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

合集下载

关于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及检验检测的分析

关于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及检验检测的分析

关于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及检验检测的分析摘要:曳引式电梯是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梯,本文结合了笔者工作经验对曳引式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电梯轮槽磨损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些看法。

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对电梯曳引力有较大影响。

做好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有助于对电梯运行事故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轮槽磨损;检验检测;1曳引式电梯工作原理曳引机是由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与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是曳引驱动的动力。

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

为使井道中的轿厢与对重各自沿井道中导轨运行而不相蹭,曳引机上放置一导向轮使二者分开。

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

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

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

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轿厢与对重能作相对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曳引力来实现的。

这种力就叫曳引力或驱动力。

电梯的曳引条件应符合:T1/T2×C1×C2≤efα式中,T1/T2-1.25倍额定载荷电梯轿厢位于最底层站时曳引绳两边最大静拉力与最小静拉力之比,或空载电梯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曳引绳两边最大静拉力与最小静拉力之比;C1-动力系数或加速系数(与加减速度有关);C2-使用磨损后曳引轮轮槽变化的影响系数;e-自然对数底;f-曳引绳在曳引轮轮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α-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rad。

efα限定了T1/T2的比值,efα大,则表明T1/T2的允许比值大和(T1-T2)的允许值大,也就是表明电梯曳引能力大。

从曳引公式可知,曳引能力与曳引钢丝绳在绳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和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有关。

各种不同形状槽形的当量摩擦系数是不同的。

V型槽的f最大,半圆槽的f最小,而半圆切口槽介于上述两种槽形之间,f随着β角的加大而加大,但在绳槽磨损时,β角基本不变,所以目前采用最多的也是半圆切口槽。

电梯曳引机工作原理

电梯曳引机工作原理

电梯曳引机工作原理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电动机的动力,将电梯升降机轿厢沿着导轨运行,并保证行程的平稳与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曳引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

一、电梯曳引机的构成电梯曳引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离合器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曳引轮是电梯曳引机中最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它是电梯耗能最大的部件,因为它必须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通过钢丝绳在导轨上完成升降机的上下运动。

电梯曳引机的核心部件是曳引轮,其作用是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通过钢丝绳的拉扯,将轿厢拉动沿着导轨上下运动。

在曳引轮中,存在一个弹簧式刹车,用于对曳引轮的运动进行控制。

离合器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在电动机启动的瞬间迅速响应,让曳引轮开始运转,将轿厢沿着导轨运行。

而减速器则起到了降低电动机的速度,提高扭矩的作用。

除了曳引轮、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等核心部件外,电梯曳引机还包括了导轨的固定系统、配重系统、紧急制动系统等,这些部分都是电梯曳引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二、电梯曳引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梯曳引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曳引轮,在钢丝绳的牵引下将电梯轿厢平稳地移动到各个楼层。

曳引机的电机通常使用3相异步电机,它具有运行可靠、维护简单、耐久性强等优点。

电机驱动曳引机的曳引轮,曳引轮通过多股钢丝绳从轿厢下方传动力量,使轿厢完成上升和下降的动作。

轿厢上方有配重系统,它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使得电动机在启动时只需提供足够的力,即可将轿厢沿着导轨顺利地升降。

在轿厢上方与配重之间,通过细钢丝则连接,在升降时保持平衡,实现平稳升降。

曳引机还设置了多层制动系统,以确保在紧急事件时电梯的安全使用。

制动系统包括梯形制动、弹簧制动。

弹簧制动是依靠弹簧的伸缩作用,使制动器紧贴于曳引轮,实现紧急制动的目的。

三、电梯曳引机的工作特点1、电梯曳引机具有高的消耗性能。

由于曳引轮必须不停地搭接电梯轿厢和导轨间的钢丝绳,导致它的磨损和疲劳程度较高,因此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于延长电梯曳引机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简述电梯的曳引传动的原理及特点

简述电梯的曳引传动的原理及特点

简述电梯的曳引传动的原理及特点
《电梯的曳引传动原理及特点》
电梯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电梯的曳引传动系统是其运行的核心。

电梯的曳引传动系统基于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机械原理,既能够提供安全的运行,又能够提供快速和高效的垂直运动。

曳引传动的工作原理很容易理解。

在电梯井内,有一个轿厢通过钢索与一个叫做曳引机的设备相连接。

曳引机由一台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转动轴来带动曳引滑轮。

钢索则由轿厢底部穿过,并穿过曳引滑轮后再返回轿厢顶部。

当电梯启动时,电动机转动曳引滑轮,把力传递到钢索上。

由于钢索与轿厢相连,因此轿厢也会受到相同的力量。

这个力量使得轿厢向上或向下运动。

当电梯需要停下时,只需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减小或中断力的传递,从而使电梯平稳停在所需的楼层。

曳引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其高效性和可靠性。

曳引机械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梯传动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轿厢上,并且可以在较长的垂直高度内工作。

同时,曳引机械系统的结构简单,并且易于维护和保养,因此能够提供持久和可靠的运行。

此外,曳引传动系统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空间占用。

由于曳引机通常放置在电梯井顶部或底部,不占用电梯内部空间。

同时,曳引机械系统具有高效的能源利用率,尤其是当使用现代的变频器控制电动机时,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电梯的速度和功率,从而降低电能的消耗。

综上所述,《电梯的曳引传动原理及特点》中介绍了电梯的曳引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所具备的特点。

这种传动系统使得电梯能够高效、可靠地运行,并且拥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空间占用,为现代城市交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一)

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一)

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一)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引言曳引电梯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之一。

曳引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解释曳引电梯的曳引驱动原理。

什么是曳引电梯?曳引电梯是指通过钢丝绳和曳引轮的配合,实现电动机驱动电梯进行垂直运动的一种机械装置。

它常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场所。

曳引驱动的基本原理1.钢丝绳系统:–曳引电梯使用一条或多条钢丝绳连接电梯船和驱动装置。

–钢丝绳通常由多股钢丝绞合而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曳引轮系统:–曳引电梯中的曳引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轮子,它位于驱动装置的顶部。

–钢丝绳被穿过曳引轮的凹槽,使其紧密贴合,以保证传递扭矩。

3.电机驱动:–曳引驱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曳引轮旋转,以实现电梯的垂直运动。

–电机通常由一个控制器或变频器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

曳引驱动的工作过程1.上行过程:–当乘客按下上行按钮时,电梯开始启动。

–驱动电机通过转动曳引轮,使钢丝绳向上移动。

–钢丝绳的上升拉动电梯船上升。

2.下行过程:–当乘客按下下行按钮时,电梯开始启动。

–驱动电机通过转动曳引轮,使钢丝绳向下移动。

–钢丝绳的下降拉动电梯船下降。

3.平层停靠:–电梯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梯船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楼层的位置。

–当电梯船接近乘客所选择的楼层时,电梯会自动减速并停靠在该楼层。

曳引驱动的优势1.高效节能:–曳引驱动系统使用电动机进行驱动,相对于传统的液压驱动更加高效节能。

–曳引驱动系统利用重力平衡系统来降低电梯电能的消耗。

2.平稳舒适:–曳引驱动系统的运行过程平稳,乘坐舒适,降低了垂直运行过程中的颠簸感。

3.灵活多样:–曳引电梯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高度和载荷需求,更加灵活多样。

结论曳引电梯的曳引驱动原理基于钢丝绳和曳引轮系统的配合,通过电机的驱动实现垂直运动。

曳引驱动具有高效节能、平稳舒适和灵活多样的优势,使得曳引电梯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曳引驱动的细节原理1.曳引轮的作用原理:–曳引轮通过凹槽的设计,使钢丝绳能够牢固地贴合在其表面。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

第一节 曳引系统一、曳引驱动工作原理曳引式电梯曳引驱动关系如图2—2所示。

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与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曳引机,是曳引驱动的动力。

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

为使井道中的轿厢与对重各自沿井道中导轨运行而不相蹭,曳引机上放置一导向轮使二者分开。

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

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

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

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图2—2 电梯曳引传动系统1—电动机;2—制动器;3—减速器;4—曳引绳;5—导向轮;6—绳头组合;7—轿厢;8—对重轿厢与对重能作相对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

这种力就叫曳引力或驱动力。

运行中电梯轿厢的载荷和轿厢的位置以及运行方向都在变化。

为使电梯在各种情况下都有足够的曳引力,国家标准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条件必须满足:T 1/T 2×C 1×C 2≤e f α式中:T 1/T 2——为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低层站及空轿厢位于最高层站的两种情况下,曳引轮两边的曳引绳较大静拉力与较小静拉力之比。

C 1——与加速度、减速度及电梯特殊安装情况有关的系数,一般称为动力系数或加速系数。

(C 1=a g ag -+;g :重力加速度,a :轿厢制动减速度)。

C 2——由于磨损导致曳引轮槽断面变化的影响系数(对半圆或切口槽:C 2=1,对V 型槽:C 2=1.2)。

e f α中,f 为曳引绳在曳引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α为曳引绳在曳引导轮上的包角。

e fα称为曳引系数。

它限定了T 1/T 2的比值,e f α越大,则表明了T 1/T 2允许值和T 1—T 2允许值越大,也就表明电梯曳引能力越大。

因此,一台电梯的曳引系数代表了该台电梯的曳引能力。

浅析电梯曳引原理及提高曳引力的方法

浅析电梯曳引原理及提高曳引力的方法

浅析电梯曳引原理及提高曳引力的方法摘要:对电梯曳引原理进行了浅析,并进一步对曳引原理中的钢丝绳张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和GB/T 7588.2-2020做了对比,指出GB/T 7588.2-2020中未考虑到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了几种提高曳引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梯;曳引原理;曳引力;钢丝绳张力1、电梯曳引原理1.1电梯曳引原理浅析电梯按传动系统类型可分为曳引式、强制式、液压式、链条式等电梯,不同传动系统的电梯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曳引式电梯作为目前的主流,具有运行性能好、安全、结构简易等特点。

曳引式电梯按照介质类型基本可分为钢丝绳曳引传动、钢带曳引传动,其传动原理基本相同:钢丝绳/钢带均匀缠绕在曳引轮上,由于钢丝绳/钢带张力T在钢丝绳及绳槽之间产生法向力N从而产生摩擦力f(曳引力),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钢丝绳曳引原理示意图在曳引轮上取角度的微元,根据微元的受力列平衡微分方程如下[1]。

沿曳引轮切线方向(x轴)平衡微分方程:,由于,上述方程可简化为f=dT--------------------------------------------------------①沿曳引轮径向(y轴)的平衡微分方程:由于,省略二次微元项,上述方程可简化为N=Tdθ----------------②根据摩擦力定义可得f=μef N------------------------------------------------③联立①②③可得,两边同时积分,可得,注意:其中μef为当量摩擦系数。

GB 7588.2-2020对钢丝绳曳引力要求如下[2]::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用于轿厢滞留工况(轿厢/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空转)。

1.2对电梯的各个工况进行分析1)轿厢装载工况轿厢装载(静载)时不允许发生打滑,否则可能会发生剪切事故。

图2为外力F和摩擦力f的关系,需要保证轿厢装载时不打滑,需保证摩擦力f≤f静,f静为最大静摩擦力,考虑到安全,此时取静摩擦系数下限μ=0.1,式③修正为f≤μef N----------------------④联立①②④可得图2 外力F和摩擦力f关系2)紧急制动工况紧急制动初始阶段电梯钢丝绳/钢带最开始会随着曳引机一起减速,当曳引机减速度继续增大到曳引力不足以提供轿厢和曳引机一起减速所需的力时,钢丝绳/钢带和曳引轮之间会发生打滑。

曳引式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式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式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式电梯是一种常见的电梯类型,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动机:曳引式电梯通过电动机来提供动力。

电动机一般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变为轿厢的垂直运动。

2.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绳和配重组成。

曳引机安装在电梯机房,曳引绳固定在轿厢的底部,并经过曳引机的滑轮组。

配重则通过配重绳和滑轮组连接在曳引绳的另一端。

当电梯正常工作时,电动机驱动曳引机旋转,通过曳引绳将轿厢向上或向下运动。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监控和控制电梯的运行。

它通过按下楼层按钮、门开关等接收乘客的指令,并将这些指令转化为相应的电梯运行信号。

控制系统还会根据电梯的载重情况和电能消耗等因素来调节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楼层。

4. 安全系统:曳引式电梯还包括许多安全装置,以保证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例如,轿厢门上配有光电开关,能够检测到门是否关闭,防止乘客受伤。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如电力故障或乘客按下紧急按钮,电梯将停在最近的楼层并打开门,以便乘客疏散。

总的来说,曳引式电梯是通过电动机、曳引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协同工作来提供垂直运输服务的。

曳引驱动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驱动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驱动电梯的工作原理首先是电动机,它是驱动曳引机的动力源。

电动机通常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在电梯运行按钮按下后,控制系统会发出信号给电动机,使其开始工作。

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装置与曳引机相连。

减速装置起到增加电动机输出扭矩和减小转速的作用。

这样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曳引机是电梯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它主要由电机、制动器、转动部件和绳轮组成。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转动部件旋转。

转动部件的运动通过绳轮传递给绳索。

制动器起到控制绳索运动的作用,使电梯在停止时能够保持固定位置。

绳索是曳引驱动电梯中的传动装置,它将电梯的运动力传递给电梯轿厢。

绳索通常由多股钢丝绳组成,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绳索通过绕绳轮等方式与轿厢和配重块相连。

导轨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导向设备,确保电梯轿厢沿着垂直方向运行。

导轨通常由钢铁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强度。

电梯轿厢和配重块分别通过导轨的导向装置与导轨相连。

配重系统是电梯中的辅助装置,用于平衡轿厢的自重。

它通过配重块和绳索进行连接。

配重块通常位于轿厢的上方或者底部,并与轿厢通过绳索相连。

配重块的重量与电梯自身的重量基本相等,使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控制系统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大脑,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电梯按钮和传感器等的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状态,调整电梯的速度、加速度和制动力等参数,确保电梯平稳运行。

总体上,曳引驱动电梯通过电动机驱动曳引机,绳索将动力传递给轿厢和配重块,导轨起到导向作用,配重系统保持电梯平衡,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运行。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曳引驱动电梯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满足人们在大楼中垂直运输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曳引电梯曳引驱动原理
曳引电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电梯类型,其曳引驱动原理是通
过电机驱动曳引机构,将钢绳缠在曳引轮上,以达到电梯升降的目的。


面将详细介绍曳引电梯的曳引驱动原理。

曳引机构是曳引电梯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曳引电机、曳引轮、导向轮、钢丝绳和平衡重块等组成。

曳引电机是用来提供动力,通过旋转驱动曳引轮。

曳引轮是固定在电梯的驱动轴上,钢绳缠绕在曳引轮上。

导向轮是为
了保持钢绳在曳引轮上的正确位置,在曳引轮的两侧设置,并通过轴承在
导轨上移动。

钢丝绳是连接曳引轮和电梯吊舱的关键部件,起到承载电梯
吊舱重量的作用。

平衡重块则用于平衡吊舱重量和钢绳自重。

曳引电梯的工作原理如下:
1.电梯驱动:当电梯启动时,曳引电机开始工作,通过旋转驱动曳引轮。

电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了电梯的上升或下降方向。

2.曳引轮和钢丝绳:随着曳引轮的旋转,钢丝绳被缠绕在曳引轮上。

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电梯吊舱上方的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平衡重块上。

3.导向轮:导向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曳引轮两侧,使钢丝绳与曳引轮保
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导向轮通过在导轨上移动,帮助钢丝绳保持稳定并避
免偏离。

4.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的作用是平衡电梯吊舱和钢丝绳的自重,以减
少电机的负载。

通过调整平衡重块的重量和位置,可以确保电梯在升降过
程中保持平衡。

5.电梯升降:当曳引电机启动后,曳引轮开始旋转,将钢丝绳缠绕在
轮上。

钢丝绳的缠绕和松开引起电梯吊舱的上升或下降。

当电梯吊舱上升时,曳引轮继续旋转,钢丝绳逐渐缠绕在轮上。

当电梯吊舱下降时,曳引
轮反向旋转,钢丝绳逐渐松开。

6.安全装置:曳引电梯还配备有多种安全装置,如制动器、紧急制动、过速保护等,以确保电梯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曳引电梯的曳引驱动原理主要是通过曳引机构中的曳引电机、曳引轮、导向轮、钢丝绳和平衡重块等组件配合工作,实现电梯的升
降功能。

通过电机的驱动,曳引轮将钢丝绳缠绕在轮上,同时导向轮和平
衡重块的配合,保证钢丝绳的稳定性和电梯的平衡性。

这种曳引驱动原理
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运行平稳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的
电梯系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