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一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一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一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

我要让大家看一道例题:23乘以45等于多少?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在黑板上写出算式23乘以45,等待学生思考后,邀请学生回答)(邀请学生上台板书,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出步骤)(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学生们核对)(学生们独立完成作业,老师巡回指导)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作业的答案。

24乘以57等于1368,38乘以46等于1748,63乘以25等于1575。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练习更好地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方法。

(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学生们核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大家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尝试拓展延伸,探索更多乘法的技巧和方法。

(课后,学生们继续练习,老师进行辅导)重点和难点解析:两位数的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将23分解成20和3,然后分别乘以45,将结果相加。

这个方法不仅能够简化计算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原理。

在讲解两位数的分解时,我特别强调了分解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将一个两位数分解成十位和个位。

乘法步骤的讲解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在讲解23乘以45的过程中,我详细阐述了分解、相乘和相加的步骤。

我将23分解成20和3,然后分别乘以45,得到900和135。

我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1035。

通过这个例子,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是作业的布置。

在布置作业时,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以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方法。

在讲解作业答案时,我会详细解释每一步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技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在讲解本节课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3、4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3、4课时
1.同桌法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二)小组合作,探究疑难。
1.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交流画图方法: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48元
裤子
上衣
(三)小组展示,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四)质疑问难。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三、目标检测,反馈补偿。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四、瞻前顾后,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目标。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一)结合问题,自主学习。
1.出示例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11、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11、12)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会列式吗?
列式计算:
(二)小组合作,探究疑难。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怎样的计算的?
(三)小组展示,强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5题。
5时=()分9分=()秒18时=()分12分=()秒
24时=()分60分=()秒30分=()秒15分=()秒
(五)补充遗漏,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练习,我知道了
学会了
三、目标检测,反馈补偿。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6题。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与同学交流。
四、瞻前顾后,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7题。(完成在书上)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1题。
连一连
12:00 21:00 7:00 19:00 1____月份课时:_________
教学内容:年、月、日(练习课)
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巩固24时计时法和午别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高效课堂导学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整百数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性。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竖式书写格式,明确算理。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难点:商的位置的确定。

四、学习内容:1、学习习题:8÷2= 6÷2= 4÷4= 9÷3=80÷2= 60÷2= 40÷4= 90÷3=800÷2= 600÷2= 400÷4= 900÷3=2、探究学习:(1)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问:60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①3 个200相加是(),所以600÷3=()②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2个百是200。

③因为6÷3=(),所以600÷3=()(2)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

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分掉了8个百,还剩()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个十合起来成()个十再除以(),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4、巩固练习:①、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28÷2= 605÷5= 831÷7= 754÷3=942÷3= 536÷4= 697÷6= 986÷6=②我家共有516本,3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答:③我校共有791名学生,平均每7人种一棵树,那么我校要种多少棵树?答:高效课堂导学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5、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5、6)
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了
学会了
三、目标检测,反馈补偿。
(42-18)×30 95-(24+50)
四、瞻前顾后,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______月份课时:_5、6___
教学内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二)小组合作,探究疑难。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指明学生代表发言。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五)补充遗漏,归纳总结。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学。
(一)结合问题,自主学习。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

2、我能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自主探索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知识链接】1、口算。

6×10 = 3×32= 5×11=20×5 = 4×21= 30×3=【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

12×10可以写成法一:12×1=12 所以 12×10=120。

法二: 12乘1个十是,12个十是。

法三:10×10=100 ,2×10=20 ,。

2.探索尝试,类推算法如果搬来30箱,可以奖给多少个小朋友喝?列出算式:。

最佳方案:12×3=36,12×30=360观察1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两位数乘如何计算?小贴士: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面添写1个0。

二、自主学习1、例2.三、游戏活动,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2、3、4、5、6题2、()×()=600()×()=800()×()=1000()×()=1200四、自我反思这节课我们在数学王国探索数学问题,主要探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我能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学习重、难点:1、掌握笔算方法;乘的顺序和注意数位对齐。

【知识链接】1、用竖式计算:28×4=95×6=用竖式计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怎样对位?【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例3: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一共有多少个?2、观察课本30页上的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3、24×12是怎样列出来的?4、估算一下24×12的结果,你是怎样估算的?先算2箱有多少个,再算10箱有多少个,最后把两次的积,就是一共有多少个?二、合作交流5、用竖式计算。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202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

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地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

二、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1、交流乘法的口算方法。

生1:变换算式。

生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

生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

生1:四舍五入。

生2:转变成已知乘法。

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

生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生2:用竖式计算。

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的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一的问题。

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师出示题卡,学生算课本33页1题。

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课本33页6、7题。

先用估算方法:课本34页10题。

用计算方法:课本35页12题。

师: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2、先数填空:课本33页2题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

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

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3、利用知识解决实际性生活中的问题。

课本33页3——5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导学案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导学案1、2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 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 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3)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3 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练习本上完 成。最后集体订正。 (二) 、小组合作交流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 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小组展示,强化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4 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5 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 39 看成 40,把 88 看成 90,那么 39 与 88 的积大约是 3600,但不高于 3600, 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6 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______月份 课时:_______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复习课) 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 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计算的程序和各部分积的定位方法, 能正确地计算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提高运算能力,发展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目标。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 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 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二、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一)结合问题,自主学习。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1 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 20×40,我们可以先算 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 0。口算 50×60 时要注 意,得数的末尾有 3 个 0。 2.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2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 2000 米 家
例 4、篮球 80 元 魔方 16 元 足球 50 元 玩具熊 24 元 以上物品一律半价出售 (1) 李老师买 1 个球和 3 个足球,一共多少元?
(2) 如果给你 100 元,你打算怎样买?剩下的钱准备干什么?
例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平均行 110 千米,行了 3 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 220 千 米,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乘数变化与积德的变化
3、速算与巧算 三、例题讲解:
)小时做( )小时做( )小时做(
)个零件, )个零件, )个零件。
例 1、学校报告厅最后一个座位是 18 排 25 号,我们学校共有 436 名学生。如果全校学生在这
里听报告,能坐得下吗?
例 2、粮食收购站新收购了 5 袋豌豆和 2 袋黄豆,豌豆和黄豆都使用的是同一种袋子,7 个袋 子称量结果如下:1 号袋 48 千克,2 号袋 39 千克,3 号袋 40 千克,4 号袋 38 千克,5 号袋 42 千克,6 号袋 51 千克,7 号袋 41 千克。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1).( )号袋、( )号袋、( )号袋、( )号袋、( )号袋是豌豆;( )号袋、 ( )号袋是黄豆。(3 分) (2). 30 袋这样的豌豆大约一共多少千克?(2 分)
)倍。
6、40×25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7、估算 49×31 时,把 49 看作( ),31 看作( ),估算结果是( )。
8、2□×42,当□里最大填(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最小
填( )。
9、77,82,81,79,78 这几个数都接近( )十,他们的和大约是( )。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执教者 孙老师 学生 年级 三 课型_复习课 3 月 17 日 时段_ 2--4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学习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用两位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1、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及验算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导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一)、填空。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差是( )。
3、84×22 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4、计算 50×80 时,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 0。
5、27 的 30 倍是( ), 16 个 30 是( ),270 是 9 的(
例 6、一个工地购进一批沙,用载重 16 吨的货车运了 16 车,又用载重 8 吨的小货车运了 15 车,
3
这个工地一共购进多少吨沙子?
例 7、直接写得数,再用竖式验算
75x11=
99x11=
59x11=
67x63=
89x81=
22x82=
53x53=
42x48= 65x64=
4
5
பைடு நூலகம்
6
7
8
列式:
例 3、右边是一幅平面图。
2
(1)哥哥从家出发向北走,走了 39 分钟,
每分钟走 75 米。他走到了商店的( )面。
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列式:
● 商店
(2)弟弟从家出发向西走,走了 28 分钟, 每分钟走 72 米。他走到了公园的( )面。 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列式:
3000 米
10、21×21=21×20+( ),18×30-18=18×( ),25×4×6=25×( )。
11、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 18 个零件,那么工作 14 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
数。
1
18 ×1 4 7 2……………工作( 1 8……………… 工作( 2 5 2……………工作(
二、知识点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