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中的添加剂

合集下载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目录:湿面可用:丙二醇,丙酸钠、丙酸钙,醋酸酯淀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黄原胶,聚丙烯酸钠,单辛酸甘油酯,富马酸,果胶,可得然胶,海藻酸钠,乳酸钠,交联淀粉,山梨糖醇和液,硬脂酰乳酸钙,乳酸链球菌素,海藻酸丙二醇酯干面可用:黄原胶,卡拉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柑橘黄,果胶,可得然胶,海藻酸钠,沙蒿胶,海藻酸丙二醇酯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1、L—半胱氨酸盐酸盐功能:面粉处理剂(增白剂)2、丙二醇功能:稳定剂和凝固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3、丙二醇脂肪酸酯功能:乳化剂、稳定剂4、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功能:防腐剂5、茶多酚功能:抗氧化剂用途:方便米面制品(06.07)0.2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

6、醋酸酯淀粉功能:增稠剂用途:仅限生湿面条,无限量。

7、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山嵛酸)功能:乳化剂8、单辛酸甘油酯功能:防腐剂用途:生湿面制品,1.0g/kg。

11、富马酸功能:酸度调节剂用途:生湿面制品0.6g/kg;富马酸一钠,酸度调节剂,用于生湿面制品,不限量。

12、柑桔黄功能:着色剂用途:生干面制品,不限。

13、果胶,可得然胶功能: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14、海藻酸丙二醇酯功能: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用途: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5.0g/kg。

15、海藻酸钠功能: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不限。

16、核黄素功能:着色剂;用途:方便米面制品,0.05。

红花黄,着色剂;方便米面制品,0.5。

红曲米、红曲红:着色剂,不限;姜黄素:0.5;姜黄:不限。

17、黄原胶功能:稳定剂、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10.0g/kg;生干面制品,4.0。

18、聚丙烯酸钠功能: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2.0。

面粉增筋剂的主要成分

面粉增筋剂的主要成分

面粉增硬剂的主要成分引言面粉增硬剂是一种添加剂,用于改善面粉的品质和性能。

它可以增加面粉的筋度和弹性,提高面包和其他面点类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本文将对面粉增硬剂的主要成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什么是面粉增硬剂面粉增硬剂是一种可以增加面粉筋度的添加剂。

它通常由一系列不同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的作用相互协调,发挥出最佳的增硬效果。

面粉增硬剂的主要成分面粉增硬剂的主要成分如下:1. 蛋白质面粉增硬剂中的蛋白质是其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可以与面粉中的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交叉连接,增加面粉的筋度和弹性。

常用的面粉增硬剂蛋白质包括谷蛋白、大豆蛋白和鸡蛋白。

这些蛋白质在烘焙过程中能够稳定面团结构,使面包更加松软和有弹性。

2. 酶酶是面粉增硬剂中另一个重要的成分。

它们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蛋白质,释放出天然的面筋,增加面粉的筋度。

常见的面粉增硬剂酶包括小麦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酵母提取物。

这些酶在面团中加快了蛋白质分解的过程,使得面粉更容易形成弹性和带有咬劲的质地。

面粉增硬剂中的补充剂起到辅助作用,可以提高面粉的筋度和弹性。

常见的补充剂包括柠檬酸盐、酵母营养素和抗坏血酸。

这些补充剂不仅能够增加面粉的筋度,还可以改善面包的颜色和质地。

面粉增硬剂的作用原理面粉增硬剂的作用原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蛋白质的交联和酶的分解。

1. 蛋白质的交联面粉增硬剂中的蛋白质可以与面粉中的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交叉连接。

这种交联能够增强面粉的筋度和弹性,使面团更加有韧性。

蛋白质的交联还能够捕获气体,并在面包烘烤过程中形成孔隙,使面包更加松软。

2. 酶的分解面粉增硬剂中的酶能够分解面粉中的蛋白质。

这种酶解作用可以释放出天然的面筋,提高面粉的筋度和弹性。

酶的分解还能够改善面团的黏性,使其更容易加工和成形。

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粉增硬剂选择合适的面粉增硬剂需要考虑几个因素:1. 食品种类不同的食品对面粉增硬剂有不同的要求。

面包、饼干和面点类食品通常需要高筋度和弹性,因此选择富含蛋白质和酶的面粉增硬剂更为适合。

面点添加剂

面点添加剂

1.酵母食料
酵母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统称酵母食料。酵母生长繁殖速度受到营养物质、温度和pH值等环境条件的制约,其中营养物质是重要的因素。在发酵过程中给酵母提供充足的营养及适合其生存的pH值,可有效地提高面团的发酵速度,增加馒头的体积。
使用防腐剂时应当注意3点:①一定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添加量过多会对人体产生毒害;②注意利用同类防腐剂的协同作用,不同应用范围的防腐剂混合使用不仅扩大了使用的范围,而且增强了抗微生物作用;③防腐剂与加热处理、冷冻处理相结合,可以产生更好的防腐效果。董彬
酵母食料主要可以分为糖类和无机盐两类。糖类为酵母生长提供碳源,是酵母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如麦芽糖、葡萄糖、转化糖等。无机盐类首先作为酵母营养剂,作为酵母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原料,可为酵母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磷、钾、镁、硫、钙、铁等物质;其次,可调节面团的酸碱度,产生利于酵母生长的PH值;另外,一些含钙的无机盐,如硫酸钙、碳酸钙、磷酸氢二钙等都可以供给酵母碳源以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的体积增大。
酯酶是既可以水解酯键也可以水解甘三酯的甘油基。其主要作用在于它可以防止馒头的老化和提高乳化效果,增强面团的持气性。工业生产酯酶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种子。
4.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可以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和水)相互混溶,形成均匀分散体或者乳化体的物质。在和面过程中,乳化剂的亲水部分与亲油部分分别与面团中的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结合,将分离的蛋白质分子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种面筋蛋白复合物,从而形成一种牢固细密的面筋网络结构,增强了面团的持气性,增大了馒头体积,使馒头内部更加柔软,结构更加均匀和细腻。另外,乳化剂可以调整淀粉的吸水性和膨胀性,调整糊化黏度。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乳化剂可以降低淀粉糊最大黏度。这样就可以利用乳化剂对淀粉的改性来灵活地调整面粉的品质。常见的乳化剂主要有单硬脂酸甘油酯(CMS)、脂肪酸蔗糖酯(SE)、硬脂酰乳酸钠(SSL)和硬脂酞乳酸钙(CSL)等。较大的添加量还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使生产厂家难以接受。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配合使用,从而起到降低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协同增效作用。

面粉添加剂

面粉添加剂
偶氮二甲酰胺是种新型的面粉改良剂,又称脲叉脲,在化工上 用作发泡剂,分子式C2H4N4O2,相对分子量116,呈红色到橘红色结 晶粉末,无臭,熔点约180℃,200℃左右分解为氮气、二氧化碳和 一氧化碳等,相对密度为1.65,几乎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 微溶于二甲基亚砜。
在面粉里做一种速效增筋剂,增加面粉的筋力,改善面筋蛋白 的性质。其添加量一般4-40mg/kg,过量添加稳定时间明显减小,弱 化度增加,弹性变差,拉伸曲线的延伸性、延伸阻力和拉伸面积都 大大减小。
面粉改良剂知识分享
面粉专用化及后处理
• 食品添加剂 • 专用粉及其改良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概述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 质和色、香、味、形以及为防腐和 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 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
1、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2、在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 着很多问题。
魔芋胶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吸水可达100 倍,具有水溶、 增稠( 增稠剂 )、 稳定、悬浮、 胶凝、成膜、粘结等多种理化特性。由于魔芋葡 甘聚糖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作为食品、饮料添加 剂的用途极广泛。
乳化剂篇
• 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液体均匀分散的物质叫乳 化剂。
• 单甘酯
15
28--92
• 乙酸单干酯
• 柠檬酸单干酯
20
22
• 乳酸单甘酯
• 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 100
29
• 蔗糖酯
25
0--26
• 硬脂酰乳酸酯
79
• 硬脂酰乳酸钠
95
72
• 硬脂酰乳酸钙
65

面制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面制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面制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摘要】:我国是以面食为主食的消费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主食的面食品,其品种和数量将不断增加,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面制品中包含的各有哪些感官改善类添加剂、品质改善类添加剂、营养改善类添加剂及其作用和有害之处。

【关键字】:感官改善类添加剂品质改善类添加剂营养改善类添加剂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基料。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物质”。

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则称之为营养强化剂。

能使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或材料(不包含仪器和用具,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称之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都归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面粉作为小麦的主要加工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无论是口感、色泽还是加工中的不同需求都对面制品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地加入食品添加剂是必要的。

一、感官改善类添加剂面粉中的感官改善类添加剂主要指增白剂,即通过加入氧化剂,使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氧化,从而达到面粉色泽变白的目的。

感观改善类添加剂的作用在于改进面粉或面制成品的外观色泽,使其色泽较为优异。

对于该类别添加剂的成分及其使用量,国家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系属于强制控制的范畴。

我国允许在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氯化钙、二氧化氯、氮的氧化物类等。

企业中使用较多的是过氧化苯甲酰,其添加量为≤6g /100kg。

它的增白机理是:在面粉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氧原子,通过氧化胡萝卜素等淡黄色素,使面粉增白。

常用面条添加剂

常用面条添加剂

面条添加剂常识一、常用传统添加剂:主要有:食盐、碱水(碳酸钠)二、传统营养型添加剂:主要有:鸡蛋、奶粉、乳清蛋白、植物型蛋白粉类(大豆、绿豆等)、三、新型营养及性状改良型添加剂:1、卡拉胶:也称鹿角菜胶或鹿角藻胶。

卡拉胶属于魔芋胶体系。

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植物胶,由1,3-β-D-吡喃半乳糖和1,4-β-D-吡喃半乳糖相间结合而成的直链多糖硫酸酯,有抗凝血和降血脂作用。

它属于关乳糖硫酸脂,含碳水化合物约75%,此外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物质—钙、碘、铁、钠等。

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而且具有清热凉肺、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并可防治便秘和治疗高血压病。

卡拉胶的利用起源于数百年前,在爱尔兰南部沿海出产一种海藻,俗称为爱尔兰苔藓(Irish Moss),现名为皱波角藻(Chondrus crispus),当地居民常把它采来放到牛奶中加糖煮,放冷凝固后食用。

18世纪初期,爱尔兰人把此种海藻制成粉状物并介绍到美国,后来有公司开始商品化生产,并以海苔粉(sea moss farina)的名称开始销售,广泛用于牛奶及多种食品中。

19世纪美国开始工厂化提炼卡拉胶,到19世纪40年代卡拉胶工业才真正在美国发展起来。

我国在1973年在海南岛开始有卡拉胶生产。

健康价值:卡拉胶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基本特性,在体内降解后的卡拉胶能与血纤维蛋白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

可被大肠细菌酵解成CO2、H2、沼气及甲酸、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成为益生菌的能量源。

卡拉胶有有通便的作用,能刺激大肠的生理活性,逐渐恢复和改善大肠的造便和排便功能。

基于卡拉胶具有的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及生化、医学研究等领域中。

卡拉胶具有形成亲水胶体,凝胶、增稠、乳化、威膜、稳定分散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水果冻)、肉食品、调味品、罐头食品等方面。

可调配成果冻粉、软糖粉、布丁粉、爱玉粉、西式火腿调配粉等。

2023年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2023年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进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行缺少的基料。

对于食品添加剂,世界各国的定义不尽相同,所规定的种类亦各不相同。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依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自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物质”。

习惯上,人们把为增加食品的养分成份而加入的化学合成的或自然的、属于自然养分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之为“养分强化剂”。

小麦是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粉作为小麦的主要加工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现在人们愈来愈关注食品添加剂在面粉中的使用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超标准添加物和禁止添加物的使用,使食品的平安性日益受到怀疑;(2)用以消退面粉养分缺陷、提高人们饮食质量的面粉强化剂的使用,却始终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我国在面粉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几点看法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进展。

1、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而对面粉或其制品有不同的作用。

目前,与面粉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可归结为三个类型[7,8,17]:增白剂、品质改良剂和养分强化剂。

增白剂也称漂白剂。

主要包括某些氧化性很强的物质。

通过加入这些物质,使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氧化,达到使面粉色泽变白的目的。

品质改良剂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乳化剂或蓬松剂等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强化或弱化面筋、改善面制品的组织结构、防止老化以及调整面粉中酶活性的作用。

养分强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

添加此类物质可以补充面粉的养分不足,提高养分水平或满意特别人群的养分需要[12,14,17,19]。

2、国外在面粉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状况美国最早于1908年就制订了有关食品平安的食品卫生法(PureFoodACT)。

美国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约2700种,面粉中使用的有漂白剂、氧化剂和养分添加剂[5,10]三类。

面粉添加剂

面粉添加剂

面粉添加剂1、面粉增白剂面粉处理剂图册面粉增白剂,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

它是中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它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其作用机理是: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释放出活性氧[O]来氧化面粉中极少量的有色物质达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时生成的苯甲酸,能对面粉起防霉作用,是许多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也是中国面粉加工业普遍使用的品质改良剂。

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明确将过氧化苯甲酰归为面粉处理剂类,规定其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是0.06g/kg。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用量为60PPM,即0.06克/公斤面粉。

2、面粉增筋剂所谓面粉增筋剂,是指对面粉的筋力品质起改良作用的一类面食品添加剂。

市售的有以下几种: 一、权化物、过氧化物型增筋剂此类增筋剂适用于烘烤食品。

如澳酸钾,只限于烘烤食品(如面包)中使用。

它虽有一定增筋效果,但其致癌毒性是不可忽视的。

3、面粉乳化剂和增稠剂据中国GB2760—86及其补充规定所列的面粉及面制食品所用的乳化剂和增稠剂见下表:面粉处理剂图册4、面粉处理剂面粉的处理主要与类胡萝卜素色素的氧化有关。

氧化类胡萝卜素共轭双键体系,加速面粉的后熟。

常用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C6H5CO)2O2],具有漂白或脱色作用,但不影响焙烤性能。

既可作漂白剂同时又是改良剂的物质包括: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氯化亚硝酰(NOCl)、以及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NO2,四氧化二氮N2O4)。

这些氧化剂都是气态的,与面粉接触可立即起作用。

面粉厂通常将过氧化苯甲酰加入面粉。

过氧化苯甲酰是粉状物质,一般是和稀释剂或稳定剂一道加入。

这些物质包括硫酸钙、碳酸镁、磷酸二钙、碳酸钙以及磷酸铝钠。

过氧化苯甲酰是自由基引发剂,加入以后需要几小时方可分解成能够引发类胡萝卜素氧化所需的自由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粉
面粉添加剂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目前在面粉上使用的添加剂有很多种:
1、增筋类面粉添加剂,俗称面粉增筋剂,主要成分是VC等,提高面粉的筋度,使面粉可以满足生产拉面、水饺等高档面条的需要;
2、面粉品质改良剂,可以全面的提高面粉的品质,使面粉从筋度、延伸性、稳定性等指标都可以满足高档面制品生产的需要;
3、面粉增白剂,也就是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其主要化学物质是过氧化苯甲酰,也就是俗称的“面粉增白剂”。

该种物质具有强氧化作用,加快面粉的后熟,使面粉常温下需要半个月的后熟时间缩短为3-5天,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使其由略带黄色变为白色。

这就是为什么叫面粉增白剂的原因。

4、面粉减筋剂,可以破坏面粉的筋度,使面粉可以用来生产饼干、桃酥等不需要筋度的食品。

5、面包改良剂,添加到面粉中,使面包的内部组织结构细腻,气泡均匀,从而加工出来品相很好的面包。

面包改良剂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的应用,我们国家的面粉品质本身不能满足加工面包的需要,必须添加面包改良剂才可以生产出合格生产面包。

正确认识面粉添加剂目前绝大多数人对面粉添加剂了解很少,面粉添加剂在面粉中的添加量很小,一般在万分之几,它对面粉起着修饰的作用。

好的面粉,添加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质量本来很差的面粉,添加了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举个例子,比如说如果生产面包,因为我们国家小麦品种的限制,面粉的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但是小麦蛋白的链很短,这样的面粉不能形成良好的面筋,添加面包改良剂,经过修饰,把短链变成长链,就可以满足加工面包的需要。

如果面粉本身的蛋白含量很低,即使添加了面包改良剂,也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面粉添加剂的危害
在我国,长期以来都将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都被列如合法的面粉处理剂之中,我国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用量为60ppm,即0.06克/公斤面粉。

不过对于这一长期规定,近来却引来大众的关注并且反对之声日益强烈。

过氧化苯甲酰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它能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并且还能生成新的化学成分对面粉起到防霉作用。

不过却有人提出,长期食用过氧化苯甲酰可能会引起慢性苯中毒。

如今在欧盟、澳大利亚早已禁用增白剂。

我国卫生部解释,按标准规定的过氧化苯甲酰使用量,不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同时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使用,并且过氧化苯甲酰在人用小麦粉的允许处理量为0~40mg/kg(特殊条件下为40~75mg/kg)的ADI值。

ADI值即“依据人体体重,一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