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doc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

目录实例一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I u I w 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利用在向量图上对电压电流进行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二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VUW;电流相序I u I w;U相电流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采用在相量图上对电压电流进行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三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I w I u ;功率因数为容性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表,利用向量图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四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UWV;电流相序I u I w ;电流W相极性反;功率因数为容性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表,利用向量图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五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VWU;电流相序I u I w ;TV二次侧U相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利用原理图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实例六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UWV;电流相序I w I u ;W相电流极性反;TV二次侧W相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利用原理图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实例七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VWU;电流相序I u -I w ;W 相电流极性反;U相电压断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确定V相电压的分析方法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确定V相电压的分析方法实例八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WVU;电流相序I w I u ;W相电压断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确定V相电压的分析方法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确定V相电压的分析方法附录一常用数学有关公式附录二怎样画向量图实例一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I u I w 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错误接线一、测量操作步骤:1.将相位表用于测量电压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插入U1侧相对应的两个孔中。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检查与分析

则 三 相 三 线 电能 表 测 量 的有 功 功 率 P = P + P 2 , 即 等 于 三 相 三相 二 元 件接 线 . 接线较 为复杂, 也 是 现 场 应 用 最 多 的 一 种 接 有 功 功 率
高监 控 系统抵 御 恶 劣 环 境 的技 术 水 平 , 提高其监控性能。
, J 0 C A R B O N 0 R L D 2 0 1 7 / 5
低碳技术
■一 线 电能表 错 误 接 线检 查 与分 析
马中军 ( 国网四J 1 I 省电 力公司 德阳 供电 公司, 四川德阳6 1 8 0 0 0 )
4 在输电线路上应用视频监控技术的具体指标
4 . 1反外力破坏指标
反 外 力破 坏视 频 监 控 系统 的应 用 , 主要 是 用 来 抵 御 高 压 输 电 线路 遭 受 外 来 因素 的破 坏 。 ① 要发挥其预警功能 , 对 于 人 为偷 盗 电 力设 备 、 造成塔体 变形 . 车辆 撞 击杆 塔 等 外 力破 坏 行 为, 通过红外监测信号进行预警 , 及 时提 示 运 行 维护 人 员 并提
线 路 的 建 设 与 安 全 运 行 也 是 电 力行 业发 展 的 重要 内容 。 随 着 输 电 线路 范 围 、 面积的扩 大, 加 强 对 其 进 行 监 控 与 管理 , 非 常
必 要 。视 频 监 控 技 术 的 应 用 , 显 著 的 降低 了输 电线 路 巡 查 的 难 度, 减 少 了工作 量 , 提 高 了巡 检 、 监控 的 效 率 和 质 量 , 为 促 进 输
是 保 证 准确 计 量 的前 提 之 一 , 但 在 实 际 运行 中 , 计 量 装 置错 误 接 线 的情 况 时有 发 生 , 特 别 是 少数 不 法 分子 为 达 到 窃 电 目的 ,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

测量U1、U2、U3对地电 压,对地电压为0V为b
相。
第二步:电压、电流测量
A
测量U12、U32线电压, B
测量I1和I2电流。
C
U12 Ⅰ
1
I1
Ⅱ U32
2
3
I2
三、错误接线检查方法与步骤
第三步:判断电压相 序
测量 U12 与 U32 的相位角,如果为
300°是正相序。 A
若相位角为60°,
三、错误接线检查方法与步骤
P UbcIa cos(90 ) UacIc cos(150 )
UI cos(90 ) cos(150 )
UI (sin cos150 cos sin150 sin )
3 (cos 3 sin )
I1
I2
U12 300° 293° 173°
A
B
C
U12 Ⅰ
1
I1
Ⅱ U32
23
I2
表2
电压、电流测量结果表
U1
U2
U3
U12
U32
U31
I1
I2
0V
100V
100V
100V
99.9V
100V
1.49A 1.50A
三、错误接线检查方法与步骤
第五步:根据测 量结果,画出 相量图。写出 错误功率表达 式。
正确电量 错误电量
KG
P P
3UI cos
3 UI(cos 3 sin) 1
2
3 tan
2
退补电量 W W W 1 KG W
若ΔW >0,意味着什么? 若ΔW<0,又意味着什么?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

•
超前U
12
60
为正相序
•
U
32
•
滞后U
12
60
为负相序
2)确定b相: 对地电压为零则为b相。
3)确定电压顺序:遵从电压正相序a、b、c。
4)画出电压电流相量图。 5)综合分析得结论。
•
U 32
•
U 12
•
U 10 (a) • I1 • I2
结论:电压顺序依然
是abc,电流
•
I1
•
I2
•
U 30 (c)
•
IC c
•
Ub
•
Uc
1.伏安相位表简介
伏安相位表是为现场电气测量而设计的一种手持式双通 道工频数字双钳相位万用表。使用该仪表可以在现场完
成: 电流、电压测量;回路通断判别(接线核 对);相位角测量;测量三相电压相序等。
1.伏安相位表简介(实物图)
2.仪表使用前的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1)相位表
开机前检查档位开关是否灵活; 使用前用电阻蜂鸣档测量表笔是否通断; 正确选择测量档位进行测量; 数值稳定后抄读数据,电压、电流值保留一位 小数; 测量中不得转换档位; 测量完毕,旋钮放在交流电压最大档位或OFF 档后关机。
课堂纪律
守时、踊跃发言二月才能保持 保持氛围、手机静20音14年6月
瓦秒法判断电能计量装置误差
1、估算用电负荷的功率因数 2、投入合适的用电负荷 3、测量电压、电流 4、测量N个转数(脉冲)的实际时间 5、计算出N个转数(脉冲)的理论时间 6、计算电能表的误差 r=(T0-Tx)/TxX100%
一、相关知识 二、伏安相位表的正确使用 三、三相三线计量装置接线检查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doc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要求:1、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2、画出向量图,描述故障错误;3、列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4、求出更正系数 二、适用范围:电压互感器采用两台单相互感器按V/v 0方式连接,电流互感器采用分开四线制连接方式。
所接负载为一块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和一块三相三线(60°)无功电能表、电压回路阻抗对称的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的分析方法可类推)功率因数COS Φ>0.5(Φ<60°)。
三、配备工具:一块数字式相位伏安表(仅提供一组电压测试线和一个电流钳)。
四、相关知识:(一)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正确接线的相量图(二)正确功率表达式:)30cos(1u u uv I U P ϕ+︒= )30cos(2w w wv I U P ϕ-︒=ϕϕϕcos 3)30cos()30cos(210UI I U I U P P P w w wv u u uv =-︒++︒=+= )090:900:(οοοο≤≤-≤≤ϕϕ容性时感性时(三)电压互感器一次断线、二次断线、二次极性反接情况的电路分析。
1、电压互感器V 型接线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线电压数值表:下表列出了当一次断和二次断电压时,二次侧各相与相间电压的数值。
序号故障断线情况故障断线接线图(实线为有功电能表,虚线为无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电压(V)二次侧不接电能表(空载)二次侧接一只有功电能表二次侧接一只有功电能表和一只无功电能表Uuv Uwv Uwu Uuv Uwv Uwu Uuv Uwv Uwu1 一次侧U相断相0 100 100 0 100 100 50 100 502一次侧V相断相50 50 100 50 50 100 50 50 1003一次侧W相断相100 0 100 100 0 100 100 33 674 二次侧u相断相0 100 0 0 100 100 50 100 505二次侧v相断相0 0 100 50 50 100 67 33 1006二次侧w相断相100 0 0 100 0 100 100 33 672、V .v 接法电压互感器极性接反时的相量图及线电压 序号 极性接反相别接线图向量图二次线电压(V )1U 相极性接反U uv =100 U vw =100 U wu =1732W 相极性接反U uv =100 U vw =100 U wu =173 3 U 、W 相极性都接反U uv =100 U vw =100 U wu =100(四)电流互感器短路、断路、反极性的分析。
--XDDCY+三相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分析实训作业指导书及评分标准

编号:XDD0505C005Y 三相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分析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三相电能计量装置错接线检查是安全供电及准确、公正计收电费的根本保障,直接体现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加强标准化建设,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规定和学院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培训教学部门和实训室实际,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本指导书依据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等编写。
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新入职员工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分析实训课程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前准备工作及现场作业的具体实施步骤。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国网技术学院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新入职员工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接线现场检查实训课程。
4 培训项目和要求4.1 总体要求本项目学习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特点、误接线检查方法、相量图绘制分析方法、更正系数及退补电量的计算等。
通过在仿真设备上的实训操作练习,达到掌握检查、分析各种错误接线的目的。
4.2 培训目标掌握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典型错接线的检查步骤及方法;掌握相量图的绘制分析方法及更正系数和退补电量的计算。
4.3 培训步骤4.3.1 作业前准备4.3.1.1 人员分工小组由3-4名学员组成,一名学员为实际操作人,主要进行现场实际操作。
一名学员担任安全监护人,安全监护人负责检查全部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通知暂停工作并向培训教师报告。
其余学员在工作现场进行观摩,检定项目完成后,依次更换学员担任实际操作人。
4.3.1.2 工器具准备实训所需工器具见表1。
表1 工器具√序号工器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安全帽个 22 螺丝刀一字、十字(150)把 23 验电笔支 14 相位伏安表块 15 万用表块 1 需要时提供6 相序表块 1 需要时提供4.3.1.2.1 相位伏安表档位打到 360°电源开关电流10A档电压档500V显示角度为:U2滞后U1的角度图1 相位伏安表a.电压大小的测量将旋转开关旋至U1(或U2)500V(或200V)量程档,电压信号从电压端U1(或U2)端接入,示值即为所测电压值。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分析报告

第 1 章绪论1.1有功电能表接线的目的和意义电能表的接线是指电能表或用互感器与被测电路间的连接关系。
电能表的接线方式多种多样.它是由被测电路(单相、三相三线、三相三四线等)、测量对象(有功电能或无功电能)以及选用的电能表或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多种情况决定的。
不管选择那种接线方式.都必须保证接线的正确性。
如果接线不正确.即使电能表和互感器本身的准确度都很高.也达不到准确计量的目的。
因为接线错误.常常会使计量的电能值发生错误.甚至无法计量.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仪器仪表、设备的损坏。
所以.电能表的接线必须按设计要求和规程的规定正确进行。
电能表本身有很多误差。
如电能表潜动、电能表的误差等等。
很容易引起计量误差。
错误接线包括互感器的误接线、断线、电能表的误接线或断线. 无论错在哪里。
最终都反映在电能计量装置发生偏差.这个偏差远远大于误差引起的计量误差。
所以正确接线很重要。
1.2有功电能表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国内各类电能表产品的技术现状1、感应式表缺乏突破经过近年来我国大面积城乡电网的改造建设.我国感应式表的技术和质量已较刚起步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根据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设计出了长寿命和亚长寿命感应式电能表.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但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我国的感应式电能表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性能一致性较差、材料质量问题和关键工艺技术得不到解决等。
2、电子式表技术更新较快居民用表功能不断增强。
几年来的城乡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中.电子式电能表得以大面积的推广使用.普通民用电子式电能表的使用寿命能够确保15 年甚至20 年以上。
多费率表发展较快。
多费率表得到了很多经济发达而电力紧张的地区供电部门的青睐。
工商业用表多功能化成趋势。
早在本世纪初.电子式电能表就已经取代感应式表.成为工商业用表的主流。
预付费表逐步趋于完善。
预付费表在经过几年的沉寂后.从2006 年起有明显复苏的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供电部门加大对欠费用户的管理力度. 自动抄表技术发展颇具前景。
阐述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检测方法

避 免错误 接 线的措 施
关键词 : 三相 三线 ; 电能表 ; 测技 术 检 电 能 表 的 电 压 端 钮 ,如 有两 午 对 地 电 压 为 H 10 , 对地 电 为 0 为 0一相定 为 B 相 , 0 V 一相 , 即两台电 互感器 VV接线 , B 丰 接地。 / 住 l { 3 3 录测量 电流 。 . 3 用卡钳卡住电流进出 线 分别 测m各相 电流的大小 。 3 根据相化角确定电压丰 序 A } 1 川 黑表笔接触 B相 电 , 红表笔接触 另 一 相 电压 , 卡钳 卡住一相 电流 , H 相位 角 , 测 ; 卡钳 不变, B相 电 不变 , 红表笔换 一 电压 相 , 出 测 靠 、 、 定运行 , 安全 稳 不仅需要高质量 、 度的 高精 相电流的另一角度 , 两次测量结果 比较 , 角 讨 表 汁, 量 更需要提倡科学 的检测和分 析手段 , 度小 的一 组对应电压 为 U b a ,角度 大的一组对 通过测 量 、 分析 和判 断 , 时纠正错 误接线 , 及 使 应 电压 U 。根据 U I 存表尾所处位 置 , 1 即 电能计量装置存系统运行 巾发挥最佳效能 。 定 电压 相 序 。 2选择检杏和分 析的方 法 3 . 5作罔 存电力系统和大 1业 电力 J 户中 , 量装 f j 计 根 据 已矢 电 十 序 测 卡 何 。测 出 U I 丌 H H ; 置的接线方式绝大多数为 三丰 线制 , H 采用三 I U J; J的角度。 U ; 在六角 罔上1 时针 出 f f 顷 相两元件电能表计量 电能 。 I l 根据 l I ,, , 上 的位 置 , 确定接 入电能表 使用相位表法带 电检查 电能表接线具体做 的实际 电流 。 根据实测结果 , 图上标 明第 ~组 存 一 法是 , 根据相位 表测 Ⅲ的电压 、 电流 、 相位 角联 元件接入 的电雁 、 电流及其相位 角 , 二组 元件 第 合绘 出六角罔 , 判断电能表错误 的拨线形式 , 接人 的电 、 及其相位 角。最 后 , 电流 根据各元 原理 是 : 一 电压 为参 考相 量 可测Ⅲ 三相 电 件所l 电 、电流硬其相位 角分别 写出功率表 用 个 』 』 口 流相量 , 或用 一个 电流参考相量测 出三相 电压 达式 、 总功率表达 式 、 计算斧 错 电量 , 并将错 误 十量 , 月 知道 了三相电压 、 电流相量 , 也就确 定 了 接线更正 。 鼍 电压 、 相 电流相 序。 相位表法可 以直接 凄 电 4榆测与分析过程 _注意事项 十 J 压与 电流之 间的l 角行I 卡 H 在六角罔纸 卜 ,而凡 41安 全问题 . 操作 简 、 辅助设 备少 , 冀方法 准确 , 易掌 测 容 电II ̄ I I电检查是 工作 互感 器二次 回路 握 ,通过多年 的现场实践 , 解决 了许多技术难 上 , 必须严格遵守《 电业安仝 一作规 》 I 的规定 , 题, 至今一直被推 J运用 。 一 特别 是要 泮意 电流互 感器 二 次 叫路 不 允许 开 3检测与分析 路 ,j l为电流互感 器是在短路状态 下一作 的 , 大 [ 一 3 正确使片测量:具 . 1 】 旦二次开路 , 则二次电流 的去磁作门不 复存 在 , j 以使片 M 2 0 j G 0 0型相 位表 为例 ,根 掘 自 这样二次线圈感应 的电势非 常商 , S 对人 身和设 己的工作 经验 , 具体 做法是 : 量 电压 , 测 将旋 钮 备造 成极 大危 险 .电压 互感器二次 路 不允许 开关 选择 “ ”电压线 插入标 有 “ 的捕孔 , u, U” 并 短 路 ,因为有 时继电保护 与计量共刖一绀 电压 注意黑 、 红笔的颜色与相位表插-x 应 ; 钮开 fq 旋 L 感 器 , 旦 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 , 一 一 不仅会损 坏 关选择 “ 测量 电流 , 电流卡钳连线 插入标 有 儿感器本 身 , 会使保护装置 误动 , l ” 将 还 造成严重后 “’ I的插孔 , 种组合使 得测量 相位 “” 以电 果 。 这 ‘时 p 压为参 考量。如果使用 “ I组 合形式 则以电 u” “” 4 . 握关弛 点 2把 流为参考量 , 测量电压 、 电流应选择与被测量相 4 . B相 电压 为公共端 测量卡 位 、 .1以 2 H 定 对应的档位 ,测电流时注意流入卡钳 的极性 和 电脎牛 序 ,黑表笔必须 接触判 明的 l H H {卡 电压 , 使电流线处于卡钳中间 ,以减少 工具带来 的 红表笔依 次接触 另外 两干电 测相位 ;这样得 日 误差。 出的电压埘应 U ( u ) 或( 。 或 、 , U ) u 3 . 2测黾 的选择 4. .2确定 电压相序的依据。以某~相 电流 2 现场运行 的计量装置 ,为了便丁对 电能表 进仃 }试 与维护 , { l ! l J 互感 器二次侧与 电能表之 间 是通过各种 试验接线端子( 或转 接线盒 ) 构成 网 路, 如果选枉试验接线端 子测量 , 当互感器二次 到接线端 子的连线正确 ,而接线端子剑 电能表 接线错 误, 这样测量便没有 意义 , l 到真实 为r 得 可信 的测量结 果 , 量点选 存电能表表尾处 , 测 效 果更佳。 3 _ 3测量 的 3 . 记 录测昔 电 . 别测量 电能表端钮 .1 3 .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任务要求:
1、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
2、画出向量图,描述故障错误;
3、列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
4、求出更正系数 二、适用范围:
电压互感器采用两台单相互感器按V/v 0方式连接,电流互感器采用分开四线制连接方式。
所接负载为一块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和一块三相三线(60°)无功电能表、电压回路阻抗对称的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的分析方法可类推)功率因数COS Φ>0.5(Φ<60°)。
三、配备工具:
一块数字式相位伏安表(仅提供一组电压测试线和一个电流钳)。
四、相关知识:
(一)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正确接线的相量图
(二)正确功率表达式:
)30cos(1u u uv I U P ϕ+︒= )30cos(2w w wv I U P ϕ-︒=
ϕϕϕcos 3)30cos()30cos(
210UI I U I U P P P w w wv u u uv =-︒++︒=+= )090:900:(οοοο≤≤-≤≤ϕϕ容性时感性时
(三)电压互感器一次断线、二次断线、二次极性反接情况的电路分析。
1、电压互感器V 型接线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线电压数值表:
下表列出了当一次断和二次断电压时,二次侧各相与相间电压的数值。
序号故障
断线
情况
故障断线接线图
(实线为有功电能表,
虚线为无功电能表)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电压(V)
二次侧不接
电能表(空载)
二次侧接一只
有功电能表
二次侧接一只有功
电能表和一只无功电
能表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1 一次
侧U
相断
相
0 100 100 0 100 100 50 100 50
2
一
次侧V
相断
相
50 50 100 50 50 100 50 50 100
3
一
次侧
W相
断相
100 0 100 100 0 100 100 33 67
4 二次
侧u相
断相
0 100 0 0 100 100 50 100 50
5
二
次侧
v相断
相
0 0 100 50 50 100 67 33 100
6
二
次侧w
相断
相
100 0 0 100 0 100 100 33 67
2、V .v 接法电压互感器极性接反时的相量图及线电压 序号 极性接反相别
接线图
向量图
二次线电压(V )
1
U 相极性接反
U uv =100 U vw =100 U wu =173
2
W 相极性接反
U uv =100 U vw =100 U wu =173 3 U 、W 相极性
都接反
U uv =100 U vw =100 U wu =100
(四)电流互感器短路、断路、反极性的分析。
电流互感器短路、断路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比对测量判断出是短路还是断路,并确定是哪一相然后恢复。
判断方法是用钳形表分别测量电能表表尾电流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端钮出线的电流(此处相序我们认为一定是正确的),若两者均为0,则说明该相电流互感器断路;若电流互感器二次端钮出线的电流正常,而电能表表尾电流几乎为0,则说明该相电流互感器短路。
由于电流互感器采用的是V/v 0分开四线制连接方式,所以不应有V 相I v 电流出现。
根据电工知识有
0u v w I I I •
•
•
++=,即u w v I I I •
•
•
+=-。
极性正确时有u w v I I I ==,若有一相极性接反则
有3u w v I I I +。
如下图:
(五)电流相别的判断可根据所画两元件中电流I 1、I 2进行分析,依据负载的性质和功率因素(感性、cos φ>0.5)按照电流就近于相应相电压的原则(若有电流反极性,则靠近相电压的反向延长线)确定电流的相别。
五、测试步骤和方法: 电流(A ) 电压(V ) 角度(0)
I 1 U 12 U 10 121U I ∧•
•
311U I ∧•
•
1xv U I ∧•
•
I 2 U 32 U 20 122U I ∧••
312U I ∧••
1yv U I ∧•
•
I 合 U 31 U 30 321U I ∧•
• 2xv U I ∧•
•
322U I ∧•
•
2yv U I ∧•
•
(对初学者而言,建议测量表中所有的量,以便分析并熟悉各种向量角度关系;对熟练者而言,则可根据边测量边判断有选择的所需的量以便提高效率) 其中:
I 1为第一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或出线)有效值; I 2为第二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或出线)有效值; I
合
为第一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和第二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合并测量的
(或它们的出线)有效值;
电能表电压端钮从左到右依次记为1、2、3号端钮,则:
U 12表示第1号端钮与第2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即第一元件电压回路的电压有效值);
U 32表示第3号端钮与第2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即第二元件电压回路的电压有效值);
U 31表示第3号端钮与第1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 U 10表示第1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U 20表示第2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U 30表示第3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121U I ∧••
表示第一元件电压向量U 12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 1的角度; 122U I ∧••表示第一元件电压向量U 12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 2的角度; 321U I ∧•
•表示第二元件电压向量U 32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 1的角度; 322U I ∧•
•表示第二元件电压向量U 32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 2的角度; 311U I ∧••表示电压向量U 31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 1的角度; 312U I ∧••表示电压向量U 31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 2的角度;
在通过分析U 10、U 20、U 30判断出v 相电压后,再重新从左到右依次定义剩余的电压端钮为x 、y ,测量下列数据:
1xv U I ∧•
•
表示电压向量U xv 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 1的角度;
1yv U I ∧•
•
表示电压向量U yv 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 1的角度;
2xv U I ∧•
•
表示电压向量U xv 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 2的角度;
2yv U I ∧•
•
表示电压向量U yv 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 2的角度; (二)、分析、判断: 第一步:分析电流
1、若I 1=I 2= I 合≠0,则说明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或两个互感器极性均反、无短路、断路现象,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分析;
2、若I 1=I 2≠0、I 合为I 1或I 2的3倍,则说明电流互感器有一相极性接反,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分析;
3、若I 1、I 2中有为0值的则说明该相断路;
4、若I1、I2中有为很小值(几乎为0但≠0)的则说明该相短路;
第二步:分析电压(这里只考虑电压故障中仅有一相断线,且仅有v相接地的可能)
1)、分析U10、U20、U30确定v相
1、若U10、U20、U30中有且仅有一相为0V则可确定该为0V相对应的端钮为v 相且v相未断线并接地良好,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2、若U10、U20、U30全不为0V且其中三个值与线电压相近似,一个值与其它两个值相差较大则可确定电压最小的所对应的端钮为v相,且v相断线可能性大,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3、若U10、U20、U30全不为0且三个电压值与相电压相近似则可确定其中有一相电压值最小的相所对应的端钮为v相且v相未接地,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2)、分析U12、U32、U31判断有无断相和反极性
1、若U1
2、U32、U31均为线电压100V,则电压互感器无断线、无极性反(或两个极性均反);
2、若U12、U32、U31有一个为线电压100V,另两个之和为100V,则必有一相断线,其中电压为100V的电压向量所缺的端钮号为断线相(例如测得其中U31=100V,则U31中缺少的2号端钮即为断线相)或两个电压之和为100V的电压向量所共有的端钮号为断线相(例如:U12=33.3V,U32=66.7V,U12+U32=100V,U12、U32共有2号端钮,则2号端钮为断线相);
3、若U12、U32、U31有一个为173V,另两个为100V,则无断线,但有一相TV 反极性;
4、若U12、U32、U31有一个为173V,另两个之和为173V,则有一相TV反极性,且有一相断线,,其中电压为173V的电压向量所缺的端钮号为断线相(假设U31=173V,则U31中缺少的2号端钮既为断线相)或两个电压之和为173V的电压向量所共有的端钮号为断线相(例如:U12=115.3V,U32=57.7V,U12+U32=173V,U12、U32共有2号端钮,则2号端钮为断线相);
第三步:通过相位夹角确定相序
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分析情况,结合相位夹角确定相序和相别。