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导学案

初三历史上教案
年级九年级学科历史完成日
期
8/30课型新授
课题封建时代的亚
洲国家
主备
人
使用日
期
授课人
教
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目标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2.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了解亚洲主要封建国家东亚日本,西亚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
点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
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列举本课知识提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大量的古文材料,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和解决历史的能力,并从中学
到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代,亚洲大陆出现了诸文明的大交流。
技术、文化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大为加快。
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文明在这时不断向外传播,与受中国文明影响下的朝鲜文明、日本文明等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上灿烂的一页。
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伊斯兰教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东西方文明通过和平或战争的方式进行交流,在推动自身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一、梳理教材主干知识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帝国1.背景(1)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及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帝国建立: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鼎盛(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
(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上和海洋贸易繁荣;帝国境内城市繁多。
(3)文化①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②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③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知识梳理(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兴起(1)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
(2)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1)政治: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
(3)外贸: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知识梳理(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南亚(1)笈多帝国①政治与经济: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政令不够统一。
②宗教: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家: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
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地址、地形)导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研究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地址、海陆地址、半球地址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相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 ”,此后,亚细亚成为为的名字”,以西的地方称为的名字,欧罗巴成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最的大陆,这是世界上面积二、亚洲和欧洲的地址提示分析地址,要从三方面下手:①经纬度地址②半球地址③海陆地址1、依照提示,分析亚洲的地址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区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依照亚洲的经纬度地址,判断半球地址跨亚洲主要位于、四个半球,它同时3、读图 1-1 ,分析亚洲的海陆地址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积最相邻,东隔的大洲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4、依照亚洲地址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地址①欧洲的经纬度地址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临③欧洲北临,西南隔,西临海峡与,南临,东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色提示分析地形特色,要从四方面下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种类及特别地形④地形散布1、读图 1-1 ,分析亚洲的地形特色以最①结合图1-5 图 1-6 ,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的大洲原②结合图1-5 ,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岳,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依照亚洲地形特色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色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以高,低地貌为特色④【坚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以部下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D 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 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岳海拔为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伏,高低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米,说了然亚洲的地面起②从图中能够看出,亚洲的地形中,广大,地势高,、的面积低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海洲的分界限,连结了海【讲堂小结】1、读图1-1 ,找到以下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六章单元导学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在新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所以本章既是对亚洲地理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两节。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确定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突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说明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可以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
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
图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
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
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
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
、、、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大洲。
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__ 和_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
(二)、选择题
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A 北亚、西亚、南亚 B 东亚、东南亚 、南亚
C 南亚 、 中亚 、北亚 D 东南亚 、西亚 、 中亚
2、下列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是( )
A 蒙古 B朝鲜 C 印度尼西亚 D 新加坡
C.C——热带沙漠气候
D.D——地中海气候
3.亚洲气候特点是类型、气候
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______。亚洲东部和南部常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洪涝灾害。
4、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的影响,
5、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和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5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优秀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基础目标)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基础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使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和范围;(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基础目标)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升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亚洲的位置特点;教学准备幻灯片、投影片、自制教具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教具、地图、资料等。
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复习导入师:请大家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或读一段文字材料) 生:(发言积极)中国、亚洲、日本……师: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
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师:请指图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
生:(上讲台,指图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习一亚洲的位置,然后请学生展示。
1.半球位置: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亚洲跨带、带、带,大部分位于带;经度位置约在至,范围广大。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亚洲西南与洲以运河为界,西北与洲相邻,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范围: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学习目标: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学会从面积、所跨纬度、东西距离三个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通过读图记住亚洲的地理分区学习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习难点: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亚洲地理事物和亚洲之最)二、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P2--P4的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图片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三方面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请用几个词来概括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
3.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亚洲北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洋,西临_____洲。
2.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部约达_______,南部达_______;经度位置约在_______至________之间,范围广大。
世界第一大洲4.范围:亚洲包括___________的大部分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大洲,也是跨______最广和__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5.分区: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6.差异:亚洲地域辽阔,各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各具特色。
如西亚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人,居住_______,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教师点拨小结:认识一个大洲首先是掌握它的位置、范围,而认识一个大洲的位置可以从笼统的半球位置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北美洲的地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三、合作探究:运用分析亚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结合课本P3北美洲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9B Unit3 Asia导学案2

9B Unit3 Asia导学案2概述本文档是9B Unit3 Asia导学案2的学习指导。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亚洲这个多元化的大陆。
在本导学案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亚洲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一、亚洲地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占地面积约为44,579,000平方公里。
它位于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特征,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
1. 山脉亚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长的山脉都位于亚洲。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同时也是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
此外,还有阿尔泰山脉、乌拉尔山脉等。
2. 平原亚洲有一些广阔的平原,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长江平原和印度的恒河平原。
这些平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3. 河流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亚洲的河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水资源、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
4. 海洋亚洲周围环绕着许多重要的海洋。
东亚海、南中国海、东海和印度洋都是亚洲重要的海洋。
它们不仅为亚洲各国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是贸易和交通的重要通道。
二、亚洲历史亚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许多古代文明在亚洲兴起并繁荣发展。
1. 古代文明亚洲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存在的文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印度、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也孕育了伟大的古代文明。
2. 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将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亚洲与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交流,还推动了各种宗教和哲学的传播。
3. 现代历史亚洲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包括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
这些事件对亚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现代亚洲的面貌。
三、亚洲文化亚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艺术和文学等。
1. 语言亚洲有着众多的语言。
汉语、印度语、日语、阿拉伯语等都是亚洲广泛使用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
主备人:刘忠民审定人:何颖备课日期:2014/3/11 预讲日期:2014/3/15 环节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1.识记亚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理单元。
2.掌握亚洲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重点难点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亚洲的地形特征
3、亚洲主要湖泊及类型、亚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流程
导入
学习目标一、掌握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掌握亚洲的地形特征
三、掌握亚洲主要的河流及河流的特点
四、掌握亚洲主要湖泊及类型
五、掌握亚洲的气候特征
六、了解亚洲人文地理特征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
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半球
亚洲北临,东临,西临洲
以、、、、、为界,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二:
1、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亚洲地形以、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
②亚洲地面起伏,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
掌握亚洲周围主要的半岛、群岛、和海湾。
自学指导三
一、亚洲的河流、湖泊
1、亚洲的河流
①读图册,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
注入太平洋的:、、、
注入印度洋的:、
注入北冰洋的:、
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
第一,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 ,顺地势呈 向四周奔流入海。
成因:亚洲的地势 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 成因:亚洲地域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
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 ,世界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 的河流,在我国称为 。
2、亚洲的湖泊 读图册,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自学指导四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 、 亚洲 气候显著,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气候,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2.东亚季风气候成因和南亚气候成因的异同
自学指导五
(1)亚洲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引发的问题 。
(2)亚洲有哪些文明发源地?
自学检测 在下图中填出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划分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
北亚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找出教材P49 4.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域、海湾、海峡
400
23026´
200
600 66034´ 66034´
600 800 1000 亚
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