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6【2020安徽】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答案】D

【解析】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节约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节约水,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D。

【能力提升】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C、木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是无机燃料,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0河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答案】 C

【解析】H2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为最理想的燃料。

故选C。

3、【2020四川甘孜州】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A.露天焚烧秸秆

B.骑车出行,低碳生活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

D.减少使用含磷洗涤剂

【答案】A

【解析】

A、露天焚烧秸秆会造成固体颗粒物增加,加重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B、骑车出行,低碳生活,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应提倡,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无论裸露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要集中回收处理,不符合题意;

D、含磷洗涤剂会使水质富营养化,含磷洗涤剂的废水排放出去会污染水体,所以减少使用含磷洗涤剂就会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 .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 .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答案】A

【解析】A 、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 、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 、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

5、【2020江西】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热值高,推力大 B. 反应方程式是222 2H O 2H O

+点燃

C. 绿色无污染

D. 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多,热值高,推力大,不符合题意; B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2 2H O 2H O

+点燃,不符合题意;

C 、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 、氢气的制取成本较高,贮存和运输都比较困难,符合题意。 故选D 。

6、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CH 4中H 的质量分数为 。CH 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造成大气中CO 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 .实验室逸出CO 2

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1)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c ;

【解析】(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填:c。

7、【2020湖南湘潭】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B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答案】(1).煤;不可再生;(2).AB;(3).太阳能(或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解析】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A、由于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选项正确;

B、乙醇不含氮、硫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选项正确;故选AB;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考点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高的主要因素是: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根本原因),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

2、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喷发。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3、温室效应

(1)危害: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③、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2)防治措施

①、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①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加压变为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的用途:人工降雨、冷藏食物、舞台烟幕等。(二)化学性质:

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实验现象: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现象分析:(1)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现象: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实验

(1)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因为炭火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石灰浆是熟石灰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比较坚硬,这样墙壁能变坚硬,由于生成水所以会有些潮湿。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人工降雨、光合作用、汽水、制冷剂等。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一)药品选择及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

2、思考:①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②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

③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3、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收集气体的装置

1、排水法:条件: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纯净;缺点: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2、向上排空气:条件: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向下排空气:条件: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三)步骤: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④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二氧化碳;⑥验满。

(四)收集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五)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六)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原理:Ca(OH)2+CO2 =CaCO3↓+H2O

(七)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②锥形瓶中的导管只能刚刚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③集气瓶中的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

典例7【2020浙江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错误;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正确;

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

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正确;

故选:A。

典例8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答案】B

【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拉动注射器时,如果长颈漏斗末端产生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该选项正确;

B、实验室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因为产物CaSO4是微溶物,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该选项不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导管应该接近集气瓶底部,该选项正确;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烧的木条验满,该选项正确。

故选B。

典例9【2020贵州黔西南】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紫色变红色;干燥的石蕊试纸;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B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紫色变红色;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干燥的石蕊试纸;故答案为:紫色变红色;干燥的石蕊试纸;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能力提升】

1、通过比较,我发现在实验室收集O2和CO2()

A.都能用排水集气法

B.都不能用排水集气法

C.都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D

【解析】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可溶于水,一般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难溶于水,所以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宏观概念,不能比较原子个数的多少;故错;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消耗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故对;

③菜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错;

3、【2020山西阳泉】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2).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3).碳酸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合理即可);(4).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溶液中含有盐酸(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 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

4、【2020四川德阳】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 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 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 2。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持续通入CO2,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性质有。【答案】(1).分液漏斗;(2).吸水(或干燥气体);(3). CO2+H2O=H2CO3;(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5).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气体;

(3)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C中,干花不变色,通入D中,湿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持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5)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 【考点精讲】 考点一、燃烧与灭火 (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 (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 CO 2 ; 氧气不充足2C+O 2 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2、灭火 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 (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乙炔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 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 2C 2H 2+5O 2 2H 2O+4CO 2 2C 2H 2+3O 2 2H 2O+4CO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能燃烧,因为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参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2【2020湖南湘潭】14.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故B不正确; 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则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物品,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故D正确。故选B。 典例3【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 燃烧与燃料 一、知识脉络 二、知识梳理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物质具有(2)与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移走(或隔离)____ __ (2)隔绝__ ___ (3)降低___________ 3、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___再生的化石燃料。 4、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 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6、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不能。不能供呼吸 (2)CO2跟水反应:试液由______色变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2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 。 7、 CO 2 用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二氧化碳是最好的 ________。二氧化碳还是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_________。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主要成分_______)和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发生装置类型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____________,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不能用____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 _。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将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___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三、典例解析 1.(2012肇庆市)鉴别O 2、CO 、CO 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2.(2013昆明市)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或 或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学案(新版) 鲁教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通过把化石燃料与其他燃料进行对比,了解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以保护环境。 3.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以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四、学习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五、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化石燃料的利用 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是,化学式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 为: 。 3、你是否了解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情况?“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该工程 从输送至。 4、从表4—3中燃料的热值看你愿选取哪种作燃料。 5、活动:,根据你的信息说一说近期煤、液化气、天然气、管道煤气的市场价格各是多少?课后调查一下,加以证实。 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以 及造成了环境污染。并导致: 1、, 2、,

3、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通过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分解 成、、 。它们各自用在哪些地方? 2、石油经加工后的产品有哪些?经精加工能得几千种化工原料,举例说明运用在我们身边的物质。 3、通过阅读你能说出石油的开采过程吗?你对可燃冰有哪些认识。 (五)学生练习P139 知识盘点 (六)作业P139 能力训练 时间:xx、11、编制人:雷印国王明峰审批人:田洪山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4、记住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验满方法及操作步骤。 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过程:(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自学尝试)认真阅读课本P131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一年里,二氧化碳含量是怎样变化的?导致这种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在不同的年度里二氧化碳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自学尝试)阅读课本P132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图,说出 ①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练习(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最近几十年呈趋势,在同一年度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比夏季。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知识解读】 (1)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操作: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小木条能燃烧而石头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操作: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蘸有酒精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现象:蘸有酒精的小棉花团容易点燃,而蘸有水的小棉花团难以点燃。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 ③操作: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现象:在空气中的蜡烛能持续燃烧,而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三——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知识解读】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 点燃 C + 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要掌握含C、H、O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例,写出乙炔(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a.根据“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可知,反应物应该是乙炔与氧气; b.根据“燃烧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可知,乙炔燃烧的条件是“点燃”; c.根据完全燃烧的产物,因为乙炔(C2H2)含有C、H,所以乙炔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所以,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点燃4CO2 + 2H2O 二、灭火的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解读】 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①移走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②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灯冒盖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④用灭火器灭火: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b.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 ①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②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但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①火警电话:119 ②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③楼层着火,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前进,脱离火灾区。 ④室内火灾,不能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让火势更旺。 ⑤森林火灾,应从逆风方向逃离。 三、促进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 + O2点燃 CO2(氧气充足);2C + O2点燃 2CO(氧气不足);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碎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 2.一氧化碳中毒及预防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燃烧与灭火》知识总结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思考问题答案结论 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哪个能被点燃?蘸有酒精的能 被点燃 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即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继续燃烧吗?不能长时间燃 烧,一会儿就熄 灭了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哪个比较容易被点燃?小木条比较容 易被点燃 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 火点。 (1)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4、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氧气充足:完全燃烧,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氧气不充足:燃料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 5、CO的性质 C+O2CO (O2不充足) CO+O2CO2 CO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的功能,使人因缺少氧气而中毒。 6、爆炸

(1)粉尘爆炸实验 ①将燃着的酒精棉球投入纸罐中,目的是点燃淀粉; ②挤压洗耳球的目的:鼓入空气,使淀粉充满纸罐,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现象: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纸罐盖掀起; ④分析爆炸原因:淀粉粉尘是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明火急速燃烧,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⑤实验的启示: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要认识防爆的重要性,要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要能看懂消防安全标志。 (2)爆炸的两种情况 ①急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如爆竹、炸弹等)内,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爆炸; ②氧气浓度较高,或可燃物(如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空气迅速猛烈膨胀而引起的爆炸。 7、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都会发生爆炸。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8、灭火 (1)灭火的原理。 ①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②隔绝空气; ③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灭火常用的方法。 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③使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干冰等)使燃烧物冷却,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常用的灭火器材。 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油、气的火灾; 液态CO2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因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 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 (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 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 2、促进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点燃高温 C+O 2 ====CO 2 (碳充分燃烧) 2C+O 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 2 ====2CO (2)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 (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 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 化石燃料煤 复杂的混合 物,主要含碳 元素 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属于化 学变化 分解的产物有 焦炭、煤焦油和 煤气 石 油 混合物,主要 含碳、氢元素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产品为汽油、煤 油等 天 然 气 主要由碳氢元 素组成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燃料的充分燃烧1.节约能源 2.减少对环境污染 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 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 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综合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22山东滕州期末)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能源 2.【新独家原创】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又响起了鞭炮声,人们庆祝兔年的来临。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是() A B C D 3.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灭火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 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 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6.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7.(2022山东金乡期末)“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前,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2·自贡]2022年自贡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 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3.[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4.[2022·毕节]小丹妈妈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这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丢下油锅往外跑B.把油锅扔到屋外去 C.接一盆水浇上去D.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盖上锅盖 5.[2022·宜昌]“清洁能源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 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

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 7.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 8.[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9.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 10.[2023·济宁模拟]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 是() 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二、填空题(42分) 11.(8分)[2022·龙东]能源改变生活。

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综合训练卷附答案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 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4.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 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 5.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6.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和燃料知识点 鲁教版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 燃烧)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一、爆炸 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 气接触;温度达到着 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 离;与空气隔离;降 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 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 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 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 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

2022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综合试卷2鲁教版(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鲁教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 A.吸烟 B.穿化纤服装C.使用漏电设备 D.给矿井通风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度】易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解答】解:A、吸烟时烟的燃烧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A可能; B、化纤服装摩擦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B 可能; C、设备漏电,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C可能; D、给矿井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瓦斯”气体的含量,使气体不能达到爆炸极限,能有效避免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D不可能;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的应用. 2.最理想的能源是() A.氢气 B.煤C.石油 D.天然气 【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难度】易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能产生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而氢气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是最理想的燃料.【解答】解:A、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正确. B、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C、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气体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气作为能源的三大优点(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无污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一轮基础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一轮基础训练含答案鲁教版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煽风点火是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3、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 4、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B.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5、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6、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①稀有气体氧化反应化石燃料金属元素 ②氦气化合反应天然气非金属元素 A.A B.B C.C D.D 7、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含碳燃料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B.倾倒二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新)鲁教版化学九上《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公开课(教案)word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单元备课〔下〕 单元备课〔上〕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灭火的原理 1.灭火的方法 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燃烧的定义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1.通过真实的火灾的信息,认识火灾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激发学生对火灾受难者的同情,引导学生对灭火的探究 动力。 2.引导学生讨论列举常见的灭火方法〔如酒精灯、森林大 火等〕,与学生交流灭火常识,简单介绍常见的灭火器, 培养学生平安用火的意识。 平安提示:出现家庭火灾可做以下措施 ①拨打火警119; ②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灭火物品〔如水、沙等〕 适当灭火; ③如有大火,撤离是应用湿毛巾或被褥之类捂住口鼻, 延墙撤离; ④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 ⑤不要贸然开窗,以免扩大火势 3.从灭火的方法中总结归纳出燃烧所需具备的条件,以 “火三角〞直观的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与燃烧的关系。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 光、发热的氧化反响。 简单谈谈对火灾的认识 结合P84活动天地 尽可能的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 中的灭火方法 总结归纳灭火方法,变向思维燃 烧与灭火的关系,探究燃烧所需 的条件 二、促进燃 烧的方法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2.促进燃烧的方法1.控制燃烧的条件,比拟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 不同的燃烧效果。 2.通过现象的比照,让学生体会到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环境 污染及对燃料的浪费。 3.从燃烧反响的条件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促进燃烧的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小结: 1.燃烧和灭火 2.促进燃烧的方法 P86 活动天地 认真观察所给的两幅图象,找出 它们的区别,总结乙炔在空气中 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探 究原因是什么。P87活动天地 联系生活常见现象〔如蜂窝煤 等〕,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 常见的四种灭火器的用途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等,优点不留痕迹。干粉灭火器优点枯燥易于流动。清水灭火器利用自身吸收显热和潜热的能力发挥冷却灭火作用。简易式灭火器特点是轻便适用于家庭使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两年,不少外形小巧可爱的电动小汽车﹣﹣宝骏 E100 出现在柳州街头,成为柳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列关于该电动小汽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能,减少尾气排放 B.外形小巧,比较容易停放 C.价格便宜,购买比较容易 D.耗能较高,污染比较严重 2.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存放考卷的房间应贴的图标是() A. A B. B C. C D. D 3.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4.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CO2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B.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5.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6.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 / 17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8.某校创建无烟型校园,需张贴的“禁止吸烟”标志是() 9.夜间发现家里的液化石油气罐有气体泄露时,首先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10.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 ..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12.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 A.二氧化锰-水和双氧水 B.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 C.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和氮气 D.看颜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_6.3_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_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 1.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C.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D.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 2. 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②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4.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推崇的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我国下列发展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①我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光伏组件的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②大力植树造林,固碳减排,减弱温室效应; ③研制煤变油、煤变气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大力发展以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 ⑤科技部、财政部计划到年在个城市推广万盏以上的市政节能照明灯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5. 下列关于性质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可以助燃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可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D.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6.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蓝色-紫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无色-紫色-无色 7. 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因此可以做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_6.1_燃烧与灭火(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_6.1 燃烧与灭火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 1. 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下列物质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氢气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3. 月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4.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恰当的是() A.计算机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D.煤气炉着火时,用扇子扇火 5. 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 年入冬以来,我省多个城市发生天然气泄漏爆炸起火事故,造成多人受伤,事故再一次深刻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下列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天然气泄漏,迅速打开抽油烟机除去气体 C.酒精灯起火,用湿抹布盖灭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7. 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化铜 8. 防火、灭火、防爆和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明火检查液化气是否泄漏 B.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呼救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9. 日常生活中许多变化是缓慢氧化.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2019山东省枣庄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学案-鲁教版

2019山东省枣庄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学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一步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验证或推论物质的性质.。 2.通过经历相关的探究过程,能说出二氧化碳有代表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通过板书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二氧化碳重要的化学性质.。 4.通过实验探究证实二氧化碳和水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色,训练设计对照试验的能力.。 5.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养成动手能力和反思意识.。 6.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认识二氧化碳的两面性,进一步养成辩证看问题的意识;在质疑、思辨、实验中升华对化学的热爱;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器材方面: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5套)、集气瓶、紫色石蕊浸制的干燥红色小纸花(每套4个)、喷壶、烧杯(每套各2个)、饮料瓶、试管、试管夹(每套各1个); 药品方面: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醋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木条、酒精灯、火柴.。 学生准备(小组为单位):组装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自制简易“天平”、自制紫色石蕊浸制的干燥红色小纸花、阶梯蜡烛、饮料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 新课 【课件展示1】校园中常见的饮料 看图片 回答:“我”是二氧化碳.。 产生疑惑,猜测其中的原因 “压进去的”、“打(即注 射)进去的”、“封口时装 进去的”.。 “想” 通过 创设 情景 引 入, 起到 质疑 激趣 的作 用, 活跃 课堂 气 氛.。【过渡1】二氧化碳怎么能“跑到”我们 喝的这些领料中去呢?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那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回顾旧知 收集气体 的实验室制取: 2 1.CO 】 2 【课件展示 CO2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反应原理 制取 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 验满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 . 气体 2 CO 各小组收集 2. 指导各小组进行收集实验 快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二氧 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并在小组内交流,巩固掌握 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 。 . 气体 2 CO 品收集 复习 旧 知, 温故 知 新, 规范 操 作, 收集 , 2 CO 为接 下来 的实 验探 究做 好准 备.。【过渡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 的物理性 2 CO 学性质,那么我们先来研究 质.。 【板书2】物理性质 听讲 自学探究物理 的物理性质 2 CO 】 3 【课件展示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熔点-56.6℃(标准状况下) 沸点-78.5℃(标准状况下) 溶解性 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并观察所 气体,认识和描述 2 CO 收集的 。 . 的物理性质 2 CO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状态气体(固态叫干 冰) 密度 1.977g/L密度大 学生 自主 学习 和观 察所 收集 的 气 2 C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